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荊軻刺秦王》練習題

高中語文《荊軻刺秦王》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我們鞏固課堂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下面是高中語文《荊軻刺秦王》練習題。歡迎同學們過來了解和練習。

高中語文《荊軻刺秦王》練習題

 一、基礎題

1.下列詞或短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忤視(wǔ) 夏無且(qiě) 變徵之聲(zhǐ) 振懾(shè)

B.收盛(chéng) 更慮之(gēng) 圖窮匕見(jiàn) 卒起不意(cù)

C.嗔目(chēn) 和而歌(hè) 箕踞以罵(jī) 以藥淬之(cuì)

D.說見臣(yuè) 被八創(chuàng) 給貢職(jǐ) 願得謁之(yè)

2.下列句中加點字都是通假字的一組是 ( )

A.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餘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

B.秦王環柱而走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爲王

C.卒惶急不知所爲 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

D.燕王誠振布大王之威 是時蒙恬威振匈奴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1)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

(2)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 )

(3)秦武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 ( )

(4)使使以聞大王 ( )

(5).左右既前,斬荊軻 ( )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

(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

(2)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 )

(4)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 )

5.這篇課文節選自西漢__________所編的《__________ 》一書,該書“長於敘事,精於描寫”,課文圍繞一個“刺”字展開了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試根據情節先後,將下列事情或場面排列起來(將序號寫在下面橫線上)。

A易水送別 B.圖窮匕見 C.配備助手

D怒斥太子 E.準備信物 F.厚遺蒙嘉

G倚柱笑罵 H.顧笑武陽 I.準備利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爲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爲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1.爲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1)樊於期( ) (2)戮沒( ) (3)揕其胸( ) (4)切齒拊心(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遙聞深巷中犬吠 ( )

②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 ( )

③去奸之本,莫深於嚴刑 ( )

④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 )

①十三教汝織 ( )

②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 )

③乃今得聞教 ( )

④伏羲神農,教而不誅 ( )

3.寫出兩段話中表示敬稱的三個詞語。

(1)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下列兩個句子。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這兩段文字內容看,對荊軻形象評價有誤的一項是 ( )

A.工於心計,正確判斷行刺秦王的重要關鍵在於取信秦王。

B.果斷堅決,見太子丹“不忍”,便“私見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心狠手辣,爲取“信物”勸使樊將軍自刎。

D.擅長辭令,一席話以誠感人,終使樊將軍甘心自刎獻首。

6.文中樊將軍的形象也栩栩如生,他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5個字)。

 三、閱讀下題完成1—6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爲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爲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屍復爲慷慨羽聲,士皆嗔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爲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爲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爲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爲。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禮品

B.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遺:給予,贈送

C.荊軻顧笑武陽,前爲謝曰 謝:道歉,道謝

D.圖窮而匕首見 窮:窮盡

2.下列各句中無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圖窮而匕首見 B.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C.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D.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

3.依據詞類活用情況,與例句中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於庭

A.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B.又前而爲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

4.下列對文言句式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③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②羣臣侍殿上者 ④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對“易水訣別”部分內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太子及賓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爲了與荊軻永訣,激勵他冒死行刺,不負重託。

B.文中的音樂描寫,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C.三個“皆”字寫出了全體送行者的強烈反應,烘托了送行場面的壯烈氣氛。

D.整個送行場面的描寫,有主有次,有景有情,雖不足百字,卻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6.把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復爲慷慨羽聲,士皆嗔目,發盡上指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四、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晏子辭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使吏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曰:“嬰之家不貧,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遊,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爲也;厚取之君而不施於民,是爲筐篋之藏也,仁人不爲也;進取於君,退得罪於士,身死而財遷於他人,是爲宰藏也,智者不爲也。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於中,免矣。”

景公謂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晏子曰:“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晏子方食 方:正

B.終再拜而辭曰 再拜:拜兩次

C.進取於君 進:前進

D.以振百姓 振:同“賑”,救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

B.①使吏致千金與市租 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①寡人不知 ②孰謂汝多知乎

D.①忠臣不爲也 ②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之”字,全都是代詞且指代的對象相同的一項是( )

①分食食之 ②言之公 ③厚取之君而不施於民 ④一豆之食 ⑤夫厚取之君則施之民 ⑥嬰聞之 ⑦以君之賜 ⑧寡人之過也

A.①③⑥ B.③⑤ C.②⑧ D.③⑤⑦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A、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爲也。

B.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 批改日期) 月 日

 參考答案

一、

1.C(A.“且”應爲jū;B.“見”應爲xiàn;D.“創”應爲chuāng)

2.D(A. “決之”的“決”不是通假字,決斷;B.“不還”的“還”不是通假字,返還; C.“卒得王千金”的“卒”不是通假字,最終)

3.(1)用盒子(匣子),名作狀;

(2)以……爲遲,嫌晚,意動;

(3)以……爲怪,感到奇怪,意動;

(4)使……聞,使動;

(5)上前,名作動。

4.(1)有以,有用來……的

(2)無以,沒有用來……的

(3)可以,可能,能夠

(4)所以,……的原因

5.劉向 戰國策 E I C D A F H B G

二、

1.(1)wū (2)mò (3)zhèn (4)fǔ

2.(1)①與“淺”相對;②嚴重;③重要;④苛刻,狠毒。(2)①傳授,教會;②指示,告訴;③教導,指教;④教化。

3.(1)卿 (2)足下 (3)長者

4.(1)樊將軍因爲處境困窘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於個人的私利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你另外考慮對策吧! (2)這樣,那麼將軍的仇就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

5.C

6.義勇剛烈,矢志報仇,不惜一死。

三.

1. C(謝:謝罪)

2. D(A“見”通“現”,B“卒”通“猝”,C“振”通“震”)

3、A作狀語,(B方位名詞作動詞;C名詞作動詞;D意功用法)

4、B(①、②定語後置;③被:遭受,不是被動句;④“見”是被動句的標誌)

5、B(應爲悲壯的氣氛)

6.(1)又變成聲調激憤的羽聲,送行的人都發怒而瞪大眼睛,頭髮向上衝頂起帽子。 (2)秦王大驚,掙扎着站起來,袖子扯斷了。 (3)事情突然發生,沒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態。

四、

1、C

2、A

3、B

4、

A、我聽人這樣說,從君主那裏拿來厚賞然後散發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

B、我聽人這樣說,聖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經過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