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鯉魚掛壁的傳說故事

鯉魚掛壁的傳說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相傳,楊堤、浪石一帶是灕江的魚窩,漁民都喜歡到這裏來打魚。說起來也怪,不管打魚的人多人少,打魚的時間是長是短,每人得到的魚,回家一稱正好兩斤。家家戶戶兩斤魚,生活雖不富裕,倒也還過得去。

鯉魚掛壁的傳說故事

一年春天,正是魚產卵的時節,突然,天上烏雲密佈,大雨夾着冰雹,一連下了三天三夜,灕江迎來了百年不遇的大水。洪水過後,江裏又出現陣陣浪濤,巨浪滔天,木船開不得航,竹排下不了網,好端端的一個魚窩,竟再也打不到魚了。幾十戶漁民由豐衣足食變成了缺吃少穿,個個唉聲嘆氣,不知河裏出了什麼水怪。

石銳大叔家裏有個十多歲的兒子江崽,有個成天在家織網的老伴。石銳大叔見自從這次漲水後,家家打不到魚,這幾十戶漁民忍飢挨餓,心裏十分焦急。他暗暗打定主意,要把這興風作浪的怪物弄個清楚明白。第二天清早,天還未亮,石銳大叔就悄悄起牀,跑到浪石灘江邊藏了起來,要看看是什麼怪物在興風作浪。石銳大叔在大石頭後面等了不久,突然見江裏波翻浪滾起來。他循着浪頭看去,只見浪石灘上有一個金鱗閃閃的東西露出丈餘長的背脊在往上躥。石銳大叔認定是一條鯉魚精在作怪,便決心要捉拿這鯉魚精,爲大家除害。

石銳大叔回到家後,就到圩上買回幾十斤青麻,叫老伴和兒子織一張又粗又大的漁網。一家三口,苦苦熬了七天七夜,才把一張大網織好。隔天清早,石銳大叔背起漁網正要出門,老伴要和他同去,他不準;兒子江崽要和他同去,他也不讓。老伴和兒子沒辦法,只好囑咐他多加小心。

石銳大叔來到浪石灘邊,爬到高高的石山上,雙目圓睜,死死地盯着江面的動靜。不一會兒,河裏的水又掀起了波浪,江心涌起翻滾的水花。眨眼間,那鯉魚精又在浪石灘上露出了背脊。說時遲那時快,石銳大叔用盡平生力氣,拿起漁網從石山上往江心撒了下去。那鯉魚精被漁網罩住,就拖着漁網如飛一樣往江裏游去。石銳大叔來不及鬆手,一下被帶人江中,撞在礁石上,沉人了江底。

兩天後,石銳大叔的屍體才從水底浮起,漂到岸邊。江崽把父親揹回家中,石銳大娘哭得死去活來。衆鄉親知道石銳大叔是爲大家除害而遭慘死,都來安葬他。石銳大娘因悲傷過度病倒了,江崽哭着請來大夫給母親治病。大夫說這病需要浪石魚窩裏的鱖魚蒸白參才能治好。江崽爲了給母親治病,每天都到浪石魚窩裏去捉魚,一連九天九夜,不見一條魚的影子。江崽氣得咬牙大罵那鯉魚精害他父母,不報此仇誓不罷休。第十天清晨,江崽又到浪石魚窩裏捉魚,突然江裏大浪翻滾,由遠而近。他仔細一看,見那鯉魚精正追着一條鱖魚。眼看就要追上,只見那鱖魚躥到岸邊,跳進了岸邊的水窪裏。因岸邊水淺,那鯉魚精追不到鱖魚,只好游回江心。

江崽見了,高興地跑到水窪裏,把鱖魚捉回了家,對母親說:“娘,我捉到了一條鱖魚,您的病很快就好了。”石銳大娘聽了,忙叫兒子把鱖魚拿來看看。江崽急忙把裝着鱖魚的水盆端到牀邊。卻見那鱖魚擡起頭,眼睛一睜一閉,竟流出兩滴眼淚。石銳大娘看了,覺得實在可憐,就對江崽說:“這鱖魚死裏逃生,剛剛躲過了那鯉魚精,我怎麼忍心再加害於它,你還是趕快把它放到村後的大清潭裏去吧。”

江崽覺得母親的話很有道理,就端起裝着鱖魚的水盆,走到村後的大清潭,輕輕地把鱖魚倒進潭裏,說道:“你快去吧,從此再也不會受那鯉魚精的迫害了!”

鱖魚游到潭中,忽然浮起來說話了:“小哥哥,謝謝你們母子救了我的性命。你可知道那鯉魚精的來歷?”江崽聽到鱖魚說話,便壯着膽子答道:“我們漁家被它所害,但現在誰也不知道它是哪裏來的妖怪,希望你趕快告訴我。”鱖魚說:“那鯉魚精是西天王母瑤池裏的一條金絲鯉魚,只因見這裏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就私自逃到這裏。它想要吃光這灕江的魚蝦,獨霸這青山綠水,永遠在此安家。”江崽說:“它鬧得我們漁家不得安寧,我與它有殺父之仇,請你告訴我,怎樣才能除掉這個鯉魚精。”

鱖魚說:“龍頭山上有個盤龍洞,洞裏有支神箭,只要你做了一百件好事,就可以進洞中取出神箭,把鯉魚精射死。”江崽聽了感激地問:“你是誰,請告訴我吧。事成之後,我們漁家要重謝你!”鱖魚道:“我是龍王的小兒子,被父王派來這裏管理水族,每天供漁家每戶兩斤鮮魚。你快回去吧,你母親的病已好,大家都在等待你除了那個鯉魚精。”說完,鱖魚的尾巴一甩,沉入潭底不見了。

江崽趕忙跑回家一看,母親果真病好了。他按照鱖魚講的,做了一百件好事。然後爬到龍頭山上的盤龍洞裏,果真見有一支鋒利的神箭在那裏放着。他向神箭拜了拜,便把箭取了回來,又請鐵匠打了一副有108斤重的鐵弓。他學着父親的樣子,清早天沒亮就背起弓箭到了浪石灘,找個地方躲了起來。公雞剛叫完最後一遍,江裏突然波濤翻滾,那鯉魚精又出來興風作浪了,那鮮紅閃亮的背脊全露出了水面。江崽看得清楚,急忙站在峭壁對面的石山上,拉開弓,搭上箭,嗖的一聲向鯉魚精射去。這一箭不偏不倚,正射中鯉魚的心臟,連魚帶箭,掛在了峭壁上。

從此,人們便把這個峭壁叫作鯉魚掛壁,把峭壁旁的河灘叫作鯉魚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