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大綱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伯牙鼓琴》。

2、初步運用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彙,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文化藝術之美。

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詩句大意,感受藝術之美。

教學過程

一、縱情吟誦識知音

1、讀題解題

(1)讀好課題,強調“鼓”的讀音。

(2)齊讀課題。

(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導質疑。

2、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紮紮實實讀好課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讀好語氣詞“哉”“乎”,初步體會古文朗讀的節奏和韻味。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

——理解“復”“足”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1、感受語言。

課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寫出了“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呢?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1)理解句子意思,掌握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並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閱讀方法。

(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

(3)運用詞語、詩句聯想的方式豐富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在此過程中滲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讀着這個“巍巍乎”,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②流水在古文裏邊特指江河。我們會想到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又跳出了哪些詞或者詩句?

2、體驗“知音”。

(1)理解“善”和“志”,體味古今異義的語言現象。

(2)聚焦“善哉”,循序漸進地感受、體會“知音”的內涵。

①理解鍾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和志向、情懷上的悅納。

②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心的寂寞與孤獨。

③練筆感受伯牙得遇子期,會有怎樣的感慨。

④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後藉助成語體會“知音”的境界。(3)師生配合朗讀、同桌互讀,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與快樂。在相互配合朗讀的過程中直觀感知文本前四句語言“對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搖直上”的特點,爲熟讀成誦打下基礎。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補充。

出示:“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

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又彷彿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

3、縱情朗讀。

指導讀出情感,讀出形象。

四、朗朗誦歌懷知音

1、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迴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說和吟誦它!

2、熟讀成誦。

藉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並誦讀全文。

五、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巍巍乎若太山

湯湯乎若流水

第二課時

一、欣賞名畫,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幾幅名畫:《清明上河圖》《蒙娜麗莎》。

2、學生欣賞,談感受。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名畫有關的一則文言文《書戴嵩畫牛》。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梳理學法,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解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伯牙鼓琴》的。

一是要多讀課文;二要結合註釋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來讀懂全文;四要明白一個道理或意境。

3、學生自學課文。

三、激勵測試,交流感悟。

出示測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勝學習小組。

1、回答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好: 所寶: 曝: 拊掌: 雲: 奴: 婢:

2、交流共議。

①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從這段話中你看出了什麼?蜀中:四川。戴嵩牛:戴嵩畫的牛。

預設:四川有個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幾百種書畫。

這位杜處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畫《牛》,他特別喜歡,他用錦緞縫製了畫套,用玉作畫軸,經常隨身帶着。

從課文哪兩個地方能看出杜處士特別喜歡戴嵩的《牛》?

補充講解戴嵩和《鬥牛圖》,學生明確其地位和價值

②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有什麼反應?(拊掌大笑)一般人見了戴嵩畫的牛會是什麼表現?(驚歎,誇讚戴嵩畫得好)

牧童在笑什麼?(他笑戴嵩畫錯了)

牧童爲什麼認爲戴嵩畫錯了?(牛斗的時候,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搖着尾巴在鬥)

牧童怎麼知道鬥牛的樣子?(因爲牧童經常觀察鬥牛,熟悉鬥牛的樣子)

你相信牧童的話嗎?爲什麼?(引發學生議論,引導學生深度分析牧童的話)

聽了牧童的話,杜處士有什麼反應?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處士沒有生氣,他笑了,認爲牧童的話有道理)

指導:我們要學習杜處士,遇到問題不要急躁,冷靜思考,認真分析。

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這句話中的“奴”“婢”分別指什麼樣的人?(結合註釋理解)

句子的大意是“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並且說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

故事已經結束了,作者爲什麼要寫上這句話?(這是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他想把他的啓示告訴我們,也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四、再讀課文,體會道理。

1、朗誦課文,看看哪組能讀出古文韻味。

2、通過這篇古文的學習,你明白了什麼?(不要迷信權威;要勤於觀察;要正確對待不同意見;遇到問題要冷靜分析)

五、作業超市。(自選三項完成)

1、練習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你還知道與課文類似的事情嗎?寫給大家看。

3、以表演的形式複述課文內容,看看哪組理解得好。

4、推薦幾篇文言文自學,《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2

1、學生試讀課文,標出難讀或不會讀的字,劃出不會停頓的句子。

2、教師範讀課文,並重點指導:

①正確讀寫加點詞語:

學奕( ) 鴻鵠( ) 弓繳( ) 弗若( )

②正確停頓下列句子:

思/援弓繳/而射之

二、自由練讀,讀通讀順。

1、根據試讀,師生一起歸納朗讀文言文的要點:

①讀準字音;②停頓適當;③語速稍慢。

2、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覆朗讀)

3、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4、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後註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

”在不同句子裏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弗若,不如;爲是其智弗

若與,在這句話裏,“爲”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照註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4、同桌互講故事內容。

四、再讀課文,體會道理。

1、兩個人各是怎樣學下棋的?

“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

,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着,可是他心裏總以爲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

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學得結果怎麼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後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3、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聯繫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繫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複述故事,背誦課文。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3

1、背誦課文,默寫。

2、知識點: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學弈》這個故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這個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以及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同時告訴我們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

3、註釋

(1)字、詞:

弈:下棋。通國:全國。誨:教導。

惟弈秋之爲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鴻鵠:天鵝。援:引,拉。俱:一起。

弗:不。矣:了。爲:因爲。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文中幾個“之”的意思

辯鬥:辯論,爭論。以:認爲。去:離。

日中:正午。及:到。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裏。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決:判斷。孰:誰。汝:你。

(2)句子:

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難道是因爲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譯)我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孰爲汝多知乎?

(譯)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3)譯文: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裏卻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學生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爲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爲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後註釋聯繫上下文,瞭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1.佈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於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爲“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爲“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3.釋題:“弈”指什麼?“學弈”又是什麼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於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並板書:

⑴誰學下棋?⑵怎麼學下棋?⑶學得結果怎麼樣?⑷《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範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其誦讀興趣。

2.讀後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爲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覆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爲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後註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裏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弗若,不如;爲是其智弗若與,在這句話裏,“爲”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照註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着,可是他心裏總以爲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容。

四、自讀思考,體會文中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

1.誰學下棋?誰是老師?——有兩個人學下棋,老師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麼學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着,可是他心裏總以爲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果怎麼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後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後,教師可以追問:是什麼原因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爲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而是他們的學習態度不同——前一個專心致志,後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聯繫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讓學生聯繫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複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2.指導學生背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 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爲列禦寇的論集。

4.理解課題,質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麼?(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麼?(①他們爲什麼爭辯?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依據是什麼?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麼?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

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複述故事,熟讀成誦。

明確方法,小組學習。

三、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

1、交流對文章的理解,小組派代表彙報,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相機出示對句子的理解。

2、整體歸納回顧:(1)兩小兒爲什麼爭辯?(太陽是遠是近)(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依據是什麼?

3、教師分析其中原因,幫助學生解開疑惑。 (多媒體出示“走進科學”)

4、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爲什麼?在學生充分的交流後,引導簡練歸納。(多媒體出示啓示)

4、複述故事,熟讀成誦。(1)分角色朗讀課文。(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

作業設計:

1、有感情背誦課文。

2、向學生推薦閱讀《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文言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