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2篇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2篇

一、整體感知

爲了突出這個“變”,我採用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魔術師吸引學生興趣。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從而,讓學生明白小魔術師就是“水”。本節課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課文,讓學生和我一起進入這個角色,用師生互動的方式來讓學生儘快投入到角色中,按課文特點進行教學,僅能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二、緊扣主線,理解朗讀

圍繞“變”字進行說明介紹,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們從變“雲”,讓學生理解雲的變化過程,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老師參與到我會變“雲”,激發學生的參與面,調動學生的興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通過動作表演。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先寫水的形狀變化,接着寫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裏的狀態變化,最後寫了水的性格變化及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和災害。 最後,是水的性格變化。通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知道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脾氣的感受。比較朗讀是最能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表現,我採用女生讀溫和的部分,男生讀暴躁的部分,這樣一比較起來很容易讀好這一段。

三、在教學組織上,某些環節並沒有處理好。例如,在處理露珠和霜這一自然段中,學生對露珠比較瞭解,可是對霜比較謀生,課件準備霜的圖片比較少,如果更能好的把資料蒐集好,合理安排結構,效果會更好。通過圖片直觀和朗讀的體會加上討論的深入,會更好的理解課文。我在教學時,教師的講比較多,應該更多放手給學生。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

本課是小學語文二年級3冊第 七 單元的課文,課文介紹了水的幾種不同狀態,水的不同變化,教育學生珍惜水資源,節約每一滴水,課文語言簡單易於學生朗讀理解,我在本課教學中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再現了下雨,下冰雹、下雪的過程,其實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學生並不知道這是自然界中水的循環過程,在這課中充分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基礎上,畫出水都變成了什麼,既鍛鍊了學生讀書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總結提煉的能力。學生參與率較高,每個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課文語言的美妙。

這篇課文又以“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密切關係。文中不點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在教學時,我以謎語導入,導入形式簡潔、有趣,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充分讓學生自讀課文後,拋出大問題:“我”會變成什麼?學生紛紛搶着回答。

其中,有的學生回答:“我”會變成汽、雲;有的學生回答:“我”會變成雨、雪、雹子;還有的學生回答:“我”還會變成露珠、霜。面對學生們的回答,我及時表揚:你知道的真多!根據聲畫同步的教學方法,我很快將水的不同形態利用多媒體再現出來,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一目瞭然,課堂裏的氣氛更加活躍。

我不失時機地追問:“如果你是它,你最想變成什麼呢?爲什麼?找出相關的句子與小組同學讀一讀,說一說。”於是,教室裏一片熱鬧的場面。他們有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感情地朗讀;有的繪聲繪色地表演起來……他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願意變成雲,因爲雲在不同時候能夠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特別奇妙!於是,我及時引導:那你們知道雲是怎麼形成的麼?配合形象直觀的課件,使學生對雲的形成過程有了清晰的認識。也有的學生說想變成雪,因爲下雪能夠淨化空氣,景色很美。我就鼓勵他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結尾一段是讓學生了解水的不同性格,即它溫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尤其是它有危害人類的一面,讓他們有較爲直觀的認識,突破他們因年齡侷限的生活環境所無法看到的實景,我運用了多媒體展現洪水氾濫,江河污染的一些畫面。面對這些畫面,學生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有的說可以修建大堤、水庫,有的學生引用大禹治水的故事,更多的學生結合自身談了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水資源……教學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就這堂課的教學目的而言,我理解它首先是改革綱要中所指出的:“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課文內容既是語文課,又是常識課,既是課堂上的書本教學,又是貼近生活的環保教育、節水教育。而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只居於主導和啓發地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了更多地交流。而在教學手段上,既有聲,又有畫,既有課文,又有謎語,聽覺和視覺的交替衝擊,適合兒童情趣的方法反覆運用,使學生們對“水”的概念,領會得尤爲清晰而深刻。智育之外,由“水”的概念引申到大自然的概念,熱愛自然,也同步進行了啓蒙式的德育。有些地方,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也許過於深奧,但教學實踐證明:只要能做到深入淺出、概念清晰,語言得當,就一定能受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