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鹽袋子的傳說故事

鹽袋子的傳說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9K 次

相傳很久以前,在般陽縣城城西,有一個財主叫朱有福,他家裏常年僱着六七名長工,其中有一個小長工專門放羊。小長工父母死得早,沒有給他留下名字,人們見他從小放羊,加之他本姓王,於是送給他一個綽號叫王羊倌。王羊倌覺得這個名字不錯,大小是個“官”,管着百十號羊,覺得挺高興。

王羊倌聰明伶俐,雖說沒念過書,不識字,但從其他長工短工那裏聽到不少故事,悟出了不少道理,增長了不少見識和智慧。他遇事肯動腦子,做事幹淨利索,顯得精明老練,一心想做個傳說中殺富濟貧、打抱不平、爲民除害的俠客。

鹽袋子的傳說故事

隨着時光的流逝,王羊倌漸漸長大。由於他勤快、愛動腦子,他放的羊上膘快,繁殖得多,時常得到東家朱有福的獎賞。爲了讓羊多吃草、肥得快,他發明了啖羊法。啖羊就是給羊開胃,放養人把鹽撒在地上,讓羊舔食,以增加羊的食慾,增強羊的體質,促使羊上膘。

他啖羊是選野草旺盛、離開水源的地方,先讓羊吃個大半飽,然後把鹽撒在石板上,羊一看見鹽就爭相舔食,由於口渴喝不到水,羊就拼命地吃草。這樣一來,羊吃草多,肥得就快,抗病力也強。

王羊倌爲了啖羊,腰上總是彆着個裝鹽的袋子。每逢陰天下雨之前,腰上的鹽袋子就潮乎乎、溼漉漉的。一遇上這種情況,王羊倌就帶上防雨的蓑衣,就近放羊。因此,他從沒淋過雨。後來他還能根據鹽袋子的返潮程度,判斷下大雨還是下小雨,頭午下還是下午下,甚至連下雨時刮不颳風都摸索個八九不離十。

這樣一到下雨前,他就告訴長工們,讓他們帶好雨具,避免淋雨。

有一天,王羊倌看見打下的滿場麥粒,急切地告訴東家說:“天過不了晌午頭就有大風暴雨,得趕快把麥子收起來。”朱有福擡頭看了看天,只見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根本不像有雨的樣子,一點也不相信。但長工們勸道:

“東家,王羊倌真會看天,他說有雨就準會下雨。”大家七嘴八舌,紛紛勸說朱有福。朱有福這才半信半疑地說:“得,聽他這一回,不過天要是不下雨,我可罰王羊倌五天工錢。要是說準了,中午開齋,饅頭就雞蛋。”大夥齊忙活,剛把麥子收進倉,果然就颳起了幾十年未見的颶風,隨後暴雨傾盆而下,直灌得溝滿壕平。南關張員外、北村高財主因風大雨急,一季的麥子衝了個精光,連急帶淋害了一場大病,差點送了命。朱有福爲自家麥子顆粒無損暗自高興,不由自主地唱起了二黃。此後朱有福安排農活時,總是試探着問一下王羊倌,王羊倌先是下意識地摸一摸腰間的鹽袋子,再裝模做樣地掐掐指頭,看看天,說得十有九準令朱有福刮目相看。

這年般陽縣太爺六十大壽,一個月前就把請帖發給了各地的財主豪紳。生日這天,財主豪紳們都不示弱,各自帶着精心準備的厚禮,前往祝壽。酒席間個個藉着酒興吹噓自己。有的吹自己怎麼富有,有的吹自己怎麼有本事,還有的說給縣太爺送的禮怎麼值錢……朱有福實在沉不住氣了,又加上多喝了幾杯咳了咳嗓子,瞪着喝紅的眼睛,高聲說道:“我朱某不才,倒是能掐會算,就連老天爺幾時下雨,下大雨還是下小雨,下雨時刮南風還是刮北風,都無一不準,不信問問張員外、高大人我朱某看天干活,連放的羊都沒淋回雨。”張高二人早有所聞,連連稱:“是是是,今年夏天收的麥子,人家的一粒也沒淋着,俺兩家的衝了個精光。”縣太爺聽了也誇獎了幾句,並破例陪朱有福喝了兩大杯酒。

散席後,縣太爺乘着酒興,拿着禮單對着壽禮數了一遍又一遍,三更天了才迷迷糊糊睡着。日上三竿,醒來一看,除了禮單以外壽禮被偷了個精光。這下可苦了那些衙役們了,縣太爺大罵他們無能、飯桶。這時縣太爺突然想起了酒宴上能掐會算、連老天爺下雨都能算得出來的朱有福,於是派人火速請朱有福來縣衙。

朱有福一聽衙役說縣太爺派轎子來請甭提多高興了,心想:我今回禮送得重,說不定有好事。趕緊收拾打扮了一番,迫不及待地去見縣太爺。

到了縣衙,聽完縣太爺的訴說,朱有福渾身上下冷汗直冒,哆哆嗦嗦地說:“縣太爺,小人酒後胡吹,我哪裏能掐會算啊。”再偷偷一看縣太爺氣得要發狂的樣子,馬上改口說:

“不過小人的長工王羊倌倒是會算。”頓時縣太爺的臉由陰轉晴,吩咐道:“不管長工短工,會算就行,快快叫來!”朱有福慌忙從山上找到正在放羊的王羊倌,連哄帶騙,給他套上自己那件輕易捨不得穿的出門衣裳,用縣太爺的轎子把他擡進了縣衙。

縣衙裏,王羊倌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連聲推辭說:“我只會算天有沒有雨……”可是縣太爺根本不容他分辯,他越推辭,縣太爺越覺得王羊倌有兩下子,常言道,真人不露相啊。於是盛宴款待,推杯把盞,不知對王羊倌說了多少奉承話。王羊倌從小哪見過這種場面?見到縣太爺這麼擡舉自己,加上這個勸,那個陪,喝了個酩酊大醉,暈暈乎乎地就應下了這件事情。縣太爺看到王羊倌已醉,就派人收拾好了臥房,伺候王羊倌睡下,等明天再說。

王羊倌半夜醒過酒來,想起了縣太爺的請求,心想:這可咋辦啊?想到這,不由渾身冒出了冷汗。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腰上的鹽袋子,自言自語地說道:“鹽袋子啊,鹽袋子,這次可完了。”摸到自己身上穿的朱有福的新衣裳,又嘆道:“衣裳啊,衣裳,這次你可把我害慘了,你說我咋和縣太爺交待啊!”這時,偷了縣太爺壽禮的衙役嚴代梓正在窗外偷聽,他隱隱約約聽見王羊倌的話,霎時心裏涼了半截。心想:能掐會算的王先生真是神人!

鹽袋子的傳說故事 第2張

連自己的小名“易上”都算準了,服了服了!

於是推門而入,撲通一聲跪下,連聲求饒說:

“王先生啊,王先生,念我嚴代梓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學語幼兒,我只是一時貪財,求您饒我一命吧!保住我這養家餬口的飯碗,先生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因事發突然,一時弄了王羊倌一頭霧水,但從嚴代梓連聲求饒中,機靈的王羊倌明白了個八九成,於是裝模作樣地說:“算着是你就是你,饒你倒也不難,要保住你的飯碗可不容易,這還得看你自己。”

嚴代梓連聲承諾:“小人聽您的,全聽您的吩咐。”王羊倌神祕兮兮地說:“你必須用個紅包袱,把財產包了,放在孝婦河東岸正衝縣衙的那塊大石頭下,現在是子時,你須在寅時之前辦妥,並且三天不出屋門,否則就……”

第二天一早,縣太爺親自去請王羊倌吃早飯,飯後沒等縣太爺開口,王羊倌就掐着指頭子醜寅卯,唸唸有詞,似乎費了好大的勁才爲難地說:“這事我算着還有點不大好來,一些事我也不敢直說。”縣太爺急切地說:“不妨,不妨,先生但說無妨,有啥說啥。”這時王羊倌說:“我算着這財你不但擔不得,還有血光之災,要破大財,才能免這災。”縣太爺心驚肉跳,心想:可不,要是賊偷東西的時候,被我撞見,還不要了我的命,沒命還有啥財啊!

只要保得住命,保得住官,還怕沒有財發嗎?

馬上連聲說:“是……是,破財免災,破財免災。只要躲過這一關,先生您咋說我咋辦。”

王羊倌心裏想:你當般陽縣太爺五年了,般陽縣物產豐富,你搜颳得不少了,得想法讓你吐一吐。於是王羊倌面有難色地說:“這事可真有點麻煩。”縣太爺一聽更覺得大難臨頭了,連聲哀求:“請先生一定給我破一破,破一破。”王羊倌覺得時機成熟,試探着說:“試試吧。你的東西丟不了,你午時到正衝縣衙大門的孝婦河東岸,在一塊大石頭下就能找到。

丟的東西一件不少,還用紅布包着,過了午時就難辦了。至於破法嗎——就是用你的積蓄在孝婦河上修座橋,方便路人,積蓄若不夠再讓各鄉財主捐點。這樣,你就過河有橋,升遷有路,辦事有貴人扶持,否則,會破財丟官乃至丟命。”縣太爺半信半疑地聽着,內心很是矛盾:修橋?多年來百姓們一直在盼着,若修橋的話,這幾年搜刮的錢財可就全賠進去了。但是又不敢不信王羊倌的話,於是心裏就打起了小算盤:先看被偷的東西是否能找回來,若是能找回來,那可就是天意了。午時,縣太爺親自去尋,一看果然不差。縣太爺對天長嘆:“天意難違啊!看來非得爲民修橋了。錢乃身外之物,還是保官保命要緊。”於是孝婦河上就有了第一座石橋,這座石橋大大方便了往來行人和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