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柳宗元《江雪》教學設計彙編

柳宗元《江雪》教學設計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柳宗元《江雪》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柳宗元《江雪》教學設計彙編

1.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3.課後作業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過程

  一、談雪激趣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怎樣的雪景?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裏釣魚的情景嗎?詩人柳宗元就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出示雪景圖)

 二、初讀感知,想像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儘可能在腦海中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像畫面。

3.指生朗讀。

4.說說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麼,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播放音樂,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隻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裏,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2)剛纔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麼補充的?

(1)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2)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3)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的?

(1)抽生讀。

(2)集體評議。(師指導讀好停頓、節奏、韻腳。)

(3)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4)抽生背誦。

課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優秀詩文還有很多。課後同學們從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歡的詩,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

  柳宗元《江雪》教學設計二

 設計說明

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教學古詩時,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品味玩索、深挖細摳,使學生在學習古人用詞準確、深刻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認識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學習目標

1、理解“千山、絕、萬徑、蹤、滅、蓑笠翁等詞意思,在想象詩中意境深遠的畫面中理解詩意。

2、背誦、默寫《江雪》並在語境中運用古詩。

 教學重點

體會《江雪》的語言美及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新課引入。

出示:一幅畫面,畫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釣。

請學生組織語言說說畫面的情景。

(從訓練學生根據畫面說完整話開始,同時引出下面的古詩的語言的品味與欣賞的學習)

 二、反覆朗讀,品味詩語。

師: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述這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直至成誦。

2、學生品味詩語言。

師:畫面好空曠,情景好淒涼,背景好寥廓,這麼一幅悽清的山水畫作者卻只用了20個字就表現出來了,贏得了衆多人的稱讚,你們喜歡這首詩嗎,爲什麼?

(如柳宗元的詩具有一種 對稱美,“千山”對“萬徑”, “滅”對“絕”,“孤”對“獨”,蓑笠翁對寒江雪。對這首詩展現的畫面是一種淒涼美,這首詩,語言具有對稱美。同樣的意思,同樣是這樣的組合,是組合得這麼巧妙,這種妙的組合叫人讚歎,更讓人歎爲觀止的是其間蘊含的情意。)

(詩意、詩味、詩情僅僅存在於詩的言語形式中,改變了言語形式,詩意、詩味、詩情也就隨之改變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學生述說自己爲什麼喜歡這首詩之際,詩美的表達方式也潛移默化於學生頭腦之中。)

 三、瞭解背景,體會感情。

1、你們猜一猜,作者寫這首詩可能是什麼時候。

老師隨機介紹讀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東)所以人們稱他柳河東,20多考中進士,博學多才。32歲那年參加改革,成爲核心人物,名氣很大,誰知改革失敗,被貶爲永州降幾級,十年後才被召回,後又被貶到更偏遠的柳州,46歲那年在憂悶中病逝。這首古詩,就是詩人被貶到永州時所作。當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無生機的世界裏,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獨釣的情景,他會那麼想呢?

1、指導朗讀,讀出苦悶,煩惱,或者讀出堅貞不屈,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這裏的背景介紹不是由教師直接傳授於學生,而是讓學生從詩的字裏行間體會出來。教師的“導”也是在學生認知基礎上的引導。)

 四、嘗試運用,加深體會。

師:我們現在學古詩,一邊爲了瞭解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二是積累優美豐富的言語;三是學會正確運用,提高語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曠無人,俱寂無聲,頗有一種:“ ”的感覺。

2、雖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詩句“ ”不正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嗎?

(化消極積累爲積極運用,實現活學活用。)

  五、拓展閱讀,開闊視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寫有一百四十餘首詩,大多的是抒寫被貶後心情愁悶,只得寄情山水田園的詩。

我們來看其中兩首詩:出示: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共悽悽,

春半如秋意轉速。

山城過雨百花盡,

榕葉滿庭鶯亂啼。

與潔初上人間看山寄京華新龍

海畔尖山似釧芒,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爲化得身千億,

散向峯頭望故鄉。

你又如何明白詩中蘊涵着淒涼、苦愁與悲傷呢?引導學生從字裏行間體察作者的情感雜思。

把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後才能知道,水果的營養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學古詩要讓學生咬文嚼字,反覆吟誦,在體悟情味中賞析語言,在推敲語言中領悟意境)

 六、總結學習,抄默古詩。

提醒容易寫錯的字 蓑 笠 獨,先抄寫生字,再或抄寫或默寫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