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14篇

七年級語文教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教案14篇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重點研讀買《山海經》的部分,體會語句的深層含義。

2、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

【重點難點】

領悟這篇回憶性散文的用雙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配樂磁帶、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起魯迅,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誰來說說魯迅?

2、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個很有影響的、特殊的人物。魯迅沒有專門寫過回憶母親的文章,卻在他四十五歲那年,寫了這篇回憶性散文——《阿長與》。以紀念自己童年時期的一個保姆,可見對她的感情之深。(背景音樂) 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 (生質疑)

二、整體感知:

1、阿長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她與《山海經》又有什麼關係,讓魯迅對他有這樣深的感情,讓我們帶着疑問速讀課文

2、說說阿長在你眼中是個怎樣的人? (生預設:無知、淳樸、善良、粗魯……)

3、師小結:總之,阿長是個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個複雜的人。

三、拎出線索:

(隨機板書: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憎惡——新的敬意——懷念)

四、精讀買《山海經》部分

1、我們知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從對阿長的憎惡到最後對她產生一生的敬意和懷念,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而促使魯迅有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給“我”買《山海經》)

2、輕聲朗讀課文19—29段,四人小組討論把最能打動“我”的句子找出來,說說理由,寫上旁批。

3、學生反饋

預設:

A、“過了十多天,……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出示幻燈 (這句話充分表現了她對孩子的心思觀察的多麼細緻,對孩子的願望多麼體貼,爲了滿足孩子的正當願望又是那樣認真,鄭重其事。)

a、齊讀這一句,最能觸動你內心情感的是哪幾個字?(三哼經)

b、一個文盲,但卻能爲“我”買來心愛的書,可見他是很關心“我”,在乎“我”的感受,正是從這三個字中,可以想象她都遇到了什麼困難?(生想象,並指名說)

c、阿長爲“我”買一本書可謂是歷盡千辛萬苦,但他總是把痛苦六在自己心中,而把喜悅傳達給我,哪位同學願意用朗讀把阿長的喜悅傳達給我們?(生讀——生評價——生再讀——再評價)

B、“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出示幻燈

a、此時,我的心情如何?程度有多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生讀)

b、如果換做是“我”的父親或是母親爲“我”買來《山海經》會有這種感覺嗎?爲什麼?

c、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爲什麼這樣想?(生反饋)

d、師小結:正是因爲這是令我念念不忘的書,而且是我一直不以爲然的阿長爲我買的,使我對他產生的新的敬意。

C、“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出示幻燈

a、齊讀,爲什麼說長媽媽具有偉大的'神力? b、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一種體驗? (生自由暢說)

c、到底是什麼讓長媽媽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呢? (善良、純樸、關心孩子)

d、朗讀指導

e、師小結:正是這種善良、純樸的優秀品質,讓製作粗拙的《山海經》成了我最爲心愛的寶書,而且影響了我的一生,讓長媽媽成了“我”最懷念的人。

五、情感昇華

出示幻燈:“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的懷裏永安她的靈魂!”

1、指導朗讀

2、此時你還聽到了魯迅怎樣的心裏話,請用自己的語言爲課文換一種結尾。 (生練筆)

3、小結:是啊,這樣一個純樸善良的人,怎不讓人產生敬意和懷念呢!而這篇文章凝聚着魯迅對長媽媽的全部情思,寄託了魯迅對善良人的衷心祝福。

六、佈置作業

在魯迅先生的眼裏,長媽媽和《山海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這樣講,沒有長媽媽就沒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所以,這四本書就成了“我最爲心愛的寶書”,以至得到《山海經》後,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重大意義,珍視第一次經驗。

2、學習以小見大和詳略得當的寫法。

3、瞭解選材的典型性。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以小見大和詳略得當的寫法。

2、瞭解選材的典型性。

三、課時安排:

1個課時

四、教學流程設計

(一)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學指導一——感知。

自學內容: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本文的內容。

自學方法:

1、可從本文的標題、中心、材料安排上的特點等方面把握文章的內容。

2、邊默讀邊用筆將自學感悟、自學成果批註於課文段落旁邊。

生自學,師巡視。

達標測試:

a、爲什麼說“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裏?

b、本文要表達的中心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c、全文一共寫了多少個第一次?重點寫了哪幾次?作者爲什麼詳寫所有“第一次”?

生答,兵教兵糾正答案,教師引導。

成果交流:

a、“第一次真好”指感覺真好: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全文一共寫了8個第一次。詳寫的是看柚子樹和看孵小鳥兩件事。略寫的有六件事,均一筆帶過。這樣寫詳略得當:詳寫是爲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寫部分是對詳寫部分的補充,旨在以小見大地表現“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義,同時,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

(三)自學指導三——品味。

自學內容: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什麼說是“一幅秋日的風情畫”,而不說是“風景畫”、“風光畫”?(完成於《動態》P20第3題第(2)小題)

2、我喜愛他們又甚於那些老鳥”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答,兵教兵糾正答案,教師引導。

成果交流:

1、提示:風情比風景、風光更多了一種情調。

2、提示:表現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力的讚歎。

(四)自學指導三:——體驗。

自學內容:聯繫本文內容,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任選下面1~2個問題談談你的'看法火感受。

①爲什麼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嘗試嗎?

提示: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應當積極嘗試。如捨己爲人等。

②爲什麼說“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什麼樣的第一次不能嘗試?爲什麼?

(五)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據說西紅柿最早只是一種觀賞植物,沒人知道它可以吃,且營養豐富。我們應當感謝那個第一次吃西紅柿的人,他當時的勇氣決不亞於視死如歸。我猜想,他嘗試以後的感覺一定是新鮮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個第一次,竟使西紅柿成了我們餐桌上的佳品。

同學們,我們要多多地嘗試有益的第一次,讓萬紫千紅的第一次,織成我們五彩斑斕的人生,給社會帶來進步。

(六)佈置作業

必做:預習《行道樹》

選做:回憶你難忘的第一次經歷,談談它對你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板書設計:

寫作手法:以小見大

詳略得當

敘議結合

畫龍點睛

第二課時《行道樹》

一、教學目標:

①理解行道樹的形象,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②學會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③聯繫自身生活實際,體會行道樹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①理解行道樹的形象,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②學會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教學流程

(一)自學指導一:——整體感知,理解形象。

自學內容:齊讀課文,朗讀中遇到形容行道樹品格的詞語大聲重讀;運用聯想,將自己想象成行道樹,以情入文,設身處地,感受行道樹的胸懷和品格;讀出感情,讀出領悟。

自學方法:結合課文內容,參照範例,採用第一人稱介紹行道樹的形象,尤其要注意原因的解讀。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我爲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的環境而憂愁,我爲能替人類作貢獻而快樂。

生答,兵教兵糾正答案,教師引導。

成果交流:

預設答案: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學生可能還可從其他方面來說,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二)達標測試:完成《動態》P20第6題~第9題

(三)二讀課文——體味精神,拓展思維。

自學內容: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許多感悟,請選擇下列任一話題談談。

1、如果你是一棵行道樹,你想對人類說點什麼?(用一句話概括)

2、請用精彩的一句話寫下你想對行道樹說的話。(用一句話概括)

自學方法:抓住關鍵議論性的文眼句,體會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感情。

生答,兵教兵糾正答案,教師引導。

成果交流:

1、請用精彩的一句話寫下你想對行道樹說的話。

a行道樹,你守得住清貧,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樣!

b、行道樹,你的存在儘管只是悲涼的點綴,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c、行道樹,你選擇了犧牲,就決不能回頭

d、行道樹,希望你永遠不要改變自己的選擇。

e、行道樹,你敢於挑戰,承受痛苦,你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f、你放心,不久的將來,你將不會感到憂愁與痛苦,因爲我們在成長

(五)佈置作業

句式仿寫(句式與修辭一致,主題相通)(二者選一)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願爲春天獻上一抹嫩綠;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讓自己的生命爲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能爲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爲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板書設計:

寫作手法:首尾呼應、(第1、6段)

深化主題

託物言志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3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爭名奪利,有的人爲了使自己在官場中爬得更高,不惜採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擊他人,殘害親人,如李林甫、秦檜、武則天之流。當然也有少數人厭惡官場,辭官不做,卻願意遠居田園,過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淵明,這一類人我們一般稱之爲隱士。(陶淵明的名言:不爲五斗米折腰)

二、板書課題、題解、簡介作者。

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東晉人,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歸去來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飲酒》。

東晉是我國曆史上很黑暗、很混亂的朝代,統治者重視門閥(出身),很多品質低下,才能平庸的人佔據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衆的優秀人才卻屈居低位。陶淵明當過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級來地方巡視的時候,他都必須前去迎接,曲盡禮節。久而,他很厭煩這種情形,有一次他終於說:“吾不願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結果他就歸隱田園,並寫下很多詩來表現這種生活,而且這些詩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後人稱他爲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對唐朝的王維、孟浩然等人影響很大。

三、教師範讀全詩,學生齊讀,師向學生明確

本詩分爲兩層。1—4句爲第一層,講作者因爲能夠超脫現

實紛擾,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覺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靜了。5—10句爲第二層,說明欣賞美麗的自

然景物,能獲得無限的意趣。

四、研習新課

1、研習第一層:

提問:“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怎麼理解?

爾:這樣。這幾句的意思是:住在衆人聚居的地方,卻感覺不到車馬的喧鬧聲,請問你怎麼能夠這樣呢?這是由於精神超脫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第一層描寫的是“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遠”,“遠”的對象是什麼?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這四句,從感覺方面肯定了自己“心遠”的正確。

[附]板書設計:

在人境

第一層(果)←心遠地自偏(因)

無車馬喧

2、研習第二層

提出以下問題,師生共同分析解決

⑴“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怎麼理解?“採菊”這一動作包含着詩人怎樣的志趣?

明確:在東邊的籬笆下,詩人在採擷菊花,正在專心聚志悠閒地採,偶一擡頭,無意間望見了悠遠的南山。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刻畫了詩人自己悠閒自得的形象,“採菊”這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着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菊花稱爲“花之君子”,採菊,實際上是自我高潔的表現。

⑵“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可否改爲“看”、“望”等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明確:表達效果明顯不一樣。“見”是無意中看見,把人與物融爲一體;而“看”或“望”是有意遠觀,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用“見”追求的是一種不用意而境與意融匯的完美的境界。蘇東坡曾說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這種寫法,古詩中常見,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卻偏偏寫成是景物自己撞上來的,變有意爲無意,化有我爲無我,例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最後兩句,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繞着蔥綠的農田,正象母親用雙手護着孩子一樣。着一“護”字,“繞”字也顯得那麼多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麼美麗,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爲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顧不得敲門就推門而入,奉獻上自己的一片青翠,這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隱主觀,顯客觀,極力忘我。

⑶“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什麼描寫?有何深刻意義?跟前兩句的人物描寫有何關係?

明確:A、詩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羣的飛鳥結伴而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

B、這兩句詩的深刻含義是:鳥飛倦了,也知還家,可有些人呢?爲什麼還要奔波於齷齪的官場之中,不肯接受這種美好的歸宿呢?不思返歸這優美寧靜的大自然的懷抱呢?詩人在《歸去來兮》裏說過:“鳥倦飛而知還”,這句正好應和“飛鳥相與還”。“相與”指“成羣”,這時我們隱隱可知詩人不光在勉勵自己“還”,還在規勸其他人,不妨也“還”吧,我們彷彿又一次聽到詩人在呼籲:“歸去來兮,田園荒蕪胡不歸”?

C、這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與上兩句寫人是緊密相關的,首先是悟理——飛鳥尚知還,人亦更知還,用飛鳥相與還的現象類比出人應“歸真返樸”。而這個“理”,正好爲兩句的“悠然”的行爲提供了哲理基礎。由此可見,這幾句寫人寫景,水乳交融,互爲表裏。

⑷《飲酒》最後兩句應怎樣理解?

明確:這兩句說的是這裏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忘言”通俗地說,就是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至情言語即無聲”,這裏強調一個“真”字,指出辭官歸隱乃是人生的真諦。

[附]板書設計

悠然→超脫塵俗,熱愛自然、高潔

第二層飛鳥相與還→人、“呼籲”歸真還樸

有真義→歸隱乃人生真諦

3、學生齊讀全詩。

五、以討論小結本課。

結合詩作的學習,我們評評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思想在當時有什麼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

明確:

a、陶淵明棄官歸隱,潔身自好,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獨立的.人格,渴望自由,總的特點是“淡泊”,“獨善其身”。

b、棄官歸隱,潔身自好,獨善其身,在當時來說,是對黑暗官場的一種反叛,因此,有其積極意義。

C、但是,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穢,不能單靠“歸隱”與“獨善”,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從這點來說,陶淵明的退隱思想也有其消極的一面。

《飲酒》原文和譯文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譯文:

我家建在衆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牆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中深奧。

《飲酒》教學反思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觀念。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從語文課的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味一種人文精神的關懷。教師用美的藝術形象和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審美情操,使學生受到藝術美的薰陶。然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教學一篇文章要選好突破口或者切入點。

我覺得《飲酒》以陶淵明爲什麼能成爲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壘作突破口,有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而且也貫穿着一種人文精神。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積極主動探求未知,課堂會詩意盎然的。

這次教學《飲酒》也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入境學習,教師必須首先入境。這方面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另外,學生對陶淵明的介紹有些流於形式,這也與教師指導不夠有關。如果能夠結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蹟來解讀陶淵明,使詩人形象銘刻學生心中,知人論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詩歌形象極其詩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學習寫景的方法。

教學難點: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教學方法:以誦讀爲主,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思想感情。

教學理念: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作者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被譽爲“語言藝術大師”。他

所寫的小說《駱駝祥於》和話劇《茶館》等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壇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散文也寫得清新優美,《濟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題目《濟南的冬天》明確地交代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濟南位於山東省內,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邊南馬鞍山、四里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的其他地方

的冬天的氣候截然不同。那麼,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邊學習邊領略。

二、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齊讀課文,同時自己查字典、詞典弄清生字、生詞的音和義。

三、初步領會課文的大概內容和脈絡。

1.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出示自學提綱,要求學生重點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

文中具體描寫了哪些景物?

作者怎樣展開對景物的描寫?

2.組織學生就上面三個問題展開討論。

明確:全文圍繞濟南的冬天“溫晴”這個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括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後具

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幅畫圖:陽光下濟南全景、雪後山景的秀美、濟南冬天的水。

四、細讀、分析課文。

引導學生逐段細讀課文,要求他們在自讀的.同時提出問題,展開討論,並指導他們就文章各段的內容、描述方法和語言,在課文一旁的空白處寫些簡要的批註。

各段問題和提示如下:

1.第一自然段

①課文從什麼角度寫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這段與下文有什麼關係?

明確:課文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作者把濟南與北平比較,又與他剛剛離開的倫敦比較,再與熱帶比較,突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很自然地發出“濟南真的算個寶地”的由衷讚歎。所以,可以從全文最後一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看到作者寫本文的目的,就在於對濟南的讚美。這段的對比方式,是一種“曲折行文”的手法。這段課文,總寫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了鋪墊。因此,這段與下文是總分關係。

②課文中的“響亮”是什麼意思?“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如果把“聲”字去掉,可不可以?爲什麼?

明確:“響亮”一詞,一般用來指聲音宏大。但根據上下文意思來判斷,在這裏是指“晴朗得刺眼”。“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是說濟南冬天的風並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聲”字去掉,就說成了“沒有風”,不切合實際。

第二課時

(繼續細讀、分析課文)

2.第2自然段

作者怎樣描寫濟南古城的地理環境?作者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濟南的可愛的?

明確:“小山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是濟南地理環境的特徵,也是濟南“溫晴”的原因。作者從人的感受和對人們的心理描寫,來表現濟南的可愛。作者把濟南比作嬰兒,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搖籃”,用擬人的方法來寫城:“在天底下曬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寫山:“安靜木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明靜、溫暖和舒適的特點。濟南人由於身在溫暖冬天而引起對溫暖的春天的聯想,但眼前春天並未到來,他們卻又“並不着急”,而且“臉上含笑”,“有着落”,“有人依靠”,表現了濟南人對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戀,也洋溢着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3.第3自然段

這段也是寫山,是小雪點染了山之後的景色。那麼,作者從什麼角度描寫哪些景物?議論後在全班交流。

明確: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鬆和薄雪等景色,“山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的看護婦”,是對小雪後矮鬆秀美形態的比喻。 “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到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這是小雪後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粉紅色”,用擬人的方法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雪色嬌美的情態。作者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再現了冬天濟南周圍的小山,在白雪與藍天的相映中的雪色與草色、雪光與日光交融的情態。

4.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寫了冬天濟南“溫晴”、“秀氣”之後,把視線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內的“狹窄”與城外的“寬敞”對照,用“小村莊”來點綴山坡,以小雪點染屋頂,這樣,讀者就看到了濟南的全貌。

②在這段文字中,“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這裏爲什麼用一個“臥”字,和文章的什麼地方相呼應?

明確:“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着”,心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5.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樣寫水的“溫晴”的?

明確:課文緊扣“暖”字,寫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寫水中的水藻“把終年貯藏的綠色全拿出來”,所以它“不忍得凍上”。水還多情地讓“長枝的垂柳在水裏照個影兒”。讀到這裏,讓我們感受到濟南的冬天真是風情萬種,使人留戀不捨。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緊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從河水的清亮引出整個空間的清亮,並把紅屋頂、黃草山、灰樹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廣闊背景下,描繪了冬天濟南瑰麗的色彩。在此鋪墊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滿激情的句子“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咱然而然地收了尾。

五、引導學生小結課文的寫作藝術。

1.讓學生再將課文默讀一遍,要求邊讀邊找出作者的各個觀察點。

明確:作者在不同的觀察點上,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濟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從俯視的角度寫陽光下的濟南;第三段從仰視的角度,寫小雪點染後的山景;第四段從城內拉城外,寫雪後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視到仰視,寫出整個濟南的形象。作者正是從多個不同的角度的觀察,才生動形象地寫出冬天濟南“溫晴”的這個特點。

2.學生再議論,歸納課文的各種表現手法。

明確:

①用作者以前生活過的地方(北京、倫敦),與濟南對比,從而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晴”,使人們確實感到它是“寶地”。

②作者不僅細緻觀察和描寫冬天濟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告訴讀者,以此來感染讀者,使讀者有如臨其境的感受。

③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把冬天的濟南寫得脈脈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對景物的描寫之中。

六、反覆朗讀課文。

朗讀前要指導學生怎樣讀出感情來,如朗讀課文時可根據文中描寫的景物展開想象,腦海中映現作者描繪的畫面。

七、指導學生作文。

可帶領學生外出,實地觀察某處的景物特徵,仿照課文,寫一篇題爲《XX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5

【導學目標】

1.朗讀、欣賞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學習重點】

理解作者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寫法,體會比喻、擬人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學生帶着導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儘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三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於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題。

(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後,再點撥引導,達到啓發思維的目的。

學法指導一:

針對步驟二中的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清句子,熟悉課文內容,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老舍曾經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的確,春天的西湖,煙雨濛濛,遠山近水,盡在畫中,漫步湖邊,盪舟湖上,令人如在畫中游。蘇軾有詩爲證:“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瑞士景色最美:綠色山林,環繞着淺藍色的湖泊,映襯着阿爾卑斯山頭的皚皚白雪;懸崖上瀑布流瀉,草地上鮮花盛開,無愧於“世界公園”的美稱。那麼冬天的濟南又美在哪裏呢?今天,我們先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1.生難字詞

(1)注音

濟南(jǐ)倫敦(dūn)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髮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護(kān)

(2)詞義

響晴:(天空)晴朗無雲。

設若:假若。

貯蓄:存放、儲藏。

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

2.作者名片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滿族人,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其作品歌頌新社會,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被譽爲“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3.背景鏈接

介紹濟南的山和水。

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於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間因岩石鐫佛,遍佈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爲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羣。趵突泉爲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噴涌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以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1.朗讀課文思考

(1)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風貌是什麼?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像,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學法指導二:

針對步驟四中的對比閱讀,賞析語言

品味詞語的表達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①分析詞語的本義和語境義。

②詞性的角度,比如動詞突出人物……心理或性格;形容詞寫出事物……特點;副詞(一般爲限制性詞語)表達準確嚴密。

③修辭的角度。

④詞語的.感情色彩,貶詞褒用或褒詞貶用。

⑤詞語的表現手法,如詞性的活用、以動寫靜或以實寫虛等。

××詞運用了……修辭手法/描寫方法/貶詞褒用/化靜爲動/意思是……,用在這裏突出/形象地寫出了……特點/表現了人物……特點(或精神)/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2)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交流點撥】

(1)濟南冬天的“溫晴”。

(2)寫“溫晴”是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採用“曲折行文”的對比方式。北平、倫敦、濟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個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擁有評判對比的資格。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根據語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美景,讚賞它是個“寶地”。畫面中“寒”與“暖”、“暗”與“明”、“熱”與“溫”的色調烘托出濟南冬天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順着主線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圖定格,仿照《春》中畫圖的形式進行概括。

組織小組討論。教師點撥、明確:

順着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二、三、四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用擬人化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然後分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和城外遠山。第五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讚美之情。

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1.局部精讀,賞析語言

齊聲誦讀第3自然段,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進行答題。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爲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8)你在對全段的朗讀要求上有什麼體會?

【交流點撥】

(1)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2)全段分爲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鬆、山尖、草色、陽光。

(4)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6)化靜爲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7)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

(8)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對比閱讀,賞析語言

比較下面三組句子,賞析課本語言的妙處。

(1)甲組: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組: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交流點撥】甲組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了山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情。躺在搖籃裏享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況且山們還“低聲地”哼着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組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讚美深情。

(2)甲組: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組: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交流點撥】甲組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成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悅目。通過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組則少了那份美感。

(3)甲組: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乙組: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交流點撥】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出了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爲了水藻的綠,爲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着春意。雖沒有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組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3.遣詞造句,賞析語言

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上,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思考:

(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爲什麼?

【交流點撥】不可以。“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慄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2)“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這裏爲什麼用“臥”字?和文章什麼地方相呼應?

【交流點撥】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協調,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相呼應。

1.總結寫法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

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①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②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之情。③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不僅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2.拓展延伸

“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四季景色,美不勝收。可見,生活中並不缺乏美,關鍵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果你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不妨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吧。

以《xxx的冬天》爲題寫一篇小作文。

要求:

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與想象,抓住景物特徵,模仿課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學生自由抒寫,朗讀交流)

板書設計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步驟三精讀文本,理清思路。

步驟四低吟成誦,賞析語言。

步驟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當堂演練達成目標

見學生用書。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6

教學標:

1.初步瞭解詩歌的常識,反覆朗讀,理解蘊涵哲理。

2.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3.體會本詩中“山”和“海”的藝術形象及蘊涵意味。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中藝術形象蘊含的意味和感情。

2.體會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教學難點:

1. 鑑賞詩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 體會詩歌語言凝練、意味雋永的特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山的畫面

一、導語設計(1)

山對於我們大家並不陌生,當我們登高眺望,看到一眼望不到邊的層巒疊嶂的崇山峻嶺時,我們心中一定會有感慨萬千。

而恰恰就是在這大山之中,有那麼一羣勤勞善良的人們,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無言的大山中,從孩提時他們就懷有最美麗的夢,便是對山那邊世界的憧憬,讓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爲他們生活中不斷的追求。

現在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去傾聽有關“山”和“海”的訴說。

導語設計(2)

同學們,你們已經從小學進入了中學,這個時候就是你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相信你們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爲現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們追求的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二、資料助讀

1、詩歌文體常識簡介:

詩歌:文學的一種,“五四”以來產生的一 種新的詩體。是與小說、散文、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志。

特點:高度集中的反映社會生活;包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具有節奏韻律,一般分行排列。

詩歌一般用於歌詠、朗誦。

2、作者簡介:

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於湖北均縣(現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遊動懸崖》(1997)等。本文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那時候他剛從邊遠山區來到大學校園,於是寫下了自己當時對人生的感嘆。

三、誦讀感知:

1、生字詞(注音並解釋詞語)

癡( )想 隱( )祕( )

凝( )成 誘( )惑

喧( )騰 瞬( )間

幾( )乎

癡想: 入迷的想。

隱祕: 隱藏,不外露。

凝成: 凝結而成。

誘惑: 使用手段,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吸引,招引。

喧騰: 喧鬧,沸騰。

瞬間:一眨眼之間,形容時間很短。

幾乎:將近於,接近於;差點。

2、聽朗讀,認真地想一想,在這首詩中,有哪些句子、詞語是值得我們三思的,把它們找出來。

朗讀要求:

1、讀出感情。

2、注意語氣、語調。

3、讀準字音、不讀錯別字。

4、要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5、語音適中、能讓人聽清楚。

播放完後,說明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詞意和句子停頓。然後由學生自己朗讀一遍。

1、詩分兩節,你能說說爲什麼嗎?

——時間不同了,長大前與長大後

——沒找到海/找到了海

2、請你概括第一節、第二節的內容。

第一節寫了——小時候的理想、憧憬、追求。

第二節寫了——長大後對人生的感悟。

3、請從不同角度概括詩歌兩部分的內容。

(1)從事情看:第一節寫“我”渴望海 第二節寫“我”追尋海

(2)從時間看:第一節寫我童年時期 第二節寫 我長大以後

(3)從心理看:第一節寫我的嚮往和困惑 第二節寫我的感悟與信念

(4)從方式看:第一節寫我與媽媽的對話 第二節寫我與讀者的對話

(5)從寫作角度上看:第一節詩寫的“山”和“海”就是現實中“山”和“海”,是實寫;第二節詩中的“山”象徵了困難,“海”象徵了信念,是虛寫。

4、作者小時候有一個願望:看到山那邊的海,在當時,他的願望實現了嗎?

——沒有,哭着回來了/依然是山

5、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麼樣子?請描述出來。

驚濤駭浪、風平浪靜、碧水紅花、水天一色

6、作者說的海是什麼樣子的呢?

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

1、課題

(1)、這首詩歌的題目是《在山的那一邊》,那麼看到這個題目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在山的那邊是什麼?

(2)、爲什麼作者會這樣想?(也就是是什麼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邊是什麼?)——因爲大大山擋住了作者的視線。這裏就涉及到了這首詩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經歷。

(3)、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當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裏,一直沒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靜的校園,一條清澈的小溪以及無數座環抱着的羣山,便構成了他幼小的心靈世界。而作爲一個充滿着強烈好奇心的少年,決不會滿足於這片小小的天地。於是他產生了一種想法,在山的那邊是什麼,併爲着這一個理想進行艱苦地探尋,甚至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後來,他把在探尋和奮鬥過程中的所有感受和體驗寫成了一首詩,於是就有了這篇課文《在山的那邊》。

因此我認爲這篇課文對於你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並培養自己爲理想不懈努力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就請大家把剛纔找到的,你認爲最有價值的句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其中蘊涵着什麼樣的含義。

2、 詩中“山”、“海”的 象徵(蘊含)意義。

山—重重艱難險阻 海—理想世界

3、你知道“海”和 “山”還有其他的象徵意義嗎?

山:

巍峨、高大、雄偉、沉穩――成熟、穩健

曲折陡峭、封閉堵塞――愚昧狹隘、貧窮落後

海:

海納百川而不言――大度、寬容、謙虛、淵博

動盪莫測、狂暴不馴――殘暴、兇惡

4、本文的“文眼”是什麼?請嘗試找出來。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即能體現出文章中心的詞或句子. 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

答:本文的文眼:“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5、你認爲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要達到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五、研讀賞析

詩歌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並認爲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劃下來一起討論。

範例1: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這是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爲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 山色是青的,只因爲“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鐵青着臉在那裏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表面寫山的顏色,實際寫自己心情難過,形象生動。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幻想破滅

範例2: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飄來”是說童年的認識畢竟膚淺,媽媽是由我的癡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也並非確指理想;“種子”比喻信念。

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是說後來“我”不懈努力: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

範例3: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 強調失望次數多。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着我的山頂 “一座座”說明遇到的困難非常多;“誘惑”因爲總以爲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強調 “我”的努力,不灰心。

範例4:

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裏指總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

一次次漫了我枯乾的心靈 形容對理想的渴望

六、體驗與反思

詩人成長的探 索一定早己打打動了成長的你,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有無數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啓示,把我們的人生經歷與個人體驗與同學們分享。

七、課堂小結

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要告訴人們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與堅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我們知道,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就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爲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八、拓展延伸

1、如何劃分詩的節奏:

所謂詩,是指藉助有節奏、有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的一種文學樣式,從形式上看,可以分爲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

(1)古代詩歌的節奏劃分可以從音節和意義的角度來劃分如:“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個/黃鸝/鳴/翠柳”。

(2)自由詩的節奏,由句意和語法規律來確定,或停於主謂之間,或停於謂賓之間,或停在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靈活性較大。

如:父親的/身影,像個/問號,多少年/一直把什麼/尋找;緊彎的/腰身,弓成了/小橋,

馱着兒女/走向 明朝……

2、比較兩首詩在寫法與內容上有何相似之處?

雪花的快樂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裏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着她來花園裏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相似處:都表達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表現了追求過程中的艱難與曲折,抒發了理想實現時的喜悅心情,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

預感 王家新

此詩以第二人稱的口吻,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顯示了詩人與時間與生命抗爭的冷靜和沉着,同時包含了作者一種對時間流逝的無奈。

一夜風吹 風哐哐地撲打門窗

風從遠方而來,

轉瞬把一座座城市裹進宇宙的大氣流裏

這時房子在漂流,你的靈魂開始漂流

你乾脆熄了燈,

不再寫詩 回到黑暗中 讓詩來寫你

讓風把你隨便帶到一個什麼地方

你聽到無數聲音,經歷了一個又一個世紀最後在一個看不見的地方

在自己的肋骨深處,

聽到風在拔着樹木的根 一下,又一下

你躲不開了

秋天終於找到了你

第二天,醒來

推門見滿地簌簌的落葉

你已形同老人。

(1)風 象徵了時間飛逝。

落葉隨風凋零 喻示了青春衰老,生命流逝。“風”象徵了什麼?“落葉”喻示了什麼?

(2)詩人用“夜晚”、“早晨”在全詩中的深刻內涵是什麼?

詩人用一個“夜晚”和一個“早晨”,預演了整個生命的歷程。

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0~12題。

山 民

韓 東

小時候,他問父親

“山那邊是什麼”

父親說“是山”

“那邊的那邊呢”

“山,還是山”

他不作聲了,看着遠處

山第一次使他這樣疲倦

他想,這輩子是走不出這裏的羣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遙遠

他只能活幾十年

所以沒有等他走到那裏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覺得應該帶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會給他生個兒子

到他死的時候

兒子就長大了

兒子也會有老婆

兒子也會有兒子

兒子的兒子也還會有兒子

他不再想了

兒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遺憾

他的祖先沒有像他一樣想過

不然,見到大海的該是他了

(1)爲加點字注音。

疲倦: 遙遠: 遺憾:

(2)對本詩主旨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山民”是閉塞、保守、愚昧的象徵。

B.“山民”有渴望衝破封閉、保守的強烈願望。

C.“山民”的遺憾是見到大海的理想在他兒子、兒子的兒子身上也不會實現。

D.“山民”對自己理想的實驗只是進行了想像,卻沒有付諸行動。

(3)對本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山民》屬於寓言詩,它假借一個山民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寓言故事——人,不安於“山”,總嚮往着“海”,見異思遷,總不會成功。

B.“他問”“他想”“他覺得”“他只是遺憾”——詩人選擇這樣的詞語,旨在刻畫一個有思想,有活力,卻戰勝不了命運的“山民”形象。

C.“山第一次使他這樣疲倦”——“山民”對山的疲倦,意味着對現狀的不滿足,因而激發了新的思維,激起了對新生活的追求。

D.詩篇重在記敘,語言平實流暢,樸素無華;塑造人物,採用了多種方法,如: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

答案:(1)pí juàn yáo yuǎn yí hàn?(2)C (3)A

4、仿照例句擴寫句子

例: 海在喧騰→海在遠方爲我喧騰→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

樹在點頭→_樹在風中向我點頭→ 我看到樹挺立在風中向我點頭.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山 (困難)

海 (理想)

取羣山和大海寄寓哲理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7

一、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進行古文言的積累。

2、理解內容。包括句義,關鍵詞和對內容的概括。

3、能夠聯繫生活實際感悟格言、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 重點、難點

1、文意理解及格言背誦

三、 教學設想

《論語》的語言比較難懂,政論性比較強,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另外,根據要求,對格言的背誦是教學重點之一。所以,首先朗讀放在第一位,要採用一切方式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然後藉助課下註解和老師的提示,理解文意。

老師重在點撥,由學生談自己對之的理解。

四、 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同學們,關於學習方法、道德修養、爲人等一些有益於我們健康成長的知識,在幾千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有很精闢的見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論語十則》。看看其中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道理。

二、揭示課題。

1、課前小資料:孔子及《論語》——見課下註解,老師作一些必要的補充。

三、學習及探討(1——5則)

2、聽學生朗讀,點學生糾正其錯誤。

3、老師採用關鍵詞填空法朗讀,讓學生加深印象,特別在停頓上做強調。

4、師生共同探討每一則格言的意思——可以分組討論,然後全班發表看法。

試着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對一些字詞進行落實。讀一讀,講一講,背一背。

5、課件顯示:

1)體會一下,你有“說”、“樂”、這種感受嗎?你能不能做到“不慍”?

2)爲人辦事忠誠、對朋友真誠、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溫習 ——這三個標準適合你嗎?

3)溫故能知新嗎?有無體會?熟能生巧有無體會?

4)學與思的關係:誰主誰次或有其他關係?打個比方?

5)這則格言告訴了我們什麼?

四、背誦鞏固

第二課時

一、 複習檢查上節學習內容

1、背誦(1——5)

2、理解

3、分別談談這五則格言說了什麼?用自己的話說

4、談談你對這幾則格言的認識。每則只用兩句話。

二、學習及探討(6——10則

1、朗讀指導。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2、分組討論,疏通文意,提出疑問。

3、第六則的核心是:長處——學,短處——省

4、第七則的重點是:向一切人學習,學長處,鑑短處

5、看書說一說:“士”是什麼人?“仁”指什麼?

“任重道遠”是什麼意思?它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

6、第九則中,松柏在什麼時候和其他樹一樣,什麼時候和其他樹不一樣?這體現了他的什麼品質?

7、第十則,

動手:查詞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意思

動口:說一說“恕”是什麼意思

動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觀點對不對?

三、討論歸納:

1、大家議一議:

把十則歸一下類:

學習方法 學習態度 品德修養  (要注意,有的.兩者都有)

2、說一說你認爲最重要的警句和成語,在書上打記號

3、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情況。

四、關於課後練習

第一大題

1、“說”通“悅”,高興,通假字。

譯: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2、“多次反省”,注意:三是概數,指多  譯: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

3、舊的東西(知識)  譯:在溫習舊的知識後,能有新的體會、新的發現

4、迷惑;有害。

譯: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陷入邪說的)危險。

5、剛強、堅毅。

譯: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6、欲:想做的;施:施加

自己所討厭的,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8

創意說明:本文先寫了三種生命現象,每個現象後面都有作者從中引發的感觸,最後用兩段文字從總體上抒寫對於生命的思考。全文的結構是由事到理,前面列舉那些生命現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別都是由事到理。這些“理”就相當於全篇或全段的“主題詞”。用片斷仿寫的方式學習本文,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寫作特色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步驟:

一、掌握特點。

熟讀課文之後,幫助學生髮現課文的結構特點:全文的結構是由事到理,前面列舉那些生命現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別都是由事到理。爲了強化學生的認知,可分男女生兩組進行朗讀,女生朗讀“事”,男生朗讀“理”。

二、發現生命。

口頭講述在你身邊發現的種種生命現象,談談你從中引發的感觸。

三、思考生命。

片斷仿寫:仿照課文的結構特點(生命現象+ 主題詞) ,由你所發現的幾種生命現象抒寫你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用多媒體顯示品析步驟)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女生各讀一層),

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

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人大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爲“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鑽”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後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讚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徵突出。

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

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每兩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1、“春花圖”

①特徵: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徵:和煦、芳香、悅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徵: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徵: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四、五

2、背誦全文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一、課文導入,簡介作者,解釋文題。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成爲順應時代發展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天才,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變成一個庸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裏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出示簡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宇介甫,晚號半山。世稱王荊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前學過他的詩,誰能背誦一首)

文題含義:傷:哀傷,嘆惜。爲仲永的遭遇而感傷、惋惜。王安石爲什麼要對方仲永哀傷、嘆惜呢?同學們認真學習了課文自然就會明白。

二、出示學習目標(學生看一分鐘)

1、讀熟課文,讀準字音,讀準文言語句的停頓。

2、積累文言詞彙,在理解的基礎上翻譯課文。

3、領會文中蘊含的道理。

三、初讀課文

(一)出示初讀要求:(三分鐘後比比誰讀得熟讀得好)

1、 根據註釋,讀準字音。

2、 注意讀準句中的停頓。

3、 反覆朗讀,把課文讀熟練。

(二)指名讀,根據情況板書糾正重點字的讀音。

隸:謁:扳:稱: 泯: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掌握課後“讀一讀、寫一寫”字詞的音、形、義,正確朗讀、書寫,體會其含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體會作者的感情。

4、能借鑑寫法:在鋪陳誤會和衝突中寫親情(或友情)。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2和教學目標3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4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設想: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拓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讀生詞,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簡介魯迅。

二、導入新課:

童年生活總是充滿快樂的,童年的遊戲往往也是終生難忘的。儘管有時也會有陰雲,有誤解,但童年帶給人們的總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風箏》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三、檢查預習的情況:

1、檢查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的讀音和含義。

2、檢查朗讀情況。

四、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情的把握。

五、學生自由讀課文,探討問題:

1、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2、具體寫我粗暴地干涉弟弟玩風箏一事,是哪幾個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

六、組織學生探討問題,明確答案。

七、佈置作業:

1、抄寫課後詞語。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析課文,準確把握文章中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並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步驟:

一、檢查課後詞語的掌握情況。

二、學習新課:

1、朗讀課文,探討問題:

(1)、對於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粗暴地毀壞弟弟的風箏一事,作者是如何評價的?

(2)、爲什麼說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3)、當認識到當年的過錯時,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4)、作者設想了幾種補過的方法?後來補過了沒有?

(5)、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着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爲什麼“我”不覺得寬鬆反而覺得“沉重”?

(提示:在作者看來,被虐殺的一方應該怎樣纔是對的?)

明確:小時侯自己對弟弟那樣管束,簡直是精神的虐殺,而弟弟卻並不認爲兄長的行爲是精神的虐殺,時過境遷,忘得一乾二淨。我也無從補過,無從求得心情的輕鬆,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殺者甘受虐殺,毫無抗爭,使虐殺者橫行無忌,這正是舊秩序能夠維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寫童年的故事,表達了什麼感情?

(表達了濃濃的`兄弟情,作者富於自我批評的精神,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之情。)

3、體驗與拓展:

1、你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有哪些感受?

(從親情、自我批判、社會批判、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來談都可以。)

2、對待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從魯迅先生身上學到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品質?

3、閱讀《滿天的風箏》,試與課文比較,說說它們所蘊含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風箏》籠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時侯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後來懂了新道理,覺悟到這是精神的虐殺而心情沉重,想補過,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永遠無法補過,因而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悲哀之至。《滿天的風箏》抒發的是小時侯跟二哥一起放風箏的快樂,寫自己糊的風箏放起來又滿足又驕傲。)

三、總結全文

四、課後作業:課後習題二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重義輕財的道德品質。

2、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歸納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讀出人物形象,明確是非。

2、難點:點撥學生找到思考問題的切入點。

教學前的準備:

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從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並大膽質疑設疑。

教學過程及內容:

提問:在這場矛盾中,誰是誰非?[對於父母的做法,16名學生贊同,25名學生反對]

學生書面準備陳訴理由,教師巡視

課堂討論: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點撥)

一、禮物送出去後能不能再拿回來?討論明確:除非特殊情況,不能拿回!因爲有悖誠信[言而無信,失信於人](引《韓非子》中“曾子殺豬,以信教子”爲例)什麼是特殊情況呢?討論明確:在家人不知曉的情況下,送出去的禮物對家人有重大意義或對家庭將產生重大影響(禮物對朋友只是“錦上添花”,對自己的家庭卻是“雪中送炭”)。那麼,文中是否存在着這樣的特殊情況?討論明確:木雕是父親從非洲帶回來的,但父母看重的不是它的紀念意義,文中一再強調的是“貴重”,所以排除了某些同學所謂的“傳家寶”的意義。另外,父母也不靠木雕維持生計,木雕只是一件貴重的擺設,把木雕送出去後,“我”不會傾家蕩產,父母也絕無沿路乞討的`危險,不存在部分同學所說的“孩子把存摺送給朋友,難道也不能要回來嗎?”這樣的情況。結論:“我”不該拿回禮物,同樣爸爸也不該向我要會這個禮物。[如果東西僅僅放在家裏的桌子上,而“我”卻無力支配它,那還叫我的東西嗎?豈不是“掛羊頭賣狗肉”!]

二、禮物該不該送?[有同學提出:怎麼能把父母送給自己的禮物隨便轉送給別人呢?這不是顯得對父母不尊重嗎?還有同學提出:送如此貴重的禮物,會使“我”和萬芳之間的友誼變得俗氣,金錢化了!]討論明確:首先,“我”不是隨便送禮,送的對象是“我”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曾經爲“我”做出過“犧牲”!“我”把木雕送給好朋友,並不意味着“我”不珍惜父母的饋贈,所謂“借花獻佛”,難道送給好朋友的東西應該是不好的嗎?其次,“我”送萬芳木雕,並不是因爲木雕價值貴重,而是因爲萬芳“特別喜歡”(萬芳“特別喜歡”,不是因爲木雕的價錢,而是因爲木雕造型美觀)!所以“我”和萬芳互換禮物,不會導致友情深淺以金錢來衡量的後果。[倒是“我”的父母一再強調木雕貴重而要我取回,究竟是誰俗氣呢?]

三、“我”不知道木雕“貴重”而送給了朋友,現在我知道了“貴重”卻要向朋友討回(當然,是被父母逼的),不就意味着與朋友的情誼不如木雕貴重嗎?這就引發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貴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給朋友?到底是“物重”還是“情重”?[明確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是情重,那麼父母哪怕事先就知道“我”要送禮,也應該讓“我”送!]討論明確:古人說,爲朋友,拋頭顱撒熱血,在所不辭(當然,不能沒有原則,陷入“江湖意氣”的誤區)。連命都可以送,還有什麼不能送?物質金錢的貴重只是相對而言,給災區捐款時,下崗職工的500元錢比起資本家的500萬元哪個更貴重?牛羣簽訂協議把他終老到死的畢生所得全部捐獻,在他眼中什麼才“值錢”?即便從功利的角度講,在沙漠,在雪地,當人人自危時,朋友的一杯水或一件衣服抵得上黃金萬兩!

四、父母糊塗。“我”拿回禮物並不高興,反而痛苦(送給朋友“我”才高興)!這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父母身體力行,給“我”上了一堂人生價值觀的課。身教勝於言教,長此以往,潛移默化,也許就給我的人生領錯了方向!“我”也極有可能成爲《風箏》中那個麻木的“弟弟”!

五、課文展示了兩種生活、兩種內心世界。一方面,我們看到一個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間的友愛,少年的心靈世界。他們如此充滿友情,如此珍惜友情。萬芳見“我”褲子撕破後心裏難受,把自己身上的褲子給“我”穿,即使被家長責備也心甘情願,“我”見萬芳“特別喜歡”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我”在行動上屈服,思想上卻不服。“我”感到莫大的痛苦,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另一方面,在成人的世界裏,卻是重財輕義。他們疼愛子女卻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六、當堂作業:現實生活中,如果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樣,該怎麼辦?

七、總結:這堂課與其說是老師教的,不如說是你們自己完成的。老師非常高興的是,16位同學(起先贊成父母的做法)思想的轉變,不是老師或其他同學強迫所致!其實剛開始表決時有21位同學贊成父母的做法,我說:“居然有這麼多同學贊成,看樣子得好好討論一番!”這句無意間說漏嘴的頗具暗示性的話語,使五位同學轉移了陣營(也許冤枉了他們?)我相信,剩下的16位同學,有不少當時也已意識到老師的結論,但仍然倔強地“固執己見”!老師對他們堅持獨立思考的勇氣表示敬佩!這些同學一旦認識到錯誤,必將成爲真理倔強的捍衛者!另外,希望大家將來聽老師說的話是因爲老師的話有道理,而不是因爲老師的身份,只有這樣,你們纔有可能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插說一句,學校的制度也一樣,大家如果執行,是因爲內容正確,而不是因爲制度本身(青少年對於“制度”的逆反情緒有時還是蠻強烈的呢)!

八、課後作文:___________(爸爸、媽媽、老師……),這話我愛聽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區別“停”“亭”。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在情境中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傾聽了《春曉》鳥兒清新的叫聲,感受了《夏日》裏唯有蜻蜓飛的靜謐美景,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另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秋天。請你看一組圖片:出示楓葉、楓樹、楓林的圖片,你有什麼感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見過真正的楓林嗎?大詩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見過,那真是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如爍彩霞,他被這美麗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還寫了一首好聽的詩,你想讀讀嗎?請你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誰願意給大家讀讀?指讀。

3、出示畫面,師說意境:詩人在深秋的一個午後出遊,他來到了林木蕭條的山前,看見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山頭,那山上白雲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看見幾戶人家,詩人因爲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他情不自禁地揮毫寫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你聽:師配樂範讀課文。

4、請你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三、感悟詩意,讀中體會詩情。

請你讀前兩句,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1)遠上寒山石徑斜 板:寒山 石徑 學習“徑”字。請同學說說哪個字是小路的意思?從“寒”中你知道了什麼?(深秋季節)

(2)白雲生處有人家 板:白雲 人家 白雲漂浮的地方有人家說明山很高

師引讀:到底是深秋時節啊,的確有些寒意了,詩人遠遠望去,不僅感嘆到:“遠上.....白雲.....”請你結合圖畫把這兩句詩讀一讀。

指導朗讀:自由讀,指讀,男生讀,女生讀,小組讀。

(3)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構成了一幅靜謐濃郁的山村秋景圖,作者行至山上,忽然止住了前行的腳步,你從哪句話中知道他停下來了?“停車坐愛楓林晚。”

·區別“停”“亭” 出示涼亭的圖片,字理,怎樣記住這個字?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寶蓋沒有點,丁字底下藏。做“停”的動作。出示句子:詩人(停)下腳步,來到一座(亭)子旁來觀賞這美麗的楓林。

由於特別喜愛楓林的美景,他才停下車來觀賞。這句話哪個字說出了詩人的.喜愛之情呢?(愛)正是因爲楓林的美麗,所以作者對它產生了由衷的喜愛之情,不僅感嘆到:停車坐愛楓林晚。你願意讀讀這句話嗎?

讓我們再次欣賞一下這美麗的楓林。

(4)面對如此美麗的楓林,你想讚美一下它嗎?用你自己的話說出你此刻的感受。詩人又是怎樣讚美的呢?“霜葉紅於二月花”

爲了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詩人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也與這自然融爲一體,成了這景色的一部分。分層次指導朗讀:A。在落日的映照下,每一片楓葉都像燃燒的火焰,比二月春花更紅豔,他不由得發出感嘆:霜葉.....B。靜對這自然生命的壯觀,詩人心裏充滿了感動,他不由得發出讚歎:霜葉.....C。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這是一種熱烈、生機勃勃的景色,他不由得發出驚歎:霜葉.....

(5)古往今來,楓葉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精靈,被人讚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杜牧的這首紅葉詩,也寫了一首紅葉詩,名叫《和杜錄事題紅葉》。 “和”在這裏讀hè,意思是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杜錄事就是指杜牧。請你試着讀一讀: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自由讀,齊讀。師:在農曆十月的早晨,寒山上的樹葉經霜打了以後,在秋天裏一下子都變了樣。你看,漫山的紅葉,就像燃燒的火焰一樣火紅火紅的,但卻不是因爲火才使它這樣紅的:又像盛開的鮮花紅紅的,但卻沒有等到春天就開放了。這首詩被稱爲《山行》的姐妹篇。請你試着背一背。

四、拓展。

杜牧的一首《山行》把我們帶到秋的美景中,大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也不乏生機,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古詩?出示《楓橋夜泊》《秋夕》〈山居秋暝〉

七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逐漸培養學生欣賞散文的興趣。

2、瞭解文章借物抒情的寫法。

3、感受作者對故鄉的熱愛與懷念之情。

二、教材分析:

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發綿綿的聯想:從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聯想到故鄉清秋出產的藕,由藕聯想到濯藕的彎彎的小河,擔藕上街的鄉民,由賣藕的鄉人聯想到賣藕的場景。

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給讀者描寫了一幅生動的故鄉新秋圖:勤勞的質樸的康健的男女藕農;鮮嫩的玉色的長節的藕;產藕的池塘和城外彎彎曲曲的小河;原始的純樸的買賣交易。讀者僅僅想着“男的紫赤的臂膊”“女的裹着白地青花的頭布”“紅衣衫的小姑娘”“白頭髮的`老公公”他們挑着揀着“玉色的藕”,這樣豐富的色彩就足以讓人陶醉其中了,這一連串的描寫不僅寫出了對故鄉的藕的懷戀,也寫出了對故鄉的人的懷戀,從而表達出對故鄉的懷戀。

接着作者運用對比和聯想的手法,從故鄉的藕寫到遠離故鄉的藕,兩者從數量、價格、外形、口感方面對比,進一步寫出故鄉的藕的誘人,作者對故鄉的懷戀之情也溢於言表。

隨後,作者又由藕聯想到蓴菜,再次運用“故鄉”和“這裏”的對比,抒發對故鄉的懷戀:“向來不戀故鄉的我,想到這裏,覺得故鄉可愛極了”。

文章結尾的五個問句,自問自答,直抒胸臆,揭示出:對故鄉的愛,不是一句空話,它是通過某個載體深入遊子的靈魂,從而稍有觸動,便引發無限的鄉情——“所戀在那裏,那裏就是我們的故鄉了”。

三、教學環節:

(一)熟讀

濯(zhuó)揀(jiǎn)擔(dàn)嚼(jiáo)賈(gǔ)沽(gū)埠(bù)譬(pì)

(二)質疑

學生互相提問,初步理解課文。

例:第三段“只有孩子很高興,他把許多片嚼完,居然有半點鐘功夫不再作別的要求”爲什麼孩子會有這種表現?

答:這句話寫的是孩子覺着這來自故鄉的藕很好吃,吃得很滿意,以至於吃完了半個鐘頭還不想再吃別的東西或做別的事。這樣寫表面上寫的是眼前的藕,實際上是與上文我吃這藕的反映作比較,孩子沒有吃過故鄉新鮮的藕所以覺着這藕好吃,我吃過故鄉的新鮮的藕所以覺得這藕難吃,這樣側面寫出故鄉的藕的新鮮甘美。

(三)欣賞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語段讀讀,並談談自己喜歡它的理由。

例:第一段故鄉清秋圖的描繪。這個描寫截取了勞動場景美的一瞬間,其動作、色彩可入畫、入詩。其中男女藕農的外貌衣着、擔藕的矯健風姿、休息時的隨意閒適,都略去了勞動的艱辛過程,而展示給讀者健康、純樸、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平和心態。而對藕的描寫,更是令人垂涎:鮮嫩的玉色的長節的……

例:第六七段點明文章主旨的議論。以設問的方式,逐漸點明愛故鄉的原因:是故鄉的物、故鄉的人,是故鄉有值得留戀之處,這樣引起讀者的情感認同——愛不是一句空話,它都有一個具體的載體。

例:第三段孩子吃藕之後的表現。(分析見上)

寫法的欣賞:對比

故鄉的藕與城裏的藕的對比;故鄉的蓴菜與城裏的蓴菜的對比

(四)感悟

讓學生思考自己留戀的東西,它爲什麼值得你留戀,感悟留戀這種感情是一種怎樣的感情,體會這種情感的美。

學生講述自己留戀的東西,留戀的原因。

板書:遙遠的東西是美麗的,因爲長距離爲人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如悠悠的遠山,如沉沉的夜空;逝去的東西是美麗的,因爲它留給我們用不能再的惆悵,也就有了永遠的回味,如童年的歡樂,如破滅的理想……

(五)聯想:

1、《社戲》中結尾處寫到“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過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你能理解作者的感覺嗎?如何理解?

答:並不是那豆或那戲特別好吃好看,而是附着在那豆和那戲上的情感讓我永生難忘,並且那情感和那個夜晚一樣永不能再,於是那豆和那戲成爲我的留戀。

2、王維的《雜詩(其二)》中寫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按理說,難得見到來自故鄉的友人,想問的要問的該問的事情很多,可爲什麼作者一概不問,卻問窗前的梅花開了沒有?

答:梅花代表了故鄉,成爲自己思念故鄉的載體,問梅花即問故鄉,這樣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六)拓展

1、拓展閱讀(課後完成)

《故鄉的野菜》(周作人)《鹹菜茨菰湯》(汪曾祺)《想北平》(老舍)《鄉里舊聞》(孫犁)《鄉愁》(余光中)

2、調查瞭解同學自己的故鄉,看看故鄉有哪些名勝古蹟,有怎樣的風俗習慣,

有些什麼南北特產。成文展示(代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