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新老三界的由來大綱

新老三界的由來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津浦鐵路從明光南下過金張小站後,一路向西南方拐去,過了謝嶺後纔開始漸漸取直通向滁州。鐵路怎麼會在這裏拐了個大彎子、繞了七、八里路?相傳這與晚清頭品頂戴封疆大臣吳棠緊密相關。怎麼說?且聽從頭道來。

新老三界的由來

古時候,一對鳳凰從鳳落集向南飛,落於一個叫吳郢的小山村。這村早年只有十幾戶人家,後不斷擴大爲集鎮,到了元末已發展成爲200餘戶的大鎮,因地處滁縣、定遠、盱眙三縣交界處,元末開始在這裏設鎮,取名"三界市"。清同治初年,三界人、封疆大臣吳棠,附片奏準,建有土城,逐漸繁榮。清末設有芝生書院,六合舉人汪達鈞稱三界爲"萬山叢中小桃園"。這就是老三界。民國21年(1932年)設置嘉山縣後,老三界爲縣治所在地。1937年底,日軍侵佔縣城老三界,焚燒房屋,街市逐漸凋敝荒涼。

三言兩語說完了老三界千年變遷史,言歸正傳。話說清光緒34年由呂海爲暫辦大臣,修築津浦鐵路,後改由郵政部尚書徐世昌兼任。在修築明光至滁州段時,原計劃路以老三界。三界吳氏家族知道後極力阻止,因鐵路正好從吳家祖墳地經過。封疆大臣吳棠的"勤惠公祠"建於此,祠裏還有慈禧太后親自撰寫的祭文匾一塊。吳家人說破了吳家風水是小事,動了祠堂裏的匾額於大清江山不利纔是大事,迫使工程停了下來。修路清官將此事向上反映,徐世昌得報後下分生氣,一個亡故大臣的祠堂和墳地就能阻止國家修鐵路嗎?但一打聽後,方知此已故大臣非一般人可比,他生前是皇太后慈禧心中的大紅人。道光年間,慈禧的父親惠徵攜雛挈眷,在徽州候缺,就受過吳棠的贈濟,後來吳棠出任清河縣知縣,惠徵過世。運靈柩的喪船到了清河縣,吳棠家人因粗心錯把300兩銀子送給了慈禧,慈禧感動得淚流滿面,當時就發誓,有朝一日得勢一定厚報吳棠恩德。到了咸豐時,慈禧果然得寵,仇家告御狀欲整吳棠,不但沒有告倒,因有皇太后護着,反而官運亨通,青雲直上,從一個七品縣令,逐步升到頭品總督。

徐世昌知道了吳棠這些底細,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了。一日上朝,徐世昌把修鐵路三界受阻之事稟於慈禧太后。開始慈禧欲大發雷霆,有誰這麼膽大,拿祖墳風水阻止修路。但一細聽是"勤惠公祠",便沒了脾氣,因朝臣稟報其他事,惹得慈禧心煩,她打斷了徐世昌的話說:這些小事也來煩我,繞過吳家祠堂不就行了嗎?徐世昌一聽不敢多言,退朝後他派人詳細測算了繞過吳家祖墳地需多出多少路程,多花多少銀兩,然後寫成奏章呈報慈禧。慈禧看了奏章提筆寫了一個大字"繞"。後徐世昌聽慈禧身邊人傳出話說,當時慈禧很不高興地說:"繞一點路,多花一點錢算什麼?若不是當年吳棠救了葉赫那拉一把,哪有我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