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李牧敗匈奴

李牧敗匈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在趙國,李牧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出名的將軍,和廉頗一樣,他們都是從最底層的士兵做起的,憑藉着無數的軍功,才一步步成爲將軍。早期的李牧只是趙國北邊邊境的一個小將,擔負着守衛趙國的疆土的重任。

李牧敗匈奴

那時候的趙國還是趙惠文王統治時期,趙惠文王是一個知人善任的君主,在位期間文有藺相如、平原君趙勝,武有廉頗和趙奢,使得秦國不敢攻打趙國。秦國雖然不敢趙國,但是精悍的匈奴軍隊卻一次次的侵犯趙國邊境。李牧還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子,投身軍營後就一直駐守在代地的雁門郡。

雁門郡是趙國北邊的邊境,和匈奴相接,雁門郡的趙國百姓常常受到匈奴軍隊的襲擊。不管是雁門郡的士兵還是百姓都視匈奴人爲惡魔,因爲他們每次交戰,趙國人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匈奴人擅長馬背上作戰,下馬是民,上馬就是兵,其行軍靈活,作戰更是勇猛。趙國人雖然強壯,但是都不敵匈奴軍隊,往往是依靠人數衆多僥倖勝利,否則就是大敗。多年來,匈奴和雁門郡的關係都十分緊張,戰事說爆發就爆發,不帶一點徵兆的。

最初的李牧只是駐守邊疆的一個小小士兵,在多次和匈奴的作戰中,李牧表現突出,立下了很多戰功,漸漸的就升級了,最後還成爲了統治管轄雁門郡的最大的將領。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實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趙國學習胡人的服飾

李牧是如何打敗匈奴的?

和騎射本領,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趙國騎兵隊伍,戰鬥力非常高。經過多年的發展,趙國強大起來,成爲了替代齊國的第二個強國,能夠和秦國平起平坐。雁門郡這個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關鍵它屬於趙國的邊境,有很重要的意義。朝廷很重視雁門郡,也知道匈奴經常攻打雁門郡,爲了防備匈奴,朝廷分配了很多軍備物資給雁門郡。

李牧在雁門郡是最大的官,擁有的權力也很大,他甚至可以按照雁門郡的實際需要設置官員,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分配雁門郡徵收的稅款。由於雁門郡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物資充備的雁門郡的軍隊的待遇也不是一般的好。李牧每天都要讓人殺幾頭壯牛,將這些牛煮熟,分給雁門郡的將士們食用。將士們吃得好,睡得好,訓練強度和往常一樣。騎馬、射箭、偵查敵情等等,一天都沒有落下。但是有一件事令將士們感到奇怪,那就是他們的將軍李牧每天好酒好肉的招待他們,卻從來不要求他們和匈奴打仗。他們是駐守雁門郡的將士,一個個都是血性男兒,匈奴經常騷擾趙國百姓,他們身爲趙人,自然是想要和匈奴一戰,爲同胞們報仇的。可是天天窩在雁門郡內算怎麼回事啊,鬱悶死了!可是李牧不管這麼多,他甚至還下令說,如果匈奴來犯,趙國士兵見到了就立馬撤退回城,誰要是敢去攻打匈奴的,按照軍法處置,斬首示衆。因此,每次匈奴軍隊來了,大家就鳴鑼收兵,久而久之,所有人都認爲李牧是個膽小鬼。但是,李牧在任的這些年,雁門郡的損失確實小了很多,可以說沒什麼損失。可是,事情傳到了趙王的耳朵裏,他同樣認爲李牧是個懦夫,還撤了李牧的職,派其他人代替李牧出兵。可是趙軍對上匈奴,就只有捱打的份,損失了很多兵不說,百姓們也受了很多苦。受到教訓的趙王這纔想起李牧來,他幾次三番求助李牧,最後答應李牧,他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他再也不多嘴了。

來到雁門郡的李牧還是和往常一樣,見到匈奴就跑。匈奴認爲李牧膽小,更加得意忘形,趙軍們卻期待與之一戰,鬥志高昂。李牧見時機成熟,就挑選了一千三百輛戰車和戰馬,還訓練了衝鋒兵五萬、射手十萬人。匈奴攻打趙軍,李牧假裝害怕,直接丟了五千人左右給匈奴,讓匈奴更加相信趙軍害怕。輕敵的匈奴大軍遇到了李牧從左右兩翼包抄的軍隊,匈奴十萬人幾乎全軍覆滅。匈奴經此一戰,十多年都不敢攻打趙國。

除了在對戰匈奴方面立下功勞,李牧對抗秦軍王翦的時候,還大敗王翦,令秦國始終無法攻破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