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詩人王績介紹

詩人王績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7K 次

導語:王績是初唐詩人,擅長創作宮廷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詩人吧!

詩人王績介紹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古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今宿州五柳風景區),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注有《老》、《莊》。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少有大志

王績自幼好學,博聞強記。隋開皇二十年(600年),11歲的王績遊歷京都長安(今西安),拜見權傾朝野的大臣楊素,被在座公卿稱爲“神童仙子”。大業元年(605年),應孝廉舉,中高第,授祕書正字。其進取之志,是入唐後自度不能置身臺輔,才漸漸不復有經世之心。

  三仕三隱

大業元年(605年),應孝廉舉,中高第,授祕書正字。但他生性簡傲,不願在朝供職,求爲揚州六合縣丞。以嗜酒不任事,時天下亦亂,因劾,遂解去。嘆曰:“網羅在天,吾且安之!”乃還鄉里。

大業年間,王績被授官爲祕書省正字。王績不喜歡在朝廷做官,請求擔任六合縣縣丞,因爲嗜好飲酒而不管公務,加之天下也動亂,因爲被彈劾,於是就解官去職。王績感嘆說:“如同陷入天羅地網一樣,處處都是束縛,我將能到哪裏去呢!”於是就回到了家鄉

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詔門下省。故事,官給酒日三升,或問:“待詔何樂邪?”答曰:“良醞可戀耳!”侍中陳叔達聞之,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士”。貞觀初,以疾罷。

譯文: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徵召前朝官員,王績以原官待詔門下省。按照門下省例,日給良酒三升。其弟王靜問:“待詔快樂否?”回答說:“待詔俸祿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戀。”待中陳叔達聞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時人稱爲“斗酒學士”。貞觀初年,以病罷官。

復調有司,時太樂署史焦革家善釀,績求爲丞,吏部以非流不許,績固請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絕,歲餘,又死。績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棄官去。

譯文:王績再次被朝廷徵召爲有司,時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王績自求任太樂丞。吏部認爲這不合品級不同意,王績堅決請求說:“這是我深切的願望。”吏部最終按照王績的請求任命了他。焦革去世後,他的妻子還一直給王績送酒。一年多以後,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績說:“這是蒼天不許我暢飲美酒嗎?”就棄官離去了。

  隱居著述

王績隱居家鄉後,遵循焦革家釀酒法爲經典,又採用杜康、儀狄以後善於釀酒的方法編爲酒譜。李淳風讚頌他說:“王君,您是酒家南董。”

王績所住的地方東南有座盤石,在其上建築杜康祠用以祭祀,並以焦革相配。王績著《醉鄉記》僅在劉伶《酒德頌》之後。他飲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無論地位高低,總是前往,著有《五斗先生傳》。

當初,王績的長兄長王凝任隋朝的著作郎,撰寫《隋書》未能完成,就去世了。王績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也未能完成。

  重病而逝

貞觀十八年(644年),王績重病,預料到自己去世的日子,與陶潛《自祭文》一樣,給自己寫了墓誌銘,並囑咐家人薄葬。

  嗜酒如命

王績一生性情曠達,嗜酒如命,被尊爲“斗酒學士”,曾因出任太樂丞,可以喝到太樂署史焦革釀的酒,主動出仕。後因史焦革及其妻子相繼去世,而辭官歸隱。

酒可以說是王績精神的寄託物,身逢亂世,只能以酒解憂,以酒消愁。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王績縱酒自適,歌頌陶淵明,讚頌阮籍,嵇康。其《醉鄉記》、《五斗先生傳》、《酒賦》、《獨酌》、《醉後》等詩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風譽爲“酒家之南董”。

  以琴愉情

王績好彈琴,曾“加減舊弄”,改編琴曲《山水操》,爲世人所賞。

王績好飲酒,常飲至五斗不亂,人有以酒邀者,無貴賤輒往。杜之鬆,故人也,爲刺史,請績講禮,答曰:“吾不能揖讓邦君門,談糟粕,棄醇醪也。”

譯文:王績喜歡飲酒,常常飲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無論地位高低,總是前往。杜之鬆是王績的`老朋友,他擔任刺史,請王績去講授禮法,王績回答說:“我不能到本郡刺史的官府去應酬,談論糟粕,拋棄美酒啊。”

績之仕,以醉去職,鄉人靳之,託無心子以見趣曰:“無心子居越,越王不知其大人也,拘之仕,無喜色。俄而無心子以穢行聞,王黜之,無慍色。退而適茫蕩之野,過動之邑而見機士,機士撫髀曰:‘嘻!子賢者而以罪廢邪?’曰:‘子聞蠻蠊氏馬乎?一者朱鬣白毛,驟馳如舞,終日不釋轡而以熱死;一者重頭昂尾,踶齒善蹶,棄諸野,終年而肥。夫鳳不憎山棲,龍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潔以罹患,不避穢而養精也。’”其自處如此。

譯文: 王績當官的時候,因酒醉而失職,鄉人都嘲笑他。王績就託名無心子,風趣地說:“無心子旅居越國,越王不知道他是個品德高尚的人,就勉強他做官,他面無喜色。不久,無心子以行爲不正聞名,越王便罷免了他的官職,他面無怒色。被罷退後,無心子就去到茫茫的原野,經過動城時見到機士。機士拍着大腿說:“您這樣有賢德的人因爲獲罪被罷免了嗎?”王績回答說:”您聽說過蠻蠊氏的馬嗎?他的馬,有一匹頸上的毛是紅色的,身上的毛是白色的,奔跑起來像跳舞,終因累熱而死;有一匹頭沉重地向下垂,尾巴高高地向上揚,會踢會咬又會尥蹶子,被丟棄在野外,反而一年到頭都是膘肥體壯。那鳳凰並不嫌惡棲息在山裏,蛟龍也不因盤曲在泥中而感到羞辱,君子不拘泥於潔行而招來禍患,不迴避污穢而善養精神啊。’”王績對待自己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