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爲什麼唐詩之情多悲

爲什麼唐詩之情多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1K 次

講述唐代詩人人生命運的拙作,最近被出版社編輯定名爲《歌者的悲歡》予以問世。我認爲,這個書名取得不錯。人的一生,無論長短順逆,總離不開“悲歡離合”四個字;處於中國詩歌史巔峯時期的唐朝詩人,大多善於表現人間的悲歡之情。究其原因,固然跟他們出色的藝術造詣不無關係。但是,他們自身性情敏感、遭遇坎坷,也是兩條不可忽視的原因。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最感人的作品,其所蘊含的感情,無不源自詩人的親身體驗,發自詩人的內心深處。

爲什麼唐詩之情多悲

韓愈《荊潭唱和詩序》一文有這樣一番話:“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這一番話,實在是詩歌創作者的甘苦之言,道出了詩歌創作的普遍規律。在閱讀唐詩的時候,我們也能充分感受到這個規律的存在:表現悲情的好詩、佳句,俯拾皆是。

表現失志、孤獨悲情的,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李白《行路難》“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杜甫《述懷一首》“沉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丹青引曹將軍霸》“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其中有些,說的似乎是古人的遭遇,但實際上也是詩人自己的人生遭遇,自己心中的塊壘。

表現思鄉悲情的,如:王勃《山中》:“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岑參《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劉皁《旅次朔方》“客舍幷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王勃的思鄉,以秋天爲節令,黃葉飄零爲背景,將鄉愁與悲秋融爲一體。岑參的思鄉,通過一個偶然事件(路遇入京使者,託其給家人捎信),表現羈旅之人內心的糾結。劉皁的思鄉,因爲“離家日以遠”,而更加悲切動人。

表現離別悲情的,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別韋參軍》“……彈棋擊築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歡娛未盡分散去,是我惆悵驚心神。丈夫不作兒女別,臨岐涕淚沾衣巾。”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若參與商……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夢李白二首》之一“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登岳陽樓》“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江淹《別賦》有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在交通嚴重不便的古代,生離往往等於死別。無論是朋友、親戚、家人、愛人,一旦離別,都不免會生出悲苦之情。至於像李隆基那樣,貴爲皇帝,卻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心愛的女人被剝奪了生命,其中的悲苦之情,古今中外,恐怕都罕有其匹。

表現民生艱難悲情的,如:杜甫《奉先詠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負薪行》“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悲陳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張籍《廢宅行》“胡馬奔騰滿阡陌,都人避亂唯空宅”。韋應物《觀田家》“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元稹《田家詞》“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李紳《古風》“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白居易《輕肥》“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無論是從軍的士卒,還是普通百姓、農夫、民女、宮女,只要是弱勢羣體、底層民衆,他們的無助、痛苦,都是詩人們所關心乃至感同身受的。

表現書生悲情的,如:楊炯《從軍行》“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李賀《南園》“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表現徵人悲情的,如:李頎《古從軍行》“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韓愈那一番話說得雖然精彩,但是,他並沒有解釋爲什麼“愁思之聲要妙”,“窮苦之言易好”。後來,張煌言、陳兆倫、錢鍾書都曾試圖進行解釋。張煌言提出“愁苦則其情沉著,沉著則舒籟發聲動與天會”的說法,陳兆倫提出“憂主留,輾轉而不盡”的說法,都是從愁苦的情味特點入手的。錢鍾書在一番旁徵博引之後,主要興趣在於揭出這樣一個現象:中外文學家在寫作時都有故作愁苦的傾向,形成了一種文學傳統(參錢鍾書論文《詩可以怨》,見其《七綴集》)。對此問題,本人從未深思熟慮過,但是,根據閱讀唐詩的'一點粗淺感受,覺得:唐詩中之所以有那麼多膾炙人口的悲情詩歌、詩句,或許有如下兩個原因:

其一是,唐代詩人,大多是有政治理想之人,腦子裏多少有些致君堯舜、爲民請命、改良社會的念頭。爲了改良社會,他們必須先批判現實,找出現實的種種弊端,指出人間的種種悲苦;

其二是,讀者的興趣,分享他人的歡娛之情,遠遠不如通過他人的悲情表現自己的惻隱、愛心自己的不幸來得大,來得濃厚。許多人,也需要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爲自己找到精神的力量,得到慰藉,得到勉勵,得到動力。人類之間,真正能夠互相分享的,並非歡娛、快樂,而是悲情、痛苦。背後的原因,倒不見得全是因爲幸災樂禍的陰暗心理,而可能是人人心中都潛伏着扮演一把菩薩、救世主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