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大綱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下面一起來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的相關知識點!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瞭解相關文學知識;

2、通過誦讀,提高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燭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論辯技巧。

 教學重難點 :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是本課的重點;

2、把握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課難點;

教學方法 :

誦讀法、點撥法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2分鐘)

提問: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來,老師要聽寫一個詞。

明確:斡旋。

戰爭從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決戰爭的辦法從古至今都只有兩種:一是一方宣告失敗標誌戰爭結束,另一種就是雙方通過談判化解戰爭。今天我們要讀的《燭之武退秦師》就是一個關於斡旋的故事。

二、文學常識及背景。(10分鐘)

提問:《左傳》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經接觸過了,大家學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確:《曹劌論戰》

提問: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介紹一下《左傳》誰寫的?都寫了些什麼?

明確: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爲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傳”意爲註釋,《左傳》是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它記述了春秋間240多年的歷史,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爲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提問:那麼,大家還記得與《左傳》並稱“春秋三傳”的是哪兩本史書嗎?

明確:《公羊傳》、《穀梁傳》

提問: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明確:秦晉的軍隊包圍了鄭國,在危在旦夕的關頭,佚之狐建議鄭伯去請燭之武出使秦伯遊說。燭之武經過一番機制的答辯,終於讓兩國退兵,解了鄭國的圍。

提問:秦伯晉侯爲什麼圍鄭?

明確: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爲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提問: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燭之武

提問:燭之武是姓燭嗎?

明確: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爲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爲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資料:《鄭通志 氏族略》:“鄭人燭之武不得氏,以其居於燭地故,言燭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識:姓名的由來

姓氏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在今天的社會裏,它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曆史過程來看,它卻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國第一部解說方塊文字原始形體及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說文解字》。此書作者許慎(約公元58—147年)解釋:“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爲姓,從姓生。”這就是說,人是母親生的,故姓字爲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爲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爲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矇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爲從父,氏反爲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

1 以祖先祖號或廟號爲姓--唐 堯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 以國別地名爲姓--國別:齊 魯 韓 趙 魏 秦 楚 宋 衛

地名:東郭 南宮 西門 歐陽

3 以官職或職務爲姓--官職:司馬 司徒 帥 尉

職務:巫 樂 陶 屠 卜 施 商

4 以動植物爲姓--牛 馬 龍 熊(可能是氏族圖騰) 楊 柳

5 以數字爲姓--伍 陸 萬

6 少數民族的姓--金 翦 薩 慕容 康

三、誦讀疏通。(25分鐘)

單個學生誦讀,教師指導。集體誦讀。三遍,以辨明句讀。

請5位學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閱讀中所發現的文言知識,教師補充總結。

古今異義:

1、執事:(古)對對方的敬稱;(今)掌管某項事情的人

2、東道主:(古)去往東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門所帶的東西

4、去:(古)離開(今)前往某地

5、無能:(古)不能(今)沒有能力

6、夫人:(古)那個人(今)尊稱別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秦伯說 (說,通“悅”)

5、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6、無能爲也已(已,通“矣”)

詞類活用 :

1、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3、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4、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爲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5、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6、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東”、“西”均爲方位名詞作狀語;肆,形作動,擴張,延伸;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7、與鄭人盟(名作動,結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動,損害)

9、且君嘗爲晉君賜矣(動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動作名,缺少的東西)

重要實詞:

1、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 (例:《爲學》:“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劌論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邊境。(本文: “越國以鄙遠”)

2、微

①細小,輕微(則名微而衆寡)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假如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壞,破舊。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鑑》:“曹操之衆,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彷彿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③你(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復若賦)

⑤趕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說

①陳述(及郡下,謁太守,說如此)

②雜說,一種文體(故爲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③言論、說法(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④高興(秦伯說,與鄭人盟。)

⑤勸說(范增說項羽)

6、辭

①推辭(辭曰)

②告別(停數日,辭去)

③推脫(不辭勞苦)

④藉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⑤文體一種(歸去來兮辭)

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爲,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承接)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承接,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爲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4、之

①輟耕之隴上(往、到)

②子犯請擊之(他們)

③是寡人之過也(的)

④臣之壯也,尤不如人。 (助詞,不譯)

5、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證據助詞,還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男子)

②夫晉,何厭之有(句首發語詞)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詞,那)

句式:

1、以其無禮於晉(介賓短語後置,“於晉”做狀語)

2、且貳於楚也(介賓短語後置,“於楚”做狀語)

3、佚之狐言於鄭伯(介賓短語後置,“於鄭伯”做狀語)

4、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賓短語後置)

5、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式:“何……之有”……怎麼……)

6、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省略句,省略“於”)

7、敢以煩執事。(省略句,省略“於”)

8、焉用亡鄭以陪鄰(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結。(6分鐘)

這堂課我們瞭解了有關“姓氏”的文化知識,對文章的意思有了一個大致地瞭解,對課文裏出現的文言知識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後好好的歸納整理,下一節課,我們再來研究一下燭之武的形象和論辯技巧。

再次誦讀全文。

五、作業(2分鐘)

1、整理歸納文言知識。

2、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5分鐘)

全班背誦課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鐘)

提問:第一段很短,只有25個字,卻有很多內容,包括那些?

明確:1、秦晉兇猛,鄭國危如累卵2、道出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

請若干同學分角色誦讀課文,力求讀出人物性格特點。

提問:通過剛纔同學的分角色誦讀,結合原文談談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徵?

明確:燭之武:有牢騷,但是顧全大局,不卑不亢,剛柔相濟,條理清晰,說理透徹。

佚之狐:有智謀,能舉薦人才。

鄭 伯:勇於自責。

(結合課後第一題疏通故事情節。)

明確:1、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3、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提問:燭之武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

明確:這句話表面上是謙虛,實際上是指責抱怨鄭伯,埋沒了他的才能。馮夢龍編的《東周列國演義》記載,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應該說,這麼一個糟老頭,又長期呆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滿身鋒芒,該也消磨殆盡了吧。當然趁機發發牢騷,擺擺架子,一來無礙大局,二來也可以發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藝高人膽大,聰明的他當然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會。但這機會只是屬於有真才實學的人,徒有虛名不夠自信的人是不敢這麼“放肆”的。

提問:燭之武爲什麼能說服秦伯?

明確:1、處處爲秦着想。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爲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爲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爲秦着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2、充分利用秦晉矛盾。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爲秦君分析:“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爲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提問:如何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確: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纔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討論。(6分鐘)

對比分析三國國君形象。

明確:鄭伯,這位即將亡國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現主要是“一從”、“一曰”。當秦、晉兩國氣勢洶洶地圍攻鄭國之時,形勢對於鄭國實在是差到了極點。鄭國的出路,大致來說只有三條:要麼抗爭到底;要麼屈膝投降;要麼化解危機。很顯然,以鄭國目前的實力,與秦、晉兩個大國抗爭,無疑是以卵擊石,鄭國勢必會因此而走上亡國之路,這是鄭伯所不願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結果或可保有相當的利益,最差無非是亡國,但這種結果是極不可靠的,鄭伯沒有主動權,所以他也不會接受;而想辦法化解危機,既可避免一場劫難,又可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動權,應該是最佳的選擇。這樣一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誰來化解這一天大的難題?顯然鄭國大臣之中無人能夠負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晉圍攻的危急時刻,鄭伯沒有任何行動,而當佚之狐薦燭之武“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時,他立即抓住這一線希望“從之”,表現了一位君主決策的及時、果斷。

就在事情即將順利解決的時候,作者利用燭之武的牢騷形成了一次波瀾,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燭之武面對鄭伯的重託,卻大談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無能爲力也已”,滿腹牢騷且不願受命。尷尬之中的鄭伯沒有放棄,而是首先自責:“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將過錯攬到了自己身上。這番自責,可謂動之以情,令燭之武爲之語塞,對其牢騷情緒也是一個至好的撫慰。然後又曉之以理:“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鄭伯完全站在燭之武利益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同燭之武后來站在秦伯場勸其退師的說辭可謂有同工異曲之妙。鄭伯“之曰”,短短二十六個字,終使燭之武“許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也展現了一位善於納諫、勇於自責、精於言辭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這場危機中處於非常關鍵的地位,可以說戰與不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聽燭之武之言則和;拒燭之武之言則戰。在這裏,作者沒有寫其言,因爲他是燭之武說服的對象,如寫其言,一則會有喧賓奪主之嫌,二則也會使行文繁瑣不簡。所以作者用了“說(悅)”、“盟”、“使”、“還”四個動詞來寫秦伯,一是反襯燭之武勸說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決策之過程。爲什麼會有這個決策?雖然他先與晉圍鄭,後與鄭盟,但這並不是說明秦伯是一個朝三暮四的君主,因爲秦伯的決策,完全是站在秦國的利益角度來考慮的,這也是秦國以後能夠統一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晉圍鄭,是爲了向外擴張的需要,當他認識到這樣做只會增強晉國的實力,而秦不會獲取什麼好處時,立即決定與鄭盟。這樣一來,反面形成了秦、鄭圍晉的有利形勢,對秦國今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並且“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使晉侯不敢擊鄭,“乃還”。秦伯之決策,使秦、鄭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晉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燭之武出使之功效。我們看到,作者筆下之秦伯,是一個善於決策、善謀利益的君主形象。

晉侯。鄭國這場危機,就是由他發起的。其目的無非是爲了向外擴張,爭奪專霸權,秦伯在這場危機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晉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預料發展,那麼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獲得者,無疑就是晉侯,但是偏偏中途殺出了個燭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變了決策,於是事情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飛;強大的聯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敵人有了堅強的後盾。晉侯無疑成了這起事件的最大失敗者。 這時候,事情又起了波瀾:“子犯請擊之(秦)”,這是對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晉關係頓時緊張起來。如果“擊之”,會有什麼後果,晉侯是很清楚的:擊秦,則鄭必助秦。以一國之力而與秦、鄭作戰,即使取勝,也會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從而喪失爭霸的實力與機會,何況勝算的把握並不是很大,結果只能是一敗再敗。所以晉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個理由明智地拒絕了,避免了晉國遭受更大的失敗。既表現了一個君主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又顯示了成霸業者應有的隱忍不發的胸懷和隨機應變的謀略。

作者正是通過人物的言、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豐富了人物的形象,爲我們展示了三個性格各異的君主形象,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也是每一個決策者應該學習、借鑑的,那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時地作出判斷、果斷地作出決策,來維護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導學生自由討論)

四、總結。(2分鐘)

這篇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這個人物不僅活躍在古代,在現代依然有現實意義。大家在課後可選擇閱讀《鄭伯克段於焉》中有關片斷和《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戰”的有關內容。加深對《左傳》的瞭解。

五、佈置作業。(2分鐘)

1、背誦全文。

2、整理歸納文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