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爲什麼要建造航天飛機範例

爲什麼要建造航天飛機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大家知道第一個登上天空的是誰嗎?是蘇聯乘坐“東方號”飛船的航天員加加林。航天員都是坐在飛船裏,用火箭把他們發射到太空,等執行完任務後,再返回地球。既然有了飛船,爲什麼還要建造航天飛機,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爲什麼要建造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是人類航天史上具有標誌意義也是頗有爭議的載人航天器。在航天飛機誕生之前,把人送上太空的載人航天器只有宇宙飛船。比如第一位航天員蘇聯的加加林乘坐的“東方號”飛船,比如美國第一位航天員謝潑德乘坐的“水星號”飛船,再比如登月航天員阿姆斯特朗乘坐的“阿波羅”飛船……那時,航天員都是坐在飛船裏,用火箭把他們發射到太空,等執行完任務後,再返回地球。當然,這些飛船都不是船的模樣,而是錐體形狀(蘇聯早期飛船是圓球形,後來改進爲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錐體形狀)。

那爲什麼有飛船了,還要研製航天飛機呢?相比飛船,航天飛機有什麼優點,最終讓美國和蘇聯決策要研製這種新型航天器呢?

這事說來話長,也頗曲折。根據早前的.認識,飛船和火箭組合飛行似乎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能重複使用,飛船和火箭都只能用一次,這好像不太划算。爲什麼飛船隻能用一次呢?原來飛船發射時會遭遇各種嚴重振動,返回地球時,高速墜落,又被大氣層嚴重燒蝕,不能再度使用。此外,發射飛船的多級液體火箭也是一次性的,一級一級脫落後,箭體墜落地面,都被摔得面目全非,不可能重複使用。早期的航天工程師們認爲,這是一種浪費。

本着重複利用、不浪費的美好初衷,航天工程師們開始構思能重複利用,載客、載貨更多(比如可以載7名航天員、30噸貨物,遠遠超過飛船的運力),像飛機一樣着陸的載人航天器,這就是航天飛機誕生的初衷。這種新型的載人航天器綁在火箭上,通過火箭發射,着陸時卻可以像飛機一樣,利用空氣的升力,輕盈地滑翔而落,實在是很美好。

航天飛機的構想打動了很多人,美國和蘇聯的工程師們先後開始研製這種新型的航天器。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美國率先研製出了能重複利用的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的結構分爲3部分:2支固體助推火箭、1個燃料外儲箱、1架軌道器。其中,固體助推火箭助推航天飛機發射後,會被航天飛機拋離,然後打開降落傘,降落在預定區域,打撈維護之後,可以繼續用;燃料外儲箱則不能重複利用;軌道器是載人裝貨的航天器,是航天飛機的主體,它類似一架小型飛機,也是可以重複利用的。

航天飛機是在冷戰期間激烈的太空競賽中誕生的,美國和蘇聯兩個航天強國都花費巨資,研製出了真正執行太空任務的航天飛機。兩個國家的航天飛機外形和結構也非常類似。其中,美國共研製出了5架,分別是“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它們總共執行了135次航天任務。蘇聯只研製出了1架航天飛機,那就是“暴風雪號”。

美國航天飛機研製出來之後,先後執行了很多種以前飛船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運送了很多體積龐大的軍事偵察衛星,釋放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內的很多大型科學觀測航天器,參與組裝了“國際空間站”等。航天飛機的舒適性也比飛船要好,對航天員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前那麼苛刻。比如,1998年10月,77歲的美國航天員格倫(第一位進入軌道的美國人),乘坐“發現號”航天飛機飛上太空,創造了老人上太空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