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中國神仙爲何愛下圍棋

中國神仙爲何愛下圍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閒看數招爛樵柯,澗草山花一剎那。

中國神仙爲何愛下圍棋

五百年來棋一局,仙家歲月也無多。

南朝《述異記》有載,晉樵夫王質,入石室山,觀二童子下棋,不覺斧爛柯矣。這個爛柯的故事,是爲人所津津樂道的棋事,古人有很多關於爛柯的詩句,傳頌着其中的圍棋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其中包涵着中國文化內涵與圍棋文化內涵相通的地方。

圍棋的文化內涵

圍棋在東晉被稱爲坐隱、手談,道出了圍棋所蘊涵的文化內涵;至北宋,又有徽宗所言忘憂清樂在枰棋,圍棋又稱忘憂;爛柯傳說流傳,圍棋又有爛柯之名。看看爛柯的故事,從中可以細品出坐隱、手談、忘憂、爛柯。這四個詞,正是圍棋文化和中國文化精神暗合的地方。二童子本爲仙人,而中國的隱士高人常常被以仙人來看待,那些人總是有限些仙味道的,對局間,只有棋局凸現,而無人事糾紛,是故坐隱。童子坐弈不語,全憑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謂手談。世間苦樂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曉,王質不覺,所以忘憂。一局未競,世易時移,斧爛柯矣,世間千迴百轉,竟然不如一局棋的時間長,故言爛柯。

坐隱與道家風範

比如圍棋被稱之爲坐隱,正是道家所崇尚隱者風範。道家的代表人物楊朱,逃離人世,遁跡山林,正是一位隱者,老莊的'行爲,也和隱者相去不遠。道家道可道,非常道的精神,實際上就是道不可道,只可暗示。 莊子曾說,道不可聞,聞非聞也;道不可見,見非見也;道不可言,言非言也。不聞之聞,不見之見,不言之言,這就是道家哲學的表現方式,他們不給你精密的論證,嚴謹的推理,只給你比喻、隱語,讓你自己去悟。就像陶淵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魏晉的名士風度,不言自言。

悟道、品世

阮籍是玄學的代表人物,《晉書阮籍傳》有載,籍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 吐血數升。圍棋,在魏晉名士的心目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遊戲了,而是一種哲學活動,悟道活動,對弈折射出他們的生命哲學,也表現着他們形而上學的苦澀悲涼的思索。圍棋黑白二子象徵日月陰陽晝夜;圓形棋子象徵天象蒼穹,棋盤四角可比地象四方;棋局搏殺,滄海桑田;棋盤勝負,世事紛爭;諸如此類種種,皆可擬世事,讓人自己去悟道,去品世。

棋枰之上有仙機

道教要講修道成仙,圍棋也成爲仙家之物,棋枰之上充滿仙機,圍棋和神仙的關係密切。圍棋的傳說中便有許多仙人棋手的故事,比如前面說的爛柯,還有唐朝王積薪蜀中遇神仙婆媳,八仙之中的何仙姑、呂洞賓就擅棋,武當張真人和驪山老母的棋事等等。而這一切,正是和道教的影響密不可分。不僅僅神仙擅棋,道士們修道,也要藉助圍棋,傳說全真教的馬鈺就是從棋枰對局中悟出了抱守持一的仙道修真要旨。

圍棋有道理

應該說圍棋文化所表現的精神內涵,主要是道家精神,其間有和禪理相通的地方,這就是與中國文化暗合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就如此定論,因爲對弈時中所表現出來的殺伐陣陣,起起伏伏,是不能忽略的。圍棋中也包含着做人的道理,《棋經》有言,持重而廉者多得,輕易而貪者多喪,不爭而自保者多勝,務殺而不顧者多敗。這哪裏是在下棋,分明是教做人。

人生如棋,有進有退;棋如人生,勝負尋常。閒敲棋子中,一局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