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莊周買水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莊周買水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莊周買水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莊周買水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雜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形象化說理。魯迅先生曾說:雜文是匕首,是投槍,但雜文也可以給人以愉快和休息。正因如此,雜文才被喻爲“嘻笑怒罵、皆成文章”的文體。

在不同作家筆下,雜文的形象性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我們將要學到的雜文大家魯迅先生的雜文名篇《拿來主義》就巧妙的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形象生動。而我們已經學過的《剔光頭髮微》則更側重於運用豐富的聯想,作者在道古論今中揭示出深刻的社會問題。那麼,《莊周買水》這篇雜文的形象性又有何獨到之處呢?讓我們來共同品味一下。這也就是我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展示幻燈片2)

二、回顧結構和主題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文章的結構。(展示幻燈片3)

莊周買水的過程揭示了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即買空賣空、倒買倒賣以及背後的以權謀私現象。不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是對這種不良社會現象的諷刺與批判。爲表達這一重大的主題,劉徵先生沒有板起面孔說教,而是運用了很多形象化的手法,你能品出一二嗎?

請同學回答並進行總結歸納。

三、品味總結

1、巧妙的構思

⑴化用典故,借題發揮

爲揭示主題,作者別出心裁,運用了故事新編的形式(舊瓶裝新酒)。他化用了《莊子》中的若干典故,並生髮出新意,古今交融,鍼砭時弊。

曾經“夢爲蝴蝶、視金錢如糞土、視權貴如腐鼠”的逍遙自在、灑脫不羈的莊周如今卻迫於潮流,去挖塘養魚,這是怎樣的一種諷刺呀!(強烈的反差)在買水過程中,莊周連連碰壁,被象皮球一樣在衙門口踢來踢去,此時的莊周早已不再有“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的清高,而是辛苦跋涉(走十天十夜),苦苦哀求,充分展示着小民的悲哀與無奈。

化用典故,借古喻今,借古諷今,正所謂“借古人酒杯,澆胸中塊壘”,讓我們在劉徵先生的新編莊周故事中領悟其對社會時弊的諷刺與批判。

⑵另外,文章情節設置上也是一波三折,耐人尋味。作者爲莊周設置了艱辛的買水過程,正如結構所示。且在此期間。鬼神禽獸依次登場,讓我們發笑的同時,又不有辛酸苦澀。

此種新奇的構思也給了衆多考生以啓迪,比如20xx年一考生即以《赤兔之死》來構建自己的誠信答卷,並得到了認可,希望我們也能從中受到啓迪。

2、幽默諷刺的語言

雜文是用文字構建的漫畫,其深刻的寓意往往給予幽默諷刺的語言之中。因此有人說,沒有了幽默和諷刺雜文就如同白開水,沒滋沒味,或者如隔靴搔癢,不痛不癢。本文中的語言是怎麼體現的呢?請同學們品味。

請同學自由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總結:無論是敘述性的語言還是人物的個性化語言,都體現了幽默諷刺的特點。

3、生動形象的細節描寫

細節的刻畫使作品形象更加生動傳神,同時又能使批判入木三分,所以,無論是鑑賞還是創作,都不能忽略了細節刻畫。

請同學找出文中的細節描寫並進行分析。

例如:通告上的字體;辦事員的西裝筆挺;女祕書的洋腔洋調和吳主任經久不息的笑容及圓滑應對等細節描寫不僅勾勒出人物的個性化特徵,使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且是作品更具現實感和諷刺性。

不僅雜文語言如此,這些技巧同樣可以適用到我們的的作文實踐中。請同學讀例文《無題》(吳飛小說)

四、總結:

雜文正是憑藉着其形象化說理爲多姿多彩的文學苑增添了亮麗的一筆。學習雜文,要學會品味其形象性的妙處,品味其形象化的語言背後的深刻含義。

五、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文後問題。

29歲那年,顏淵到魯國皇家大學攻讀儒學博士學位。博導是該大學的學術帶頭人孔丘。

孔丘的教學風格很嚴厲。他每天安排顏淵讀大量的書,而且下指標,每個月要拿出一篇論文。

顏淵是個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向來惟師命是從。每天讀書到深夜,每個月都能拿出一篇優秀的論文。孔丘很滿意,對顏淵說他會很認真批閱,並激勵顏淵要忘掉過去的成績,每一天都應當從零開始。顏淵深然其言。

一天,顏淵在閱覽室瀏覽是,無意發現了自己一篇論文習作竟發表在一本世界學術權威雜誌上,不過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下午,又發現了自己另外幾篇論文習作也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署名都是孔丘。

顏淵有點氣悶,卻又不敢質問孔丘。孔丘在學術界有着至高無上的威望,和他作對只能自毀前程。

顏淵陷入深深的鬱悶中,原先的憂鬱症更嚴重了。不到一年,“發盡白”。

這樣鬱郁過了三年,顏淵終於沉痾不起,倒在了書桌前,年僅32歲。

得此消息,孔丘大慟:“噫!天喪予!天喪予!”爲表示紀念,孔丘從此封筆,不再進行學術研究。

(一)文章揭示了一個怎樣的社會現象?

(二)本文運用了怎樣的手法進行說理?請嘗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