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只有一個兒子》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只有一個兒子》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二年級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在實踐中感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是我課前思考的問題,也是力求在本堂課上達到的目標。通過課堂實踐,我感到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二年級語文下冊《只有一個兒子》教學反思

一、教學收穫:

讀說結合,創設情景,強化語言實踐,加深課文理解。我根據“以讀爲本,讀說結合,在讀中體會,在說中感受,引導學生主動感悟,自主實踐”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講究一種潛意識地理解。如:三個媽媽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盪,腰也快要折斷了。教師着力在朗讀上加以指導,讓學生讀出語氣。學生能讀出語感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就基本到位了。其次,設計情景說話,運用學生自己的語言表達對課文的理解。如:三位媽媽聽了老爺爺的話,回到家會對自已的兒子怎麼說,怎麼做?兒子聽了媽媽的話,會有什麼反應?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兒子,會怎麼做?讓學生大膽想像,並根據教師提供的語言材料:媽媽撫摸着兒子的頭,語重心長地說:“ ”規範而靈活地表達自己的理解。這種語言實踐很好地體現了“在情景中感知,在實踐中感悟”這一教學策略,不僅使學生的聽說、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養,而且也促進了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學生就能更深切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不足之處: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爲學生學習服務的,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都取決於學生的接受情況,要看是否適合學生。我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實際能力認識不足,過高地估計了學生。在學習第11節時,我不僅要求學生找出相關的動詞,還要求學生抓住動詞來表達自己的理解。這對二年級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難以表述,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