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痛心疾首的成語故事及出處大綱

痛心疾首的成語故事及出處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成語痛心疾首出處:

痛心疾首的成語故事及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左傳·成公十三年》》

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地位也很不穩固。天下分爲許多國家,勢力比較大、領土比較廣的國家總想佔更多的土地,取得稱主的地位。秦國和晉國就是兩個想爭霸的國家。

其實,秦國和晉國本來關係是很好的,經常彼此用聯姻來表示友好,比如秦穆公的夫人就是晉獻公的女兒,秦穆公曾三次幫晉國安定君位;當初晉公子重耳,即晉文公被迫流亡在外時,也是得到秦國的大力幫助,纔回國繼承王位的。

但是,由於兩國的國境相接,彼此都想擴展自己的領土,所以兩國雖然有良好的關係,但仍然時常爲了爭奪勢力範圍而發生衝突。從秦穆公到秦桓公三代中,秦晉兩國就曾連年用兵。

在晉厲公即位以後,秦、晉兩國又爲邊界問題發生了糾紛,於是兩國國君就約好在令狐會面,訂立了盟友約,解決了邊界糾紛。

可是秦桓公回國後,馬上就背叛了盟約。他邀晉國一起攻打自己邊界上的一個小國白狄。白狄是秦國的敵國,卻和晉國有宥姻親關係。晉國畏懼秦國,無可奈何地答應了。

可是這時候秦國派人去向白狄國說:“晉國要出兵攻打你們!你們應該歸附我們秦國!和我們一起對付晉國。”

晉國國君知道這件事後,對秦國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爲十分痛恨,於是派呂相去和秦國絕交,並對秦桓公說:“現在每個諸侯國都知道你們秦國是一個惟利是圖、背信棄義的國家,所以,大家都願意和晉國維持友好關係,而對秦國痛心疾首。現在,我們和各諸侯國都作好了和秦國交戰的準備,你們秦國如果願意遵守盟約的話,我國便負責勸諸侯國退兵,否則,我們只有在戰場上見了。"

秦桓公根本不把晉國放在眼裏,於是後來晉國率領各諸侯國在麻隧和秦國大戰,結果,秦軍大敗。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