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滕王閣序》知識點整理

《滕王閣序》知識點整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文言語法

1、通假字

《滕王閣序》知識點整理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採”同“寀”,官員,這裏指人才。)

儼驂騑於上路 (“儼”通“嚴”,整齊的樣子)

雲銷雨霽 (“銷”通“消”,消失)

所賴君子見機 (“機”通“幾”,預兆)

接孟氏之芳鄰 (“接”通“結”,結交)

2、古今異義

一介書生 古義:量詞,個 今義:介紹,介於

千里逢迎 古義:迎接 今義:奉承、拍馬屁

時維九月 古義:在 今義: 常作“維護”、“維持”之義。

儼驂騑於上路 古義:高高的道路 今義: 走上路程。

孟學士之詞宗 古義:掌管文學撰述的官 今義:常用來指學位。

窮且益堅 古義:困厄,處境艱難 今義: 沒有錢,窮困。

所賴君子見機 古義:看到細微的預兆 今義: 看機會,看形式。

阮籍猖狂 古義:狂放,不拘禮法 今義:肆無忌憚。

盛筵難再 古義:第二次 今義: 又一次。

誰悲失路之人 古義:同情 今義:悲傷。

3、一詞多義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故:舊。

(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問之 故:特地。

(4)、既克,公問其故 故:原因。

盡:

(1)、賓主盡東南之美 盡:全,都。

(2)、潦水盡而寒潭清 盡:沒,幹。

(3)、則智者盡其謀 盡: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歸盡 盡:完,盡頭。

屬:

(1)、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屬: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類。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屬 屬:在。

即:

(1)、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飛雪 即: 就

(3)、且壯士之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即: 則 。

引:

①控蠻荊而引甌越(動詞,連接)

②恭疏短引(名詞,序)

③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動詞,帶領)

④引次江北(動詞,後退,退卻)

窮:

①窮島嶼之縈迴(動詞,窮盡)

②窮且益堅(名詞,困厄,處境困難)

③日暮途窮(動詞,阻塞不通)

④不忍窮竟其事(動詞,窮究,追究到底)

數:

A、shù

①識盈虛之有數(名詞,定數)

②一曲紅綃不知數(名詞,數量)

③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名詞,技術)

B、shǔ

數呂師孟叔侄爲逆(動詞,數落,列舉罪狀)

C、shuò

而公子親數存之(副詞,屢次)

趨:

①他日趨庭(動詞,快走)

②入而徐趨(動詞,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趨末(動詞,趨向,奔向)

④使者馳傳督趨(動詞,通“促”,催促)

⑤趨令銷印(副詞,通“促”,趕快)

且: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連詞,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詞,將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副詞,姑且,暫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哉(連詞,尚且)

⑤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副詞,將要)

矣:

①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語氣詞,相當於“了”)

②前人之述備矣(語氣詞,相當於“了”)

③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語氣詞,表示疑問)

4.詞類活用

①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爲襟,以……爲帶)

②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③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④ 屈:屈賈誼於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⑤竄:竄梁鴻於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⑥星: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⑦目: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名作動,看,望)

⑧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⑨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⑩霧: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名作狀,像霧一樣)

⑾駭:川澤紆其駭矚 (使動 使……吃驚)

5、特殊句式

(1)、判斷句: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2)、省略句:漁舟唱晚,響窮(於)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於)衡陽之浦

(3)、倒裝句:奏流水以何慚(賓語前置)。

  相關成語

勝友如雲

【拼音】: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釋】: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人傑地靈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釋】:傑:傑出;靈:好。指有傑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高朋滿座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釋】:高:高貴。高貴的朋友坐滿了席位。形容賓客很多。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形容賓客很多。

騰蛟起鳳

【拼音】: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釋】: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物華天寶

【拼音】:wù huá tiān bǎo

【解釋】:物華:萬物的精華;天寶:天然的寶物。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鐘鳴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解釋】: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常與“之家”連用。

逸興遄飛

【拼音】:yì xìng chuán fēi

【解釋】:指超逸豪放的意興勃發飛揚。

天高地迥

【拼音】:tiān gāo dì jiǒng

【解釋】:迥:遠。形容極其高遠。

萍水相逢

【拼音】: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無深交 。

【解釋】: 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

【拼音】:mìng tú duō chuǎn

【解釋】:舛:不順,不幸。命運充滿不順。指一生坎坷,屢受挫折。

老當益壯

【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一介書生

【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

【解釋】: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釋】: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用典修辭

(一)用典詳釋

1、言簡意賅,含蓄有味——明用

所謂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並將其所具有的特殊含義加以擴大,變爲泛指。《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虛;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天柱高而北辰遠”等句中的用典即屬明用典故。“龍光”之典見於《晉書·張華傳》,張華因鬥、牛二星間有紫氣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龍泉、太阿兩劍,兩劍的奪目光芒即龍光。“徐孺”之典見於《後漢書·徐穉傳》,東漢名士陳蕃任豫章太守時不接來客,惟因家貧在家種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來訪,才設一睡榻留宿。“紫電”之典見《古今注·輿服篇》,吳大皇帝有寶劍六把,其二名紫電。“青霜”之典見《西京雜記》,漢高祖斬白蛇用的劍,12年磨一次,劍刃鋒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見《神異經》,崑崙山上有銅柱,其高入天,稱爲天柱。“北辰”之典見《論語·爲政》,“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這裏指北極星,喻指國君。以上明用的典故,實現了表達上“意婉而盡,藻麗而富,氣暢而凝”(劉勰《文心雕龍》語)的效果,可謂言簡意豐,辭約蘊寓。

2、隱括旨義,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錄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語言,使典故貼近語境,又不違原意,起到恰當而曲折地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閣序》中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孟嘗高潔,空餘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屬暗用典故。“馮唐”“李廣”兩典見《史記》,“梁鴻”“孟嘗”兩典見《後漢書》。這幾個典故比較熟悉,本文不再詳解。“貪泉”之典見《晉書·吳隱之傳》,廣州北20裏的石門有水叫貪泉,據稱人飲此水必起貪得無厭之心,吳隱之至此,取泉水飲,並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涸轍”之典見《莊子·外物》,此爲語典,車轍無水,故曰涸轍,此處喻窮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見《晉書·阮籍傳》,身處魏晉間的阮籍,因不滿於司馬氏,便以飲酒來掩飾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駕車外出,也不順着路走,當前面有什麼障礙不能前進時,就痛哭着回來。以上這些典故,或事或語,均由王勃化用爲自己的語言,而用典中所蘊涵的卻是作者不爲當世所用的自怨自嘆的複雜情感。但又由於王勃借用了“貪泉”“涸轍”之典,把自己強行振作、不甘頹廢的信念表露無遺。

3、說古喻今,比況自身——化用

化用即點化後使用。這是一種作者將敘事詳備,文字較長的事典合理化簡點睛,以簡馭繁地表達情感的用典方法 。《滕王閣序》中“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句即屬典故的化用。“楊意不逢”之典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朝楊得意稟告漢武帝,說《大人賦》爲司馬相如所作,武帝召見相如,“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而楊得意卻仍做個掌管獵犬的小官。“鍾期既遇”之典見《列子·湯問》,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鍾子期知其音。以上兩個化用典故,涵蘊深刻。只有26歲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對自己“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不禁興盡悲來,又不便直說,乃妙筆生花,化用典故,雖說的是古,而喻的卻是今,可謂比況自如,毫無斧鑿之痕。  4、多典濃縮,加強效果——連用

連用是指作者爲了加強表達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驅遣幾個典故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閣序》中典故連用的句子較多,下面僅舉一例:“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句中連用四個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閻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筆,施展才華的感激之情。“謝家寶樹”之典見《世說新語·言語》,謝安問子侄們,人們爲什麼總希望子弟好?侄子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玉樹即寶樹,比喻不辱門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鄰”之典見《烈女傳·母儀篇》,據說孟母爲教育兒子而三遷擇鄰。“鯉對”之典見《論語·季氏》,孔子曾立於庭中,其子孔鯉“趨而過庭”,孔子教誨他應學習《詩》《禮》。“龍門”之典見《後漢書·李膺傳》:“膺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爲登龍門。”

以上四個典故在句中連用,極恰當地表達出了年輕的王勃受寵若驚而又自怨自嘆的複雜心理,而且這幾個用典或正或反,給人以一氣貫之的暢快淋漓之感。

(二)本文的借代和謙辭

1、辨識六處借代用法

(1)棨戟遙臨:棨戟代閻公。

(2)襜帷暫駐:襜帷代車駕,實代宇文氏。

(3)仙人之舊館:代滕王閣。

(4)帝閽:天宮的看門人。屈原《離騷》:“吾令~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撫凌雲而自惜:凌雲代司馬相如的賦。因漢武帝曾誇其賦“飄飄有凌雲之氣”。

2、瞭解六個禮貌謙辭

(1)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家君,稱自己的父親。童子,王勃自稱。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縣的縣令,自己因探望父親路過這個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無知,(卻有幸)參加這場盛大的宴會。  (2)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稱。古人稱成人爲“七尺之軀”,稱不大懂事的小孩兒爲“三尺童兒”。三尺:指衣帶下垂的長度。古時服飾制度規定束在腰間的紳的長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區別,士規定爲三尺。紳,指衣帶結餘下垂的部分。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階制度是從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級的官職。三尺微命,指地位卑微。一介:一個。 (3)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趨庭,快步走過庭院,這是表示對長輩的恭敬。叨,慚愧的承受,表示自謙。鯉對,指在父輩面前接受教誨。全句意思是,過些時候自己將到父親那裏聆聽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