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江上漁者》教案 江上漁者教資教案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江上漁者》教案 江上漁者教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江上漁者》教案 江上漁者教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江上漁者》教案 江上漁者教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解詩題。

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學生背誦)教師出示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爲什麼要這樣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

2、解詩題: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麼意思?

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爲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爲生的人。

3、讀詩題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ò”,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裏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願意再來讀這首古詩,並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註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後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註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瞭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隻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着,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麼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展開想象,悟詩情。

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麼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容,那麼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裏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肉嫩味鮮。於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隻魚船像一片樹葉,隨着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2、現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裏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學生交流:看見酒樓裏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肉嫩味鮮。

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

從這裏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

如果你是酒樓裏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麼說?學生交流

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後,腦海中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隻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裏飄蕩,時隱時現,場面驚險。

a、教師出示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又彷彿聽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出示詩句)

看到了小船。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

看到了洶涌的波濤。教師:“波濤洶涌”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麼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麼的柔弱,輕飄飄。這是多麼的——

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爲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來通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學生朗讀三、四兩句。

b、看着這畫面,看着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迴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

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實江上漁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呀!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

4、寫話。

教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嚐美味鱸魚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那些在洶涌的波濤中捕魚的人說。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學生寫,交流。

5、朗讀昇華情感。

教師:面對着這洶涌的波濤,面對着在波濤中捕魚的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讓我們把這些話化成背誦吧!一起來背誦古詩《江上漁者》。

學生: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