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精選12篇)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提起霍金,可能會想到《時間簡史》,想到他那些難懂的理論,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歡迎來參考!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精選12篇)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1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就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就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就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2

在新的千年到來之際,美國白宮曾進行了一系列的演講,其中以科學爲主題的演講就是《想像與變革---下一個千年的科學》。它的演講者就就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教授、"輪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嚴重的殘疾,雙手只有3個手指能動。這個極度殘疾和極度聰明的科學家成了這次不同尋常演講的理想人選。外號叫"愛因斯坦"。

20世紀90年代,談論宇宙學漸成一種時髦,宇宙大爆炸理論雖不就是新的理論,但在公衆心中卻非常新穎。特別就是談到霍金,人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稱他就是自愛因斯坦之後最好的物理學家。

霍金就是英國人。他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恰好就是意大利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的紀念日,幾天前還就是牛頓的生日:1643年1月4日。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呱呱墜地的小霍金頭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環。用霍金自己的話說:"我估計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在同日誕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着迷於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製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遊戲,比如製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遊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遊戲時,小霍金的目標就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遊戲及製作都來自於探究事物並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後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3

霍金就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就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此時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爲了家庭,爲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爲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就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就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此時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就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就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就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爲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此時並全力以赴爲之奮鬥!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4

霍金非常苦惱,以至於霍金認爲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並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霍金在這時結婚了,5年後霍金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霍金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霍金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霍金認爲,'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霍金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霍金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霍金以黑洞的研究成名於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霍金認爲,滿足一定條件的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大家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

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藉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霍金髮現,質量等於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於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釐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恆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霍金認爲,在恆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恆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5

60年代,由於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時,黑洞研究使霍金初露頭角。霍金將熱學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爲,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乾淨,而最後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大家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霍金認爲,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雲,進而演化到大家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着,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看上去這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於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霍金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霍金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現在,霍金已快60歲了。儘管身體殘疾,霍金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霍金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於霍金那富於傳奇色彩的奮鬥經歷,霍金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畫面,聽着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和計算機合成後的聲音,人們爲現代物理和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爲人類的智慧所感嘆,並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峯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大家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體上的缺陷,可霍金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6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爲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爲“宇宙之王”。70年代霍金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爲此霍金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因此被譽爲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着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繫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霍金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霍金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爲複雜的玩具,據說霍金曾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霍金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霍金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霍金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爲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霍金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霍金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爲霍金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霍金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霍金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霍金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霍金很可能成爲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7

1942年1月8日,這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誕生了一位後來被人們稱爲“宇宙之王”的偉大人物——史蒂芬威廉霍金。

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爲德國曾承諾不轟炸英國的牛津和劍橋,所以當時居住在倫敦的霍金父母便選擇了"牛津”這個安全地靜候霍金的到來。霍金的父親是約克郡人,家境並不富裕,卻努力完成了在牛津大學醫學院的學業,併成爲了熱帶病專家。母親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也在牛津大學研究過哲學、政治和經濟。

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並不強,他花了很長時間才學會了閱讀。上學後,他在班級裏的成績也並不突出,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他的作業經常“很不整潔”,老師們都覺得他簡直是“無可救藥”,就連他的同學也瞧不起他,經常嘲笑他。

隨着年齡的增長,小霍金逐漸表現出對“事物是如何運行的”這類問題的興趣。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探其究竟,但對於如何把它們組裝回去,他卻沒有辦法了。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他的父母並不會因爲這些而責罰他,他的父親還會不斷幫助他,並主動教他數學和物理知識。

在霍金12歲時,他所在的班級裏有兩個淘氣的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他們認爲霍金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外號——愛因斯坦。可是讓所有曾經嘲弄過他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20多年後,當年那個被他們認爲必定會一事無成的小男孩,竟然成爲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的人物。

十三四歲的時候,霍金髮現自己對與物理學方面相關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中學的物理學並不深奧,可是對當時大多數中學生而言,這門課程是枯燥乏味的。霍金認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所以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因爲只有基礎牢固,纔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等問題。從此之後,霍金走上了真正的科學探索之旅。

17歲那年,霍金拿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地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開始研究宇宙學。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

涉足宇宙學不久之後,他發現自己患上了一種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患病之初的霍金,甚至曾打算放棄自己從事宇宙學研究的理想。好在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這使他又重新調整好狀態,克服了種種困難,頑強地從挫折中站了起來,勇敢地面對自己不幸的遭遇,繼續投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和研究中去。

1973年,霍金髮現了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爲輻射而變少,但溫度卻會相應升高,最終黑洞會發生爆炸並消失。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對外宣佈:黑洞不斷地福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霍金輻射”是以量子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黑體散發出來的熱福射。有了“霍金輻射”的理論,就能解釋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發的現象。同樣是在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了沃爾夫物理獎(其影響力僅次於諾貝爾獎)。

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十分艱難,後來他還不幸患上了肺炎,並接受了穿氣管手術,從此以後,他再也不能說話了。已經全身癱瘓的霍金,必須要靠電動輪椅來代替雙腳,說話和寫字也需要依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的幫助。就連閱讀這一最平常的活動,也需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都攤平放在桌上,他才能在輪椅的幫助下逐頁去看。儘管如此,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在他所鍾愛的領域裏不斷前行。

霍金一生致力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爲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偉大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果殼中的宇宙》等,其中《時間簡史》的影響力最大。在《時間簡史》這部書中,霍金帶領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的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作了闡述,使讀者初步瞭解了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祕。《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來,已經成爲了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爲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該書的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識,但是從該書出版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都取得了非凡性的進步。這些觀測證實了霍金在該書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的最新發現,它在時間上回溯探測到宇宙創生的30萬年《金傳》,200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之前,顯示出了霍金超出常人的時空感知能力。

霍金能夠被世人所知曉,不僅在於他是一個相當成功並且極富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爲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中的強者。他不斷探索的專業精神和堅毅頑強的品質深深地吸引並影響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霍金患病後,曾有6次和死神非常近距離的“交手”,但他都頑強地活了下來。在一次演講結束後,有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他:“病魔已將您永遠地固定在了輪椅上,您不認爲命運讓您失去了太多嗎?”大師的臉上滿是笑意,用他當時僅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了鍵盤之後,顯示屏出現了以下四行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回答完了那個記者的提問以後,他又吃力地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時的現場不再沉寂,霎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霍金是不幸的,他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行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然而霍金是堅強的,他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就都是他在患病之後獲得的。他憑着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地戰勝了疾病,創造了奇蹟,也證明了殘疾的身體並不是通向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以及對科學研究的不懈追求,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的。他無負於“另一個愛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強者”、“敢於向命運挑戰的人”和“宇宙之王”的美譽。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8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爲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於他認爲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並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後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爲,"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於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爲,滿足一定條件的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

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藉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於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於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釐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恆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爲,在恆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恆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9

可能因為霍金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霍金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出霍金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霍金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霍金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霍金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霍金髮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霍金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霍金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霍金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霍金髮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霍金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霍金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霍金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霍金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霍金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霍金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霍金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霍金非常不幸,但霍金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霍金在病發後獲得的。霍金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霍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10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爲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爲“宇宙之王”;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爲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爲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着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繫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爲複雜的玩具,據說他曾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爲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爲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爲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病魔出現了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裏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爲他認爲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着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裏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來自直覺的啓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牀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

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佈,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爲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一個刁鑽的問題,但霍金還是以恬靜的微笑這樣回答)霍金不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學界,也以他頑強搏鬥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勵志照亮人生,成功改變命運!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11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着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裏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霍金的勵志故事簡短 篇12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霍金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霍金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霍金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霍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霍金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霍金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霍金似乎明白了什麼,霍金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霍金就和珍認識,後來霍金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霍金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爲了家庭,爲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霍金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霍金並不認爲疾病對霍金有多大影響,霍金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霍金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霍金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霍金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霍金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霍金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霍金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霍金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霍金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霍金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霍金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爲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爲之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