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鷸蚌相爭》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在線閱讀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鷸蚌相爭》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在線閱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鷸蚌相爭》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在線閱讀
《鷸蚌相爭》教學實錄1
  教材分析
  《鷸蚌相爭》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化解矛盾衝突相互謙讓。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只爲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發展學生合理想象、創編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點:
  懂得只爲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發展學生合理想象、創編故事的能力。
  教學構想:
  本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具有的學習能力,獨立閱讀思考,並與同學一道研究探討,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爲進入中學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議、說、演相結合的方法學習文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歷史故事導入
  戰國時候,中原大地並立着七個小國:秦、楚、韓、魏、趙、燕、齊。(出示戰國七雄圖)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滅其他六國,統一天下。但他心裏明白:如果直接與六國爲敵,即使自己再強大,也很難如願以償。於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機會。
  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出出心裏的這口氣。秦王大喜,相信統一天下的機會來了。然而,趙國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後,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個統一天下的好機會。
  一個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場戰爭,什麼故事有這麼大的力量呢?
  二、初讀課文,練習概括
  1.指名試讀課題。
  (1)板書“鷸”字,學生書空並數出筆畫。(出示“鷸”圖片)認識鷸。你有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
  (2)請學生告訴老師“蚌”字的寫法,板書。(出示“蚌”圖片),認識蚌。
  (3)齊讀課題。
  2.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確流利;同時,想想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1)生自己練習朗讀。
  (2)夥伴間互相讀,幫忙指出錯處。
  3.指名讀:提出建議或表揚。
  4.學習概括: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話說說文章主要講了個什麼故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指導有感情朗讀。
  重點指導:(1)鷸生氣了,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這蚌就要活活幹死!”:讀出鷸“生氣”的語氣。(2)蚌毫不示弱,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的餓死!”:引導學生體會“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讀出不同的語氣。指名讀,男女生對話讀,師生分角色讀。
  2.兩人一組做動作,把鷸蚌相爭的過程表演出來;指派代表表演。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互不相讓”。板書:互不相讓
  3.想一想:鷸和蚌這樣“互不相讓”,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估計:兩敗俱傷;被漁夫捉走)
  4.回顧歷史故事。當年,蘇代就是給趙王講了這個《鷸蚌相爭》的故事,如果你是趙王,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想呢?
  5.體會寓言的魅力。
  師:小故事,大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書:寓言
  你還聽過或看過哪些寓言故事?(生舉例)
  四、創編故事
  師:“鷸蚌相爭,漁夫得利”這個故事流傳至今。
  出示圖:許多年後,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這次,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新的故事呢?(續編故事:)
  許多年後,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
  作業設計
  選擇一項適合你的作業:
  1.把自己新編的故事寫下來。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蘊含的道理。
  板書設計
  鷸    蚌
  ↘  ↙
  相爭
  (互不相讓)
  ↓  ↓
  漁夫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