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中學語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學設計

中學語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一、總體構思

中學語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學設計

本文是古代白話小說,故事情節扣人心絃,語言描寫生動幽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作爲文學作品,篇幅較長,學生閱讀作品時相對困難,需長文短教。教學過程中,可採用師生情感“互動”的教學模式,結合“閱讀批註”法,緊扣“人物”要素,引導學生從把握作品的人物性格特徵着眼,從領會作者精妙的“三激”和“三拳”的描寫入手,誘導和啓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正確的欣賞,獲得審美的快感,不斷提升閱讀的情感,從而產生並增強閱讀小說特別是小說名著的能力和興趣。

 二、過程設計

  教法學法

本文采用師生情感“互動”的教學模式和“閱讀批註”法相結合,通過對作品中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的分析,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培養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鑑賞力。教學可分四步走。一是設置情境,激發情感。二是閱讀批註,深化情感。三是品讀揣摩,強化情感。四是拓展延伸,體驗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1、運用多媒體(播放《水滸傳》電視劇主題曲《好漢歌》VCD),引導學生體會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豪邁風格。

這首歌,描繪了一幅俠肝義膽、豪氣沖天的英雄羣像,歌頌梁山好漢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行爲。“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梁山好漢魯達路見不平是怎樣出手的?那就請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2、簡介作者、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著有長篇白話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著名長篇小說。它講述了梁山農民起義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統治階級的罪惡,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

 (二)感知全文,理清線索。

1、快速默讀課文,小組交流討論,明確生字詞。

如:廝、醃 、綻、賒、揸、彀、拾掇、綽號、聒噪、逍遣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驗角色,注意讀出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分角色朗讀能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語言情境,進入特定的角色,領悟魯提轄與鄭屠之間的矛盾衝突,並能激活課堂氣氛,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3、請學生複述故事,小組學生互相點評、教師點評。

點名要求學生複述課文的主要情節 。這樣就能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意概括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可謂一舉兩得。

提示:複述(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課文時,只要誘導學生抓住“(魯提轄)問(金氏父女)――(魯提轄)救(助金氏父女)――(魯提轄)打(鎮關西)――(魯提轄)走”這個思路,複述就能較順利的進行。

4、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理清故事線索:

主人公:

魯提轄(即魯達,綽號花和尚魯智深。《水滸傳》中與之有關的情節有: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火燒瓦罐寺等)

鄭屠(賣肉爲生、惡霸,綽號鎮關西)

事件:魯達酒樓會友時,得知金氏父女遭受欺凌,見義勇爲助其逃離虎口,並消遣鄭屠,三拳打死鄭屠後遠走他鄉

 (三)小結內容,佈置作業。

1、可請學生小結本文教學內容,教師再歸納總結。

小結:本文按照小說故事發展的情節結構展開敘述,通過描寫梁山好漢魯達爲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鄭屠後遠走他鄉,表現了魯達見義勇爲,嫉惡如仇的英雄氣概。

2、閱讀課文,劃分故事的情節結構,用“閱讀批註”法,在文章中找出表現魯達性格的句子,並作批註。

3、思考課後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熟悉情節,劃分結構。

開端(1—7自然段):魯達在酒樓會友,突遇金氏父女遭受欺凌,見義勇爲,仗義疏財。

發展(8、9自然段):魯達助金氏父女逃離虎口。

高潮(10—20自然段):魯達消遣鄭屠,三拳打死鄭屠,除暴安良,伸張正義。

結局(21自然段):魯達棄官逃走,遠走他鄉。

 (二)閱讀批註,品評人物。

閱讀文本,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形式,多元解讀人物性格形象,通過交流學生對魯達性格分析所作的句子批註,品評人物,教師予以適時點評。(言之有理即可,附參考)

1、品評人物包括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

2、人物性格分析

見義勇爲,嫉惡如仇:“回頭看着李忠、史進道:‘你兩個且在這裏,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廁便來!’”、“只說魯提轄回到經略府前下處,到房裏,晚報也不吃,氣憤憤地睡了”等句子。

莽撞粗魯,性情衝動:“魯達焦躁,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飯樓上。”、“直娘賊!還敢應口”等句子。

頗有心計,精中有細:“且說魯達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裏掇條登子,坐了兩個時辰。”、“魯提轄假意道:‘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等句子。

慷慨大方、仗義疏財:“便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放在桌上,看着史進道:‘灑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灑家明日便送還你’。”等句子。

(除以上性格外還有:性急如火、心細如髮、有勇有謀、膽大心細、機敏精明等)

  (三)細處品讀,精段賞析。

1、齊讀魯達向鄭屠買肉“三激”的精彩語段,採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第一次:“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面”,並要鄭屠“你自與我切”。可見魯達咄咄逼人,一身正氣;鄭屠欺弱怕強,忍氣吞聲。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愛憎。

第二次:“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見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鄭屠雖提出“肥的臊子何用”,但頂不住魯提轄的“相公鈞旨”“誰敢問他”,也只好屈曲從事,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第三次:“再要十斤寸金軟骨,也要細細地剁做臊子,不見些肉在上面”。條件更爲苛刻,逼得鄭屠冒出一句“卻不是特地來消遣我”,於是鄭屠落入圈套,正中魯達之計。

魯達的“三激”,情節扣人心絃,趣味橫生。魯達的步步緊逼,鄭屠忍無可忍,結果是魯達一勝再勝,次次得手。從中表現了魯提轄爲伸張正義懲治邪惡中表現出的堅定和機智,使讀者折服。

2、齊讀魯達對鄭屠痛打“三拳”的精彩語段,聯繫課後練習三,採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第一拳:打的動作極爲簡潔,“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作者在這裏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顯示了魯達的武藝高超。這一比喻句從味覺寫的,相似點是血流滿面,疼痛難忍的滋味與油醬鹹、酸、辣的滋味相同,滋味萬千。

第二拳:打的動作也只一下,“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結果是“眼棱縫裂,烏珠迸出”,威力與第一拳比毫不遜色。這裏也有一個精妙的比喻:“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這一比喻句從聽覺寫的,相似點是紅的血,黑的眼珠、紫色的膿血與彩帛鋪相同,五顏六色。

第三拳:打的動作也只一下,“又只一拳,太陽上正着”。之後還有一個妙喻“卻似做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饒兒一齊響”。這一比喻句從視覺寫的,相似點是神志暈迷,兩耳亂鳴與水陸道場上各種樂器的響聲齊鳴一樣,紛亂嘈雜。

三個比喻,充分地表現了打的效果,鄭屠的狼狽相,使人覺得魯達的三拳,痛快淋漓,盡致解恨。其結果必然是鄭屠“只有出的氣,沒了入的氣,動彈不得”,一個“挺”字,寫盡了鄭屠的死相。魯達的性格,在這三拳中得到充分的表現,他的威猛,他的義憤添膺,令人拍手稱快。

  (四)小結內容,佈置作業。

1、可請學生小結本文教學內容,教師再歸納總結。

小結:閱讀小說,可採用“閱讀批註”法,結合文章中的句子,深入分析小說中的人物性格。通過“閱讀批註”,品評人物,可以輕鬆地領會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今天,我們就看到了一位見義勇爲、嫉惡如仇,有勇有謀、伸張正義的梁山好漢魯提轄。他的“三激”和“三拳”讓人驚心動魄,佩服萬分,將他的性格詮釋得淋漓盡致,將他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2、完成課後練習三。

 第三課時

  (一)體味文章,揣摩妙點。

運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形式,教師舉例分析,請學生揣摩文章的妙點,發表個人見解,教師予以適時點評。(言之有理即可,附參考)

提示:揣摩妙點,可從故事情節、文章構思、語言描寫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

教師舉例:“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店小二臉上只一掌,打得店小二口中吐血”,一個“揸”字表現了魯達的怒氣,嫉惡如仇的形象栩栩如生。

參考:

故事情節(扣人心絃):魯達對鄭屠的“三激”,寫出魯達爲懲治邪惡,伸張正義所表現出的的堅定和機智。

文章構思(精巧脫俗):魯達對鄭屠的“三拳”之後,用鄭屠詐死之計脫身,遠走他鄉,寫出魯達的足智多謀。

語言描寫(細膩生動):魯達的“摸”寫出魯達的慷慨解囊;“取”字寫出史進的爽快;李忠的“摸”字寫出了李忠的不爽利;“丟”字寫出了魯達不留面子,對李忠的輕篾;“搶”字寫出鄭屠的速度快、憤恕。

寫作方法(對比襯托):魯達向鄭屠買肉時的對話描寫,兩人間的談話內容,通過對比可見魯達咄咄逼人,一身正氣;鄭屠曲意逢迎,心虛膽怯。

  (二)拓展文本,激發創新。

1、聯繫生活,小組合作討論,請學生談談對魯達這一形象的現實思考。

(參考:觀點一:魯達見義勇爲、嫉惡如仇的品格在人與人的關係普遍淡漠的今天應大力發揚。觀點二:魯達的精神雖然可嘉,但其行爲並不適應於當今的法制社會,相反應受到法律的制裁。言之有理即可)

2、指導學生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改編成課本劇,改編時可以改編全篇,也可以改編一段或某個精彩片斷。

提示:分片斷編寫劇本時,可按潘家酒樓、金老父女住處、鄭屠肉鋪這三個場面依次分爲三個場次。全班分爲三組,每組改編一場。

 (三)總結全文,解疑釋惑。

1、教師小結:《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課文,讓我們感受到這部中國古典名著帶給讀者的無窮魅力。同時,魯直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增強了我們爲人處事的是非觀、好惡感,增強了爲正義而鬥爭的參與意識,但又要注意講究策略。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特別是閱讀名著,我們可以採用“閱讀批註”的方法,對人物性格形象進行分析和批註,邊讀邊注,邊注邊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我們的寫作將會受益匪淺。

2、請學生對課文不理解的疑難點,提出質疑,教師當場解惑。

 (四)提供舞臺,展示成果。

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改編成課本劇,並在全班選出最佳改編劇本,進行課本劇彩排,提供舞臺,展示成果。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施耐庵

主人公:魯提轄(綽號花和尚魯智深)

與之有關的情節有: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火燒瓦罐寺等

複述故事:

(魯提轄)問(金氏父女)――(魯提轄)救(助金氏父女)――(魯提轄)打(鎮關西)――(魯提轄)走

 第二課時

一、品評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二、細處品讀,精段賞析。

“三激”:魯提轄堅定、機智。

“三拳”:魯提轄威猛、高強。

  第三課時

一、揣摩妙點(情節、構思、語言、寫法)

故事情節:扣人心絃 文章構思:精巧脫俗

語言描寫:細膩生動 寫作方法:對比襯托

二、聯繫生活,發表見解。

教學探討

本文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的節選。小說是最容易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一種文體,閱讀小說的過程,實際上是閱讀者和作者交流的過程。教學本文,可嘗試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時,要注意緊扣文本,抓住人物衝突的細節描寫,以“閱讀批註”法,提倡學生對文章的妙處所思所悟所寫。這樣,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就在小說教學的潛移默化中得到啓發,受到教育,變成愛讀小說,好讀小說,樂讀小說。

三、教學亮點

本課的設計亮點在於創設師生情感“互動”的教學模式和教給學生“閱讀批註”的閱讀方法。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情緒的力量往往構成教學過程中最微妙最有意義的因素。”教學上,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從音樂的審美和文本的體驗出發,結合新型的閱讀方法,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課堂上,整個師生情感“互動”過程是一個不斷激化、深化、強化、體驗情感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雙促雙發”的創新過程。這種創新設計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小說人物性格形象的認識,增強了學習名著的興趣,而且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新能力。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

四、專家點評

教師在教學時充分挖掘語文閱讀方法的亮點,採用“閱讀批註”法,注重學生對小說文本閱讀的情感體驗與探究過程,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自我建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成一個獨特的人,讓課堂成爲學生髮揮個性的天地,成爲自我賞識的樂園。同時,教師爲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和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大膽將小說改編成課本劇,在放飛想像中尋找創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五、教學札記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批註、品評人物的環節中,需要求學生充分結合文本,進行小說人物形象解讀。在學生參與文本體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他們原來的知識、生活經驗,努力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書寫、誦讀、聆聽、合作討論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欣賞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在進行學習、交流、表達的同時,充分地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