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百靈鳥和她的孩子範例

百靈鳥和她的孩子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寓言故事是一座豐富的文學寶庫,有些寓言故事反映了社會面貌和政治現實,有些寓言故事承載了人們的智慧和教訓,而有些寓言故事本事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勝。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百靈鳥和她的孩子

  (一)百靈鳥和她的孩子

從前有一隻百靈鳥,在麥地裏築起了一個巢。麥子開始成熟了,她就爲她的子女焦慮起來,因爲如果割麥人一來,就會抓住他們,把他們害死。因此,她每天出去覓食的時候,就囑咐小鳥們注意聽人家說的話,好讓她知道什麼時候該把他們搬到新家去。一天,她沒在家,農夫來了,看見麥子已熟,說,“是收這些莊稼的時候了。我得去請鄰居們來幫忙。”小鳥們聽了這些話十分激動,就告訴了他們的母親。“我們不用驚慌,”她說,“如果他要等鄰居們來幫他的忙,就得等很長時間。”第二天,農夫又來了。“這些麥子夠熟的了,”他說,“我們得動手了,兒子,去對我們的親戚們說,讓他們來幫我們收割。”“現在我們肯定得搬走了吧?”小鳥們問。“他們的親戚自己也有麥子要割,”百靈回答,“我們還用不着搬走。”第三天,農夫又來了,看見麥子熟過了,連麥粒都掉下來“我們不能再等了,”他說,“兒子,去僱幾個割麥的人來,我們明天就開始幹活兒。”“如今我們必須搬走了,”百靈鳥聽了這話說,“一個人親自動手辦起事來,而不託給別人,那就有了辦成的希望了。”

[-(@_@)-]

  (二)眼盲心明

有一個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長彈琴擊鼓,鄰里有一個書生過來問他:“你有多大年紀了?”少年說:“15歲了。”“你什麼時候失明的?”“3歲的時候。”“那麼你失明已經有12年了,整日裏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間社會的形態,不知道容貌的美醜和風景的秀麗,豈不是太可悲了嗎?”那失明的少年笑着說:“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實際上大都是盲的。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四肢和身體卻是自由自在的。聽聲音我便知道是誰,聽言談便知道或是或非。我還能估計道路的狀況來調節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險。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長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費精力去應付那些無聊的事情。這樣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我不再爲眼睛看不見東西而感到痛苦。可是當今某些人雖然有眼睛,但他們利令智昏,看見醜惡的東西十分熱衷,對賢明與愚笨不會分辨,邪與正不能解釋,治與亂也不知原因,詩書放在眼前卻成天胡思亂想,始終不能領會其要旨。還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爲,跌倒之後還不清醒,最後掉進了羅網。這些人難道沒有眼睛嗎?那些睜着眼而昏天黑地亂竄的人難道不也是盲人麼?他們實際上比我這個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嘆呀!”書生無言以對。

這個故事揭示了這樣一種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嘆,而心理上的“盲”更爲可悲。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揚長避短,全神貫注於所擅長的事業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績來,領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如果昏昏然過日子,甚至胡作非爲、倒行逆施,即使雙目明亮、四肢發達,也是一種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睜眼瞎”和“人形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