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職高一語文教案範文

職高一語文教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2K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職高一語文教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職高一語文教案範文

職高一語文教案範文1

【課題】始業課

【課型】講授【第1教時】

【教學目的】

1、師生互相初步瞭解,溝通,並學習口語交際—介紹。

2、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3、讓學生明確本科目的學習要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與學生溝通感情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與學生溝通。

姓名愛好學習新東西贈言

二、學生自我介紹

姓名愛好星座博客

三、瞭解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情況

1、愛學語文嗎?喜歡上語文課嗎?

2、看過哪些課外書?課代表調查

3、愛寫作文(日記)嗎?週記

4、以往的語文課是怎麼上的

5、最喜歡語文老師怎麼上課

四、明確語文學習的要求

守紀(一切與課堂無關的)、聽講(聽課、發言、討論)、作業(必做、選作加分、練字)三方面與學分、作業本(預習、聽課筆記、課後作業)練字本作文本

【作業佈置

抄寫詩詞三遍

【教學反思】

【課題】《永遠的校園》【課型】講授【第2教時】

【教學目的】

1.瞭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藉助演講、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思辨說理的能力

3.對比謝冕心中的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並揣摩這種差異的根源,從而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作者的行文線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思索自身發展進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刻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

【教學過程】

預習:誦讀文章,感知大意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剛來到我們的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同學們對自己曾經的母校印象如何?對我們的新學校感覺怎麼樣?好,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位在自己學校裏一待就是半個世紀的老人,在他眼裏,他的母校——北京大學是怎樣的印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謝冕的《永遠的校園》。

2、背景資料

謝冕,著名作家、詩人,北大文學院教授,自他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沒有同學知道北大的歷史由來?

北大,全稱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於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產物。1912年5月,改稱北京大學。嚴復是第一任校長。北京大學也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後來爲了紀念“五?四”運動,繼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將“5?4”定爲校慶日。

3、課文研讀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作者在前5個自然段寫了什麼?校園在他眼中是怎樣一個概念?(寫了謝冕對北大美麗景色的真實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層的概念,在他眼裏北大校園是既具體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針對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同樣擁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園”所起到的承上啓下的作用。在這裏作者從具體的校園走向了抽象的校園。)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談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園精神?

Ⅰ、具有向習慣思維和因襲勢力的抗爭精神;

Ⅱ、不單純、富有個性;

Ⅲ、校園裏有一種特殊的氣氛:機智、聰慧;灑脫、活潑;

Ⅳ、民主與科學: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又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北大不滅的精神——北大校園精神的延續)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遠”的內涵。

(例如:“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質的力量。永遠“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精神的延續和不滅。

4、詞語學習

曼妙歡愉怨尤弦誦耿介不阿虔誠

阻扼肅殺

【作業佈置】

【教學反思】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課題】《成長》

【課型】講授【第3教時】

【教學目的】

1、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只有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親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體會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從小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很多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啓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分析問題

1、整體感知課文並思考。“我”的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怎麼看待她爲“我”所做的種種“設計”的?

(答:“我”的母親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率直、潑辣、急於求成,“她難以掩飾她的厭惡”,又毫不隱瞞她的高興,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樹。對“我”不思進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卻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開明的,一旦發現“我”在生意場上已沒有指望,便爲“我”留意新的“行當”。於是,她發現“我”的寫作天才,並鼓勵“我”當個作家。)

(三)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麼?

職高一語文教案範文2

學習目標

1.流利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手段或技巧來表達自己對故土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上的這篇課文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當同學們初看這個題目時有什麼疑惑呢?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素讀”文章的能力,《土地的誓言》一文,從課題切入,讓學生在接觸文本之初提出疑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生1:這是怎樣的一片土地?

生2:土地怎麼會發出誓言呢?

生3:土地發出了怎樣的誓言呢?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大家的疑惑!

二.揭示目標:

師: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投影出示目標)

學習目標

1.流利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手段或技巧來表達自己對故土的感情。

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認真自學並順利達到目標。

三.自學課文:

獨立自學一

聽讀課文的同時勾畫生字詞,感知課文內容。

提示:

請用“我認爲這是一塊的土地,因爲文中體現了這一特點”作答

6分鐘聽讀後期待你精彩的回答!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五分鐘後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教師只做評價、更正、補充。

(自學檢測:觸摸關東大地,體味熾熱情感

師:先聽老師朗讀課文,思考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並用筆劃下課文中的依據。

投影顯示:這是一片________土地

(師配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生認真聽讀課文,不時圈點勾畫)

【設計意圖:通過兩段不同的配樂,讓教師的朗讀更具有感染力,讓學生能更好理解文章的內容,能更深感受到作者筆下黑土地的美麗豐饒。】

師:聽了老師的朗讀後,相信同學們對這片土地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請同學們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後我們全班分享。

(生同桌交流)

師:下面我們來請同學說說這到底是一片怎樣的土地。

生1: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表現在“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羣”、“松香氣味的煤快”、“赤色的足金”說明這片土地肥沃,物產和礦藏資源豐富。

生2:從紅布似、金黃、斑斕、赤色我還覺得這是一片五顏六色的土地。

師: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告訴大家通過這些詞,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嗎?

生2:看到高粱成熟,遠遠望去似一快紅色的布遮蓋着大地,豆粒又大又圓,渾身泛着成熟的金色,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活力與豐饒。

師:你的想象讓老師佩服啊。

生3:“糧車拉糧回來,麻雀吃厭了,這裏那裏到處飛”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這片土地的富饒。

師:哪一個字特別能體現?

生3:“厭”,形象說明了糧食多,不是吃飽了,而是已經吃得厭掉了。

生4:這是一片幸福的土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快樂的勞動,快樂的收穫。

師:文中有具體體現麼?

生4:“空氣中都有一種歡喜的聲音”、“天空清亮透明,勞動的聲音從這頭響到那頭”、“稻禾的香氣是強烈的,碾着新谷的場子轆轆地響着”。特別是“歡喜”“香氣”“轆轆”等詞都能體會到人在勞時那種愉快的心情,連蛛、牛、麻雀都是那樣的悠閒自在。

師:說得真好,這真是一幅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圖景啊。對於這片土地,誰還有其他的感受?

生5: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表現在山雕、鹿羣、馬兒在奔跑着。

生6:是一片美麗的土壤。在文章第二段中“河流淺淺地流過,柳條像一陣煙雨似地竄出來,空氣中有一種歡喜的聲音。原野到處有一種鳴叫,天空清亮透明,老公的聲音從這頭響到那頭”。景美,人美。

生7:我覺得無論是前面講的物產的豐饒,馬兒的生機勃勃,自然的景色還是東北人民快樂的'生活,都是一種美。

師:相信這位同學對美的內涵有很深的認識。還有同學想談談自己的看法麼?

生8:這是一片有着作者美好回憶的土地

師:能具體說一說麼?

生8:從“在故鄉的土地,我印下我無數的腳印。在那田壟裏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過自己種的白菜,故鄉的土壤是香的。”這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這片土地上嬉戲,捉蚱蜢,勞動,種大白菜還收穫了。

師:這菜的味道怎麼樣?

生8:香的。

師:爲什麼?

生8:因爲故鄉的土壤是香的,而且這菜是作者親手種的,就更香了。

師:這位同學回答的太精彩了。

(過渡語)這片土地上留有作者成長的足跡,有歡快、幸福生活的美好回憶。看來大家對這片土地已經有很深的認識了,我們說每一種語言背後都有一顆誠摯的心靈,那麼回憶着美麗豐饒的家園故土,作者又是懷着怎樣的一種情感?請同學再讀課文,找出文章裏面抒發作者情感的語句,讀給自己的同桌聽一聽,並談談自己的感想。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文章裏有許多飽含作者深情的語句,在感受作者筆下黑土地的美麗豐饒後,有必要讓學生來體會作者對這片土地濃濃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生熱情高漲地朗讀,同桌交流理解與體會,師巡視)

獨立自學二

再讀課文,思考:作者運用了多種手法(技巧)表達出對故土哪些感情。

提示:①文章裏富於鮮明感情色彩的詞語或句子②選擇有特徵性的景物③運用修辭手法(呼告、比喻、排比等) ④人稱的變換。

5分鐘後期待你精彩的展示!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三分鐘後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教師只做評價、更正、補充。

3.“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裏懷着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在呼喊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熱烈而深沉的思念。

師:哪些詞當中特別能體現出來?

生10:“無時無刻不”用了雙重否定,使這個情感表達地更加強烈。而且在這句話中,作者說聽見故鄉在呼喚,這只是作者想的,更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強烈的思念之情。

師:你讀得很好分析得更好!繼續。

生11:“我必須回去,我從來沒有想過離開她。這種聲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選擇的。這種聲音已經和我永遠取得了溝通。”“必須”、“不可阻止”、“不能選擇”等詞語語氣堅定,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想、熱愛已經要回故鄉的決心。

師:你把你分析的情感都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了。

生:“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着一種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裏來的。在那亙古的地層裏,有着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着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裏它們彼此呼喚着,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和作者故鄉的土地已經完全融合了。

師:我們說言爲心聲,同學們真的做到了,大家朗讀得很精彩,能把自己的情感體味融入到語言中去。作者對家鄉是無比思念的,這種情感特點用文中一個詞來形容,是哪個詞?

生12(衆):氾濫!

師:“氾濫”是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含有貶義的色彩,那麼用在這裏是否恰當呢?

生13:是褒詞貶用,寫出了作者對故鄉的感情如同江河湖水決堤一樣不可遏止,四下放縱奔流。

師:那麼作者的“氾濫”情感主要包含哪些呢?

生14:對家鄉的思念。

生15:熱愛、讚美故鄉。

生16:想要回到故鄉。

不忘屈辱歷史,感悟錚錚誓言

師:在大家印象中回家鄉是件多麼容易的事情,而作者既然如此熱愛與思想着家鄉,爲何不回去呢?生1:他不能回去

師:爲什麼?

生2:東北三省淪陷了。

師:是啊凡是經歷過那段悲慘歲月的人,對那段屈辱的歷史都會刻苦銘心。那麼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在那片美麗豐饒的黑土地上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多媒體展示投影九一八歷史背景資料,並在哀婉的背景音樂中展示日本侵略者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圖片。學生看的很專注,從臉上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其心靈受到震撼。)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會很想知道黑土地到底發生了什麼,適時用多媒體出示九一八的歷史背景介紹以一及圖片,並配上音樂,讓他們瞭解那段沉痛的歷史和身處於那段歷史中人民的悲慘遭遇,迎合了學生一種期待心裏,同時使學生能更好理解作者誓言中所包含的情感。】

師:同學們剛纔我們感受了作者對家鄉故土的熱愛與思念,在作者的文字背後我們還能感受到另一種情感。大家能體會到是什麼?

生(衆):對日本帝國主義恨。

師:是的,美麗豐饒的故土,在作者的腦海裏久久不能忘懷,更深深嵌在作者的心坎上。然而在1931年9月8日那一天開始,這塊土地被烙上了災難和屈辱的印記。面對着同胞被殺,家園被毀,多少人背景離鄉,多少人流離失所,作爲一箇中國人,一個滿腔熱血的中國作家義憤填膺,面對着家鄉的土地究竟發出了怎樣的誓言呢?請同學們找出作者的誓言,朗讀並體味情感。

(生找誓言,讀誓言,悟誓言)

生3:“沒有人能夠忘記她。我必定爲她而戰鬥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說明作者要爲故鄉的解放而戰鬥到底的決心。

師:這位同學分析的很好,只是沒有讀出“決心”的語氣。大家認爲在朗讀這句話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生4:對於一些詞要讀出重音,如“必定”“必須”要讀出堅定的語氣,讀出氣勢。

師:有道理,兩個感嘆句表現了故鄉由解放到站立的變化,朗讀時語調要不斷上揚。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下。

(全體學生齊讀)

生5:“我永不能忘記,因爲我答應過她,我要回到她的身邊,我答應過我一定會回去。爲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_和恥辱。”說明作者爲了解放故鄉,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寶貴的是生命。

師:讀出了作者那堅定的信念,讀出了誓死爲家園解放的決心。所以我們在誓言中不僅要讀出對故鄉的熱愛與思念,還要讀出對帝國主一的憤恨,讀出堅定的信念。讓我們懷着這些情感一起來齊讀誓言。

(課件展示誓言與東三省美麗豐饒的圖片,配上《松花江上》的音樂)

【設計意圖:看着東三省美麗豐饒的圖片,聽着音樂,讓學生自然與課文中描寫的詞語聯想起來。和着《九一八》配樂,通過多種感官激起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情緒推向。】

四.引導探究

這誓言是作者發出的,那爲什麼不把課題改爲“我的誓言”而要用“土地的誓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