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議論文精選

議論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議論文精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議論文精選

議論文精選1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題記

Rabbit(兔子)。我想 《龜兔賽跑》中那隻敗下陣來的兔子一定不會忘記那條眼看就要勝利的路吧?在故事中那隻兔子由於沒有堅持到底而敗給了它最瞧不起的烏龜。可見,持之以恆對於一個參加比賽的動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更何況是我們人呢?

記得貝多芬曾經說過:“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它的力量強大,而是由於晝夜不捨的滴墜。”是啊!要想成功,就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這是衆所周知的,但是隻有極少數的人能這樣去做。物慾的勾誘,功利的驅使,遊樂的招引,你抵擋得住麼?不。就像那隻慘敗的兔子一樣,它抵擋不住睡覺的誘惑,它退卻了,只得半途而廢;它變得氣餒了,就只好前功盡棄了。可以這麼說,持之以恆不光是對一個人意志的考驗,而且是對一個人的品格的測驗。與那隻兔子恰恰相反,那隻烏龜卻取得了勝利,它堅持了。只有持恆者邁着堅定不移的步伐,義無反顧,最終沐浴到勝利的光輝!在它的面前,一切的作浮飾的東西都將原形畢露,而經過它篩選的纔是精髓。對於那隻取得勝利的烏龜來說,當它說那條路是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它該是多麼自豪啊!

Old(年老)。“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得充實,而不是在於活得長久。”馬丁·路德·金這樣說道。人們一旦聽到“死”這個字,便會情不自禁的毛骨悚然。人的生命就像是一條路,總有一天,會走到這條路的盡頭。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個不可改變的現實,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生命。

記得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生寶貴而短暫,經不起等待與蹉跎。任何時候,我們都沒有理由先下來,在空虛而無盡的憂傷中虛度歲月。而珍愛生命最好的方式是讓生命忙碌起來,這大概是我們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是啊!人總會老去,總會走完生命之路。當然沒有誰會拒絕生命,放棄自己生命的人若非出於一種大義便是他的心已先行死亡。每個人都應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詩。那麼,無論是輕生還是苟且偷生,都是對神聖生命的輕視。相反,我們應該一帆風順地走完自己的生命之路,這條路或許不是平坦的,或是佈滿了荊棘,或是坑坑窪窪,或是……但是作爲我們,一定要去克服它們。

Apple(蘋果)。1666年夏末的傍晚,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他坐在母親家花園的一棵樹下讀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個東西晃動起來。一隻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牛頓的頭上。就這樣,一個小小的蘋果讓他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記得左拉說過:“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是啊!探索之路是可以無限延長的。大千世界充滿了未知的領域。未知的領域在人類面前形成一個個謎團、疑問,天性探祕、揭祕的人往往不服輸,就像牛頓一樣。調動一切治理、毅力、體力,只爲了征服未知的領域。無論是探索自然之謎,還是解釋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規律,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經歷磨難的。意志薄弱的人會在中途溜走;目標不明確的人雖然堅持到底了,但最終仍是一無所獲的。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多種途徑的嘗試,需要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探索着的目標永遠是下一個,他們期盼成功,但他們不會耽於成功。探索者永遠是最棒的、最值得尊敬的,就像牛頓一樣。

Dream(夢想)。理想如星辰,我們永遠不能觸及到,但我們可以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是宇航員、是老師、還是……有時候,我們常常迷失方向,不知我們的未來如何決定,無論前面有多少風雨,我們都要乘着理想的小舟,乘風破浪到達勝利的港灣。有了夢想,就應努力實現,不斷追求,將那斑斕的夢爲天空添色,不斷尋夢……

“夢想容易實現難”。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去努力,只有夢想而沒有行動,纔是真正的白日做夢;夢想的事永遠不會從天上自己掉下來,而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實現,沒有夢想,就沒有希望,更談不上什麼行動,緊緊抱着自己的夢想吧!不要鬆手!可我始終生活在內心的夢想之中,夢想是飄揚在生命線上一道光環,我就在它的照耀下,艱難而帶着希望地活着,試圖接近它,卻從來沒有達成,也許遙遠就是它存在的意義,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它告訴我生命的真正意義!

我走在路上,品味着人生:路在腳下……

議論文精選2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但人們往往過於注重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我覺得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爲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爲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突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構建了社會文明的大廈!!

議論文精選3

榮,一面勝利的旗幟,插上人生價值認同感的高地。

辱,一艘苦難的航船,載着全部苦難沉重駛向何方?

——題記

一直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榮和辱涇渭分明,於是榮辱拉着手站在楚河漢界的兩邊。從小就被灌輸“勞動光榮,懶惰恥辱”的思想,“榮”與“辱”這兩個本身不帶任何色彩的漢字在中國人心裏便有了不同的份量。人們追逐“光榮”“榮譽”“榮耀”,迴避“恥辱”談“辱”色變。似乎前人已經把“榮”與“辱”界定得很清楚,後人也就沒必要非把“榮”與“辱”調個了。可是,人們談論這二者真的是隻談論這二者,連怎樣區分,如何對待都不曾思考便呼呼睡去,醒後倒也忘得一乾二淨。

在我們眼中,劉翔振臂一呼“亞洲有我,中國有我”是榮;女排姑娘用金牌喚回曾經的光榮,用勝利開啓嶄新的夢想是榮;潘剛用一個品牌帶給一個民族營養是榮。那麼什麼是辱呢?是韓信的胯下之辱還是司馬遷的極刑?是洪戰輝的貧窮還是街角的乞討?

其實我們根本無法清晰地界定什麼是“榮”何爲“辱”,爲何還要早早給許多複雜的事情簡單劃一地貼上大標籤呢?

界定是困難的,但面對是簡單的。一句“勝不驕敗不餒”是最淺顯卻又最深刻的回答。爲什麼韓信受了胯下之辱卻成了歷史上高大顯赫,舉足輕重的人物?爲什麼司馬遷受極刑後還能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當然,也要問爲什麼名振一時的高guan,名人轉眼間成爲階下囚?

或許用巴金這一生能給出一個可能的答案,從《家》到《隨想錄》,在封建迷霧籠罩時,他呼喚青年人衝破“家”的束縛,成就了他的榮耀;經歷過那場文化浩劫,他退而總結。在創作的頂峯,他沒有驕傲自大,只是默默在創作的土地上耕耘;在文ge期間,他用帶着憂鬱的思想堅持,沒有像老舍一樣選擇立在太平湖中;在經歷了苦難屈辱後,他沒有跳出苦難開懷大笑,而是緊鎖眉頭,拿起世界上最沉重的武器——筆。他不寬恕文ge,也不寬恕自己。

在人生的榮辱之間,在人生的高潮與低谷間,能做到坦然面對是多麼不易。或者巴老的經歷是榮辱觀的最好做答。

議論文精選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何以爲“上善”?何以爲“若水”?——題記

我常常暗自思付:若人真的可以像流水一般瀟灑過活,那便真的欲無所求了。初春,天街小雨潤如酥;夏日,瓢潑大雨現涼爽;深秋,秋雨梧桐落葉時;寒冬,瑞雪紛飛兆豐年。水,當真是四季都可以見到你的影子。揚揚灑灑,豔麗的花瓣留不住你的腳步,糾纏的荊棘擋不住你的身軀,哪怕是屋檐暫時把雨水攔截,太陽一出來,呵!你便又化作一滴又一滴水的精靈,往更遼闊的天空飛去。好像這世上沒有什麼能把你束縛,沒有什麼可以真正地把你禁錮。我又想起那得道的列子,騰雲駕霧飛翔於九天之間。他可是真正的瀟灑自由?不,他比不上水之無所懼難,比不上水之無所約束,比不上水之那般灑脫自在!上善若水,何以爲“上善”?何以爲“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莫過於世間任何困苦都不能夠讓你一蹶不振。我所向往的,是像流水一般能披荊斬棘,能夠過濾掉世間一切煩惱。若水自由。

思及此,擡眼望見那瓶中水,想到那樓外池,不禁嗤笑。在這塵世上,誰又能夠真的身心皆自由呢?倘若真的把一切羈絆都拋卻腦後,那也只不過是把“逃避”、“懦弱”穿上“自由”的糖衣罷了。瓶中水、樓外池,雖身困於一個範圍之中,但它們的心靈卻從不寂寞。你可曾看見那水中的朦朧倒影?周圍的柳綠花紅?那是水把萬物都納入懷中。所以,留住內心對灑脫的嚮往,也是對追求自由的別樣境界。

涓涓流水,還在靜靜地流淌,帶走污濁,前赴後繼地奔向更廣袤的海洋。有人這樣解釋:“上善”意指“最善”,即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這般。的確,水的謙卑是沒有人可以否定的。它可以與山林譜一曲和諧之歌,與高山跳一曲高亢之舞。“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可見水的重要性。但是水卻沒有不可一世,而是謙卑地與萬物和諧共存。我們確實就當若水這般柔和靜美,謙卑不自傲。

議論文精選5

01書法 還有未來嗎?

僞造的漢字之所以能成爲“書”,披上經典藝術作品的外衣,很重要的介質即是“線條”。無論是象形漢字,酷似“雞腸”的拉丁字母,還是《天書》中糅合了錯誤筆畫的“僞造字”,它們當中一個鮮明的共性是,必須以“線條”作爲媒介和框架,而所有美感價值、藝術形式的營造也殊途同歸地集中在“線條”之上。回溯漫長的藝術史和繪畫史,西方人和中國人一直將“線條”視爲一種重要的造型手段,但由於各自不同的造型理解和審美觀念,線條在視覺藝術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線條對於西方藝術家是一種觀念,對於中國藝術家則是一種趣味,也就是說:西方繪畫中的線條,基本上是一種概念性的線條。正如列奧納爾多·達·芬奇所說:“繪畫科學首先從點開始的,其次是線,再次是面,最後是由面規定着的形體。”在他那裏,線的功能只有兩個:一是顯性的輪廓線,一是隱性的透視線。兩種不同的線條觀,在20世紀的中西繪畫交匯中,在藝術家們的筆下,便出現了種種有趣的現象。落到“書法”這個領域上,東西方書法“線條”的差別,鮮明地展示着東方人對“意韻”的追求,西方人對“形美”的執着,這種觀念上的微妙差距,或許也將成爲“書法”向“當代藝術”過渡的一個伏筆。

但“書法”與“當代藝術”結合,畢竟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嘴上論道就能解決的話題。正如知名書法家邱振中對南都記者所說的那樣:“書法是一個傳統深厚的藝術,但是跟當代藝術、當代文化的關係很重要,很多人都有一種把書法做成當代藝術的願望,但是成績還不是特別樂觀,我覺得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議論文精選6

走出絕境,需要頑強鬥爭的精神。絕境好比枯井,你不鬥爭永遠便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地,廣闊的天地將與你無緣。頑強鬥爭,纔是你走出絕境的籌碼。

貝多芬曾經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讓我屈服。這正是走出絕境所需的精神。貝多芬雙耳失聰,但他並沒有因爲這樣而退縮,反而頑強地與命運鬥爭,最終他在這樣的絕境中創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心靈。正是因爲他從不放棄鬥爭,無懼命運的壓打,頑強抵抗厄運,才走出了絕境,譜出人類心靈之歌。

經過頑強鬥爭,從而走出絕境的也不乏其人。一代梟雄曹操。被周瑜一把火燒得狼狽不堪。數十萬精兵只剩下一萬不到的殘兵敗將。還面臨孫劉聯軍的前後堵截。但曹操並沒有被嚇到,而是頑強地與絕境鬥爭,硬是率領一萬不到的殘兵敗將突破重重封鎖,回到自己的領地。曹操頑強地鬥爭,走出了絕境,贏得東山再起的機會,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

而一代霸王項羽便是絕境中的失敗者,面對絕境不是頑強鬥爭,而是以死來逃避。項羽麾下精兵數十萬,真可謂兵強馬壯。劉邦與項羽相比簡直就是一隻小螞蟻。但是兩軍對決,項軍卻慘敗,逃至烏江邊上,項羽本可以渡江回到江東東山再起,但卻因爲過分顧及面子,逃避失敗,還說什麼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

想要走出絕境,需要頑強鬥爭的精神。絕境對於頑強鬥爭者只不過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塊磨刀石,只要勇敢地過去了,便又會是一柄鋒利的寶劍。

走出絕境,就必須擁有頑強鬥爭的.精神。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絕境也一樣,只要你擁有頑強鬥爭的精神,便有走出來的希望。走出絕境,前方就是一片藍天。

議論文精選7

航海者雖然要比觀望者冒風險,但是,卻有希望到達彼岸

——題記

既然提到了航海,我們不妨就事論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未溝通中國和南陽的聯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他所經歷的風險也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他雖然得到了皇上和一些人的支持,可還是免不了猜疑、嫉妒和暗中作梗。征程中,雨打雷劈,驚濤駭浪,海盜的襲擊以及種種困難接踵而至。鄭和七下西洋,每一次航海的成功,無不伴隨着巨大的風險。只有前進,去面對困難,才能到達彼岸;而觀望者,雖然避開了風險,但最終沒有到達彼岸,失去了成功的快樂。

我覺得,最大的風險不是大自然的威脅,也不是社會的各種輿論所形成的壓力,而是自己退縮不前。航海者在風險面前,最需要的就是堅定的信心和冷靜的態度,手足無措是會給自己製造麻煩的。而觀望者也不一定就沒有風險,所以他們也要克服困難。

新中國未成立之前,有人退縮,畏懼了;但有些人下定決心要浴血奮戰,駕駛船在海上航行,把中國引向光明的彼岸,儘管他們知道這個過程困難重重,甚至可能付出血的代價,但他們還是堅定不移。

在風險面前,永遠存在着兩種角色:“一是航海者,二是觀望者。但是,開頭的格言讓我們明白;彼岸,只歡迎航海者。

議論文精選8

人是需要幸福來過活的,少不了尋找的步履。幸福在哪裏,我試着開始尋找。

在大型商場,我推着購物車,享受着購買過程的輕鬆、愉悅。看着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選取自己需要的或是喜愛的,放入購物車裏,然後繼續推行。按照商場的流程走完自己的購物路線。回到家裏,卻看着這些貨物發愣,不知爲什麼一下子買了這麼多,像一個狂購者一般,突然感到自己的可恥:這些都是必須的嗎?有了它們才能維持生活嗎?缺了他們我會不快樂嗎?這樣的感覺,是過於豐盛之後的空洞與不知所措。

看來物質不能讓我感到幸福。

就像中國三十餘年的改革。起初的目標,也是很物質的:溫飽、小康、翻兩番。那時的人把變得幸福的期冀寄託到物質化上。隨着這些目標的陸續實現,人們卻也逐漸發現,物質,並不能像自己希望的那樣,能帶來幸福。

那麼慾望的實現能夠帶來幸福嗎?

從出生到現在,身爲獨生子女,我揹負了太多太多的期望。無時無刻不在想着讓自己成爲他人眼中優秀的、美好的人。我在努力,一直一直,沒有停止。就像小心翼翼地走在獨木橋上的人,下方是滾滾洶涌的流言蜚語。我這樣謹慎地邁出每一步,就是在處心積慮地防止自己失足湮滅其中。終於,我的目標達成了。我這才意識到這是一場多麼疲憊的追逐。可是這樣的追逐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彷彿染上了毒癮。

慾望的實現也無法帶來幸福。

也許我還是幸運的。很多人走得太遠了,就忘了自己的初衷了,忘了自己爲什麼而開始的追逐了。就像《夜宴》中的婉後,當她如願地成了女皇之後,才發現自己忘了——開始的身份,進宮的初衷。慾望使她回不到過去。多麼悲哀。

那,究竟怎樣才能幸福呢?

清晨醒來,匆匆穿上衣服、匆匆洗漱、匆匆吃早飯、匆匆乘車去學校。時間匆匆帶過一天的課。再匆匆理好書包、匆匆趕回家、匆匆趕作業、匆匆洗漱、匆匆地去睡覺。每天在這樣的匆匆中,似乎從未體驗過幸福的甜膩滋味,在日出日落中重複生活。

直到偶然的一天,走在上學路上,我發現每天途經的那塊巨型廣告牌換了標語——“在平靜中體驗。”我這才豁然開朗起來。

是的,現在的我們,生活的環境過於喧囂嘈雜——都在奔波,都在忙碌,很少有人有這樣一顆平靜的心了。應該試着靜下來,聽一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回想一下自己的初衷。平靜地去感受生活所帶給我們的。

於是,我放慢了腳步,不再那麼匆匆了。很多時候,我會平靜下來,平息內心的浮躁。於是我發現,生活是這樣美好呢!每天早晨穿過窗戶的淡淡陽光,每天中午與閨蜜一起享用午餐的溫馨,每天放學時被金光籠罩的校園,每天夜晚牀前皎潔的月光……平靜的時光包容了那麼多的美好,而這些美好,就在我的身邊呢。

我找到了幸福,——在平靜的時光裏。

議論文精選9

地理老師曾經對我們說:“在山上遇到泥石流或洪水時,一定不可以向山下跑。”

處世未深的我不解的問:“爲什麼呀,老師?”

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你是跑不過泥石流的,如果你向山下跑,一定會被泥石流吞噬;而如果你向山上跑,最多是遇到些風雨,但卻能保住性命。”

年少的我因知識儲備的不豐富,對此一直迷茫,但畢竟關係到生命,我還是把它銘記在心。

觸及了回憶的引線,思緒便漫天飛舞,我伸出手,輕輕的捕捉了一條,時間的指針逆轉回了六年級……

初上六年級,每逢週末寫完作業,我這個不折不扣的象棋迷邊跑出去“觀摩學習”,久而久之,我便與那裏的老人混熟了。

一天,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獨自一人坐在棋盤前,無聊的敲着棋子。興許是沒人陪他切磋技藝,當他看到我後經邀請我這個“菜鳥”來下棋。我有些吃驚,又有些渴望,但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去。在爺爺的再三邀請下,我也不好再拒絕,便坐下來,與之一戰。

我伸手去拿黑棋,爺爺哪裏肯,硬把紅棋塞給我。棋子歸位,我執紅先行,迅速排兵佈陣,“空頭炮”的凜冽攻擊配合“屏風馬”的絕對防禦令我棋開得勝,炮轟九宮,直搗黃龍。我的嘴角輕輕一抿,微笑在臉上盪漾開來。

再看爺爺,居然處亂不驚,巧妙的避開我的鋒芒,用“無死角防禦”戰術抵住了我的攻擊。我心中暗暗不快,出車奇襲,一路上屍橫遍野,血濺九天,瞬間,原本棋子密佈的棋盤變成了千瘡百孔的殘局。我狠狠的擰了一把大腿,強忍着沒笑出來。再擡頭,我忽然在爺爺的嘴角察覺到一絲神祕的微笑,一陣寒意從心中升起。我連忙查看棋盤,不好,上當了,只見爺爺的兩馬一車已逼近九宮,大軍壓境。剎那間,原本“飛在雲端的我”墜入了“深淵巨谷”中。看來大局已定,但是一絲不甘從心中升起,我放手一搏,放棄防守,拼死抵抗,使得原本微笑的爺爺額頭也出現一層細密的汗珠。

只是薑還是老的辣,最終我還是敗了。爺爺笑眯眯的摸着我的頭說:“小夥子,挺厲害呀,居然敢放棄防守,沒錯,委曲求全的結果只能是你輸得更慘,敢於向困難挑戰纔是最好的防守!”

我不好意思的點點頭,霎時,地理老師的話與爺爺的話在我腦中重合了,我恍然大悟,下棋如此,人生亦然,當“風雨”來臨時,一位躲避,委曲求全,結果必將是被“風雨”所吞噬,只有直面“風雨”,不畏困難,才能攀上人生的頂峯!

議論文精選10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明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明服務之中去。

小鳥在藍天自由自在地飛翔,一個小生命在活動,可是,可惡的獵人槍把它打了下來,一個小生命就這樣被這一槍打死了;魚兒在水中養兒育女,一個個小生命即將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上,但是魚兒的天敵又將生命吃掉,一個個小生命就這樣沒了。同學們一大早來到學校,不是來學習的,而是來逛街的,這樣浪費時間等於浪費了寶貴的生命。

生命,它比千金還重要,任何代價,上萬的金銀財寶也買不來。有些人寧可拋棄生命,也不願損失金錢,我想問他們,有了金錢沒了生命是無可用處的,有了生命沒了錢也能賺錢,但生命一但失去來了就再也不能挽回了。我的弟弟一直在浪費生命,每次放學回家,不是打遊戲,就是看電視,沒有想學習的念頭。我們現在擁有幸福的生活,應該好好珍惜,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讓每一分每一秒變得有價值。

是呀,人的生命可貴,不要失去了才覺得生命寶貴。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議論文精選1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爲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爲人之道,生活作風跟生活方式的總跟。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茁壯成長,出類拔萃。家風不好,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孝敬老人、尊敬長輩,與人爲善不鬧矛盾、勤勞節儉、勤奮上進……想起這些家風,腦海中不禁涌現出一幅幅暖人景象。

去年九月份姥姥出了車禍,腳面輕微骨裂,不能活動,這可急壞了媽媽,每天媽媽下班後,到姥姥家給姥姥做飯吃,端水喂藥,做腿部按摩。有一次我跟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媽媽做這,我幫姥姥做那,姥姥樂得合不攏嘴,直說自己有個好閨女好外孫。

從小到大,每次上學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跟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媽媽教育我遇事一定要寬宏大量,跟老師同學跟睦相處,不要跟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同學們都樂意跟我玩。

媽媽特別勤勞,每天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我在學習之餘也會跟她一起大掃除,一起下廚做飯。媽媽持家節儉總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所以我們一家三口都勤儉節約,以浪費爲恥。

每到晚上我們家學習讀書蔚然成風,媽媽看教育方面的書、看烹飪大全。爸爸則看科普書籍,我呢則在寫完作業之後看文學名著。媽媽經常說做人要勤奮上進,要活到老,學到老。

有了良好的家風,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

議論文精選12

在人生的每一道驛站或路口,我們若消極懈怠,不思進取,便會被淘汰出局。所以不論你是斑馬還是豹子都要迎着朝陽向前奔跑。

面對衆多芊芊學子的競爭,你我不能退步,因爲,只有勇敢面對,才能成功的可能。不想當元帥之兵並非好兵,“團結奮進,力爭上游”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

只有啓程,才能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播種,纔會有收穫;只有競爭,才能脫穎而出,實現人生價值!

議論文精選13

夢想

對於有些人來說,夢想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夢想卻是“觸手可及”的。

其實,像那些名人一樣擁有傑出的功績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夢想的實現在於每個人的態度,在於對夢想的渴望,在於對夢想的追求的路程。

在生活中有三個人生來聰慧,都擁有很大的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

其中一人爲自己定了一個很遠大的的目標並正在爲這個目標而前進。但實現夢想的道路是坎坷的,命運的使者爲他設置了許多關卡,但只要他跨越障礙就一定會有所收穫。事實卻總會與人的願望相違背,這個人面對着這一切雖然努力但卻始終沒有堅持到底,原本馬上就要向勝利揮動的手卻緩緩的落下。夢想在一瞬間化成了泡沫,即使他再從頭開始,但時間不等人,夢想依然遙不可及。這種感覺像親愛的人在燈火闌珊處想抓住卻沒有力量,最後只能獨自嘆息。

另外一個人也同樣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命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在他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當然也是艱辛的。雖然如此,他卻堅持不懈並且把那偉大的夢想定作成一個最終的目標,靠許多小的目標來組裝,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現。當完成一個小的目標時,他的臉上也會洋溢着幸福、滿意的微笑。因爲對於他來說這不僅僅是完成了一項“任務”,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距離自己的夢想又更近了一步,這種喜悅是無法替代的。而他會更努力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把夢想的實現付諸於行動步步逼近。

而最後一個人與另外的兩人有所不同,他除了有着好的資質外,還有着令人羨慕的家庭條件。父母給予了他太多的物質需求,理所當然的也對他有很大的期望。父母讓他從小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天地裏,給他最好的學習環境,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在一個一個的輔導班之間徘徊。可是這樣的他有着太大的壓力,面對家庭事業束手無策。自打他誕生到這個世界開始,他就註定要有一段被規劃好的人生,並要如此生活下去。其實他也有夢的,他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執著,可那隻能被埋藏在心底,因爲任何反抗都敵不過已經定好的事實,他對夢想的追求也只能暫且告一段落,或許他也只能像人們說的那樣“認命”。在家人與自己的夢想之間,夢想又好像失去了重力,而他只能去選擇家人,他只能去默默的悲嘆,默默的流淚。

是的,現實的確如此,“夢想”是神聖的,每個人都不能輕易放棄對夢想的執著與堅持。夢想的彼岸是不會輕易到達的,你必須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心”,有着永不言敗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實力,即使面對再大的阻礙,也要勇於去擊破,到那時儘管沒有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標,但自己已經去試過,去努力過了,就不會再心存遺憾。讓青春夢想在自己的手中緊握,努力去實現,幸福就在轉角!

議論文精選14

散文化議論文最受高考作文青睞。縱觀高考作文,歷年高分滿分作文90%都是散文化議論文。當然我們不是以高考作文來衡量(也無法衡量)一切作文的優劣,但散文化議論文的確有其自身獨特的優越性。在高考作文自選文體的時代,散文化議論文,一枝獨秀!

散文化議論文集散文與議論文兩種文體優勢於一身。散文重在語言的形象生動,議論文重在有思想見解,用優美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這就是好文章。它不僅具有充足的論證力和說服力,而且更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力。

散文化議論文最大的成功在於它的散文化,有散文的特質,避免了傳統議論文語言的枯燥乏味和空洞抽象。“語言就是力量!”雨果如是說。它最有利於展示語言的魅力,能把語言做好、做精和做美,使文章錦心繡口,文采飛揚。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高考作文發展等級也明確規定要富有文采。而且評卷時,同等內容的作文以語言的優劣評定分數的高低。

因此,散文化議論文也最能體現出文學性。它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也能展示較深厚的文化積澱,最能見出考生的文學功力和文化底蘊。而且語文閱卷老師也大都喜歡此類文章,因他們最鍾愛於文學。

散文化議論文的本體是議論文,而議論文往往觀點明確,便於閱卷老師一目瞭然,能迅速抓住全文觀點和所寫內容,不致於費時費力,閱卷既快捷又準確。

很多學生包括語文老師都認爲記敘文多年寫作,十分熟悉,寫記敘文最穩妥。殊不知,學生最難寫好記敘文,一是語言平凡甚至平庸,二是難寫出敘事的波瀾曲折,所以學生不具備寫好記敘文的能力。況且記敘文必須全文看完才知所寫內容,而如此則會耽擱很多時間,不合考場閱卷習慣。因此記敘文難得高分,除了經典的小小說,但經典的小小說又是極難寫成功的。

而散文化議論文適宜於寫任何內容,可謂以不變應萬變。何況,散文化議論文還可做出具體模式,供學生借鑑運用,學生極易操作,精益求精,大多學生都能寫好。

當然,練好散文化議論文必須首先練語言,而語言必須從高一開始慢慢訓練,而且要用多種方法全方位訓練:積累語詞,儘量運用新鮮、新穎和新奇的詞語,避免運用大衆詞、常見詞,因漢詞豐富多彩;多用典雅、純正的書面語,少用或不用乏表現力的口語,可增強文章的書卷氣;練句練段,不在乎句段的長短,重在其有意蘊,耐人尋味,力爭練經典句段;練各類仿寫和擴寫,強化整句意識,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練修辭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排比,這是散文的重要特徵;練各種描寫,描寫是最重要的寫作能力,最具文學色彩;提煉詩語,詩歌語言是語言礦藏中的鈾,能提煉或運用詩語,更增文章的含金量。不僅如此,老師還要經常給學生介紹名言警句、經典語段、新詩精品、古典詩詞名句名作,學生多加領悟、背記和運用。通過種種舉措,學生可提高語言水平,寫好散文化議論文。

能寫好散文化議論文,其它文體的寫作就可遊刃有餘,這既是基礎,更是功力的體現。而且寫好了散文化議論文,許多各類語言表達題也就能迎刃而解,因爲語言表達題多是對語言能力的直接考查。

筆者每一屆高一集中強練散文化議論文,人人必須學會、學精。高二講練創新文體作文,這是高考作文的退路。如果高考作文確實刁鑽,實在無法寫散文化議論文,那就寫創新文體作文。由於學生具備了散文化議論文的基礎和功力,那麼這類作文至少可得中等分,寫得好的同樣會得高分。這樣,既有散文化議論文的法寶,又有創新文體作爲退路,高考作文可萬無一失。筆者每一屆高考語文成績優異,而擁有語文半壁江山的作文佔據了絕對優勢。

議論文精選15

最陰鬱的雲層後面,我知道,正孕育着下一片晴朗。

——題記

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永遠都不是十全十美,斷臂的維納斯,依然可以美得別緻!

缺陷固然存在,不完美,並不意味着你就是醜陋,你就是缺憾,你就永遠不會成功,恰好反之,我們應接納這種不完美,直視現狀,勇敢積極地面對它,去改變它。力求完美是人生不懈追求的最好見證,而接納不完美的人生更是一種崇高的境界。正如李彥宏所說:“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打得一手好牌,而在於將一手壞牌打好!”生命的意義裏,應該有接受不完美這樣濃墨重彩的一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韓愈靜靜垂釣,忘記人生的失意,忘記心靈的羈絆。處孤寒之界卻超然物外,履荒蕪之地而處之泰然。這不正是我們面對人生不如意所追尋的錦囊妙解嗎?直視不完美的人生,勇敢接受,勇敢面對,付之一笑。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生不完美,十有八九。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擔大任,是否能扛得住站得穩。現實浮浮沉沉,理想明明滅滅。陳子昂登高長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失意如一股燃燒的火焰,奔溢胸膛。而超然者,好似活水,從朝堂遁入空門,寧靜着淡出繁華,超然者在菩提樹下靜靜打坐,參禪悟道,於閒適裏看花開花落,在徜徉中觀雲捲雲舒。

處事爲人當明如水,面對困難當韌如水。人,本當如水!無色無味,無影無形,無慾無爭,接納一切,包容一切,看淡一切,參透一切。

太史公接納了命運的不公,去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遺世華章;忍他人難忍之辱,嘗他人不堪之痛,孫臏不僅能夠站起,更能屹立千年;懷揣離別之痛,面對分別之悽,高適不需要小兒女的悲悲切切,高呼:“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完美,只存在於柏拉圖式的理想世界中,而客觀世界裏的完美就如同泡影,美麗卻虛無。理想總是很豐滿,而現實卻太骨感。依·辛巴耶娃的不懈追求,阿拉法特的不倦奔走,邰麗華的執着追求,奧運賽場上追夢揚威的運動員們……我們有必要,也必須爲他們吶喊致敬!

現實可以很骨感,可以很瘦削,可以很殘酷,但追夢的心一定要足夠寬廣,等下一個天亮,下一次斑斕放晴!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