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10詞二首(漁歌子 如夢令)

10詞二首(漁歌子 如夢令)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10詞二首(漁歌子 如夢令)
1.自主識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藉助工具書或註釋理解兩首詞的意思。
4.對兩首詞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藉助工具書或註釋自主學詞,理解兩首詞的意思。
教學難點
對兩首詞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兩首詞的資料;教師準備朗讀和創設情境用的曲子,製作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理解課題
1.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憶江南》嗎?指名背,師生齊背,這是一首描寫江南美景的詞,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首描寫江南美景的詞。板書課題。
師介紹:這是一首詞,詞是詩的一種,配上音樂可以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長短句。
2.解題。
簡介作者及背景。
張志和,唐代詩人,因仕途不順而隱居,自稱“煙波釣徒”“浪跡先生”。這首詞借表現漁夫生活表達了自己隱居生活的志趣。
張志和能詩善畫。相傳公元774年,大書法家顏真卿赴湖州任刺史。一天,他大宴賓客,張志和也在座。酒酣耳熱之際,顏真卿吟唱了張志和的《漁歌子》。後來,張志和又即興連吟五章,當衆表演他的書畫才藝。只見他一邊擊鼓,一邊揮筆作畫,隨興揮灑,筆下如有神助。片刻間,山水雲石就出現在大家面前,五首詞的意境盡在畫中。從此以後《漁歌子》風靡全國,不僅許多人在吟唱,還流播海外,爲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啓了填詞門徑。當時日本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爲藍本改制而成。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漁歌子》吧!請邊朗讀邊欣賞。
二、讀中渲染,理解詞意
1.用課件出示課文及朗讀音頻,營造氣氛。
2.同桌互讀,讀準字音。藉助註釋和詞典,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3.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4.自主探究,瞭解詞的意思。
(1)自由讀,藉助課文註釋說說這首詞主要寫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
(2)小組內交流能理解的詞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畫出景物,重點詞意:肥、須、回。
重點解決的問題:漁者爲什麼不回家?
5.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三、反覆吟誦,感悟意境
1.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每一個畫面。
2.指名朗讀,教師指導。再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3.配樂有感情朗讀背誦,感悟意境。
4.學生在音樂聲中畫畫詩中景物。
5.根據學生所畫來總結全首詞的意思。
美麗的西塞山前,白鷺高飛。江邊桃花盛開,盛漲的江水中必定有肥美的鱖魚在遊動吧。在風景如畫的江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斜風細雨中,久久不願離去。
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於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出迷濛的意境。
四、作業
1.背誦《漁歌子》。
2.課外找一找有關江南春景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背誦《漁歌子》。
2.說說你知道的其他詞牌名。
3.師:在宋代有位才華橫溢的女詞人——李清照。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一首詞。板書課題:如夢令
生齊讀課題。
師:在學習這首詞的時候,我們要開動所有的官能,用耳朵去聽,用嘴吟誦,用腦思考,用心想象。
二、初讀
1.用課件出示課文: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師配樂朗誦。生傾聽,初步感知內容。
2.生自己讀詞,把字音讀準,把詞讀正確、流利。
3.檢測初讀情況。
注意提示字音,如“興”是多音字,在這裏讀xìng。知道爲什麼嗎?
指名誦讀,師生評議。
全班齊讀。
三、再讀,理解內容
1.學生藉助註釋自己學詞,理解詞的意思。
2.小組交流學習成果,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1)你讀懂了哪句?
(2)哪裏你還不能理解?
4.指名說說這首詞的意思。
參考:還時常記得遊溪亭,
玩到日黑天暮,
醉酒忘記歸路。
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
卻誤入藕花的深處。
大家急忙劃呀劃,荷深不見路,
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四、品讀,想象
1.師:讀詩詞我們不能光理解意思,還要感受詩句描寫的情景。這是一首非常美的詞,需要我們好好地品味。同學們,你們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2.板書: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
畫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讀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讓你想起怎樣的畫面來?
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小溪邊有座亭子,詩人就站在亭子裏面看日落。
(媒體播放黃昏情景,配樂)
師引導學生用更多的詞句來描述這一美好的畫面。指名讀這兩句。
(3)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時候,詞人會在溪邊亭子裏幹什麼呢?
生各抒己見:飲酒作詩,欣賞美景……
再次深情朗讀第一、二句。
畫面二:“藕花深處”
(1)說說你對“藕花深處”的理解?
想象荷葉茂密,荷花多,花香濃。還可以聯繫以前學過的有關“荷”的詩句來體會。
(2)展開討論:爲何會誤入“藕花深處”?
(3)深情朗讀。
畫面三:“一灘鷗鷺”
(1)從“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想象詞人急切的心情,溪水聲,划船的“嘩嘩”聲,彷彿看到了一羣鷗鷺被驚起,飛入夜幕中,那情景該多麼壯觀啊!
(2)學生帶着自己的情感體驗、朗讀這幾句。
3.這首詞是圍繞這裏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生各抒己見,教師根據交流的情況提煉出幾個詞:“記、興、醉”。
板書:記興醉
4.重點討論“醉”字。詞人爲何而醉?
是香醇的美酒,更是那美麗的自然風光與愉悅的心情,令詞人“沉醉”而“不知歸路”。
五、比較閱讀,深入體會
1.師出示李清照《如夢令》另外一首: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比較兩首詞有何異同。
①相同:都提到了“醉”。
②不同:兩首詞的時間、地點、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雖然都“醉”,課文這一首是因美景、心情陶醉,後一首詞人爲花而喜,爲花而悲,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記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憶美好快樂的時光。
③對比朗讀,讀出感情。
2.指導背誦。可以多種形式進行。
3.師生配樂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