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上冊《美麗的丹頂鶴》優秀說課稿

二年級上冊《美麗的丹頂鶴》優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一、說教材

二年級上冊《美麗的丹頂鶴》優秀說課稿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形象而傳神地呈現出丹頂鶴的美麗外形以及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引起學生的丹頂鶴的喜愛,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但是,由於教者和學生都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丹頂鶴,很難有真實的感受,要讓學生僅通過讀書就能領略到丹頂鶴的美麗、高雅就更困難了。後來,通過不斷地鑽研教材,並通過多媒體查找有關丹頂鶴的知識、圖片、音像資料等,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當我拿起書來再讀課文的時候,我是情不自禁地將這種對丹頂鶴的喜愛、欣賞融入課文的字裏行間。我想,這篇課文的教學就應該和孩子們一起進入這種情境。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預設分三個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認識10二類生字,學會六個生字;第二課時品讀課文,練習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隨文識字。第三課時練習背誦課文,複習本課生字,完成《補充習題》相關練習。

下面我詳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本課時教學根據文本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再整體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設計本課教學目標爲:

知識能力目標:

1、隨文學會三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過程方法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合作交流、演練結合。2、練習自主識字。

情感態度目標:

品讀課文,體會課文描述的丹頂鶴的的美麗,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品讀課文,體會課文描述的丹頂鶴的的美麗,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提倡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注重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圍繞這樣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以演促讀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學生讀出了感情就理解了課文內涵,讀是理解感悟的最好渠道。在本課我安排以下四個有層次、有目的的讀:嘗試讀,讀得文通句暢;品味讀,讀到熟能成誦;配樂配畫讀,讀得情濃意遠;迴歸課題讀,水到渠自成。這樣逐層遞進地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丹頂鶴的美,在讀中感悟課文的語言優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

其他輔助方法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合作交流學習法等。

新課標指出:在重視教法研究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並注重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和創造性。設計學法具體如下:自主識字、合作探究的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基本理念,對本文的教學,我採用“明象—入境—悟情”的教學程序。明象才能入境,入境方可悟情。通讀全文,明確表象;品讀課文,入情入境;以演促讀,釋發感情。具體教學程序如下:

(一)賞圖啓情,點撥美;

上課伊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丹頂鶴遷徙過冬圖片,瞧丹頂鶴飛來了,你看到了什麼。直觀的圖片營造了一種美的情境,丹頂鶴從遙遠的北方飛來,給我們提供了近距離了解丹頂鶴的機會,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慾望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上課剛開始,孩子的注意力還未集中起來,需要強刺激。邊飛邊鳴的丹頂鶴,姿態優美,歌聲嘹亮,場面壯觀,能很快的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一過程中,巧妙憑藉插圖,“你看到了什麼”,訓練學生的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激起了學習的熱情。

(二)自由朗讀,感知美;

讓學生自由朗讀二、三自然段課文,思考:丹頂鶴美在哪裏?找出自己體會到的描寫丹頂鶴美麗的句子,可以和同桌討論一下。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用嘴巴讀,迅速在腦海中浮現出生動可感的畫面。 熟讀精思,把文字符號轉換成形象。

(三)品讀課文,體驗美;

課文二、三自然段的教學,是本文的重點,值得細細品讀。以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很容易被丹頂鶴美麗的外形顏色吸引,這時,老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進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學。在教學丹頂鶴的顏色美時,我利用圖片,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語句,從而在腦海裏明確建立丹頂鶴的美好形象。對於丹頂鶴色彩的美,我重點讓學生比較理解“潔白”“黑”“鮮紅鮮紅”這三種色彩在丹頂鶴身上搭配的和諧分明。第二句把鮮紅鮮紅的頭頂比作紅寶石,通過放大的圖片引導學生感受丹頂鶴鮮紅、富有光澤的頭頂,進而體會頭頂的一點紅使丹頂鶴的形象更加熠熠生輝,順勢理解課題上的“丹”,理解丹頂鶴名字的由來。句中“嵌”的字義較難理解,出示帶橡皮頭的鉛筆,直觀形象地來理解。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丹頂鶴的形體美、姿態美。師問喜歡這樣的丹頂鶴嗎?引出本段的中心句“丹頂鶴很逗人喜歡。”銜接到本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讓學生自己讀讀,說說從中你讀懂了什麼?得出丹頂鶴的另一名字“仙鶴”。然後重點品讀“丹頂鶴無論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麼高雅。”先讓學生讀準句子,出示詞語“引吭高歌”、“展翅飛翔”要是就字面意思解釋給學生聽,他們很難理解;作者用這兩個詞就是爲了表現丹頂鶴的姿態優美。基於以上兩點考慮,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再現丹頂鶴動態的美,讓學生找找哪隻丹頂鶴在引吭高歌,哪隻在展翅飛翔,並做做這個動作。這時孩子們內心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了,適時演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配樂配畫美讀2、3自然段。

音樂可以啓迪孩子大腦,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放鬆。優美的詩句,再配上動聽的音樂,讓人心曠神怡。抒發孩子內心的對丹頂鶴的喜愛之情。

接着,讓學生在頭腦中放放小電影,教者引背第3自然段,讓學生能背誦下來,起到積累的效果。

最後再啓發學生說說還有的丹頂鶴在幹什麼?相機出示圖片,一幅幅美不勝收的丹頂鶴圖片不停地刺激着學生的視覺感官:“水中漫步、捕捉小魚、翩翩起舞、哺育幼鳥、追逐嬉戲、梳理羽毛”。一個個富有詩意的畫名吸引着學生閃亮的眼睛,帶給孩子美的視覺享受。此時進行語言訓練“不論……還是……”。學生定能有感而發,結合看圖,豐富了想象,課文的語言在此時得到深刻內化。

蘇教版語文教材強調以讀書活動爲“經”,語言文字的訓練爲“緯”的一條“讀書感悟——背誦積累——遷移運用”的訓練主線。這一環節抓住重點語句訓練朗讀,是引導學生讀好書的重要手段,同時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體驗,在情感交流的“對話”活動中表達情感,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進入樂讀、美讀的境界,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在學完2、3自然段後讓學生做個小畫家,給畫好的形態各異的丹頂鶴添上顏色。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鞏固所學內容,讓學生對丹頂鶴的美麗再次有一個完整深刻的印象,另外,激發學生和丹頂鶴做朋友,保護丹頂鶴的慾望,過渡到下文的學習。

第四自然段的學習先展示丹頂鶴的第二故鄉——我國的黃海之濱,對“第二故鄉”的理解,讓學生把一,四節連起來讀,然後問:丹頂鶴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就可以說遙遠的北方黑龍江的扎龍就是他的第一故鄉,第二故鄉就是“黃海之濱”。並補充介紹相關知識。引導想象丹頂鶴怎樣“無憂無慮”,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給畫面配上解說詞。體會這個地方適合它生存,不僅僅是因爲自然條件的優越,還因爲人類在保護他們。

這樣的設計正符合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功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持續發展”的要求。

(四)領悟情感,表達美。

孩子們經過小畫家的塗色、表演的點撥己是激情高漲,丹頂鶴的美麗形象已飛到他們的心裏,此時,讓他們戴上頭飾讀課文是水到渠成。

低段的語文教學應屏棄煩瑣的分析和故作深奧的解讀,提倡簡約和可接受性。我們的教學過程應力求簡單明快,教學手段應力求簡便有效,對教學內容的體悟應力求簡明扼要,使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樂於接受,這樣我們的課堂纔會顯示出活力與實效。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應是一個互動的,有生命力的課堂,在“目標——過程——結果”的演變過程中,除了預設的精彩以外,伴隨着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定會“生成”許多無法預知的精彩。

“亦師,亦生,教學相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