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有關成語的故事

有關成語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有關成語的故事1

孟子說:“那麼,大王的最大心願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擴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君臨中原、安撫四周的民族。(不過,)憑您的做法去追求實現您的心願,真好比是爬上樹去捉魚一樣。” 宣王說:“像這麼嚴重嗎?” 孟子說:“只怕比這還嚴重呢!上樹捉魚,雖然捉不到魚,不會有後患。按您的做法去實現您的心願,費盡心力去做了,到頭來必定有災禍。”

有關成語的故事

有關成語的故事2

抱柱之信

【釋義】

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故事】

有一個男子與女友相約在橋下見面,男子等了許久不見女友。後來橋下漲水,男子抱住橋柱(橋墩)不離橋下,結果被淹死了。後人以爲男子的愚昧雖可悲,而信守承諾卻可頌。故事流傳至今。

【出處】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長幹行》詩:“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有關成語的故事3

鴻鵠之志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陳勝,陽城人(今南陽方城)。秦朝末年,陳勝看到統治者暴虐無道,民不聊生,決心改變這種現狀。有一天,陳勝和其它僱工在地裏幹活。歇工時,大家說起貧苦的日子,都非常憤恨,但又認爲無可奈何。陳勝聽了,連聲嘆氣。過了一會兒,他對大家說:“如果我們當中將來有誰富貴了,都不要忘記了大家。”僱工們都笑他:“你也是被人僱來種地的,哪來的富貴?”陳勝又嘆息說:“唉,燕子和麻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僱工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後來的陳勝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領袖。

與陳勝起義有關的成語還有“揭竿而起”、“篝火狐鳴”。

有關成語的故事4

戰國時候,宋國有個農民種了一塊地。栽下禾苗後,他希望它很快長高。結出果實。他每天都到地裏去看,但禾苗長得很慢,他心裏非常着急。怎樣才能讓禾苗儘快長高呢?

天氣很好,豔陽高照,他到地裏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後,他很得意地對家裏人說:“累死我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到地裏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有關成語的故事5

出爾反爾

【注音】

chū ěr fǎn ěr

【基本釋義】

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覆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近義詞】

食言而肥 反覆無常 朝三暮四 三反四覆 口中雌黃 言之無信 言而無信 自食其言 反覆不定

反義詞

一言爲定 言而有信 言出必行 始終如一 言行一致 說一不二

【歷史典故】

戰國時,有一年鄒國與魯國發生了戰爭。鄒國吃了敗仗,死傷了不少將士。鄒穆公很不高興,問孟子道:“在這次戰爭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殺死了三十三個,然而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爲他們去拼命的,他們眼看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可恨得很。要是殺了這些人吧,他們人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卻又十分可恨。您說該怎麼辦纔好呢?”

孟子回答說:“記得有一年鬧災荒,年老體弱的百姓餓死在山溝荒野之中,壯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糧倉還是滿滿的,國庫也很充足,管錢糧的官員並不把這嚴重的災情報告給您。他們高高在上,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殘害百姓。”

孟子在回顧了這辛酸的往事後,接着又說:“您記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說過的話嗎?他說,要警惕呀!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個報復的機會,就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待那些長官了。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最後告訴鄒穆公說:“所以,大王不要去責怪他們、懲罰他們。如果實行仁政,您的百姓就會愛護他們的長官,並且願意爲他們獻出生命。”

孟子所說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就是“一報還一報”,接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人們根據這句話引申出了"出爾反爾"這個成語。

有關成語的故事6

選自《淮南鴻烈集解》。《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 等人所著。文本中的一個典故,後衍生爲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一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邊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術數,善於算卜過去未來。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馬,無緣無故(大概是雌馬發情罷)掙脫羈絆,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鄰居都來安慰他,他心中有數,平靜地說:“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 幾個月後,那匹丟失的馬突然又跑回家來了,還領着一匹胡人的駿馬一起回來。鄰居們得知,都前來向他家表示祝賀。老翁無動於衷,坦然道:“這樣的事,難道不是禍嗎?”老翁家畜養了許多良馬,他的兒子生性好武,喜歡騎術。有一天,他兒子騎着烈馬到野外練習騎射,烈馬脫繮,把他兒子重重地甩了個仰面朝天,摔斷了大腿,成了終身殘疾。鄰居們聽說後,紛紛前來慰問。老翁不動聲色,淡然道:“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又過了一年,胡人侵犯邊境,大舉入塞。四鄉八鄰的精壯男子都被徵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參戰,死傷不可勝計。靠近邊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戰爭中喪生。惟獨老翁的兒子因跛腳殘疾,沒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殘年餘生。所以福可以轉化爲禍,禍也可變化成福。這種變化深不可測,誰也難以預料。

宋魏泰《東軒筆錄失馬斷蛇》:“曾布爲三司使,論市易被黜,魯公有柬別之,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楚相斷蛇,後必有福。’”陸游《長安道》詩:“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爲福。”後又發展成爲“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頻頻出現於文學作品或日常口語中,或用來說明世事變幻無常,或比喻因禍可以得福,壞事可以變爲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斷髮展變化,好事與壞事,這矛盾的對立雙方,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轉化。

有關成語的故事7

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於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國,長期以來受着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國,暗中調查衛國內部的情況,並約好在一個月後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衛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爲衛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採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於回來了。趙鞅問他:“爲什麼耽擱這麼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衛靈公很有才幹,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後,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有關成語的故事8

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薦於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爲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幹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爲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有關成語的故事9

成語故事

春秋時,楚莊王率領軍隊攻打宋國,因久攻不下,決定撤軍。這時,替楚莊王駕車的申叔時建議說:我們如果在宋國的土地上建房種田,表示要長久地駐紮下去,宋國就會屈服的。

宋國得知楚軍的動態後,派大臣華元前去告訴楚軍主將子反:雖然我們已經到了吃孩子充飢、拿人的骨頭當柴燒的地步,但絕不會聽命於你們的。

最後,兩國簽訂了盟約。盟約中寫到:楚軍後退三十里,兩國和平相處,我無爾詐,爾無我虞(保證兩國互不欺騙)。

詐、虞:欺騙。這個成語形容互相欺騙。

成語解釋

【漢字簡體】爾虞我詐

【漢語注音】ěr yú wǒ zhà

【漢語註釋】比喻互相欺騙,互不信任。爾,你;虞,欺騙;詐,欺騙。

有關成語的故事10

從字面來看,這條成語的意思很好理解:然後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爲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從而引申出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辦法掩蓋的意思。

掩耳盜鈴出自於《呂氏春秋自知》記載的一則寓言,然後原文是這樣描述的:“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很形象地描述了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但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他就用錘去把鍾打碎,這時鐘發出了巨大的響聲。這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和他來搶奪這隻鍾,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害怕別人聽見,很正常;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爲別人也聽不到,這就太荒謬了。

從故事的出處來看,掩耳盜鈴其實最早的意思是掩耳盜鐘。然後至於鍾最後爲何演變成鈴,筆者也有所不知了,我們大家可以發揮想象,揣測一下。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看着非常可笑,但是我們在笑的同時,有沒有思考自己身上是否也發生過同樣的故事呢?如果做錯事自己假裝不知道,自己欺騙自己,豈不跟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了呢。如果我們希望成爲生活中的智者,不妨經常讀讀這個故事。

有關成語的故事11

這個成語是從《孟子·盡心下》記載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來的: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

春秋時的曾參是個孝子。他的父親曾晰喜歡吃羊棗(一種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後,曾參竟不忍心再吃羊棗。此事被儒家傳爲美談。

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就這件事向孟子提問:膾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棗哪樣東西好吃?孟子說:當然是膾炙好吃。公孫丑說:那麼曾參父子一定都愛吃膾炙了,可爲什麼父親死後,曾參只戒羊棗,不戒膾炙呢?

孟子回答說:膾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卻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後,曾參會繼續吃膾炙而不吃羊棗。

根據以上記載,後人引申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比喻人人讚美和傳誦(多指詩文)。

有關成語的故事12

負重致遠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能揹着沉重的東西,送到遠處的目的地。下面來看看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讚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爲臥龍,龐統爲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傑。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衆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衆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上。接着,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揹負着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爲自負地說:“爲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有關成語的故事13

有個宋國人擔心禾苗不長而去拔高它,弄得很疲倦地回到家裏,告訴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禾苗生長了。'他的兒子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普天之下不幫助禾苗生長的人是很少的,認爲幫助沒有益處而放棄不幹的人,就是那不鋤草的;用外力幫助它生長的,就是那拔高禾苗的人。這樣作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會傷害它。”

有關成語的故事14

牛的典故1:

弦高販牛

鄭國的弦高幹的是長途販運牛的生意。他趕着牛走在路上,正遇見一支打算偷襲鄭國的秦國軍隊。弦高急中生智,把販運的牛獻給秦軍主帥,說是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勞軍,秦軍主帥以爲陰謀敗露,便撤兵而回。

牛的典故2:

牛衣對泣

西漢時有個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草作牀,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訣別。他妻子是個堅強、賢惠的女人,勸慰丈夫說:“我們雖然很窮,只要你養好身體,發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爲什麼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後,很受感動,決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終於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從司隸校尉選拔爲京兆尹。“牛衣對泣”這一成語,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牛的典故3:

九牛一毛

漢朝名將李陵帶兵討伐匈奴,不幸戰敗投降,漢武帝聽說後大罵李陵叛國。司馬遷認爲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贖罪的機會,漢武帝聽到不同意見非常生氣,把司馬遷關入大牢,處以殘酷的腐刑。司馬遷本想自殺,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之一毛,與螻蟻何異。”司馬遷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牛的典故4:

仲文斷牛

講的是南北朝後周時,有個聰明的少年叫於仲文。這天,村子裏的任姓和杜姓人家各丟了一頭牛。兩戶人家派人去找,但只找回了一頭牛。任家、杜家都說這牛是他們家的,告到州里,州官無法斷案,有人建議請於仲文來幫助處理此案,於仲文叫人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頭牛,他在一旁冷眼觀察,見任家的人很心疼,而杜家的人蠻不在乎。他隨即向州官說明了看法。接着,讓兩家都把自家的牛羣趕來,把被打的牛放開,只見那牛直奔任家的牛羣。於仲文立即宣佈,那頭牛是任家的。

牛的典故5:

搏牛之虻

《史記·項羽本紀》:“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蝨。”原意是說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蝨那樣去與別人打仗。後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抓牛身上的虻蟲,是無法除去牛身上的蟣蝨的。換言之: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蟣蝨,抓虻蟲是沒有用的。

宋義是將虻蟲比喻爲秦將章邯的軍隊,把蟣蝨比喻爲秦國;既然楚軍最終目的'是要打敗秦國(蟣蝨),那麼攻打正在圍剿趙國的章邯軍隊(虻蟲)是沒有效率的戰役。所以與其耗費軍力與章邯軍對抗,不如先觀秦、趙二軍對打,再來個坐享其成。

有關成語的故事15

敝帚千金(敝帚自珍)

1.出處《東觀漢記·世祖光武皇帝》。

2.原文:(吳漢)縱兵大掠,舉火燔燒。上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尚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爲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尚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仰望天,俯視地,觀於放麂啜羹之義,二者孰仁矣?失斬將弔民之義。”

3.譯文:(吳漢)放縱士兵搶劫,放火燒燬宮殿民房。光武帝聽說後,下詔怒斥吳漢及副將劉尚:“全城已經投降,老人孩子,數以萬計,一旦縱兵燒殺百姓,聽了就讓人心酸流淚。家裏有把破掃帚,也是千金難買。劉尚你是劉氏宗室的子孫,更應該知道自己的職責,難道也忍心這樣幹嗎?擡頭望天,低頭看地,捫心自問,捉住小鹿放歸山林與喝用自己兒子的肉熬的羹湯,兩者中哪個更仁慈呢?你們實在不理解斬殺將軍而憐憫百姓的真正含義呀。”

4.釋義:敝帚:破掃帚。謂自己家裏的破掃帚,也被視作寶貝。比喻對自己東西的珍視和愛惜(見《中國成語大詞典》)。

5.簡評:吳漢在攻下成都後,“縱兵大掠,舉火燔燒。”一把火,燒焦了公孫述的宮殿;一把火,也燒碎了光武帝的心。因爲光武帝要實施的是“柔治天下”,光武帝的要求是“天地之性人爲貴。”而你吳漢“縱兵大掠”是什麼?是暴虐;你吳漢“舉火燔燒”是什麼?是殘忍。可以想見,光武帝斥責吳漢、劉尚的詔書,是含着眼淚寫的:“聞之可爲酸鼻”,是對臣民損失的頓足捶胸、痛心疾首;是帶着深情寫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何況“嬰兒老母,口以萬數”!

疾風知勁草

1.出處:《後漢書·銚期王霸祭遵列傳》

2.原文:及光武爲司隸校尉,道過潁陽, ……霸從至洛陽。及光武爲大司馬,以霸爲功曹令史,從度河北。賓客從霸者數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

3.譯文:等到光武帝擔任司隸校尉,經過潁陽縣時,……王霸跟隨他到了洛陽。等光武帝擔任大司馬,讓王霸擔任功曹令史,一起到黃河以北地區去(鎮慰州縣)。當時跟隨主霸的賓客有數十人,後來因爲處境艱難,都慢慢都離去了。光武帝對王霸說:“潁川跟從我的人都走了,只有你獨自留了下來。繼續努力吧,大風颳來才知道誰是強勁的草啊。

4.釋義:疾風:迅急的風。只有經過大風的吹迫,纔看得出堅韌的草挺立不倒。比喻危難時才顯出人的意志堅強,經得起考驗(見《中國成語大辭典》)。

5.簡評:河北時期,是光武帝創業最艱難的時期,也是最能考驗忠臣良將的時期。當時,光武帝有名無權,兵少將缺,前途不說是絕對無望,起碼是比較渺茫。因此,跟隨他的人,陸陸續續跑掉了不少。而王霸經受住了考驗,成爲光武帝開創東漢帝國的得力干將。這留給後人啓示是深刻的;其一,只有經得住血與火的洗禮,受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鍊,人才能愈加堅強,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其二,只有經過大浪淘沙,才能選得到真金,只有經得起艱苦考驗的人,纔是真人才、真忠臣。

狂奴故態

1.出處:《後漢書·逸民列傳》。

2.原文: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餘兆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遊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三反而後至。……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光不答,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其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領絕。”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也。”車駕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爲理邪?”光又眠而不應,良久,乃張目熟視,曰“……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於是升輿嘆息而去。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3.譯文:嚴光,字子陵,又名嚴遵,是會稽餘兆縣人氏。少年時名聲響亮,與光武帝同過學。光武帝即位後,他改名變姓,隱匿起來,不見光武帝。光武帝想到他的賢明,下令畫出他的相貌四處尋找。……(發現之後)使者三番五次拜請,他纔來到皇宮。……司徒侯霸與嚴光是故交,派人送信給他。(使者讓嚴光回信)嚴光不回答,而是把信箋紙擲給使者,口授讓使者記。他說:“君房(侯霸名字)你現在官作到三公之位,非常好呀。心懷仁義輔佐朝廷,天下人都爲你高興;而阿諛逢迎順承皇帝旨意,則綱紀就將斷絕。”侯霸得到書札,密封上奏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說:“這是狂妄的書生的老樣子呀!”當天,光武帝就驅車到了嚴光下榻的賓館。嚴光睡在那裏不起來,光武帝走進他的臥室,摸着他的肚皮說:“子陵啊,你就不可以幫助我治理天下嗎?”嚴光假裝睡着了不答應光武帝的問話,過了很長時間才睜開眼仔細看着光武帝說:“……讀書人本來就是各有其志,你爲何要這樣逼迫我呢?”……光武帝非常失望地嘆息乘車而去。後來,光武帝又召嚴光入宮,談論故人舊事,在一起過了很多天。……因爲兩個人抵足而眠,嚴光睡着後把腳伸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奏報說,一顆客星非常嚴重地進犯皇帝的星座。光武帝大笑說:“沒什麼,不過是我與故人嚴子陵共睡一牀罷了。”

4.釋義:謂狂放不羈者的老脾氣(見《六用成語詞典》)。

5.簡評:儘管光武帝“思其賢”,但嚴光依然“隱身不見”、“三反而後至”,其架子可謂大也;儘管光武帝低聲下氣地求其“相助爲理”,仍以“士故有志”爲由,堅辭不應,其態度可謂狂也;與帝王同榻而臥,“足加帝腹上”,其作派可謂放肆也。而光武帝居然屈駕“幸其館”,被嚴光拒絕後至是“嘆息而去”。爲什麼?因爲光武帝要廣求賢才爲建設國家所用。統一戰爭結束後,光武帝立即實施了退武進文的重大戰略調整,廣羅人才,讓文官治國。光武帝對嚴子陵的厚待和容忍,就是對全國人才最有效的吸引。光武帝尚能如此,各級官員就更該如此。於是就有了“及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後漢書·儒林列傳》),求賢訪才、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摧枯折磨(摧枯拉朽)

1.出處:《後漢書 · 耿弇列傳》。

2.原文:會王郎詐稱成帝子子集,起兵邯鄲,弇從吏孫倉、衛包於道共謀曰:“劉子輿成帝正統,舍此不歸,遠行安之?”弇按劍曰:“子輿弊賊,卒爲降虜耳。我至長安,與國家陳漁陽、上谷兵馬之用,還出太原、代郡,反覆數十日,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衆,如摧枯折腐耳。””

3.譯文:當時正趕上王郎詐稱自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在邯鄲起兵。耿弇的隨從孫倉、衛包在路上一起謀劃說:“劉子輿是成帝的兒子,如果捨棄他不歸附,到很遠的地方又去投靠誰呢?”耿弇用手按住劍柄說:“劉子輿不過是個欺世盜名的作弊之賊,最終必將淪爲投降別人的俘虜。我到長安,向更始帝說明漁陽、上谷兵馬可用,再說服太原、代郡守將,只需要往來數十天,歸來時就可發動精銳的騎兵用車輪輾壓這些烏合之衆,如同推倒枯樹折斷腐枝一樣。”

4.釋義:摧:推倒。枯:枯樹。腐:腐爛的樹木。比喻毫不費力地摧毀腐朽勢力或打垮對方(見《中國成語大詞典》)。

5.簡評:耿弇是光武帝的二十八宿將之一,爲東漢政權的建立曾立下赫赫戰功。但說這話時,更始才建都洛陽,光武帝也剛到河北,還立足未穩,更不知後來的兇吉禍福。耿弇如此說,表達出他對反莽復漢的真心,也流露出他對更始、光武新的漢政權的信心。後來,耿弇在邯鄲勸勉光武帝壯大勢力,自立門戶;再後來,耿弇跟隨光武帝屢建功勳,“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後漢書 · 耿弇列傳》)。耿弇之所以能如此,當時的那份真心、信心,就是其思想基礎。

鼓旗相當(旗鼓相當)

1.出處:《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

2.原文:帝報以手寫曰:“慕樂德義,思相結納。……今關東寇賊,往往屯聚,志務廣遠,多所不暇,未能觀兵成都,與子陽角力。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倘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功割地之秋也。”

3.譯文:光武帝親自回信給隗囂說:“我仰慕你的品德和道義,很想結交你這個朋友。……現在關東地區的賊寇,經常聚集在一起,而且志向遠大。因此,我沒有閒暇,顧不上出兵成都,與公孫一決高下。如果公孫述的軍隊打到漢中和三輔地區,我願意依靠你隗囂將軍的兵馬,與公孫述形成不相上下之勢。倘若你肯像我以上說的那樣做,承蒙上天的賜福,那就是(打敗公孫述而統一天下)仁人志士計算功勞、分封土地的時候到了。”

4.釋義:鼓旗:古時候作戰以鼓、旗號令進軍、退軍,後喻作戰的軍隊。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不分上下(見《六用成語詞典》)。

5.簡評:爲了貫徹統一中國由近及遠的戰略方針,對盤踞在蜀地的公孫述和隴地的隗囂,光武帝採取了暫時“置之度外”的措施。而且具體到公孫述和隗囂,光武帝又採取不同的辦法。公孫述,已自己爲帝,對其當然是孤立和內部瓦解的辦法;對於隗囂,因其接受了東漢政府“徵西大將軍”的封號,光武帝就極力想通過說服的辦法,予以籠絡。光武帝在給隗囂的信中,不僅有對他重要性的肯定和歸依朝廷的讚揚,而且有對他明白利害關係、支持統一戰爭的渴望,甚至有“計功割地”的許諾,可謂誠實、誠懇、誠邀。只可惜隗囂認不清天下形式,盲目跟隨公孫述,以區區兩郡妄想與大漢王朝“鼓旗相當”,最後只落得人亡城破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