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精選22篇)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精選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精選22篇)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

第一課時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①同學們,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一羣小客人(板書課題:蜜蜂)你們瞭解蜜蜂嗎?

②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國有個生物學家叫法布爾,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研究蜜蜂的,好嗎?

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遇到生字新詞圈起來,多讀幾遍。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檢查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詞卡片或展示生字詞課件,檢查認讀情況。

b.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

③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朗讀感悟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b.相互交流知道了什麼。

c.你們有興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這個試驗嗎?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b.讓學生當小小講解員,說說“我”的試驗是怎麼做的。

先說給同桌聽聽。

再請兩三名泩說給全班同學聽。

c.說說在這個試驗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陳述理由。

d.朗讀“這時候……幾乎要觸到地面”這句話,轉換角色想一想:假如你當時看到這種情景會怎樣想?

課堂練習

①指導寫字。

a.出示生字卡片“論、試、驗、袋、證、概、減、阻”,組詞朗讀。

b.交流識記生字方法和寫字的經驗。

c.學生書寫

②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複習檢查

①抽讀生字詞卡片。

②複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做試驗的有關內容。

朗讀感悟

①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a.教師引入:這些蜜蜂能回到它們的家嗎?

b.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c.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回來了幾隻蜜蜂?這麼長的路途,它們用了多少時間?

d.假如你當時看到這兩隻歸來的蜜蜂,你是什麼

心情?會對它們說些什麼?

e.指名學生多人次地帶着這種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心情朗讀三、四兩個自然段。

②學習第五自然段。

a.教師再引: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請讀第五自然段。

b.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後,再指名朗讀。

c.說說從這一段中知道,又飛回來幾隻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時間。

d.如果想表達“我”對這些蜜蜂的讚賞,你覺得讀時要注意哪些詞語?

e.讓學生先自己一邊讀一邊體會,然後讀給大家聽,評評再讀讀。

③學習第六自然段。

a.學到這裏,同學們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麼會有這種能力的?讓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麼說的。

b.學生多遍朗讀第六自然段。

c.你們同意法布爾的這個結論嗎?請結合他做試驗的方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語言實踐

①教師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領。下面我們來講講這個故事,好嗎?可以一個人講,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講。

②學生自由組合講故事。

③指名學生上臺講故事,師生共同評點。

指導寫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測、括、確、誤、途、超”,組詞朗讀。

②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③同桌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④學生書寫。

積累語言

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2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麼瞭解呢?

2、同學彙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裏,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麼?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同學彙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2)你從哪裏發現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麼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裏你得到什麼啓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啓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身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爲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會寫“蜜蜂、辨認”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並按順序說出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紮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教學重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難點】

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紮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寫字。

2.明確實驗內容,解疑促讀。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除了採蜜外,蜜蜂還有什麼本領?(做嚮導、辨認方向)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蜜蜂的瞭解,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結合資料,初步瞭解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課文,處理生字。

對於昆蟲,同學們瞭解得真多,說得也很流暢。大家讀課文讀得怎麼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學幫忙消滅“攔路虎”。

2.出示本課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出示: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設計意圖: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詞語。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麼寫。

四、學生互動,解疑促讀。

說說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項什麼實驗,得出了什麼結論。

預設:法布爾爲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五、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瞭解實驗過程。

1.讀課文,說說是什麼原因讓作者想到做這樣的實驗的。

爲什麼法布爾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後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作者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請默讀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步驟可以分哪幾步。

3.學生畫,回答。(用“先……接着……然後……最後……”)師板書。

4.請同學們齊讀第2自然段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你從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請同學們再默讀第2自然段,從哪些句子或者詞語可以看出法布爾做事認真呢?

出示:二十隻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颳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預設:“二十隻左右”“好像”“大概”說明法布爾觀察得仔細,用詞準確。

說明法布爾邊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爾做實驗的過程和他所表現出來的認真態度。

設計意圖:

瞭解實驗過程,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法布爾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精神。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法布爾的實驗及其對待工作的態度。

法布爾的實驗結論是什麼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爲什麼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讀課文,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現。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精讀描寫作者的實驗過程及結論的句子,感受他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現在,我們再複習一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生字詞,學生齊讀。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爲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板書:做實驗)

4.說說作者這樣做實驗的原因。

板書: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計意圖:

複習生字新詞,鞏固課文內容,引出法布爾的實驗精神。

二、實驗結果。

1.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實驗證明:蜜蜂飛回來了。(板書:飛回來)繼續默讀第3、4、5、6自然段實驗結果部分,蜜蜂是什麼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彙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出示:(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肚皮下面還沾着花粉呢。”

小女兒很激動,爲什麼?(沒想到)

“兩點四十分”說明了什麼?(女兒記錄時間的準確性,“我”用詞的準確性)

出示:(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發現了十五隻身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

這樣,二十隻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麼?(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境沒有讓它們偏離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蜜蜂不僅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還很強。請同學們看第7自然段,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呢?

出示句子: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哪些詞語能體現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強?(確確實實、儘管……但……)

課文第1自然段中還有一組關聯詞也強調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聯詞都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實驗的結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麼強,但是爲什麼還有五隻左右的蜜蜂沒有飛回來?(學生髮揮想象,自由討論、彙報)

設計意圖:

通過重點詞句,研讀實驗結果,培養學生賞析語句的能力。

三、研究結論,激發探究。

1.法布爾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爲什麼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裏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颳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看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爲蜜蜂認路靠的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麼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爲什麼無法解釋?

板書:無法解釋的本能

“本能”指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

3.由於法布爾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爲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但蜜蜂的這種本能是否無法解釋呢?請看老師帶來的資料。

提問:在當時的條件下,法布爾能夠得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這種結論來源於什麼呢?

預設:來源於他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4.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設計意圖:

研讀實驗結論,感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

四、課堂小結。

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山區的一戶農家。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他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着嚴謹的態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於自己的甜蜜!

【板書設計】

14蜜蜂

聽說——做實驗——飛回來

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無法解釋的本能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4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

②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③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③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願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爲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課堂練習

①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b.書寫後,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②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2、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3、通過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①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②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①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②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③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④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②學生自讀體會。

③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①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②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③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說的,好嗎?

④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⑤教師再引。

a.對於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b.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寫的生字:測、括、確、誤、途、超,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②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

拓展活動

分工合作,蒐集有關昆蟲奧祕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板書:

14、蜜蜂

辨認方向 能力強

遇到問題 實驗求證 得出結論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蒐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流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麼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爲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藉助後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藉助課後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爲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再次默讀,帶着問題思考: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試驗?

(4)複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後,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設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6

一、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

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二、教學重點: 學習法布爾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難點:弄清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

四、研究課題:引導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麼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纔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遊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爲什麼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 ”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延伸:

1.看着板書,小結,說說:你認爲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採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 14 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 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7

一、複習導入:

練習書寫生字新詞。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2.法布爾爲什麼要做這個試驗呢?

3.我們校園裏有一朵花,它的花瓣與衆不同,是五顏六色的。聽到這件事後,你想說什麼?或做什麼呢?

4.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後是怎麼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那麼法布爾是怎麼做試驗的呢?

2.你能用“先……接着……然後……最後……”來說一說法布爾是怎麼做的?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

(2)“那二十隻左右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這兩句話中畫橫線的詞語能去掉嗎?爲什麼?

4.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麼?爲什麼“我”會這樣推測呢?從這裏你體會到了什麼?

5.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6.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麼詞來形容?你認爲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

7.已經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論呢?爲什麼?

8.那作者最後是怎麼得出結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論的句子。從中你又體會到什麼?

【作業佈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8

一、教材簡說

課文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作風。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然後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後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後寫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爲什麼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讓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課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2.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測、阻”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證”是後鼻音。在寫字指導方面,“論”的右邊不要寫成“倉”,“試”的右邊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間不要寫成“良”,“減”的左邊不要寫成三點水;要指導學生根據字形結構的特點,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

3.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明確默讀要求,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然後可採用分層次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再次默讀,深入到詞句或帶着問題思考。如,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試驗的過程,然後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較多和比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細緻深入地加以體會。

4.課文的描寫處處體現着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作者嚴謹的作風體現在:課文的開頭,作者用了“聽說”一詞。是聽說的就不一定真實可靠,因此這既成了“我”作試驗的原因,也體現了“我”不輕信盲從的求實的科學態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理解“聽說”一詞在這裏的意思。捉自家花園的蜜蜂,爲的是便於觀察;給蜜蜂做上記號,是爲了好與其他蜜蜂區分;在兩裏外放飛,路稍遠一點,更能說明問題;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是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等。這一系列試驗過程,充分體現了作者做事嚴謹的品質。

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試驗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個環節,通過這樣的比較,體會作者科學的作風。作者不光是認真觀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學生注意“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確確實實”等詞語不僅十分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心理,還體現了作者善於思索的品質。課文中的結論,作者有明確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無法解釋的本能)。

這不奇怪,科學史上這種現象很多。教師可酌情給學生講一講法布爾生活的時代和當時研究條件的侷限,再結合參考資料的有關內容(也不一定是定論)啓發學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要學習的是滲透在試驗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對試驗結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學生也可能會發問:那三隻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麼?超常的記憶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認方向的一個因素?但不管怎麼說,作者能夠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進一步說明他是一個嚴肅地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

5.課後編排了資料袋,其中介紹了蜜蜂有趣的知識,(跳圓舞,擺尾舞),學生可以與自己收集的資料對照,也許還有新的發現。有條件的同學,學完課文後,可以再觀察觀察蜜蜂,看看還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四、參考資料

1.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從小生活貧困,15歲考入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初中教數學。一次帶學生上戶外幾何課,忽然在石塊上發現壘築峯和蜂窩,從此“蟲心”煥發。他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本昆蟲學着作,立志做一個爲蟲子寫歷史的人。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10冊之巨的《昆蟲記》。

2.探測高手:美國軍方從1998年就開始進行兩項研究,由美國蒙大拿大學的昆蟲學家主持。一項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測地雷並定位,另一項是利用蜜蜂探測生物武器。因爲蜜蜂完全有條件成爲名副其實的探測高手。首先蜜蜂有異常靈敏的嗅覺i比狗鼻子還強許多。其次它們還有驚人的記憶力,能夠記住大量不同的氣味。人們很容易訓練蜜蜂飛向一種散發氣味的物質,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它們不僅能夠記住自己聞到的氣味,還能把這種認識傳給自己的同類。換句話說,只要訓練一隻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觸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樣“訓練有素”。最後,蜜蜂還有一張王牌,就是它們基本上在什麼樣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生存。

3.動物是憑藉什麼來辨別方向,認識路線的呢?科學家們利用蜜蜂和鴿子所做的動物導航實驗,已經初步揭開了這兩種動物導航的祕密。著名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奧地利生物學家弗裏希,曾在20世紀40年代,用一系列實驗測出了蜜峯的基本導航能力,證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陽作爲羅盤進行導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陽作爲參照點,通過“舞蹈”告訴其他蜜蜂如何到達它發現的花源地。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9

教學目標:

會認“莫”等6個生字,會寫“訝”等9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學習列寧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課前準備

① 掛圖、生字卡片。

②投影儀或幻燈機。

③列寧的有關資料。

教學重難點

識記生字,正確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學生介紹收集到的列寧的有關資料。

老師補充介紹並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a.自讀全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隨機引導。(“引”應該讀“yǐn”,不讀“yǐnɡ”。“附近”應該讀“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c.競賽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彙報交流識字方法。

三、鞏固識字

① 指名、集體讀生字卡片。

② 做遊戲鞏固識字。(遊戲規則: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背對黑板站立。老師在黑板上指一個字讓全班同學默記,然後請這名同學猜一猜剛纔老師指的是哪個字。這名同學指着黑板上的字問同學位:“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師指出的字,同學們就回答:“不是×”,這名同學繼續指字問話,如果學生猜對了,同學們就回答:“對,對,對,下一位。”老師再請下一位同學猜字)

四、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附”要寫得左窄右寬,單人旁要寫在豎中線上;“寸”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派”字的第四筆是撇,不是橫。“敲”的右半邊不支。

五、練習寫字。

展示學生書寫的字,師生共同評議。

六、自讀課文

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第 二 課 時

一、整體感知

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課文內容。

二、朗讀感悟

分組朗讀課文的第1、2段。

a.討論: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什麼問題?

小組之間交流,隨機理解“附近”“當地”。

b.分別出示(投影儀或幻燈)下面兩句話,把畫線的詞語換一換,不改變原句的意思。

當地有個養蜂的人,列寧常常派人去請他來談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c.集體朗讀第1、2段。

學習第3段。

a.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畫畫,可以表演,可以朗讀,體會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他是怎樣想的。

b.彙報交流。指名請同學彙報,藉助學生的畫或老師自己利用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花叢”“蜜蜂”“園子與養蜂人”之間的關係。體會列寧的心理活動。

c.談感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指導朗讀第4段。(要讀出養蜂人熱情又驚訝的語氣,列寧幽默風趣的語氣)

集體朗讀全文。

三、創編表演

創設口語交際的氛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小組分角色表演,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經過和心理活動。

四、課外作業

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把你的發現寫下來。

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啓發和教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師板畫“蜜蜂”,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爲人們做些什麼?範寫“蜂”字。

2、板書“引路”二個字。“引路”二字,是什麼意思?讀了課題後你想問些什麼嗎?

3.蜜蜂給誰引路?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知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裏寫了一件什麼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同桌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遊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遊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遊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正音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感悟課文一、二自然段:

1、交流:這件事的起因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學習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話告訴我們什麼?用不同的線畫出時間、地點、人物。

用簡筆畫畫出列寧居住的地方,從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給“附近”找近義詞,並用“附近”造句。

“養蜂的人”與“列寧”的關係怎樣?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理解“常常”,給它換個詞讀一讀。

理解因果關係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寧就親自去找他。

列寧爲什麼要親自去找。用“因爲……所以……”說一說。

3、列寧能找到養蜂的人嗎?這件事情的結果如何?

指名讀一讀最後一段話。

養蜂的人爲什麼會驚訝?

給“驚訝”找近義詞。

朗讀:你能驚訝地讀一讀嗎?

讀讀列寧的話,你有什麼想法?你有什麼感受啊?

4、懸念: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樣引路的?下堂課學習。

四、寫字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麼記

2、師:示範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認讀詞語

莫斯科附近派人談話交談驚訝

引路指引列寧排列蜂蜜敲門推敲

2、指名板畫列寧的住處。

二、感悟課文第三段。

1、提出問題: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2、解決問題:

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

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

學生回答,教師簡筆畫“花叢,園子,小房子”之間的關係。

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已經能讀懂書,把這些地方搞清楚了。現在誰能看着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連起來說說?

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裏有許多蜜蜂。

1)列寧在路邊發現了什麼?(板書:發現)他是怎麼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兒呢?於是列寧仔細地觀察。(板書:觀察)什麼叫觀察?

(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3)列寧觀察什麼?他是怎樣觀察的呢?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句話,我們大家看圖。

他仔細觀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讀第二句話,師在圖上添畫蜜蜂)

(2)列寧在觀察什麼?

(3)這些蜜蜂飛進去爲什麼不出來了呢?

(4)這時列寧繼續觀察,又發現了什麼?

(5)你們想這所小房子是誰的?爲什麼?

(6)小結: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養蜂人的家。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生讀第三句。

(1)這句話說什麼?

(2)觀察是不是正確,只有通過試一試才能知道。課文中哪個詞證明列寧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樣?

(3)用“果然”說一句話。

生齊讀這段話。

(1)看板書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2)列寧爲什麼能找到養蜂的人?蜜蜂真的能當嚮導,能引路嗎?

(3)小結:列寧是靠動筋,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採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後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拓展:

1、畫列寧找到養蜂的人的路線圖。同桌間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的。

2、從這件事上你覺得列寧是個什麼樣的人?說說你的感受?

板書設計:

26、蜜蜂引路

列寧——蜜蜂(嚮導)——養蜂人

花叢(路邊)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做出判斷

四、課外閱讀:

誠實的孩子

列寧是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創始人。他從小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經常弄壞家裏的東西。

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帶着他到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後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

而小列寧因爲在生人家裏害怕,怕說出實話會會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聲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親看他的表情,已經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爲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裏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於是,小列寧的媽媽就想:應該怎能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並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媽媽沒有這麼做。她認爲,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後要勇於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於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出對自己行爲的羞愧感。

從那以後,列寧的媽媽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媽媽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着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向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牀,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幾天後,小列寧收到了阿尼亞姑媽寄來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諒小列寧,還稱讚小列寧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列寧得到原諒後,十分高興,又像以前一樣過着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誠實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譴責。”媽媽看着兒子會心地笑了。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學習列寧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的音形義。

2、通過初讀課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情趣。

板書課題 18 蜜蜂引路

誰說說什麼叫“引路”?

(就是領路、帶路。)

蜜蜂怎麼會引路?它給誰引路呢?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只有四個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讀一段課文,正音。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字義,並在書上畫出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再讀一讀。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附:讀f),不讀f(。引:讀y!n,不要讀成y!ng。

(2)字形:

談:談話就是說話,所以是言字旁。右邊是兩個“火”,上邊的“火”,捺要寫成點,要與“談”字區別。

和“爪”字區別。

導:上邊是“巳”,要封口,不要寫成“己”。下邊是“寸”。要與“異”區別。

(3)由這8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詞義是:

引路:領路,帶路。

莫斯科:前蘇聯首都。

附近:離得很近的意思。

養蜂:飼養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談天:很隨便地談話。

嚮導:帶路的人。

3.指導書寫生字的字頭。

可提示以下幾個字:

引:左邊的“弓”字,三畫,右邊一條長豎。

斯:左邊是“其”字,右邊是“斤”,不要寫成“月”字。

莫:上中下結構。上邊是草字頭,中間一個扁日,下邊“大”的橫寫長些。

導:注意下邊“寸”的橫寫長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討論後回答:

(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講列寧告訴養蜂人是蜜蜂把他領來的。

(五)作業。

1.各寫生字一行。

2.熟讀課文。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2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了解它們,研究它們,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勤採蜜的小蜜蜂

2.學生從課前查閱到的資料裏說說有關蜜蜂的知識

3.蜜蜂還有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請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自學課文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

2.默讀,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三)討論交流

1.全班交流

(1)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2)從“雖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堅持着”體會作者爲了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3)從“起風了,陌生的景物”等與“20只蜜蜂中有17只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對比,理解蜜蜂這種本能。

2.從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麼啓發?

(四)總結、擴展

自然界中有許多奧祕等着同學們去發現,去研究,希望同學們都具有慧眼,善於發現問題並有爲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佈置作業

閱讀《昆蟲記》這本書

(六) 板書設計

26* 蜜蜂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2.能有表情地、流暢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和默寫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2、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從中受到啓發和教育。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蜜蜂引路》,“引路”是什麼意思?(帶路)

齊讀題目。

2、蜜蜂給誰引路?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第一小組讀第一自然段,在讀的同時,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故事中有哪些人?

(2)、比較句子,說說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出示幻燈片)

列寧住在莫斯科的一座小山上。

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3)、“附近”的意思。(離得很近)

用“附近”說一句話。

(4)、齊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列寧的住處、養蜂人在哪兒)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列寧常常派人去找養蜂人,那麼他們究竟談些什麼?又是怎麼去找他的,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讀的時候劃出列寧爲什麼要自己找養蜂人的有關句子。

列寧找養蜂人有什麼事? 爲什麼這一回要親自去?

第二段中的第二句前後有什麼聯繫?

(前半句講列寧親自去找的原因,後半句講找養蜂人的結果)。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列寧要親自去找,他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邊讀邊把表示位置的詞用“”畫出來。

(3)、同學之間分組交流。

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列寧的住處和養蜂人沿途經過的花叢、園子、小房子按書上講的方法畫出示意圖。

(4)、師:列寧住在小山上,他一邊走一邊看,看到了花叢、蜜蜂,由此引出了園子、房子,請一位同學上來把老師的板書補充完整,其它同學做下面的填空題:

列寧的住處在 ,花叢在 ,園子在 ,小房子在 。

(5)、列寧跟着蜜蜂走,結果怎樣?

爲什麼列寧認爲跟着蜜蜂就找得到養蜂人?

(6)、齊讀二、三句。

“果然”說明了什麼?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列寧終於找到了養蜂的人,他們見面後怎樣呢?指名讀課文。

(2)、指導看圖。(出示課件)

圖上畫的是誰?他們表情怎樣?

說一說,養蜂人見到列寧爲什麼驚訝?

(養蜂人沒想到不知道他住處的列寧會自己來到他的家,所以非常驚訝。)

用“驚訝”的語氣讀養蜂人的話。

(3)、列寧是怎樣回答的?“嚮導”是什麼意思?

請兩位同學表演來理解。

列寧爲什麼把蜜蜂稱爲嚮導?蜜蜂真能當嚮導嗎?

(不能,是列寧發現了蜜蜂。經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利用蜜蜂來引路的。)

用喜愛、風趣的語氣讀列寧的話。

分角色讀。

三、總結全文。

現在我們已經學習完《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板書設計:

蜜 蜂 引 路

列寧——蜜蜂(嚮導)——養蜂人

花叢(路邊) 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 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 做出判斷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4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複習生字

2.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3.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

4.誰能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列寧利用蜜蜂找養蜂人)

二、讀中理解(學習1-2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1-2自然段,想一想:從這兩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知道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理解“附近”,說明列寧住的離莫斯科不遠,我們同學當中家離學校不遠的,就在學校“附近”的舉舉手。(找其中一個同學問問)如果老師去你家做客,歡迎嗎?你真好客,不過到時候別忘了給老師“引路”。

(讀了課文,我知道,列寧想找養蜂人談天。李寧往常派去找養蜂人的那個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又不知道他在哪裏,所以親自去找。)

2.同學們來讀讀這兩個句子,看看兩個帶點的詞的意思一樣不一樣?

A.(1)列寧常常請養蜂的人

(2)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常常”是經常的意思;

誰能給“往常”換個詞。(平常、原來、平時、以前)

B. 選詞填空

常常 往常

(1)放學後,他( )到操場踢足球。

(2)( )都是媽媽到學校接他,今天媽媽有事,爸爸接他回家。

C.你能選擇其中一個詞說話嗎?

3. 從這兩段文字中我們知道了這麼多,誰能把這兩段文字給大家讀一讀。

三、理解課文(學習3-4段)

列寧找到了最後找到了養蜂人嗎?列寧到底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把描寫列寧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句子畫下來。

(生交流)

如果你是列寧,你當時是怎麼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

(同桌討論,生交流)

同學們真善於思考!列寧按照這樣的想法找到養蜂人了嗎?

A.出示句子:列寧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蜂人。

師:把“果然”換成“竟然”行嗎?爲什麼?

師:如果把“竟然”換到養蜂人身上,行嗎?(養蜂人打開門一看,站在眼前的竟然是列寧同志。)

師:你看作者用詞多準確啊!

B. (1)早上出門,天陰沉沉的,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2)早上出門,陽關燦爛,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大家來讀讀這段吧!老師也想讀一讀這一段。(師讀)聽完老師讀,你想說什麼?(生談感受,讀得慢,感覺到好像看見列寧正在尋找養蜂人)

你們想不想讀?那你們也讀讀吧。(生自由讀第3段)

讀到這兒,你想對列寧說什麼?

(學習第四段)蜜蜂引路精品教案設計

1.列寧出現在養蜂人面前時,猜一猜養蜂人會有什麼表現?

(吃驚、驚訝、驚奇)

2.同學們的想象可真豐富,請同學們就帶着養蜂人這樣的心情去讀讀文中的第4自然段吧。

(分角色讀第四段)

(請一對同學讀,師生評議。教師範讀,注意把養蜂人的“驚訝 ”的神情和語氣表現出來.)

四. 拓展

1、以第四自然段爲開頭續寫,補充養蜂人和列寧之間的對話。

要求:(1)通過對話把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經過說清楚。

(2)有時間寫下來。(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通過對話,回顧全文;

先說後寫,降低梯度;

說些結合,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5

(一)交流自學筆記

1、交流認識的生字。

2、交流積累的詞語。

3、交流查找的資料。

(二)自瀆自悟

1、你知道 列寧和養蜂人的關係怎樣?是怎麼看出來的?

2、什麼叫“親自”?列寧爲什麼要親自去找?

3、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你能畫出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嗎?

(1)“一邊走一邊看”,列寧看見了什麼?他是怎樣分析的?

路邊的花叢;

花叢里正在採蜜的蜜蜂;

花叢上飛舞着的蜜蜂;

蜜蜂飛進去的小園子;

小園子旁邊的小房子。

(2)根據課文,畫一畫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

(三)自瀆交流

1、小組交流。

2、路線圖展示。

3、學生總結:列寧是憑藉細心觀察和科學分析,在蜜蜂這個“小嚮導”的“指引”下,找到養蜂人的。

(四)看圖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自願介紹圖意。

2、同桌練習人物對話。

3、對話朗讀擂臺賽。

(五)課外閱讀書目推薦

推薦閱讀列寧的故事。

(六)鞏固認字,指導書寫。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列寧由於仔細觀察,善於聯想分析而找到了養蜂人;懂得要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培養自己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

2、繼續練習一邊默讀一邊想。

3、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逐漸掌握一邊默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具:

8號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

蜜蜂、引路、哪裏、談天、驚訝、觀察、果然

二、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三、學習課文。

1、默讀全文,邊讀邊看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一邊默讀一邊想:

①列寧爲什麼要找養蜂的人?

②列寧找到養蜂的人了嗎?

③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④各在第幾自然段寫着呢?

(2)默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列寧爲什麼要找養蜂的人?

(3)默讀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①列寧在路上發現了什麼?

②他爲什麼要仔細觀察?

再默讀課文。想一想:列寧爲什麼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門?

四人一組討論:列寧爲什麼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門?

自讀這一段的最後一句,邊讀邊想:“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麼?

(4)朗讀第三自然段。

讀後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5)小結:列寧利用蜜蜂作嚮導,找到了養蜂的人。

(6)默讀第四自然段。

讀後回答:養蜂人爲什麼驚訝地說?

“驚訝”是什麼意思?

提問:

①列寧爲什麼說:“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②課題爲什麼是“蜜蜂引路”?

3、通讀全文。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閱讀的方法就是:一邊默讀一邊想。

四、鞏固練習。

1、按課文內容填空,再讀一讀。

(1)列寧想找養蜂人()怎樣養蜂,可是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裏,列寧就()去找。

(2)養蜂的人看見列寧,()地說:“您好,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3)列寧笑着說:“我有(),是您的()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2、用“觀察”寫一句話。

①說說觀察的意思。

觀察:仔細察看(事物或現象)。

②練習用觀察說一句話。

例:小明仔細觀察螞蟻是怎樣覓食的'。

夜晚,我仔細觀察天空中的星星,終於找到了北極星。

春天來了,我仔細觀察柳樹是怎樣發芽的。

③把說的句子寫下來。

五、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蜜蜂、引路、哪裏、談天、驚訝、一所、派

當地、觀察、往常、嚮導、果然、敲

2、、背誦第三自然段。

六、板書設計。

8、蜜蜂引路

花叢

列寧、親自找、邊走邊看、觀察

蜜蜂

養蜂的人、房子

七、課後小記。

語文教案-蜜蜂引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7

教學目的:

1.學習列寧細心觀察,善於根據事物之間的關係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2.瞭解題目與課文內容之間的關係,懂得重點詞語的意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會漢字“引、養、叢、仔、採、志”及偏旁“弓”。

教學重點:理解列寧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準備:電腦、圖片、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電腦課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個字。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爲人們做些什麼?“引路”二字,是什麼意思?齊讀密蜂引路),今天我們就學第16課--密蜂引路。

二、新授:

1、師:讀了課題後你想問些什麼嗎?(問題先不解決)請同學們把課文熟,看看你喜歡讀哪一段?

2.指名讀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詞語:當地,派人,聊天,

用“附近”說一句話。

師:你覺得列寧是個什麼樣的人?

4、師:我們看看這位偉人與密蜂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生:自讀第二自然段,並說說寫了什麼?

5、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電腦示出問題:

1)列寧一邊走一邊看到了什麼?他是怎麼想的?

2)結果怎樣?

3)請你試着畫一畫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

學生分成小組學習,相互交流。(讀、說、畫)

6、學生彙報學習的情況:並請同學到黑板畫出來,貼圖片。

7、分角色讀他們的對話。

8、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說說你的感受?

9、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三、總結:生總結。

第二課時

一、讀詞語:電腦

引路 養蜂 花叢 仔細 採蜜 同志

加點的字教讀音指出是本文要學的漢字。

二、學寫生字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麼記

2、師:範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3、組詞,擴句。

4、課後習題第2題。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8

教材分析

這篇了讀課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爲證實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進行的一次試驗過程,表明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生命段愛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作者做試驗的原因、試驗的過程和結果。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難點

作者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構想

引導學生談談從作者的做法裏,自己受到啓示。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查閱有關蜜蜂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板書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各自發表各自的想法。)

2 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作者提出了一個關於蜜蜂的什麼問題,讓我們讀讀閱讀提示。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 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閱讀提示出的問題,把有關的閱讀語句畫出來。

2 自由組合或小組合作探究,瞭解作者試驗的經過。

(1)把捉來的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

(2)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

(3)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

(4)檢查蜂巢。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 學生就學習小組中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並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及依據。

2 從作者的做法裏,你有什麼發現或感受呢?

(1)勇於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給了你這麼深的感觸呢?

(2)對問題考慮得很周密)具體表現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對蜜蜂的喜愛之情)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先讀給同位聽,讀時教師適機調撥,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之情。

3 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寫試驗結果的?指名朗讀。對“本能”一詞是怎麼理解的,能舉些例子說說嗎?

四、歸納小結。

1 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2 談談你談了這篇課文後受到什麼啓發?

作業設計

你熟悉哪一種小動物,它有什麼習性?做個小試驗來證實。驗證過程要做到多觀察、多思考。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19

【課前透視】

講讀課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採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嚮導,終於自己找到了養蜂人的故事。說明列寧是個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人。課文故事性強,情節吸引導讀者,且內容短小。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們共有的特徵。教學中,要抓住課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結合重點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難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能結合重點的詞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給列寧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插圖或課件。

2、瞭解列寧的生平,閱讀列寧的故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疑:

同學們,當我們想去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你通常會想什麼辦法呢?(學生交流),那你們聽過蜜蜂也能當嚮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板題) 。

2、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瞭解蜜蜂嗎?可是你們知道蜜蜂能給人帶路嗎?教師相機板題。

小學生大多喜歡小動物,從對蜜蜂的瞭解引入課文,激發學生讀文熱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內容。

〖對話平臺

一、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不太熟練的地方多讀幾遍。

2、邊讀邊想:

課文裏寫了一件什麼事?

3、組內合作識字:

互讀、互聽、正音。

4、教師引導:

鼓勵學生小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方法。

5、遊戲鞏固識字:

讓學生說出一種識字遊戲方法,並讓該生當小老師主持遊戲,鞏固識字。

6、指讀課文,檢查識字和朗讀情況,師生評議,正音。

抓住低年級教學的重點,突出識字教學,引發學生自主識字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識字的個性經驗,轉換師生角色,培養學生能力。

二、研讀

1、引導學生尋找故事發生的起因。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節。

2、組織學生讀書,引導閱讀交流:

⑴ 邊讀邊畫,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相機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語言敘述,可以畫畫表示)。

⑵ 體會列寧爲什麼要去找養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導學生換詞或造句理解)。結合課文內容,用“因爲……所以……”或者“……是因爲……”說說列寧去找養蜂人的的原因。

3、聯繫事情結果,引發學生讀書興趣:

思考:

列寧能找到養蜂的人嗎?從列寧的話裏,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養蜂人的?

閱讀課文最後一自然節,體會故事情節的生動性。通過朗讀理解養蜂人的“驚訝”。教師適時啓發思考:

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呢?(爲下堂課教學做準備)

抓住故事情節上的特點,從因、果入手,適時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同時引導學生尋找列寧如何找到養蜂人的答案,激發學生研讀故事經過的熱情。爲下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

附近 談 派 引 列 蜂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徵,想辦法記住這些字,找出難點字和書寫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3、教師範寫難點字,強調重點筆畫。如:

談:右邊上面的“火”字一捺變成“點”;派:右邊不要寫成“瓜”字。

4、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優秀作業展示。

重點指導本節課中出現的生字,教學中應該在識字的環節加強識記字的交流。指導寫字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20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特點。

2.學習按事情的發展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

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自由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特點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讀了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麼?

學生甲:我知道這件事發生的時間1922年。地點:莫斯科,

學生乙:找還知道了列寧常常與養蜂人談天。

(2)老師小結。

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列寧常常與養蜂人談天。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列寧爲什麼要親自去找養蜂人?

(2)用“因爲……所以……”句式說說列寧爲什麼要親自去找養蜂人?

因爲往常派去找養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裏,所以列寧要親自去找養蜂人。

(3)老師小結。

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組討論: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用圖表表示。

(2)小組彙報。

列寧:發現花從中有蜜蜂——蜜蜂飛進園子——小房子——找到養蜂人。

(3)列寧爲什麼認爲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養蜂人?

因爲列寧想:蜜蜂是養蜂人養的,蜜蜂採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飛間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養蜂的人。

(4)老師小結。

由於列寧通過觀察瞭解到花叢、蜜蜂、養蜂人之間的關係,就能從中發現線索,找到養蜂人。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圖,養蜂人見到列寧後可能會說些什麼?

(2)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3)爲什麼列寧說蜜蜂是他的嚮導,把他領到這兒來的?

(4)老師小結。

列寧發現了蜜蜂,經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就順着蜜蜂飛回的方向走,結果找到了養蜂人。

(5)分角色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驚訝、高興的語氣。

5.總結全文。

(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經過。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結果。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3)老師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學習列寧遇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做出判斷、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堂作業設計

1、導(嚮導) 蜜(蜜蜂) 蜂(蜜蜂) 採(採訪) 圓(圓形)

異(奇異) 密(茂密) 峯(山峯) 彩(彩色) 園(園子)

2.驚奇——驚訝經常——常常愉快——高興壯麗一一壯觀

仔細——認真聊天——談天興奮——激動洪亮——響亮

3.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車一(片)草地

一(個)園子一(羣)蜜蜂一(架)飛機一(塊)手絹

4.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裏有許多(蜜蜂)。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板書設計

20 蜜蜂引路

列寧——蜜蜂(嚮導)——養蜂人

花叢(路邊) 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 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 做出判斷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2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會寫9個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6個生字 ,會寫9個字。

教學難點

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蒐集關於列寧的圖片和資料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圈出來。

2、自由讀課文,瞭解大意。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 小小蟲,嗡嗡嗡。飛到東,飛到西。傳花粉,採花蜜。人人誇它愛勞動。

打一動物( )

2、教師簡介列寧生平

列寧(1870 —1924)前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人。

3、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生字。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好中差兼顧,開火車認讀。

3、簡單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一、二、四段內容。

1、從圖切入,(出示課文插圖)在蜜蜂嚮導的帶領下,列寧找到了養蜂人,你看到了什麼?文中哪段話介紹了這部分內容?

2、教學第四自然段,自由讀第四段內容,注意他們此時的表情,交流:驚訝、笑着,引導識記“訝”什麼情況下你感到驚訝?

3 、 回讀1、2段,認讀詞語。

養蜂的人看到列寧時。爲什麼這樣驚訝?自由讀一讀1、2自然段思考。(1)、這篇課文一共有六個要求會認的字,有五個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裏了,你能讀通嗎?先看這些詞語:莫斯科、附近、派人、談天。

認讀,引導識記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誰坐在誰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築?)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 2)、看來列寧和養蜂的人常常見面,可爲什麼養蜂的人見到列寧感到驚訝?指名朗讀第二段。

比較句子:分辨詞語:“常常”和“往常”(小黑板出示課後相關練習)

列寧常常請養蜂的人來談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①分別爲這兩個詞語找反義詞

②這兩個詞語能交換嗎?

(3)、指名朗讀1、2自然段。

4、回讀第四段。難怪養蜂的人看見列寧驚訝,引導讀出驚訝的語氣。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發現。

“派”字右邊不是“瓜”。建議在範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字中四個撇的變化:兩個平撇的不宜太長,豎撇勿忘先豎後撇,右邊的小撇宜短。

“敲”字的右邊不是“支”,應當提醒學生注意。

2、練習書寫

3、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師生共同評議。

五、作業:

1、鞏固新詞,朗讀課文。

2、蒐集列寧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讀詞。

二、精讀課文,理解體會。

1、默讀這一段,思考:列寧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用 ——畫出表示花叢、園子、小房子之間位置的詞語。

2、小組討論:列寧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用自己的話和本組的同學說一說,也可以試着畫出列寧的路線圖。

3、小組彙報並展示列寧尋找養蜂人的路線。

(1)、重點引導展開合理想象。(出示小黑板)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裏有許多蜜蜂,想到。

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2)、他想的對不對?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哪個詞語體現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理解“果然”。

(3)、學生上臺展示列寧尋找養蜂人的路線圖並練習口頭表述。

(4)、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4、再次學習第四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驚訝、高興的語氣。

(2)、擴展想象:養蜂人聽了列寧的話會說些什麼?列寧可能會說些什麼呢?

三、總結全文

是啊,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就要像列寧那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作出判斷、解決問題。

四、拓展交流。

學生介紹蒐集到的列寧的有關資料。

五、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三年級語文教案《蜜蜂》 篇22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的內容。

2.默讀課文,說說受傷的蜜蜂是怎樣修補翅膀重新起飛的。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蜜蜂鍥而不捨精神的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蜜蜂是怎樣修補翅膀重新起飛的。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這是什麼?

2.說到蜜蜂,你想到了什麼?

3.說實話,其實我不太喜歡蜜蜂,因爲我小時候曾經被它蜇過一回,但是後來聽老人說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爲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就原諒它了。可是從此看到它,總覺得心裏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板題)才知道自己對它瞭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讀完課文後,必定會對它有新的認識。

二、初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

1.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我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2.學習2-5自然段

(1)你是從哪看出作者的厭煩?

重點:理解詞語鍥而不捨

指導讀出我的不耐煩、厭惡之情

你看到一個怎樣的作者,一隻怎樣的蜜蜂?

(2)小結:爲了發泄自己的不滿,我先是趕它,然後拍它,接着踏它,最後還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於死地。可這隻蜜蜂卻沒有絲毫的膽怯和退縮,它兩次從土裏鑽出來。

3.學習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傷害它,我心中充滿疑問,我開始靜靜地觀察它,我看到了什麼?蜜蜂做了什麼令我感動?

默讀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補充板書。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樣修補自己的翅膀的?

劃記修補過程中的動詞,完成填一填。

(3)被修補的翅膀傷得怎樣?從哪看出很嚴重?

(4)儘管傷得這麼嚴重,但它仍然(引讀填一填)

(5)師引讀9-11自然段。

(6)讀完了蜜蜂振翅起飛的經過,你想對蜜蜂說什麼?

(7)這可愛的小生靈折服了我們,同時也折服了作者,從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引入原名《翅與禱》

四、總結

學完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兩次鑽出來

不怕困難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補翅膀

堅持不懈

三次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