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周瘦鵑《觀蓮拙政園》教案

周瘦鵑《觀蓮拙政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教學目標

周瘦鵑《觀蓮拙政園》教案

1.知識和能力:瞭解作者周瘦鵑,瞭解遊記散文的特點。

2.過程和方法:熟讀課文,理清本文的寫作順序;學習本文以行蹤爲線索,按方位順序敘寫觀蓮這一中心的寫作技巧;研讀課文,揣摩重點句子和詞,語的表達作用;精 讀課文,學習本文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蒐集有關的文化知識,規範自己的道德行爲。

 課前預習

1.易讀錯的字

軒( ) 蕊( ) 淤泥( ) 過癮( )

別墅( ) 賭博( ) 附近( ) 並蒂( )

點綴( ) 美奐( ) 船肪( ) 仲春( )

婭奼( ) 拾級( )婉孌( ) 枇杷( )

拙政園 ( ) 刮目相看( ) 剔透玲瓏( ) 淅淅瀝瀝( )嘗鼎一臠( ) 窺見小憩( )

2.本課生字詞典

臠( ):切成小片的肉。如:嘗鼎一臠。

拾( ):輕步而 上 。如:拾級。

剔( ):①從骨頭上把肉刮下來。如:剔骨頭。②從縫隙裏往外挑(tiǎo)。如:剔指甲。③剔除。如:挑剔。

3.重要詞語釋義

婭奼:

婉孌:

拾級:

嘗鼎一臠:

美輪美奐:

顧名思義:

 走近作者

周瘦鵑(1894一1968),江蘇蘇州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亡[來源:學科網]

國奴家裏的燕子》和長篇小說《新秋海棠》等。

 創作背景

我國的園林藝術是世界文化遺產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寶,而蘇州園林則是

這件寶物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衆多蘇州園林之中,拙政園、網師園、獅子林、留園並稱爲四大名園,其中又以拙政園居首。拙政園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蓮花。到了蓮花盛開的季節,怎能不讓人陶醉呢 ?

整體感知

 重難點探究

1.作者觀蓮的順序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景緻?

作者是從“東部新闢的大門’’進入園中的。進園後,用一句話概括出東部總體佈局:有山

有鬆,有亭有榭,有溪有橋,還有廣廳。從曲廊向西行進園子的中部,這裏是我們觀蓮的好地方。中部有遠香堂,接着介紹的景緻是倚玉軒、香洲、荷風四面亭。接着進入西部的別有洞天。這裏的景點有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和留聽閣。

2.作者在觀蓮過程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懷?

作者觀蓮,不僅僅是觀蓮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蓮中所蘊涵的古典詩文中的意境。作者在觀蓮的過程中,抒發了對蓮、對古 典文化的深深喜愛之情。

3.文中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所引用的詩句有什麼作用?

文中多處引用詩句來描寫景物,如第六自然段描寫並蒂蓮時引用蘇州培養碗蓮的專家盧彬士老先生所作長歌中的詩句“看花不易窺全面,三千蓮媛總低頭”;第八自然段描寫鴛鴦館的景色時引用了歐陽修詠蓮詞中的句子“葉有清風花有露,葉籠花罩鴛鴦侶”;第九白然段描寫留聽閣的景緻時引用了劉禹錫的詩句“留得殘荷聽雨聲”。作者引用這些詩句,巧妙地將眼前的景色與名人詩句的意境結合起來,使讀者不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靈上與古人產生共鳴,獲得心靈的愉悅。引用這些詩句,豐富文章內容的同時,又使作品富有文學氣息,讓遊人在賞蓮時多了幾分浪漫。

4.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觀蓮,拙政園只不過是觀蓮的處所,作者爲什麼用不少的筆墨來介紹拙政園呢?

本文的重點足觀蓮、賞蓮、贊蓮,但貫串全文的一條線索卻是拙政園是個觀蓮的好地方。因此,作者在文中不惜筆墨來介紹拙政園。文章開頭,作者將觀蓮過癮這一重要使命放在捫政園這一敗塗地裏,爲了說明能過足癮,作者先介紹園中水的面 積之大,賞蓮的景點之多和可以坐着賞蓮的優勢。爲了說明拙政園是賞蓮的好地方,作者從圓的知名度寫起,“已被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然後再重點介紹它悠久的歷史及人文價值,它的名字“取晉代名流潘岳‘此拙者之爲政也’一句話,取名拙政園,含有發牢騷的意思”。爲寫觀蓮,作者又花費筆墨介紹拙政園的佈局,然後引出蓮花。文章用了三個自然段集中寫拙政園,不僅爲觀蓮提供廠優越的環境,而且以境襯蓮,突出廠拙政園是觀蓮的好去處。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中觀蓮,的確能讓遊人過足了觀蓮的癮。這些內容並非閒筆,而且有利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題。

  文章主旨 探究

本文以作者的行蹤爲線索,敘寫在拙政園遊覽觀蓮的經過,表達了作者超脫物外的豁達胸襟

 寫作鑑賞

1. 運用口語,親切自然。

作者在文中,多處使用口語 ,讀來親切自然,毫無雕琢之感。文章開頭就使用了通俗的口語,“我那小園子裏的池蓮缸蓮都開好了,可我看了還覺得不過癮,總要趕刊拙政園去觀賞蓮花,也算是歡度觀蓮節哩”。文中介紹觀蓮的景點時寫道“何況,中部的堂啊,亭啊,軒啊,都是配合着蓮花而命名的,因此,抽政園實在是一個觀蓮 的好去處。”另外,“迎面”“挺大““好不容易”“湊近去看”等都是通俗的口語,讀了這些,我們感覺到彷彿是在和作者拉家常。這些口語,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容易使讀者產生共鳴。

2. 技法運用

(1)以行蹤爲線索,層次清晰。

《觀蓮拙政園》一文,以作者的行蹤爲線索,先寫由東門進入,映人眼簾的是新疊的湖石,拱橋附近水 面上,望見一小片蓮。然後“從曲廊向西行進,就是中部的起點”重點介紹遠香堂對面的東亭子旁的蓮池中的千葉蓮花和並蒂蓮。遠香堂西鄰的倚玉軒,與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個荷風四面亭,三者位於三個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勢。走進別有洞天,就到了園的西部,沿着起 伏的曲廊向西行進,就看到一座美輪美奐的花廳,接着重點介紹這裏鴛鴦戲白蓮的畫面。最

後寫“向西出了三十六鴛鴦館,向北走過一條小橋,就到了留聽閣”,之後交代留聽閣這一名字的由來。全文按作者的行蹤,以空間爲順序,敘寫在拙政園觀蓮的經過,層次清晰,脈絡分明,井然有序。

(2)本文寫景,動靜結合。

本文作者側重寫觀蓮,但在寫景時,卻時時處處注意景物之間的相互襯托,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以動襯靜,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心聲,讀來興致盎然。作者遊覽鴛鴦館時寫到:“前臨池沼,養着文羽鮮豔的鴛鴦,成雙作對地在那裏戲水,悠然自得。池中種着白蓮,讓鴛鴦拍浮其間,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畫畫。”這段描寫,咆麗的鴛鴦遊戲於潔白的蓮花之間,一豔一素,一動一靜,波光粼粼的水面,搖動 的荷葉,互相映襯。該是怎樣的一處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