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愛國故事 >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通用11篇)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科學是人造的,因此與人的素質有關,爭論和激勵能使人的素質迅速提高,因此科學需要討論的環境和維護人們對科學的熱情。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愛國科學家的故事,歡迎大家的閱讀。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通用11篇)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1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爲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爲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回國後,錢學森爲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了全部心血和才華,被譽爲“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2

60年代,我國的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使全國人民爲之振奮,使敵視中國的人震驚,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爲研製兩彈立下不朽功勳的科學家鄧稼先是一位爲國捨己的人。1958年,國家下達了研製原子彈的命令。這是一項絕對保密的工作。年輕的鄧稼先被選爲主要研製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說:“爲了完成這項任務,死了也值得。”從此,他開始了祕密的研製工作,人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頭露面的事都沒有他參加,連他的妻子和親人也不知道他在哪裏工作,在做什麼。他也只能把對親人的感情埋在心裏,過着長期的獨身生活。

長期艱苦工作損害了鄧稼先的身體,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報上發佈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國人民才知道鄧稼先這個名字。他不圖個人的名和利,捨棄了個人的幸福,幾十年默默無聞地爲國家大業奮鬥,卻從不後悔。臨終前,他欣慰地說:“我可以瞑目了”。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3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爲康奈爾大學橋樑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爲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樑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

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箇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爲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着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爲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這三位科學家,爲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國科技的奠基人。其實像他們一樣的科學家,在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許多,他們不圖名,不求利,把一生共享給國家的科研事業,爲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生活日新月異的今天,流血犧牲的英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些愛國的科學家們我們同樣要永遠銘記。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4

溫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學的一堂數學課,把蘇步青引向通往數學王國的路。從日本留學回溫州的楊老師在上數學課時,帶着憂國憂民的真情:“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仰仗船堅炮利,對我國豆剖瓜分,鯨吞蠶食。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爲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爲了發展科學,必須學習好數學。”楊老師的話,打動了蘇步青的心。從此,他的興趣從文學向數學轉移。有一次,蘇步青用20種不同的方法證明了一條几何定理。校長洪泯初得知後,把蘇步青叫到辦公室,拍着他的肩膀說:“好好學習,將來送你留學。”到蘇步青中學畢業時,洪校長已調到北京教育部任職,但他仍關心蘇步青的學習,寄來了200元資助蘇步青留學。

1919年,17歲的蘇步青買了一張去日本的船票,餘170元錢要維持3個月的生活,實在很艱難。他每天只能吃兩餐飯,無錢請日語老師,只好拜房東大娘爲師。最後他用流利的日語回答了主考官的提問,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名牌學校——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系。1924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師從著名幾何學家窪田忠彥教授。1927年,大學畢業後,他又在課餘賣報、送牛奶、當雜誌校對和家庭老師,用所掙得的錢做學費,免試升入該校研究生院做研究生。並以堅強的意志,刻苦攻讀,接連發表了41篇仿射微分幾何和射影微分幾何方面的研究論文,開闢了微分幾何研究的新領域,被數學界稱作“東方國度上升起的燦爛的數學明星”。1931年3月,他以優異的成績榮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成了繼陳建功之後獲得本學位的第二個外國人。此後,國內外的聘書像雪片似的飛來,蘇步青一一謝絕。因爲兩年前陳建功獲理學博士位時,曾約蘇步青到條件較差的浙大去。蘇步青說:“你先去,我畢業後再來。讓我們花上20年時間,把浙大數學系辦成世界第一流的數學系……”這興許就是蘇步青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不願離開浙大的情緣。

走上工作崗位後,蘇步青在科研和教學上取得了令世人歎服的光輝業績,除做研究生時發現的四次(三階)代數錐面,被學術界譽稱爲“蘇錐面”外,後在“射影曲線論”、“射影曲面論”、“高維射影空間共軛網理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等方面都取得世界同行公認的成就,特別在著名的戈德序列中的第二個伴隨二次曲面被國內外同行稱爲“蘇的二次曲面”。他還證明了閉拉普拉斯序列和構造(T4),被世界學術界譽稱爲“蘇(步青)鏈”。因此,德國著名數學家布拉須凱稱蘇步青是“東方第一個幾何學家”,歐美、日本的數學家稱他和同事們爲“浙大學派”。的確,自1931年到1952年間,蘇步青培養了近100名學生,在國內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連解放後培養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學生。在復旦數學研究所,蘇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潛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見可喜現象。

“七七”事變後,浙江大學被迫西遷。在這國難當頭,舉校西遷時,蘇步青接到一封加急電報: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蘇步青夫婦去日本仙台見最後一面。蘇步青把電報交給妻子說:“……你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蘇步青妻子蘇松本說:“我跟着你走。”但因妻子剛分娩不久,不能隨行內遷,蘇步青把妻子送平陽鄉下避難,直到1940年暑假,由竺可楨校長特批一筆路費,纔將妻子和女兒接到湄潭。

在湄潭的日子裏,師生的生活極其艱苦,大學教授靠工資也難以餬口。蘇步青買了一把鋤頭,每天下班回家或休息日,就開荒種菜,有一次,湄潭菜館蔬菜館供應不上,就從蘇步青菜地裏要去幾筐花菜。還有一天傍晚,竺校長來到他住的破廟前,看見蘇步青正挑水種菜,蘇松本揹着兒子燒飯。細心的竺校長見鍋裏全是蘿蔔、地瓜幹,就問蘇步青。蘇步青解釋說:“我家孩子多,薪水全拿來買米也不夠吃。地瓜幹蘸鹽巴,我們已吃了幾個月了。”竺可楨驚愕了。於是,他特許蘇步青兩個讀中學的兒子,破例吃在中學、住在家裏(因爲蘇家拿不出被褥)的特殊待遇。

生活上的困難每況愈下,蘇步青的一個小兒子因營養不良,出世不久就死去了。蘇步青把他埋在湄潭的山上,在小石碑上刻着“蘇嬰之冢”幾個字。然而,生活上的困難嚇不倒有意志、有毅力的人,浙大的教學和科研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蘇步青也是帶着困難走上講臺的。當他回身在黑板上畫幾何圖形時,學生們就會議論蘇老師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的補丁,還有屁股上的“螺旋形曲線”!晚上,蘇步青把桐油燈放在破廟的香案上寫教材,終於用自己堅忍不拔的意志完成了《射影曲線概論》一書。1994年夏,筆者有幸在青巖看到蘇步青遷徙途中住過的小廟,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令人難以忘懷。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5

1939年7月,錢偉長在昆明考取公費留英,當時由於英德宣戰,改去加拿大。1940年1月錢偉長手續辦齊後登上英輪,發現護照上竟有日本領事館的簽字,因當時日本正發動侵華戰爭,而船經神戶港,沒有日本領事館的簽字會有麻煩。“NO,我們不去了!”錢偉長等留學生一起20幾本護照扔給了那人英國人。半年後,他們重辦護照再登程。

1943年錢偉長獲多倫多大學博士,旋去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噴氣推進研究所任工程師,不僅又當上了領導600多人的“洋官”。抗戰勝利後,他甘願放棄優厚的待遇回國,他拖家帶口在北平的幾所大學兼課勉強餬口。1947年美國的那個研究所又邀請他去,表格上有一句話:“一旦美中宣戰,本人絕對效忠美國。”他當即寫下了大的“NO”。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6

遠在1950年,被外國人稱爲“能抵五個師”的 錢學森博士,已是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和實驗中心主任。他配備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術設備,享有非常優裕的生活條件。

如果從追求個人的科研成果來說,那真是“得天獨厚”。但他毅然衝破美國的種阻撓,回到祖國,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中國人的火箭、導彈事業。有人問他爲什麼歸心似箭,他說:“因爲我是一箇中國人,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有人問他中國既無人才又無設備,搞火箭導彈能行嗎?他回答是:“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爲什麼不能幹!”錢學森的誓言實現了,中國衛星上天了,洲際導彈可以同外國“比武”了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7

我國著名麻類纖維專家酆雲鶴,8歲時就給人家當傭人,16歲時懂得一些救國道理,便立志學習救國本領。她以驚人的毅力,3年學完了6年的小學課程,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濟南女子初師和北京女子高師。學習期間她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大學二年級時,她又考取了官費留學,到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學習化學工程,並獲得了這所大學第一個她化學博士學位。回國後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決心到德國學習爆炸學,希望學習用草類纖維造廉價炸藥技術,以打擊侵略者。僅僅用了兩年時間,他就成爲世界上第一個用草類纖維製造出人造絲的發明家。萊比錫大學聞訊後立即提出以高職稱換取她的論文,日本資本家也提出用高價和總工程師的條件換取她的發明專利。酆雲鶴說:“不賣,我要留給我的祖國。”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8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獲得博士學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薪聘請他,但他想到出國留學是爲了祖國掌握科學,就一一辭謝,毅然回國。

回國後,他在浙江大學執教,竟一連四個月領不到工資,窮得連飯都難吃飽,而當時日本的帝國大學還答應他保留半年的工資。貧賤難移愛國心,蘇步青毫無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帝國大學又打電報,請他前去任教。出於民族大義,他一口回絕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爲她奮鬥,爲她服務!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9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老家在梅州蕉嶺,在香港長大。父親曾在香港香讓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崇基學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無憂無慮,成績優異。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一家人頓時失去經濟來源。儘管丘成桐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卻仍然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

他的父親在他14歲時去世,家境貧寒。他中學的`時候逃學一年,曾經成績非常差,差一點落榜。19歲的時候來到美國伯克利,“21歲畢業時就註定要改變數學的面貌”。這不是我的話,這是幾年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請過來的時候,系裏討論時一個年紀非常大的幾何學家引用陳省身先生說的一句話。他10年之後成爲數學界的一代天驕。從他入學伯克利到在世界數學家大會做一小時報告還不到10年。當年他只有28歲,也是在那一年,陳景潤先生被邀請做45分鐘的報告。這期間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幾何分析。

1981年,他32歲時,獲得了美國數學會的維布倫(Veblen)獎——這是世界微分幾何界的最高獎項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爾茲(Fields)獎章——這是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1994年,他又榮獲了克勞福(Crawford)獎。

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加利福尼亞州最優秀的科學家的稱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名譽博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名譽博士……

大學期間,他以三年時間修完全部必修課程,還閱讀了大量課外資料。他的突出成績和鑽研精神爲當時的美籍教授薩拉夫所賞識,薩拉伕力薦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幾何的中心,雲集了許多優秀的幾何學家和年輕學者。在這裏,丘成桐得到IBM獎學金,並師從著名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

命運是公平的,獎章、榮譽,授予了那個在教室中堅持到最後的人。這,並沒有讓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繼續進行着大量繁雜的研究工作,並不斷取得成就。

堅韌、堅持、鍥而不捨,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當然,也不是每個有着這樣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樣的成就的。數學需要勤奮,更加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數學家尼倫伯格所說,丘成桐“不僅具備幾何學家的直觀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數學家鄭紹遠先生回憶說,對於許多艱深的數學問題,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雖然仍未解決,他還是沒有輕易放棄思考。

丘成桐對中國的數學事業一直非常關心。從1984年起,他先後招收了十幾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要爲中國培養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加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麼領會數學的精闢之處。他的學生田剛,也於1996年獲得了維布倫獎,被公認爲世界最傑出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

數學是奇妙的,只有鍥而不捨才能探求其中真諦。對於丘成桐這樣的數學家來說,這種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樂趣。

丘先生絕對不是一個完人,但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你可以不喜歡這個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歡他的數學,他證明了許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假設學數學,讀到研究生的話你就會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無疑問是數學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論中應用之廣不可思議,我想當年丘教授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個性堅強,永不服輸,永不言棄,著述等身,得獎無數。這些也帶給他許許多多的誤解。由於少年得志,20幾歲就功成名就,有人說他目中無人、傲慢至極。當然,有這樣的成就也讓他有傲慢的資本。我把他跟陳省身一比。陳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處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他們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當,數學和爲人是他衡量你的標準,他看你的話,你數學不好,他不願意跟你多談,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願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語,什麼人他都可以非常平和地相處,但是這微笑中就蘊含着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覺出來。他們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偉大的數學家,他們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數學家。我想這是他們真正可貴的地方。

30年來,丘先生不僅時刻把握着數學與物理跳動的脈搏,引導着世界數學發展的潮流,還一直懷着一顆赤子之心,關心和幫助着中國數學的進步。他培養了衆多的華人數學家。他的學生和博士後在國外各個重要的大學裏都有。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10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人,20世紀世界級的幾何學家。少年時代即顯露數學才華,在其數學生涯中,幾經抉擇,努力攀登,終成輝煌。他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楊振寧譽爲繼歐幾里德、高斯、黎曼、嘉當之後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後主持、創辦了三大數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數學家。晚年情繫故園,每年迴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爲實現心中的一個夢想:使中國成爲21世紀的數學大國。

陳省身9歲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複雜的數學題,並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岳全傳》等書。1922年秋,父親到天津法院任職,陳省身全家遷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馬路宙緯路。第二年,他進入離家較近的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卻充分顯露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才華。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科那一年還不滿15歲。他是全校聞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學遇到問題都要向他請教,他也非常樂於幫助別人。一年級時有國文課,老師出題做作文,陳省身寫得非常快,一個題目往往能寫出好幾篇內容不同的文章。同學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餘的都送人。到發作文時他才發現,給別人的那些得的分數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愛運動,喜歡打橋牌,且牌技極佳。圖書館是陳省身最愛去的地方,常常在書庫裏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看書的門類非常雜,歷史、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他都一一涉獵,無所不讀。入學時,陳省身和他父親都認爲物理比較切實,所以打算到二年級分系時選物理系。但由於陳省身不喜歡做實驗,既不能讀化學系,也不能讀物理系,只有一條路——進數學系。

數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非常大。數學系1926級學生只有5名,陳省身和吳大任是全班最優秀的。吳大任是廣東人,畢業於南開中學,被保送到南開大學。他原先進物理系,後來被姜立夫的魅力所吸引,轉到了數學系,和陳省身非常要好,成爲終生知己。姜立夫爲擁有兩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興,開了許多門在當時看來是非常高深的課,如線性代數、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等。二年級時,姜立夫讓陳省身給自己當助手,任務是幫老師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級的,後來連二年級的都讓他改,另一位數學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報酬10元。第一次拿到錢時,陳省身不無得意,這是他第一次的勞動報酬啊!

考入南開後,陳省身住進八里臺校舍。每逢星期日,他從學校回家都要經過海光寺,那裏是日本軍營。看到荷槍實彈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揚威的模樣,他心裏非常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開。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令他萬分厭惡。從家返回學校時,又要經過南市、海光寺,直到走進八里臺校園,他才感到鬆了口氣。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篇11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也許無法想象眼前這位鶴髮童顏、樂觀開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旬的著名數學家:步履矯健,連小夥子有時都趕不上;思維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緒。

2001年2月19日,82歲的吳文俊從主席江手中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這位平時十分低調的科學家頃刻間成爲舉世矚目的新聞人物。

(一)雖然是傑出的數學家,但吳文俊小時候卻喜歡看歷史書籍,對數學並沒有多大興趣。在大學二年級時還曾一度對數學失去興趣,甚至想輟學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師的精彩課程,改變了他對數學的看法。大學三四年級時的刻苦鑽研,更使他打下了現代數學的基礎。大學畢業後正值抗日戰爭,吳文俊在中學默默任教了5年。此後,和數學大師陳省身的結識,使他走上了拓撲學研究之路,並以自己的天才和功力很快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一發不可收拾。半個世紀裏,在拓撲學、數學機械化和中國數學史等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世界級貢獻。他的成就奇蹟般地大大縮短了中國近代數學與國際間的差距,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位於中關村腹地的吳文俊的家,樸實無華,五個居室裏幾乎擺滿了書。古今中外的書包圍着一張陳舊的藤椅、一張斑剝的書桌和兩臺電腦,這就是吳文俊的工作間。吳文俊78歲的老伴陳丕和捧出了一疊獲獎證書:首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這次是他第8次獲大獎了”。

“梅花香自苦寒來。”攜手走過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陳丕和最瞭解吳文俊,淡淡數語,彷彿是他一生最好的註解,“他是一個搞學問的人,一心只搞學問。”

劍蘭、龜背竹……盎然的綠色使房間裏充滿了溫馨和暖意。五六十年代添置的紅木傢俱雖然顯得陳舊,但圖案依舊精美,見證着這個家庭的風霜雪雨,見證着吳先生的攀登科學之路:即使在六七十年代,受到衝擊的吳文俊仍然抓緊時間從事科研。科學的思維從未停止過,創新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過。

(二)在吳文俊的學生、中科院數學機械化研究中心主任高小山的眼裏,“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科學家,是創新的典範,他善於抓住問題的本質。我們尊重他不僅僅是因爲他年長,更因爲他的人品,因爲他的學問。”

早在半個世紀前,吳先生就把世界範圍內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撲學研究繼續推進。45年前的1956年,37歲的吳文俊因其在拓撲學上的傑出成就,與華羅庚、錢學森一起獲得當時的“最高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二年他成爲了當時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