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心中那盞燈》課文

三年級語文《心中那盞燈》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9K 次

 《心中那盞燈》

三年級語文《心中那盞燈》課文

在我八歲那年的春節,我執(zhí)意要父親給我做一個燈籠。因爲在鄉下的老家,孩子們有提着燈籠走街串巷(xiànɡ)熬年夜的習俗。在我們看來,那就是一種過年的樂趣和享(xiǎnɡ)受。

父親說:“行。”

我說:“我不要紙糊的。”父親很納悶:“不要紙糊的,要啥樣的?”我說:“要亮的。”其實,我是想要有玻璃罩的那種。臘(là)月二十五那天,我去東山坡上的大軍家,大軍拿出他的燈籠給我看。他的燈籠真漂亮,木質(zhì)的底座上,是四塊玻璃拼製成的菱(línɡ)形燈罩,上邊似乎還隱約勾(ɡōu)畫了些細碎(suì)的小花。我知道,父親是農民,沒錢買燈籠。但我還是想,父親會給我做一個,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親說:“行。”

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當我迷迷糊糊地想再睡會兒時,突然被一陣“沙沙沙沙”的聲音吸引了過去。我努力睜開眼睛,只見父親在離炕(kànɡ)沿很遠的地方,一隻手託着塊東西,另一隻手在裏邊打磨着。我發現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姿勢很像洗碗。父親每打磨一陣後,就停下來在衣襟(jīn)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我說:“爹,你幹啥呢?”

父親說:“醒了?天還早呢,再睡一會兒吧。”

我又說:“爹,你幹啥呢?”

父親把臉扭(niǔ)過來,有點尷尬(ɡānɡà)地說:“我也想給你做個玻璃燈籠,可哪有玻璃呢?後來我就尋思着給你做個冰燈吧。這不,冰凍(dònɡ)了一晚上,我正給你做着呢!”

父親笑了笑,說完,又拿起了那塊冰,洗碗似的打磨起來。

父親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我說:“爹,你冷不冷?來這兒暖和暖和吧!”隨即,我撩(liāo)起了蓋在身上的被子。

父親急忙走過來,幫我掖(yē)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着你……”

聽了父親的話,看着他那凍得發紅的雙手,豆大的淚珠從我的眼裏滾了出來。父親剛纔給我掖被子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涼啊!

那一年春節,我提着父親做的燈籠,和小夥伴們玩兒得很痛快。夥伴們都誇(kuā)我的冰燈好。沒過幾天,冰燈就化了。但是,我的心裏卻一直珍藏着那盞冰燈,那是一盞最美的燈。

【三下《心中那盞燈》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行動、語言等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父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摯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因題設疑.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課文《難忘的八個字》今天讓我們來認真學習課文《心中那盞燈》,體會下父子間的那種親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讀中勾劃生字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主要人物是誰?

2、讀後你有什麼想法?

四、再讀課文,粗知詞意

1、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利用工具書,聯繫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行動、語言等寫人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結合課題,尋找重點,找出關鍵句。

2.可讓學生找出父親做冰燈的語句

3.引導學生讀你子的對話特別是父親說的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逆向閱讀,共同探究。

1.課文使用的一些動詞,如託捂掖等詞語,可讓學生模仿動作,加以理解,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2.父親的話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3.課文的最後一句話起到了什麼作用?它讚美了什麼?

三、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這樣的感人事例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實踐活動:

1.分角色自願組合朗讀課文。

2.對爸爸媽媽進行一次專題採訪,請父母講一講對自己感人的愛的故事。

板書設計:

不要紙糊的

心中那盞燈 沒有玻璃罩的 最美的燈

能透出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