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高一語文《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教學目的】

高一語文《荊軻刺秦王》優秀教案

1、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爲。

2、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銳的複雜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實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想】

本文記敘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擬以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確定教學思路;這一文言文單元處於高三學期,所以應以培養學生整體感知,主動閱讀習慣入手。因此,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擬利用第二課堂時間進行課本劇的排演。

【課前準備】

1、提前一星期時間通知學生作好排演課本劇的準備。

2、將學生分成若干工作組:

⑴ 編劇組:負責全文的改編工作,要將課文改編成劇本。

⑵ 導演組:負責挑選演員及排練工作。

⑶ 演員組:負責劇中人物的塑造。

⑷ 服裝、道具組:負責全劇人物的服裝和道具以及演出前的舞臺準備工作。

⑸ 評委組:負責評選出最佳演員以及對演出進行點評,旨在通過點評深化同學們對人物形象的認識。

3、第二課堂進行演出,全體學生觀看。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設想〗

1、抽查學生對文言文字、詞、句理解掌握的情況。

2、對課文相關問題(重點是人物形象)開展分組討論活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抽查學生對課文字、詞、句理解掌握的情況,對難點進行點撥

1、解釋以下粗的字。

⑴ 秦王必說見臣通“悅”

⑵ 函封之名詞作狀語

⑶ 進兵北略地掠奪

⑷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意動

⑸ 羣臣怪之意動

⑹ 卒超不意通“猝”

⑺ 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送

2、解釋以下句子:

⑴ 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定語後置句)

⑵ 皆爲戮沒(被動句)

⑶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被動句)

⑷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定語後置句)

⑸ 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語後置句)

二、分四組討論

第一組討論內容:文章開頭寫行刺秦王的準備工作,包括商議計謀,荊軻和太子丹產生分歧,表現了樊於期,太子丹,荊軻什麼樣的特點?

第二組討論內容:秦廷行刺是全文的高潮,荊軻的形象正是在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中得到成功的塑造,請分析文章採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方法。

第三組討論內容: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荊軻的`形象,但對他歷來仁者見仁,智者智,你認爲荊軻是英雄麼?

第四組討論內容:請用現代人的眼光來分析、評價荊軻。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

1、學生代表發言,老師恰當點撥,使學生對課文得到進一步深入的理解。

每組選一名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同學討論的結果,其中第三、四組要選出持不同意見的兩名同學作總結匯報,每位代表彙報之後,由兩位自由評論員作自由點評,代表發言時間限定在4分鐘以內,評論員發言時間限在兩分鐘以內。

2、學生討論、點評,老師點撥,師生共同達成以下共識。

⑴ 荊軻與太子丹的分歧,既表現了荊軻的足智多謀,果敢勇決,性格剛烈,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謀事不周的弱點。

⑵ 秦廷行刺採用瞭如下幾種描寫方法。

① 鬥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鬥的曲折過程,層次分明。

荊軻“取─奉─發─把─持─揕─逐─提”

秦王“驚─引─起─拔─走─擊”

② 通過語言、神態、表情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人物形象,讀之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荊軻“顧笑武陽,前爲謝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③ 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秦武陽“色變振恐”襯托荊軻鎮定自若;“羣臣驚愕”“盡失其度”,秦王“目眩良久”等反面襯托了荊軻的威武壯烈。

3、荊軻刺秦王,是反抗qiang暴的正義行爲,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因而,荊軻進行的這場鬥爭既有其合理性、積極意義,又有其侷限性。

三、佈置作文 我看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