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和反思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教學目標: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和反思

1.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積累相關的語言。

2.掌握事物類說明文的基本閱讀方法。

3.學習本文先總後分的結構特點,瞭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

2.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基本內容,瞭解先總後分的結構特點。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引起課文:

㈠作家作品

葉聖陶(1894--196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著名語文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解放後,歷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並當選爲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和民進中央主席。

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1930年7月,朱自清在北平的清華園,寫了一篇題爲《我所見的葉聖陶》的小散文,內中提及1921年秋第一次見到28歲的葉聖陶時的感受,爲他那年紀並不老但“樸實的服飾和沉默的風度”所感染。在其後的交往中,朱自清在葉聖陶身上,見到很多看似尋常卻也崎嶇的景象,並認定,葉氏的沉默寡言而不喜歡論辯、極爲和易而從無怒色,是一種智慧之舉;此外,提筆從容而文稿極清楚、生活隨意卻極有秩序、態度積極卻不怎麼浪漫,這些,均“出於天性”,出於一種自然而然的生命狀態。他在做小說編輯期間,葉聖陶先生髮現並扶植過的作家有茅盾、巴金、丁玲、戴望舒諸人,堪稱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文壇伯樂”。

㈡蘇州園林

蘇州是中國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

蘇州園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建築上集各家之長,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組成的綜合藝術品,集自然美,建築美,繪畫美於一身,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蘇州園林面積均不大,大的四五畝,小的不足一畝,但造園藝術極爲講究,以其風格迥異、獨具匠心受到世界注目,繼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獅子林、滄浪亭、藝圃、耦園又於2000年年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有四大名園,拙政園、留園佔據二席。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爲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㈢葉聖陶與蘇州園林

葉聖陶先生自小生長在蘇州,他對蘇州的一草一木充滿了深厚的感情,特別是與馳名中外的蘇州園林結下了不解之緣。

蘇州是一座美麗的園林之城,據葉聖陶先生自己說,遊過的園林達十多個。中學時代他曾與同學顧頡剛、王伯祥等組織了詩社“放社”,經常在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等園林裏舉行文學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全國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要職,長期居住北京,然而對蘇州園林仍是夢牽魂縈。一九五六年,同濟大學出版了陳從周教授編撰的《蘇州園林》圖冊,葉聖陶先生得悉後,函購了這本圖冊,他自己說:“工作餘閒翻開來看看,老覺得新鮮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

一九七九年初,陳從周邀請葉聖陶先生爲他的一本由風光畫報出版社出版的《蘇州園林》圖冊作序,葉聖陶慨然允諾。課文是葉老病癒後爲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言。他在序文中概括地論述了蘇州園林的魅力所在。

葉聖陶先生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他寫的《蘇州園林》從欣賞者的角度概括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基本特點。今天讓我們一起步入有深厚園林情結的葉聖陶老先生的《蘇州園林》。

二、學習課文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要求用着重號標出說明對象,用橫線標出蘇州園林給人的總體印象,用序號標出說明順序,用波浪線標出蘇州園林的總體特點,用批註點明說明方法。在此基礎上理解說明文的結構與中心。

老師指導學生梳理:

語音:倘(tǎng)若 鑑(jiàn)賞 軒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鏤空(lòu) 重巒疊嶂(zhàng)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斟酌(zhēn zhuó) 闌干(lán)

說明對象:蘇州近二百處園林的共同特點和給人的整體印象。

總體印象: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總特點:“處處入畫”,具體表現爲四個“講究”和一個“一切”。

㈠理解說明文的整體結構。

1.指導學生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點題:各地園林的標本

總說: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亭臺軒榭的佈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大處講究 花草樹木的映襯

近景遠景的層次 人如在圖畫中

分說: 每個角落的圖畫美

細處着眼 門窗雕鏤琢磨工夫

建築材質顏色搭配

結語:可以說的不止以上寫的這些

2.本文在構思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從整體到局部。文章首先指出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此後就主要從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與遠景的層次四個方面對蘇州園林的這個共同點作具體解說。

文章在結構層次安排非常巧妙。一是沒有按常見的空間順序,而是採用了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先作概括說明,言其共性: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出現一幅完美的圖畫。二是圍繞中心作具體說明,從主到次,使文章條理清晰。

㈡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

明確:文章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再現了它的畫意美,顯示了設計者和工匠們的智慧和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

 三、總結

  四、佈置作業

1.精讀課文,完成課後練習。

2.蒐集有關蘇州園林的資料。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深入理解課文,學習說明文的寫作的基本方法。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複習上節內容

  二、學習課文

第二步,精讀課文,理解說明文的要素及語言。

㈠指導學生理解說明文的要素

1.精讀課文第一段,思考什麼叫“標本”?它呼應下面哪一句話?本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明確:“標本”在文中指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爲代表的事物,即可以作爲學習、仿效的典範。

呼應的話是:各地園林多少受蘇州園林的影響。

主要寫的是: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

2.精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是什麼?怎樣理解這個特點?園林的建設者是如何體現這個共同特點的?

明確: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說明蘇州園林追求的標準非常高。

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3.精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本段主要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運用這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明確:主要運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作者用圖畫來比方,將對稱的建築比作圖案畫,不對稱的建築比作美術畫,這樣淺顯好懂,也爲後文的比較奠定了基礎,後文將美術畫與園林畫比較,突出了蘇州園林的建築不講究對稱的特點。

4.精讀第四自然段,思考蘇州園林的假山有什麼特點?池沼有什麼特點?

明確:假山的堆疊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使遊覽者遠望的時候彷彿觀賞宋元工筆雲山或者倪雲林的小品,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在山間。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的寬敞,以池沼爲全園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佈置。如池水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橋樑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池沼裏養着金魚或各色鯉魚,構成一幅畫的效果。

5.精讀第五自然段,思考本段採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請結合內容具體分析。

明確:本段採用了從總到分的說明順序。先總說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的特點在着眼於畫意,再從高樹與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互搭配說明樹的栽種着眼於畫意,接着從修剪成的各種狀態說明修剪樹木也着眼於畫意。

6.精讀課文最後四段,思考蘇州園林中的花牆和廊子有什麼作用?蘇州園林的角落有什麼特點?蘇州園林的門窗講究什麼?色彩有什麼講究?

明確:

蘇州園林中的花牆和廊子的作用是:使之層次多,景緻深。

蘇州園林的角落有什麼特點是:注意畫圖美。

蘇州園林的門窗講究:工細而決不庸俗,形成高度的圖案美。

色彩講究:極少用彩繪,講究色彩的相互映襯,講究與草木之色的配合,讓人感到安靜閒適,各種花開的時節,使得各種花明豔照眼。

㈡指導學生理解本課語言

1.找出能體現本文平實準確風格的語句加以分析:

⑴“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帶點的詞是否可以刪去,爲什麼?

明確:不能刪去。“似乎”在這裏表推測,因爲這些園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設計者和匠師們都已故去。作者沒法直接聽他們說,只能是推測。

“務必”表明設計者們堅定的追求。在這裏“務必”對遊覽者的觀察點起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

⑵比較“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與“至於池沼,全引用活水”這兩個句子,說說表達效果爲何不相同?

明確:前一句用“大多”來說明比較客觀,作者是僅在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內介紹蘇州園林的,不排除個別池沼沒有引用活水的情況;而後一句用“全”就太絕對了,如果沒有一處一處的考察覈實,就不宜這樣說。

⑶“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放意避免似的”。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可否刪去?

明確: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表意肯定,一點都不含糊。

2.積累下列詞語

鑑賞:鑑別和欣賞(藝術品、文物等)。

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因,依照。

自出心裁:出於自心的創造和裁斷。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多指關於詩文、美術、建築等)。

軒榭:軒,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築在臺上的敞屋。

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峯。巒,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峯。重巒疊嶂,文中指假山堆疊的形狀。

閱歷:文中指由經歷得來的知識。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胸懷中有山水風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丘壑,課文中指山水風景的形象。壑,山坳中的溝池。

雷同:指隨聲附和,文中指不該相同而相同。

玲瓏:精巧細緻。

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種種美的姿態。

盤曲嶙峋:盤曲,曲折環繞,也作蟠曲;嶙峋,突兀的樣子。

珠光寶氣:形容服飾、陳設等非常華麗;又指珍珠與寶物發出的光輝。

諸如此類:與此相似的種種事物。

別具匠心:具有與衆不同的巧妙構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斟酌:考慮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閒適:閒靜舒適。

3.將上述詞語連詞成段,要求寫出創新與個性,不少於150字。

4.寫完後組織學生交流,然後評講、總結。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容,讀寫結合,質疑問難。

㈠讀寫結合

1.本文突出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明確:作者巧妙地從遊覽者的角度,從蘇州園林的給遊人留下的印象着眼,介紹蘇州園林的相同點,然後再分別從大處着眼、小處講究的角度具體加以介紹,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寫個別園林,而給讀者以鮮明的整體感。

2.採用總分的結構形式,以介紹某處公園或農家樂爲內容,寫成提綱,然後交流。

3.老師在交流的過程中講評、總結。

㈡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提出不懂之處或不贊同作者看法之處,然後討論解答。

 三、總結本課所學

㈠指導學生歸結本課應積累的語言。

㈡指導學生歸結閱讀事物類說明文的方法。

㈢指導學生總結總分式結構的運用與作用。

㈣指導學生思考學了本課在鑑賞園林方面有何收穫。

 四、佈置作業

1.將課內完成的提綱修改後寫成一篇不少600字的作文。

2.預習。

教學反思

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語言與掌握說明文的基本閱讀方法與寫作上。

教學的引起部分重在激趣,通過介紹作者以引起學生對作者的興趣,介紹蘇州園林,引起學生對蘇州園林的興趣,介紹寫作背景,引起學生對課文本身的興趣。

閱讀的第一步,重在指導學生解讀事物類說明文的基本方法,通過梳理,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基本內容與結構特點。

第二步,理解要素部分,學生逐段精讀,讓他們根據內容特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說明順序與方法。理解語言部分,讓學生通過分析語句,瞭解平實說明文語言的特點,並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積累詞語的部分,一是理解,二是運用。

第三步,讀寫結合部分,抓住本文最主要的結構特點加以理解,並讓學生通過擬提綱的方式予以強化掌握,質疑問難部分,放開讓學生自由提問,然後引導學生掌握。

從教學實踐看,開頭的引起由於材料比較新穎,學生聽得用心,第一步整體理解難度不大,加之採用邊讀邊勾劃邊評點的方式,降低了難度,效果較爲理想,第三步學生參與度高,效果也比較理想,困難的是第二步,本課術語雖少,但語言豐富,作者採用的方法靈活,學生理解概括存在一定困難,結果成了老師引導多,學生能獨立完成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