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一個這樣的老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大綱

《一個這樣的老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教材分析:

《一個這樣的老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衛.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它敘述了科學課上懷特森老師運用“故弄玄虛策略”,教會學生“新懷疑主義”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對學生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又獨具一格的老師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與學生常見的文章有所不同: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描寫人物,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點。文中既有對懷特森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正面描寫,也有對“我”的心理活動、懷特森老師教育效果的側面描寫。二者相互結合,懷特森老師特點就更加鮮明突出了。能夠結合正側面描寫來了解人物的特點是本文的教學重點,體會這種側面描寫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學生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的形象對學生是一種“衝突”。首先是視覺上的衝突: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科學課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衝突: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戲弄”自己的學生,這讓他們的心裏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維方式上的衝突:現在的大多數孩子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說的,因此是對他們多年來一種思考方式的挑戰。最後是生活習慣上的衝突,懷特森老師不僅教會我們用“新懷疑主義”去學習,也教會我們用“新懷疑主義”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這些衝突有的源自於中外文化的差異,但更多的是源自於懷特森老師與其他老師的與衆不同。

 設計理念:

以“懷特森老師是怎樣的一個老師”,爲學習的主線。引導學生從“懷特森老師本人的語言、動作、神態”“我的心情變化”“我們的行爲變化”三個角度來探究這個問題。在三種不同角度的學習交流中豐滿人物形象,達到立體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能說出課文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初步擬定學習方案。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30,大家齊讀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麼問題嗎?(預計學生可能提出: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這個老師與別的老師有什麼不同?等)帶着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

1、按自然段開火車朗讀課文,注意做到正確流利。

2、提出並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解決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後,提出:

(1)面面相覷, 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同學們爲什麼會面面相覷?

(2)冰川期,你們知道冰川期是什麼時期嗎?(地質上的一個時期,在新生代的第四季,當時氣候非常寒冷,歐洲和美洲北部都被冰川所覆蓋,也叫冰河時代。)

(3)胸有成竹,文中說我做什麼胸有成竹?

(4)鄭重其事,懷特森老師是怎樣鄭重其事地講“凱蒂旺普斯”的?

(5)狡黠是什麼意思?(狡詐)懷特森老師眼裏爲什麼閃過狡黠的光芒?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書上做個標記。

2、彙報:

(1)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略)

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說,修改完善,達到人人會說(這篇課文寫的是,懷特森老師把一個不存在的.凱蒂旺普斯介紹給我們,我們沒有懷疑,結果在考試是我們都不及格。這件事上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

(2)提出不懂的問題:

存疑置後處理的問題預計有:

我們測驗不及格的原因是什麼?

爲什麼說上懷特森老師的課,每一節課都是不尋常的探索?

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新懷疑主義”指什麼?我們是怎樣學會“新懷疑主義”的?

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問?

文中兩次提到“正視”有什麼含義?便打了“我們”“我“什麼樣的心情?

他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點什麼呢?

 四、明確進一步學習的方向。

1、你覺得《一個這樣的老師》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可聯繫課題、課文的主要內容及課後2題確定)

2、下一步我們深入學習什麼呢?

首先看看學習《一個這樣的老師》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弄懂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對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

還要解決我們不懂的問題——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問?……

3、擬定進一步學習的方案:

學生自擬後師生交流,形成建議性學習方案和自擬學習方案。(此處略,見第二課時)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