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語文三年級教案

語文三年級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三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三年級教案

語文三年級教案1

  一、激趣導入

1、師:(拿出放大的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麼?

生:蟋蟀。

師: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麼?

生:蛐蛐。

放大的小東西——蟋蟀不僅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蟋蟀,而且激起平時就喜歡小昆蟲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蟋蟀”兩字怎麼寫,老師忘了,誰幫老師一下?接下,學生說字形,老師板書“蟋蟀”,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教師大智若愚,讓學生幫助老師說字形,調動學習積極性,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讓學生牢記“蟋蟀”字形。

2、師:小傢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鬥、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爲小東西、小傢伙,爲整節課的教學奠定基調。

  二、初讀課丈,瞭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麼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由“住宅”一詞的慣性思維,激起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興趣,直奔文章中心。

2、討論後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

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傢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師:你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多問幾個學生)

生:不認識。

師:(驚訝、不認識)王老師住的樓房100多平方米,二層樓,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沒這小傢伙的有名,我心裏真不服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學生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過與老師住宅的對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學轉換爲評委這一角色。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傢伙的住宅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請各評委瞭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個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生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營造出一種個性化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

2、討論詞義。聯繫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的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麼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由學生自己找生詞,討論生詞,真正調動了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教育以人爲本的思想。“隨遇而安”是本課中學生最難懂的成語,教師的指導體現了主導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各位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們,你們辛苦了。經過上一節課的工作,你們大致瞭解了小傢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麼特點?請各評委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王老師記性不太好,麻煩各位把每一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

一句“工作辛苦”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並概括。

住宅特點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自學找特點,畫句子,並用一個詞概括,從而突破文章重點。

3、請學生板書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

突破常規,讓學生板書,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上的主人。

4、討論、比較住宅特點。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陽光。(向陽)

師:我的住宅大門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陽,家裏就有陽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隱藏在青草叢中。(隱蔽)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用隱蔽。

師:小傢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也有這麼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裏有電燈、電話、有線電視、太陽能熱水器……它有嗎?誰的住宅好?

生:老師的住宅好。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瞭解蟋蟀是怎麼建房的

1、師:我的住宅比它好,爲什麼沒它有名?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後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幹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建築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三、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師:現在你不是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而是建築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在“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築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築住宅的,它建築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後,發言。

瞭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爲自己的東西。

  四、深入瞭解,認識蟋蟀

1、看資料。(看課前發下去的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視野。

  五、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爲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書說明:

打破常規,由師生共同完成,課題左邊貼上放大的蟋蟀,課題右邊畫上蟋蟀的住宅,下邊是由學生歸納的住宅特點,整個板書設計美觀、簡潔、重點突出。

生:老師的住宅好。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六、瞭解蟋蟀是怎麼建房的

1、師:我的住宅比它好,爲什麼沒它有名?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後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幹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建築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七、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師:現在你不是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而是建築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在“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築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築住宅的,它建築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後,發言。

瞭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爲自己的東西。

  八、深入瞭解,認識蟋蟀

1、看資料。(看課前發下去的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視野。

  九、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爲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書說明:

打破常規,由師生共同完成,課題左邊貼上放大的蟋蟀,課題右邊畫上蟋蟀的住宅,下邊是由學生歸納的住宅特點,整個板書設計美觀、簡潔、重點突出。

語文三年級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把這場雪稱做瑞雪的原因,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會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籠”“分”,理解“瑞雪、凜冽、籠罩”等詞語的意思。

3.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特點,能按時間順序說說下雪的過程。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按要求默讀課文。

2.閱讀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

難點:理解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的意思。

三.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錄音機課文磁帶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要點

默讀課文,瞭解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下雪的經過;學習第1--3自然段及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板書:雪。你看到“雪”字會想到什麼?

2.在“雪”前板書“瑞”,(完整課題)“瑞”讀音(),意思()。(:吉祥,好。)字形比較:瑞()端()

3.說說題目的意思。師:這是字面上的意思,學了課文我們會更明白。

4.認真抄寫“瑞雪”2遍。齊讀課題。

二.瞭解課文大意

1.聽老師朗讀課文。想想這是什麼地方的一場雪?爲什麼把這場雪叫做“瑞雪”?

2.交流:讀讀學生自己找出來的語句和段落。同時,利用語言環境教學部分生字。

字音:凜冽()霎()時間籠罩()分()外巍巍()三層()被枕()擲()追逐()(在括號裏註上讀音)

字形:凜冽、霎、巍、罩、擲、眉(各寫一個)

字意:霎時間、分外、巍巍羣山、眉開眼笑

3.認讀生字詞語。

三.自讀課文

1.字詞學得不錯,課文能讀正確嗎?請大家自己大聲讀課文。

2.指名分節讀課文。評評哪個同學讀得好。

四.學習第1--3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3段,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指名讀,並框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

昨天中午傍晚夜裏今天清早

3.齊讀這些詞語。

4.細學第1自然段。

(1)默讀第1段。這段共有幾句話?請標上句序。

用“--”劃出描寫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劃出描寫下雪時情景的句子。讀讀劃出的句子。

(2)第1段除了寫下雪的經過,還寫出了這場雪的一個特點--雪下得很大。請同學們再次默讀這一段,用“O”圈出寫雪大的詞。

(3)品味佳句: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濛濛的大雪之中。

a.點擊課件:下雪時的景象,理解“大片大片、紛紛揚揚、霎時間、全都籠罩”。

理解:山川、田野、村莊一片白濛濛的景象。

b.朗讀訓練,讀出雪“大”的語氣。

c.試背這一段。

5.指名讀讀1--3段課文。

(1)哪幾句是具體描寫雪後美景的?

(2)邊聽老師讀邊想象。說說你眼前彷彿看到什麼。

6.默讀第3段。把第2句話改成“被字句”說說。(雪後的大地被一輪紅日照得分外耀眼。)

你知道“好一幅”“好一派”的意思嗎?用讚歎的語氣讀第4句話。

7.書面練習填空:

茫茫田野()好一派()的北國風光

巍巍羣山()好一幅()的喜人圖畫

8.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 練習

1.填空:

( )的寒風颳起來了,( )地颳了一個下午。()的雪花從天空中()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在()的大雪之中。

2.抄寫生字詞語。

3.辨字組詞

瑞()冽()饅()分fen( )

端()列()慢()分fen( )

第2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4、5自然段,知道課文之所以說這是場瑞雪的原因。總結全文學習,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讀生字詞語。

2.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

3.聽寫第3節的第3、4句話(作業 本第6題)

二.學習第4、5段

1.默讀課文第4、5段。思考:爲什麼老農笑了?

2.點擊課件,欣賞雪景,理解“瑞雪”的含義。

板書:供水“雪”殺菌保暖

3.哪個詞寫出了老農喜悅的心情?理解“眉開眼笑”。

4.朗讀訓練。

5.出示農諺: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再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6.齊讀第5段。面對大雪,孩子們又是怎樣的呢?用“O”圈出動作的詞。

7.朗讀訓練。

三.總結全文

1.課文按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後的順序,描寫了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畫面。這場雪不僅景美,而且對莊稼和人也有很多益處,所以我們叫它“瑞雪”。

2.引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填空: 一( )紅日一( )雪白一( )喜人圖畫一( )風光

2.完成作業 本第5題和第7題.

語文三年級教案3

教材說明:

這篇精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的記敘文。作者具體記敘了他家解放前養蠶的過程,用飽含深情的筆墨,着重表現了母親養蠶的辛勞,歌頌了母親爲子女奉獻一切的美德。

課文一共有9個自然段,按照兩條線索安排材料。

教學要求:

1、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親養蠶的辛苦,學習母親無私奉獻的美德。

2、 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重點詞語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意思,交流感受。

3、 指導學生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指定的字。

4、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後“思考練習”。

教學重點:

瞭解養春蠶的過程和母親養蠶的辛苦。

教學準備:

(1) 課文朗讀錄音。

(2) 蒐集有關蠶的資料。

教學方法:

朗讀法 自學法 講讀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初步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 導課。

我們是農村的孩子,應該見過蠶了吧,你瞭解蠶的生長過程嗎?你自己養過蠶嗎?見別人養過蠶嗎?養蠶容易嗎?今天我們要學習老一代文學家巴金寫的《春蠶》,從中不僅能知道蠶的生長過程,更能體會母親養蠶的辛苦,體會到母親對孩子那種無私的愛。

二.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解決字詞。

1、 生自讀課文,要求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努力讀通課文。

2、 同桌互讀,正音。

3、 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讓學生認讀,再次正音。

4、 生再次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同時畫出不理解的詞,讀後注意聯繫上下文以及字典解決。

5、 指名分段讀,思考本文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6、 集體交流:(1)本課中詞語的意思。(2)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再讀課,質疑問難。

邊讀邊畫邊批,畫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寫出你的問題,你的理解。

小組交流自己的問題,合作解決。

集體交流,並把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寫到黑板上,以便下節有重點地去學習。

四. 作業 。

1、 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正確規範地抄寫本課中你認爲好的詞及那些較難寫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線索,弄清餵養春蠶的過程;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母親的辛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 讀課文,理清線索。

1.自由讀課文,填寫下表。

蠶的生長過程 母親幹什麼,怎麼做

蠶卵

極小極小的蠶兒 摘桑葉 擦乾 剪成細絲

半寸來長 換大匾 喂整片桑葉

越來越大 分匾 打掃蠶室 深夜添桑葉

快“上山”了 一夜兩次 添桑葉 清理蠶沙

“上山”了 捉蠶“上山” 摘繭子

2.師巡迴指導

3、填好後同桌先交流。

4、指名上黑板上填,集體交流。

二.抓重點詞句,體會母親的辛苦。

1、自讀課文,畫出表現母親辛苦的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詞句的意思,在旁邊寫出你的理解。

2、讀後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特別強調如下 的詞“照例”“每到這時候”“就靠”“每天清晨”“每天深夜”“總要”“常常看見”“總看見”。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師範讀,初步領悟。

2、生自由練讀,選擇你最受感動的地方,試有感情地讀下來。

3、讀後評議,再讀。

4、各小組內比賽讀,選出讀得特別好的進行全班比賽。

四.作業 。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瞭解母親爲自己做了些什麼,自己應該怎麼做去回報母親,把它寫到日記上。

板書設計:

春蠶

蠶的生長過程 母親幹什麼,怎麼做

蠶卵

極小極小的蠶兒 摘桑葉 擦乾 剪成細絲

半寸來長 換大匾 喂整片桑葉

越來越大 分匾 打掃蠶室 深夜添桑葉

快“上山”了 一夜兩次 添桑葉 清理蠶沙

“上山”了 捉蠶“上山” 摘繭子

辛苦無無私奉獻

語文三年級教案4

明確目標:

1、認讀2個生字。能夠藉助註釋、字典理解古文重點字詞的意思,能說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學習應該誠實、有興趣、善質疑。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解析思路預設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精讀內容

三、迴歸整體體會道理配樂朗讀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師配樂範讀,學生自由學讀。

3、師生同讀。

4、展示朗讀。

二、精讀內容體會道理

(一)感受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板書: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1、學生質疑,依疑導學。

2、理解意思,體會道理。

3、角色朗讀,積累知識。

(二)感受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運用學法自學

2、彙報、質疑。

3、討論:爲什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整合前兩句,體會聯繫。

5、角色朗讀。

(三)感受唐彪的論學習之教誨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依法自主學習。

2、互相說說意思。

3、小結內容。

4、指導朗讀。

三、迴歸整體配樂朗讀

1、師:通過學習你有何收穫?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

2、配樂朗讀。

指名誦讀。(古箏曲)

全體誦讀。(配樂)

3、師小結

半部《論語》平天下,讀《論語》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善思,勤學,把我國古典文學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應誠實

(知道) (聰明)

知好樂有興趣

疑悟善提問

佈置作業:

必做:

1、背誦課文。

2、把你搜集到的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摘錄在積累本上。

選做:

寫一寫學習的收穫或體會。

語文三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對重點字詞進行理解,理解句子意思。

3.聯繫實際,領悟道理。

4.總結學習古文方法。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古文意思。

教學難點:

對句子的理解和翻譯。

教學具: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激發興趣:

想一想,平時我們都是怎麼學習的?

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麼學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如何學習吧。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9課,齊讀課題:27、古人論學習

通過這個題目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什麼內容的嗎?(生對題目進行解答:古人討論有關學習的問題)

過渡:古人是怎樣討論學習的呢,我們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你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反饋讀,並提示知的不同讀音,多音字:好的讀音,樂的讀音。

2、帶着同學們的提示,請你再仔細讀一讀課文。(自讀)

3、指名朗讀課文

師:前面我們學習古詩時認識了詩人,你們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嗎?(學生試着解答,不知道老師補充資料)

《論語》對

過渡:那到底他們是怎樣討論學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句話是什麼意思?

三、理解句子,感悟理解:

自學提示:我們以前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樣做呢?(生:看註釋、查字典、連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學過的方法看看課文講的是什麼意思,學完後,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學生自學)

彙報:(讀文、解釋重點字、串聯句子的意思,其他學生補充)

1、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釋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明智。

知:知道 爲:就是 知:聰明

師:這句話中有這麼多的“知”字,它們的意思一樣嗎?(學生解釋:前面的一樣,最後一個不一樣,從註釋中發現的。師適時鼓勵,並鞏固重點字“知”)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釋義:(對於做學問來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爲樂趣的人。

好:喜愛 樂:以……爲樂趣。

師:這句話是對誰而言的,學習的人,所以我們前面要添加一些詞,使句子意思完整,能讀懂。請你們用添加符號添上:對學習的人來說或對做學問的人來說。

3、“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釋義:凡是(對事情)不懷疑(的人)一定不會有感悟,只有懷疑了纔能有感悟。小的懷疑就有小的感悟,大的懷疑就有大的感悟。

理:道理 疑:懷疑 悟:瞭解、領會。

師過渡:剛纔通過句子的理解,我想大家對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認識,請你們再讀一讀,帶着你們的感受。

學生朗讀課文,然後再和同桌互相讀一讀。彙報配樂讀。

彙報交流:

聯繫你的學習情況,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學生逐句談)

1、學習知識要誠實、踏實。(學習態度)

2、學習的深度緣於你自己。

3、學習中要不斷髮問,解問。

教師適時鼓勵和肯定,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

四、總結方法,拓展提高:

今天這篇課文我們就學完了,想想我們學習這篇古文有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讀文正音、瞭解背景、理解句意、感悟道理)師板書提升。

師:今後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其他古文,你們有信心嗎?咱們現在來試試怎麼樣?

課件出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試着解釋理解)

五、收穫體會

學生談體會。

六、作業:

背誦古文。

語文三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設計?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無論、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陰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進一步學習作者具體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設計?

1、朗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質疑,在讀中解惑,進一步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

2、、自主學習法。在讀書中發現問題,在討論中思考和解決問題.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體現 “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理念。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導入。

②師板書課題。

③學生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學生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字音錯誤。

④學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讀第一自然段。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試驗嗎?從“聽說”一些詞你體會到什麼?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學生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爲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三、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①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教師指導朗讀。

②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③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④學生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c. 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四、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教師引導。指導朗讀。

②學生自讀體會。

③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五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①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②學生髮問。

③教師引讀。

④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⑤教師再引導。

六、拓展活動

①學生閱讀資料袋,與自己收集的資料對照。

②分工合作,蒐集有關昆蟲奧祕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1、課前可讓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課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2、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試、超”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證”是後鼻音。在寫字指導方面, “試”的右邊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間不要寫成“良”,“減”的左邊不要寫成三點水;要指導學生根據字形結構的特點,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

3、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教學時,先讓學生明確默讀要求,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然後可採用分層次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再次默讀,深入到詞句或帶着問題思考。如,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試驗的過程,然後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較多和比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細緻深入地加以體會。

4、課文的描寫處處體現着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作者嚴謹的作風體現在:課文的開頭,作者用了“聽說”一詞。是聽說的就不一定真實可靠,因此這既成了“我”作試驗的原因,也體現了“我”不輕信盲從的求實的科學態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理解“聽說”一詞在這裏的意思。捉自家花園的蜜蜂,爲的是便於觀察;給蜜蜂做上記號,是爲了好與其他蜜蜂區分;在兩裏外放飛,路稍遠一點,更能說明問題;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是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等。這一系列試驗過程,充分體現了作者做事嚴謹的品質。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試驗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個環節,通過這樣的比較,體會作者科學的作風。作者不光是認真觀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學生注意“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確確實實”等詞語不僅十分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心理,還體現了作者善於思索的品質。課文中的結論,作者有明確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無法解釋的本能)。這不奇怪,科學史上這種現象很多。教師酌情給學生講一講法布爾生活的時代和當時研究條件的侷限,再結合參考資料的有關內容(也不一定是定論)啓發學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要學習的是滲透在試驗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對試驗結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學生也可能會發問:那三隻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麼?超常的記憶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認方向的一個因素?但不管怎麼說,作者能夠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進一步說明他是一個嚴肅地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

5、課後編排了資料袋,其中介紹了蜜蜂有趣的知識,(跳圓舞,擺尾舞),學生可以與自己收集的資料對照,也許還有新的發現。有條件的同學,學完課文後,可以再觀察觀察蜜蜂,看看還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

②師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③學生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學生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字音錯誤。

④學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

a.讀一讀。讀第一自然段。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試驗嗎?從“聽說”一些詞你體會到什麼?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

教師板書“試驗”兩字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

a.讀一讀。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學生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爲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三、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①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②學生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③學生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④學生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四、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②學生自讀體會。

③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①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②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③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說的,好嗎?

④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⑤教師再引導。

a. 對於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學生交流。

教師酌情給學生講一講法布爾生活的時代和當時研究條件的侷限,再結合參考資料的有關內容(也不一定是定論)啓發學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要學習的是滲透在試驗過程中的探究精神。

b.學生質疑

師: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六、拓展活動

①學生閱讀資料袋,與自己收集的資料對照。

②分工合作,蒐集有關昆蟲奧祕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語文三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夠正確、規範的默寫課文。

3、在理解課文中三句話意思的基礎上,能聯繫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教學重點:背誦並默寫課文。

教學難點:從中學習古人的那種學習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人論學習這篇古文。

二、新授:

1、自由讀這篇古文。

2、試着背誦。小組互相檢查。

3、指名背誦。

4、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對上節課知識的鞏固。)

5、結合你現在的學習,你能從課文中學到什麼?(自由發言,談感受,同時也是對這篇古文的理解。)

6、這篇古文指引了我們以後的學習生活,那麼讓我們把它牢牢的記住吧!試着默寫。

7、小組檢查,有錯誤的地方,再默寫。

三、課堂小結:大家能夠把你學習的感受說出來,老師希望你能用這三句話指引你們以後的學習生活,面對學習來不得半點虛僞和驕傲,要對學習充滿興趣,同時還要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時這比解決問題還要重要,還要實在。

四、作業在作業本上默寫這篇古文

語文三年級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課文中三句話的意思。能聯繫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通過看註釋,查字典,瞭解每句話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前我們學過的古文,大家還記得嗎?給大家背一背。說一說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字音。尤其是“爲”、“好”、“樂”、“知”的讀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通過看註釋,查字典的方法,瞭解每句話的意思。(小組合作,在書中做好批註。)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共同解決。

3、彙報,交流。

4、教師指導。

5、和小組的同學再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注意把語言組織完整。

三、課堂小結:大家上課時的學習態度非常的認真,能夠完成理解詞句的學習,繼續努力。

四、作業:抄寫本課的生字,以及“知、好、樂、凡、理、疑、悟”重點詞語的意思。

語文三年級教案9

教學要求: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論語》

學生說說你對《論語》這部作品的理解。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一)第二句:(投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指名讀。

(1)理解重點字的意思:

好:喜愛。讀作hào。

(2)自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自己理解;

同學交流;

彙報、指導:

意思是:對於作學問來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趣的人。

(二)第三句:(投影)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指名讀句子。(2)理解重點字的意思:凡:凡是。

惟:文中的意思是“只”、“只是”。理:道理,事理。

疑:懷疑,有疑問。悟:瞭解,領會,覺醒。

(3)同桌同學互相說說句子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學習某種道理,沒有疑問必然沒有領會、感悟,只有產生疑問,然後纔會有所領會感悟。有小的疑問就有小的感悟,有大的疑問就有大感悟。

通過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

3、指名讀課文。4、讀了這三句話你想說什麼?(引導學生說出)

從字的意思到詞語的意思再到句子的意思,有條理的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的學習。

(1)學習要有老老實實的科學態度,來不得半點的虛僞和驕傲;

(2)學習要有興趣,這是的老師;

(3)學習要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三、課堂總結:(1)說一說,你從這兩則論語中,有什麼收穫?

四:佈置作業:背誦、默寫兩則論語

語文三年級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會在默讀中思考,在朗讀中理解小男孩買黑色氣球的心理活動,理解賣氣球老人那段話的含義。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識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自信。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在默讀中思考。

  教學難點:

從老人與小孩的對話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領會老人那番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卡、燈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交流,導入課題。

1.高老師用和“我”約定的祕密,讓“我”找到自信,並“照亮我快樂的童年”,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今天老師和大家再來學一個關於自信的故事。板書課題:自信。

2.齊讀課題。

二、指導初讀,感知課文。

1.讀好一文章有什麼要求?(正確、流利。)怎樣才能讀得正確、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覆讀?(難讀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

2.學生按要求自讀、教師巡視。

3.表揚讀書認真的學生,出詞卡投影,指定三個學生讀,準備後齊讀。特別注意平翹舌音、前後鼻音的讀音。

A組:

膚色關鍵貨車是否基礎驚訝

B組:

著名一窩蜂一件事興高采烈

色彩豔麗膚色拖驚訝

4.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觀察B組中帶點的生字,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如與熟字比較,記字形:蜂——峯:“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膚色的“膚”。

5.指導寫字。

a.讓學生觀察8個會寫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說說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左中右結構。

c.小老師講經驗:各類字該怎麼寫。

d.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e.鞏固檢查,適當展示習字作業,點評進步學生。

三、檢查朗讀。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節輪讀(快的兩遍交換)。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讀,隨機正音,面向慢生(朗讀稍吃力的學生)。

3.師點評。

4.解詞體會。

(1)聯繫上下文多想想有助於理解詞語意思,不信試試。

(2)不理解的詞畫下來,默讀,用上法與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採蜜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小組之間比賽,認讀生字(要求:讀準音、聲音亮)。

2.上一課大家學了《自信》(板書課題),讀得非常認真,做到了“正確、流利”,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讀得有感情,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理解課文,把課文都讀得有感情。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2、3段。(提出默讀的要領:心讀,既不能讀出聲,也不能動嘴脣。)

(1)思考:

a.膚色很黑的小男孩爲什麼偏要買黑色氣球?(自卑)

b.你從哪裏看出他內心的自卑?(相機指導朗讀“公園的角落裏……羨慕……不敢……”。)

c.他爲什麼會自卑呢?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膚色很黑”“拖着殘疾的腿”)

(2)相機介紹:在當時的美國,存在膚色歧視即種族歧視。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時候嗎?聯繫生活實際體會。設想你就是這個黑人小朋友,你會怎麼想?指導朗讀。

2.朗讀感悟,重點突破,學習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記住,氣球能升起,不是因爲它的顏色和形狀,而是因爲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

a.指名朗讀。這話是誰的話?(賣氣球的老人說的。)

b.你知道賣氣球的老人爲什麼要說這些話嗎?(他看出了這個小男孩的自卑。)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到課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老人驚訝地看了看小孩”;聯繫到前文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追逐着這些色彩豔麗的氣球”。)

(2)分角色朗讀老人的話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讀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帶懇求”的語氣、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溫和”“驚訝”的語氣。在朗讀中再次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a.指名讀,並點評:誰能勝過他?

b.個讀,自由讀,體會小孩自卑膽怯的心理。

c.分組朗讀4、5自然段。

(3)再讀老人的話。

a.找出老人說這段話的態度。(老人一邊眯着眼睛看着氣球上升,一邊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小孩的頭。)

b.老人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勵小男孩。)

c.邊讀邊悟:讀老人的話,你明白了什麼?(前一句,揭示了氣球升起的原因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而不在於它的顏色和形狀。這裏隱含着一個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後面一句,老人推論出“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如果人是氣球的話,那麼升起來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氫氣一樣,是成功的關鍵。)

板書:氣球——人升起——成功氫氣——自信

d.指名讀,齊讀。

3.默讀最後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對比體會。

討論:作者對老人的話爲什麼會“至今難忘”?(不僅因爲老人的比喻生動、準確、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經歷證實了老人的話是正確的——從一個有殘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長爲著名的心理學博士。)

4.。談談你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

三、實踐拓展。

小組合作: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演出。

在編演時,教師提示:劇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還有一羣活潑的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玩色彩豔麗的氣球。他們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還有對小男孩的輕視。在表演中,再次體會感悟理解課文。

四、作業設計。

1.採訪你的家人、老師或有成就的人,請他們談談自信在人生經歷中的作用,並以此爲主題編出一份手抄報。

2.將你自己學習經歷中印證自信與成功關係的事例,講給家人或同學聽。

3.閱讀《尼克松敗於不自信的故事》《小澤征爾勝於自信的故事》。

語文三年級教案11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能力要求: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麼事;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具準備:

常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我們學習了課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恆爲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獻出自己的鮮血,甚至是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多麼令人感動,這是多麼高尚的品質啊!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有時也會爲一點小事而發生爭吵,這時,我們雙方都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從中我們也許會受到啓發。

二、 佈置自學

1、 讀讀課文帶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 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麼事。

3、 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 檢查自學情況

1、 請學生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 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 學習課文

1、 理清課文層次。(全班討論)

①默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原因

③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發生爭吵後我和克萊諦的表現

④哪幾個自然段寫放學後,克萊諦主動找我,我倆和好了?

老師歸納:全文分爲四個部分:發生爭吵――我很後悔――重又和好――父親教育

2、 學習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

①讀這部分內容

②先同桌討論,後全班討論: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發生爭吵後雙方的表現各是什麼樣的?你體會到什麼?

3、 學習第二部分(五至八自然段)

①讀讀這部分內容

②自己默讀,在書上批畫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的心情。

③讀讀自己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老師小結:這部分內容對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後的矛盾心情寫得非常真實具體,非常符合常理,一般人做錯事後,也常常是不安、後悔――想承認錯誤――又怕丟臉,沒有勇氣

4、 引導弄清兩個問題

①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是爲什麼?(對我的所作所爲感到不理解,爲我的表現感到悲哀。)

②克萊諦兩次說“我在外邊等着你”而我也回答說“我也等着你!”兩人想的是一樣的嗎?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5、 學習第三部分(九至十三自然段)

①讀這部分內容,找找描寫兩個人表現的詞句,你體會到什麼?

②全班分兩組,一組說我的表現,一組說克萊諦的表現。

6、 讀最後一段,理解父親的話。(全班討論後老師總結)

一個人不但要認識到錯誤,而且要敢於認錯,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錯上加錯,不友好待人。

語文三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寫自己過節的經歷,感受生活的美好,熱愛生活。

2、能夠有序地介紹出節日的場面或節日的來歷,並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當地表達出來。

3、初步掌握點、面結合交替介紹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中華民族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人們,同時也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其中包括許多很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蘊含着許多動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傳奇色彩,寄託了我國勞動人民最樸實的真摯情感和美好願望。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的節日嗎?板書《過節》。

二、明確範圍,討論理解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提示:在介紹自己知道的節日時,要從節日的來歷、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參加過哪些節日或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場面、情景幾方面來說,說時要有一定的順序。

2、學生讀書上提示,明確本次的習作所要寫的內容:寫自己過節時場面和心情及節日的來歷。

3、小組交流。

三、提供場景,打開思路

1、播放錄像。

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元宵佳節扭秧歌,國慶節放禮花的場面。讓學生直觀地瞭解什麼是場面中“點”的描寫。

2、交流歸納。

3、好詞花籃、好句筐。投影出示描寫好的場面、氣氛的詞語、句子。(供學生參考)

直衝雲霄五彩斑斕天女散花香氣四溢津津有味萬紫千紅……

鑼鼓催春鬧元宵識字花燈顯神威

悟空降臨元宵夜八戒背媳婦逗人樂

隨着一聲聲震天動地的禮炮聲,一朵朵禮花在空中綻放:有的像絢麗多彩的降落傘,有的像五顏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繡球,有的像銀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樂噴泉……美麗的禮花在空中盛開。

四、自擬題目,下筆成文(略)

語文三年級教案13

《荷花》是人教版六年制語文第六冊的一精讀課文,它圖文兼美,描述了公園裏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我在教學這課文時,始終以“美”貫穿全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播放畫面,感知形象美。

1、設問激趣:同學們看到過荷花嗎?把你看到的荷花用一個詞形容聽聽。(含苞欲放的荷花,千姿百態的荷花……)

2、課件播出生機勃勃,隨風搖曳的一池白荷花,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荷花的美麗。

二、品讀課文,體會語言美。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找找課文哪一自然段具體地寫出了荷花的美?(利用這一問題直接導入第2自然段的學習。)

1、把自己認爲最美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然後同位交流,說說句子美在哪裏?

2、抓住重點詞句全班交流,品味課文。

(1)藉助CAI課件體會荷葉、荷花的特點,並感受三種白荷花的姿態美。

(2)換詞體會“冒”字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冒”字不但寫出了荷花的數量多,而且寫出了荷花蓬勃向上,頑強生長的動態美。)

三、創設情境,領略意境美。

1、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想象荷花有哪些姿勢?

2、作者爲什麼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畫?畫家是誰?想象這幅畫的樣子。(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飛來、小魚游去的畫面,並配樂朗讀,讓學生想象自己融入荷花池中,變成一朵白荷花後的感受:蜻蜓、小魚會對“我”說什麼?還會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和“我”作伴?它們又會說些什麼呢?(激發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想象。)

四、感情朗讀,體驗情感美。

“我”真的是荷花嗎?“我”爲什麼會覺得自己是一朵荷花呢?指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再體驗,也讓學生再次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的優美。)

五、拓展思維,展現創造美。

小組合作,用自己最喜愛的形式表達對荷花的喜愛和讚美。(學生興趣盎然,有的作詩,有的表演,有的朗誦,有的作畫……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的創造中表達了對荷花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讚美。)

六、走進自然,發現生活美。

課後帶領學生參觀家鄉南山公園的荷花池,學生完全被池中那婷婷玉立的荷花、形態各異的假山、水珠四濺的噴泉等美景陶醉,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聲讚歎聲。很多學生還仿照這課文寫出了家鄉荷花池獨特的美。

[評析]

教學設計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一是以人爲本,尊重學生對學習的選擇,使學習活動具有真正的教育價值。教師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句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己不同的感受,把學習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二是多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維。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融入荷花池中,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三是以“美”貫穿全文,通過畫面、朗讀、想象等形式讓學生感受荷花美,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四是將語文與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融入大自然,走進生活,充分感受到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語文三年級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課文中三句話的意思。

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思品:能聯繫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麼。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查閱資料:教參

教學具準備:課件教學課時數2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第1課時:學生活動時間(約)30分鐘教師活動時間(約)10分鐘

教學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設計:(含時間分配)

一、複習導入,激發興趣:

1、介紹《論語》、孔子、孔子的弟子。

2、過去我們學習過的《論語》,你能背誦幾句嗎?

3、想一想,平時我們都是怎麼學習的?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麼學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如何學習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9課,齊讀課題:27、古人論學習

4、通過這個題目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什麼內容的嗎?(生對題目進行解答:古人討論有關學習的問題)

過渡:古人是怎樣討論學習的呢,我們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朗讀、讀通、讀準字音。

2、讀音:好:讀作hào, “好”還讀什麼?你能用這些讀音分別組詞嗎?知:zhì

“知”還讀什麼?你能用這些讀音分別組詞嗎?

3、查字典理解下列詞:凡惟

培養學生察字典的能力來自於平時的訓練之中。

糾正讀音,有利於學生正確流利讀課文。

4、指導朗讀課文。(投影)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指名讀。(2)畫劃線、畫着重符號。(3)分別讀。(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讀課文:5`

(1)畫出不理解的字、詞,結合註釋理解;

(2)朗讀課文,注意句讀;

(3)練習背誦。

6、學習第一則論語

(1)我們以前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樣做呢?(生:看註釋、查字典、連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學過的方法看看課文講的是什麼意思,學完後,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讀文、解釋重點字、串聯句子的意思,其他學生補充)

(2)“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釋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明智。

知:知道 爲:就是 知:聰明

(3)這句話中有這麼多的“知”字,它們的意思一樣嗎?(學生解釋:前面的一樣,最後一個不一樣,從註釋中發現的。師適時鼓勵,並鞏固重點字“知”)

4、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作業:1`1.讀熟課文2.抄寫生字,組詞。

語文三年級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獨立認識8個生字,理解並積累“開啓”、“滿臉稚氣”、“倚窗而坐”、“奢侈”、“記憶猶新”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課文練習中的句子,根據帶點詞嘗試提出問題。

3、圍繞“用這樣的方法開啓易拉罐好不好”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而使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1、能運用合適的方法理解“開啓”、“滿臉稚氣”、“倚窗而坐”、“奢侈”、“記憶猶新”等詞語。

2、通過讀文,使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

品讀細節描寫的妙處,抓住其中關鍵詞,感悟婦女“這個的方法”的巧妙之處。

 教學準備

1、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2、 學生:按課後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出示實物)這是一個易拉罐,你能把它打開嗎?

2、導入:開啓易拉罐對大家來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喝過這種易拉罐飲料的農村男青年來說,卻是一件難事。

3、板書:開啓

4、揭示課題:40、開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完成練習。

一列南下的火車上,一個 的男青年 ,

(滿臉稚氣、來自農村……)(不知如何開啓一罐健力寶飲料)

這時,一位 的婦女用 幫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動。

(善良、熱情、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

2、學習生字“罐”,教師指導梳理筆畫。

3、針對上述內容進行質疑:

如:

1男青年爲什麼不會開啓這罐飲料?

2男青年會怎樣打開這罐飲料?

3這位婦女的方法巧妙在哪裏?

……

說明: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質疑狀態下的學生取之所需,求知慾強,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習興趣高,學習效率高。

三、讀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男青年不會開啓這罐飲料的呢?

1讀課文第5節,用直線劃出相關句子。

2出示句子:他把健力寶拿在手上,顛來倒去看了看,遲疑了一會兒,他從腰間摸出一把水果刀,試圖在拉環的位置把健力寶撬開。撬了兩下,他發覺易拉罐的殼很堅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環處。

3當他幾次嘗試都失敗後,他心裏會怎麼想呢?

說話練習:

u 男青年十分尷尬,心想: 。

u 男青年一下子臉紅了,心想: 。

u 男青年 ,心想: 。 說明:

通過這個話題,不僅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到男青年當時的困惑和尷尬。同時,讀與說的結合,還提供了學生的一個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2、男青年爲什麼不會開啓這罐飲料?

1默讀課文,用﹏﹏劃出有關年輕人不會開易拉罐原因的句子。

2討論後出示句子:

他是個農村娃。在此之前,他連火車都沒坐過,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學。

健力寶?男青年知道,這是一種奢侈的飲料。

班裏有錢的同學才喝得起。爸媽從來沒給自己買過。

猶豫再三,他終於從衣兜裏摸出一張皺巴巴的5元錢,遞給乘務員。

3隨機學習生字“倚、飲、奢、侈”,理解詞語“滿臉稚氣”、“倚窗而坐”、“奢侈”的含義。

說明:

通過“農村娃、奢侈、猶豫再三、終於、摸……”關鍵詞的理解,讓學生了解體會到這個男青年是一個從來沒有喝過罐裝飲料的家境貧寒的農村孩子。

師:這時,坐在對面的婦女默默地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她用一個非常奇妙的方法教會了男青年打開了這個易拉罐。

3、這位婦女究竟採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呢?

1指名朗讀母子的那段對話。

2細細品讀:婦女把健力寶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環上,餘光注視着男青年,只聽見“嘭”的一聲,健力寶打開了。

3找一找句中表示動作的詞,想一想:婦女爲什麼不直接告訴男青年怎樣開啓這罐飲料的方法呢?她這樣做是在告訴男青年什麼呢?

說明:

婦女考慮到男青年是一個來自農村,家境貧窮,未喝過此類飲料,自尊心強,羞於啓口的特點,運用了這種男青年可以接受的方法,在不傷害男青年自尊心的情況下,幫助男青年開啓了易拉罐。婦女細微的動作裏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情感,包含了真、善、美。

四、讀寫結合,體驗真情。

1、討論:男青年開啓易拉罐後,從中喝出了一種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呢?

說明:

那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情感,它如涓涓細流,化身爲一股清甜的滋味緩緩流入了男青年的心田,令人回味無窮。

師:這位善解人意的婦女,以她的的善良與真誠,深深地感動了這位男青年。許多年過去了,男青年仍對這件事情記憶猶新,充滿了感激之情。

2、引讀“許多年後,男青年……”

3、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靈之鎖。而開啓這把心靈之鎖的鑰匙則需要我們自己去尋覓。相信只要我們耐心地尋找,就一定能找到開啓這把鎖的“鑰匙”。

說明:

引導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這充分達到了學生學習本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