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夠複述課文內容;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寫作的意圖;把握文章的主旨。

3、進行多角度的閱讀:探究人物做法,能提出自己的意見;

4、聯繫自己的生活實踐,感悟人生哲理。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2、採用讀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課文;

教學重點:複述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掌握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蘊含的生活哲理。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論理,使學生感受到正確對待困難,在面對困難時要有不餒不躁,沉着應付的信心和決心。

教學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夠複述課文內容;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寫作的意圖;把握文章的主旨

3、感悟人生哲理。

教材分析:

一、導入:

上課前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着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

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作到。

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後方的無線電支持。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爲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爲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啓示。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個人是誰,他是怎樣克服自己的困難的嗎?

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篇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頓亨特(板書題目、作者)。剛纔這個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選入教材時做了刪節。作者講自己之所以能夠戰勝困難,是由於小時候的一段經歷留下的啓示。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到底作者小時候發生過一件什麼事,可以使他在長大之後,勇於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

二、閱讀: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1)本文主要講述了作者一次怎樣的人生經歷?

(2)作者用哪句話結束了人生經歷的講述?

(3)在這種經歷中,作者領悟到了什麼?

(本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

2.複述故事情節。

用三分鐘的時間瀏覽課文,準備複述故事情節。提出明確要求:①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②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起因、經過、結果);

③儘量用自己的話。

(1)複述前的準備搶答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哪?

故事發生的時間?

爬崖的孩子有幾個?有名字的是誰?

那座懸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

孩子們爲什麼去爬懸崖?

“我”爲什麼不下來?

“我”最後是怎樣下來的?

(本環節的設計所針對的是我們所授課的初一學生,聽課、讀書注意力不夠集中,效率差的問題。同時也爲複述課文作準備。)

(2)把故事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可謂是“冒險”,後一部分可謂是“脫險”,請一位同學複述“冒險”,一位同學複述“脫險”。

在複述過程中可以由多個學生重複複述,要求逐漸提高。讓學生在複述過程中,體會記敘文的記敘順序詳略安排,環境描寫,心理描寫及修辭手法的作用,以及故事情節的前後鋪墊、呼應。

<本環節的設計的目的是多方面的:1、進行口語訓練。2、引導學生體會記敘文寫作的特點。3、熟悉文章內容,爲研討主旨作準備。本環節參與複述的學生有限,其他學生可通過聽複述和找毛病,作補充的方式來參與>

(3)根據複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讀應該如何改進。把經驗記下來。

3、文章結構(提問)。

板書:

(一)“我”跟小夥伴去爬懸崖(1~6段)

(二)“我”爬到半途陷入困境。 (7~15段)

(三)“我”在父親的指點下爬下懸崖。 (16~22段)

(四)童年經歷留給“我”的人生經驗。 (23段)

4、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

5、主旨研討

(1)從課文內容看,題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麼意思?

聯繫結尾的議論來理解: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

(2)一個巨大的困難分成“一步一步”是什麼意思?

關鍵是化整爲零。大困難是由小困難組成的,小困難是不難戰勝的,一步步戰勝了小困難,最後就是戰勝了巨大的困難。當然,重要的還在於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3)爲什麼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種人生經驗,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

(本環節是課文悟讀,師生暢談自己的理解:面對巨大的困難,往往心怯了。其實只要不要想着這巨大的困難,勇敢地腳踏實地邁出第一步,走了第一步繼續走下一步,堅持不懈;當某天驀然回首時,困難就已化爲烏有。莫頓亨特先生從懸崖上習得的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 <在主旨研討上,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獨特的意見。>

三、拓展延伸:

閱讀文章,學會了很多,從中領悟了人生哲理。

送同學們一首小詩《一步》:一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頂/一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每一步

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內容及小詩,聯繫現實生活談談你從中受到的啓發。

(提示:你在生活中曾遇到什麼困難?當時你怎樣對待的?結果如何?如果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這個環節主要是強調文章主旨以及學以至用>

四、課堂小結

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們不要失去自信,牢記“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那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將被你踩在腳下。這堂課在與莫頓亨特先生心靈的對話中,我們結交了這位智者朋友,拾取了智慧。而我們只有把這份智慧化爲下一刻的實際行動,纔算真正汲取了這份營養。

五、佈置作業

1、選課後讀一讀,寫一寫至少三個造一段話。

2、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還給你哪些啓示呢?假如你是“我”,將怎麼辦?假如你是“我”的同學,將怎麼辦?傑利與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父親爲什麼不把“我”抱下懸崖,而是教“我”自己下來?

請同學們在課間討論交流,整理在練筆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深入理解課文主旨,多角度理解文章。

一、導入:

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老師對達芬奇談自己畫蛋的體會,他說:“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形狀便立即不同了。

我國宋代偉大詩人蘇軾也談過類似的體會,他仔細觀察過廬山,然後作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則材料告訴我們,無論繪畫還是觀景,都要選擇不同的角度。這樣,才能發現事物、景物的不同特點,畫畫,才能畫出新意;觀景,才能觀出新意。對一些意蘊豐富的文章也應如此,應從多個方面去想,讀得有創意,提高閱讀質量。

二、再讀課文,賞析文中的精彩語言。

文中有哪些詞句讓你感到精彩?爲什麼?

<本環節主要鍛鍊學生的語言感悟力>

三、多角度閱讀。

討論:1、你最喜歡文中哪個人物,最不喜歡哪個人物,爲什麼?

<對於複雜人物,引導學生深入分析>

2、假如“我”的父親急忙趕到懸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來,這種做法和文中父親的做法你更喜歡哪種?爲什麼?

3、從中看出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如果是母親來的話,她又會怎樣做?你能想象一下嗎?

4、傑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嗎?他爲什麼拋下我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當時的心理嗎?

5、四個小孩子的行爲你欣賞嗎?如果是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會怎麼做?

<這幾個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文章,學會從一篇文章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和感悟。>

相關的分析:

父親角度

這是一位真正愛自己孩子的父親,他不像別的父親,爬山石架把兒子抱下來,而是讓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這是爲鍛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如果他對孩子百依百順,那只是讓他更加嬌氣,一生一世都軟弱無能。有句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只有在磨練下才能成好鋼,沒有磨練的只是土塊、鏽鐵。所以這位父親是對孩子負責的真正愛孩子的父親。

這是一個充滿愛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親。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親。父親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實力抱孩子下來,但他不這樣做,而是引導孩子憑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其實,父親這樣做是想給孩子一份經驗,一次鍛鍊,一個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難的勇氣。這是父愛的一種多麼明智的體現,是真正的父愛。他在父親的眼裏,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比生命更重要,因爲,父親知道,溫室裏的花朵是經不起風雨的,同樣,被溺愛的孩子是經不起考驗的。

母親角度

慈母多敗兒。這位母親一直告誡我不要冒險。在母親的庇護下,“我”變得非常懦弱。如果傑利通知的是母親的話,可能她會聲嘶力竭地叫我別動,嚇得臉色蒼白,神經兮兮的叫了一大幫人來。之後母親可能不允許我跨出家門半步,不准我與傑利玩。從此,世上多了一個廢物,少了一個作家。

師總結:哪一位父親不愛自己的子女。這位“狠心”的用心良苦的父親以獨特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注入自信的瓊漿,熔鑄了“我”直立的腰桿。他給孩子的不只是一個健康的軀體,還給了孩子一個自信的靈魂。這對孩子的一生無疑是最寶貴的財富。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在感受偉大母愛的同時,也要多理解這份嚴厲的深沉的父愛。

傑利角度

如果我是傑利,我會感到左右爲難,一邊是最要好的朋友,一邊是更多的朋友。四個孩子一定不會讓傑利幫“我”,而傑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這幾個玩耍的朋友。所以傑利雖然“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這也說明傑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爲這麼點懸崖,“我”總會下來的。再說,他一時也幫不了“我”。天越來越黑了,見“我”沒回來,傑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訴了“我”父親,尋求大人幫助,把“我”從危險的邊緣救了回來。傑利雖然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四個孩子的角度

我感覺四個孩子的人品有問題。當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難的時候,他們不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諷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險的石架上,這也是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他們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簡直可惡之極。

師追問:患難見真情,好朋友應當有難同當。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爲“我”的同學,將怎麼辦?

四、總結感悟:作者從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爲一筆精神財富。也給了我們一個啓示:生活中要善於感悟,要善於從事件中悟到道理。

我們學完這篇文章,又有什麼啓示呢?

1.朋友之間應互相關愛,互相幫助,要懂得照顧弱小者。

2.教育孩子應注意培養他們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

3.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是難免的,應學會正確面對。

4.遇到危險要冷靜,尋找方法一步步解決,不悲觀失望、失去信心。

三、課堂小結

多角度閱讀是這堂課學習的重點。以後在閱讀的過程中同學們可學着運用它,它不僅可以讓我們讀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閱讀質量,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創造性閱讀能力,拓展我們的思維空間。

四、補充閱讀:試着多角度閱讀《信念的力量》。

附:信念的力量

魯西南深處有一個小村子叫姜村,這個小村子因爲這些年幾乎每一年都要有幾個人考上大學、碩士甚至博士而聞名遐邇。方圓幾十裏以內的人們沒有不知道姜村了,大學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學校,每一個年級一個班。以前的時候,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孩子。現在不同了,方圓十幾個村,只要與村裏有親戚的,都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到這裏來,人們說,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於把孩子送進大學了。

在驚歎姜村奇蹟的同時,人們也都在問,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呀?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祕訣嗎?還是別的什麼?

假如你去問姜村的人,他們不會告訴你什麼,因爲他們對於祕密似乎也一無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學調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聽人說這個教師是一位大學教授,不知什麼原因被貶到了這個偏遠的小村子。這個老師教了不長時間以後,就有一個傳說在村裏流傳。這個老師能掐會算,他能預測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說,老師說了,我將來能成數學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音樂家;有的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錢學森那樣的人,等等。

不久,家長們又發現,他們的孩子與以前不大一樣了,他們變得懂事而好學,好像他們真的是數學家、作家、音樂家的材料了。老師說會成爲數學家的孩子,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刻苦,老師說會成爲作家的孩子,語文成績更加出類拔萃。孩子們不再貪玩,不用像以前那樣嚴加管教,孩子也都變得十分自覺。因爲他們都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他們將來都是傑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惡習的孩子都是成不了傑出人才的。

家長們都納悶,也將信將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師道破了天機?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奇蹟發生了。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這個老師在姜村人的眼裏變得神乎其神,他們讓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測自己的命運。可是這個老師卻說,他只會給學生預測,不會其他的。

這個教師年齡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預測的方法教給了接任的老師,接任的老師還在給一級一級的孩子預測着,而且,他們堅守着老教師的囑託:不把這個祕密告訴給村裏的人們。

我的幾個好朋友就是從姜村走出來的,他們說,他們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刻起,對於這個祕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們這些人又都自覺地堅守起了這個祕密。

聽說完這個故事,我一直在被這位可敬的老師感動着。人世間還有什麼力量能超過信念的力量呢?他通過中國最傳統的方式,在這些幼小孩子的心靈裏栽種了信念啊!

閱讀指導:

從“老教授”的角度看,昭示了一種成功的教育理念。

從“姜村”村_的角度看,提示了適宜的教子方略。

從姜村孩子的角度看,倡導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

五、作業:小作文:

由生活中的一個小事得到一個經驗,感悟一條哲理,你有這樣

經歷嗎?寫一寫你的故事。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2

《月亮上的足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結合信息技術,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理解人類登月成功的偉大意義。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地敘述事件發生過程的寫作方法。

2.訓練學生快速閱讀、並能準確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的能力。

德育目標

1.感受科學技術的魅力,學習敢於探索的精神,體會作者蘊涵在字裏行間的喜悅之情。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過程及偉大意義;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對登月技術的理解;用簡練的語句概括登月的四個階段。

●教學內容: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嫦娥奔月視頻,表明古人對神祕月球的無限嚮往。展示圖片重溫登月時刻,開始神祕的登月之旅!

二、新授課。

1、搶答熱身篇:?跳讀課文,獲取重要信息。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自主學習篇:?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瞭解登月的事件進展。同時明確爲什麼作者將時間精確到秒。展示並播放登月軌跡圖,瞭解登月的科學知識。?登月過程的四個階段。展示圖片。?宇航員登月後做的幾件事?播放登月視頻。

3、重點研讀篇:人類登月的意義。

4、美點尋蹤篇:選文本中的兩三美句,結合恰當的圖片進行賞析,進而從中瞭解本文清楚明白地敘述事件發生過程的寫作特點。

例:“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

“‘土星5號’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着?”

5、拓展延伸篇:通過圖片、動畫展示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情況,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三、課外探討篇:創設情境,佈置作業——你對月球知多少?

四、結語。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3

《河中石獸》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齧(niè)溯(sù)歟(yù)

2.查字典,看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語:幻燈片出示(南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三、教學過程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的.,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爲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2.朗讀課文。

3.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質疑。現在小組內質疑小組不有解決的交全班討論。

四、課堂小結

1.古今異義

井:古義:一起二石獸並沉焉。

今義:並列

閱:古義:代詞這是非木柿

今義:閱讀

是:古義:經歷閱十餘

今義:判斷詞是

蓋:古義:發語詞蓋石性堅重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義:只但矢其一

今義:錶轉折但是,卻

2.一詞多義

去:豈有爲暴漲攜之去離去

西蜀之去南海距離

爲:豈能爲暴漲攜之去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爲坎穴成爲

橘生於淮南則爲橘是

爲其來也在

3.詞性活用棹名詞用爲動詞划船

4.漢字能假同“癲”,瘋

五、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第三題。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使用工具書和課文註釋能理解文章基本內容。

2.理解並掌握“苫蔽,顧,假寐,眈眈,洞,遂,黠,犬坐”等文言實詞的含義,並瞭解古今異義以及詞類活用的文言現象。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多角度的闡釋自己對文本寓意的理解與感受。

教學重點:2

教學難點:3

課時:一課時

三教法,學法

情景導入法,誦讀教學法(學生自讀,教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小組探究法(我主要用在探究並闡明文本寓意)

學法:小組合作法朗讀法提問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堂開始時在PPT上播放狼的圖片,邊看邊請學生回答對狼的印象如何?(奸詐,狡猾,團隊合作,聰明,若有學生回答出聰明等詞,教師可以引導說,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狼這篇文章,看看到底是狼聰明還是人聰明)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給下列漢字注音

綴,窘,苫蔽,眈眈,瞑,尻尾,假寐,黠

2,解釋下列文言詞的含義

綴,並驅如故,顧野有麥場,苫蔽,弛擔持刀,眈眈,犬坐,意暇甚,暴起,洞其中,隧入,尻,蓋,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重點在於解釋詞類活用的文言現象)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語音正確,節奏合理,有感情朗讀

學生自讀(每組派一個代表朗讀)教師課文評價並指導,然後老師範讀,最後聽錄音。

(四)文本研習

1.熟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

在前面多次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概括一下這個故事(要求語言簡練,概括全面)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提問不懂的字詞,讓其他學生進行解答,發揮大家的積極性,遇到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教師再進行講解。

2.深入思考,進行探究

問題一:默讀課文,並劃出文中寫狼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表現了這兩隻狼的哪些特點。

貪婪:“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如故。”

狡猾: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

問題二:文中除了寫狼,還寫了屠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思考文章是通過什麼來刻畫屠夫的?請在課本中圈出屠夫與狼搏鬥的動作,並分析,你看到了一個()的屠夫。

通過動作描寫,第3段的“顧”,“弛”,“持”和第4段的“暴”,“劈”“斃”“轉視”“斷”等動詞,“顧”,“弛”,“持”和第4段的“暴”“劈”“斃”表明屠夫的勇敢和善於抓住時機,轉視表明屠夫的謹慎、小心。

問題三:(1)兩隻狡猾貪婪的狼被屠夫“斃之”,作者對這件事有什麼議論?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只增笑耳。

(2)這句話表現出作者什麼樣的態度?

儘管狼很狡猾兇殘,玩弄陰謀,但在與人的鬥爭中,只會自食其果,因爲人有着狼沒有的智慧和力量。

(3)作者在這裏只是嘲諷的狼嗎?

作者嘲諷的不僅僅是狼,而是狼所代表的黑暗的惡勢力。面對這樣的惡勢力,我們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問題四:作爲一個故事,文章在第四段就已經結束了,爲什麼還要增加第五段,是否畫蛇添足?以前學過的哪篇文章在文章結構上(先敘述後議論)和本文相似?

這可以說是一種體式,在《聊齋志異》裏基本上每篇文章,在敘述後蒲松齡都會發表一下自己的評論了,上學期學過的《傷仲永》,和這這篇文章在結構上類似,都是先敘事後議論,不僅這些,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文章後面就有“太史公曰”,這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格式,只不過蒲松齡做了一些調整。

3.課外拓展閱讀

(1)閱讀《聊齋志異》《狼三則》其中的其他兩則

(2)參看電影《狼圖騰》,深入思考從生態平衡的角度我們今天應該怎樣對待狼,並寫成一片不少於300字的短文。

(3)展開想象力,把本文改編成白話文;同時將兩者進行對比,初步領會本文語言的簡潔凝練之美。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分析主要人物特點。

2、歸納課文思想內容。

教學重難點:

1、領悟作品的豐富內蘊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環節: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課前播放一段視頻:〈賣火柴的小女孩〉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說出這個故事並且說出故事的作者安徒生

2、對作者進行簡單的介紹:安徒生,19世紀丹麥傑出的童話作家,一生共寫成了160多篇童話。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

3、介紹體裁: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易懂,情節曲折離奇,往往採用擬人的手法。

4、然後導入本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看看它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5、請學生根據以前的積累把以下字詞讀準。

如:陛下頭銜滑稽欽差稱職炫耀駭人聽聞御聘

精緻呈報

二、學生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帶着剛纔認識的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地閱讀課文並思考:課文以什麼爲線索?(新裝)

2、梳理文章脈絡:請同學們找出文章的引子、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

教師可進行適當的指導,如先說第一個引子:皇帝愛新裝。讓學生根據老師的句式總結其餘幾個。(開端騙子做新裝發展君臣看新裝高潮皇帝穿新裝

結局孩子揭新裝)

三、重點分析與訓練:

(一)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聽讀皇帝愛新裝部分,回答問題:

1、課文的哪些內容可以看出皇帝很愛新衣呀?

從治裝費用:不惜傾其所有

從心思興趣:最愛炫耀新衣服

從換衣次數:每一天每一點鐘

2、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突出他的昏庸無能、荒.唐可笑、也寫出皇帝上當受騙的緣由。

(二)學生聽讀做新裝,回答:皇帝爲什麼會決定讓騙子做新裝?

能織出人間最美麗的布。

布的顏色和圖案:分外美觀。

布的特性:奇怪的特性。

(三)學生聽讀看新裝部分,回答:請找出老大臣、官員、皇帝看新裝時的心理、神態、和語言描寫的句子。

心理: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看不見。

神態:裝模作樣地看了又看。

語言:點頭讚美“真是美極了”

(四)聽讀皇帝穿新裝部分,回答:這一部分主要運用了那些描寫手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請具體分析。

騙子加班:動作:取下衣料,裁了一陣,縫了一通。語言:請看!新衣服縫好啦!

騙子獻衣:動作:各舉起一隻手。語言:褲子、袍子、外衣、優點

皇帝穿衣: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

大家吹捧:合身、好看、花紋、色彩、貴重

(五)閱讀小孩揭新裝部分,回答:

1、一個小孩最後說道:“皇帝什麼衣服也沒穿呀!”這表現了小孩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表現孩子天真無邪,無私無畏,敢說真話。

用意是告誡人們應該保持天真純潔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

2、後來,從小孩子到老百姓都說了真話了,爲什麼皇帝和他的內臣們仍然裝模作樣把戲演下去?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因爲皇帝虛榮、愛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撐下去,我不能讓國人明白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夠格做皇帝。

作者這樣寫更充分暴露出皇帝的怯弱虛弱。

四、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以“一個的皇帝”、“一羣的大臣”、“一個的孩子”、“一個的騙子爲句式,在人物後填入一個修飾性詞語,來說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是個怎樣的人。

皇帝昏庸無能、愛慕虛榮、愚蠢。

大臣虛僞愚昧、阿諛奉承。

騙子狡猾僞善。

孩子純潔天真、無所顧忌。

五、課堂小結:

1、根據以上內容的學習請同學們用一個字概括故事情節。(騙)

2、文中各種人物是怎樣圍繞“騙”字進行活動的?(用兩個字加以概括)

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官員助騙百姓傳騙

六、課外拓展:

請同學們課後就下面設定的情境,展開大膽想像,對故事情節進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補,體會童話想像豐富、情節生動的特色。

(1)_大典後,皇帝回到宮中(想像他會怎麼做)

(2)假如孩子沒有把真話說出來,事情會怎樣發展?

初中人教版下冊七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瞭解“之”“於”“隸”“賓客”“稱”等文言虛、實詞的用法;能翻譯全文,體會語言簡潔、洗煉的特點,明確仲永“泯然衆人矣”的深層原因。

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工具書,結合註釋,初曉課文,反覆朗讀,體會作者寫作意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後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成長中的青少年應把握美好時光,刻苦學習,早日成才。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係,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注意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

教學方法:學生分組討論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步通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一.(整體感知)分析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課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經歷了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課文是怎樣敘述的?

三個階段:

①童年時期,才思敏捷.天賦極高,如五歲時就“啼哭求之”。“書詩爲名”,“指物作詩立就”,“文理可觀”等。

②少年時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稱前時之聞”。

③青年時期。才思平庸,與衆無異,“泯然衆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淪爲平庸之輩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學”,把仲永當做賺錢的工具。荒廢其學業,不能使其天賦用在學習上。作者認爲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進行後天的學習和教育,並由此引發天賦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後天教育,結果將更不可設想的感觸。)

討論:你同意作者的這種看法嗎?(分組討論)

二、熟讀全文,參照課後練習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