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十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奶奶學習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細繩、糉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奶奶先拿起一張糉葉,熟練地將糉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奶奶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似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奶奶又耐着性子對我說:“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糉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糉葉,再用右手將它捲成一個漏斗形。”奶奶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將糉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奶奶教我將糉葉層層包裹、穿過糉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似樣的糉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奶奶還告訴我其他糉子的形狀和品種,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奶奶將糉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糉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糉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糉子(奶奶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此時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此時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隨着夏季的熱風,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在遠古時期屈原對楚懷王忠心耿耿,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鑲王因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最後,自沉汨羅江。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所以,將飯糰用葉子包起來扔進江裏,演變成今日的吃糉子;百姓們還帶着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尋找,打撈他的屍體,變成裏現在的划龍舟比賽。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綁五彩繩,插艾草,喝雄黃酒……而我,最喜歡吃糉子這個習俗了。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媽媽總會用糯米包我最喜歡的糉子。媽媽先用兩片糉葉捲成一個漏勺形狀,再放一些糯米進去,因爲我喜歡吃蜜棗糉子,所以,叫媽媽放進去一顆蜜棗在中間,然後,再用糯米蓋上,最後,在用糉葉的另一端封口,然後,用繩子綁好。好啦,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現在,只需要放進鍋裏煮一會兒就好了。可是,看着容易做着難,在媽媽手中那麼聽話的糉葉和糯米在我手中忽然就變的不聽話了。我無論怎麼卷都卷不成漏勺那種形狀,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捲了一個漏勺,開始放米了,本以爲會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卻那麼難。要不就是米從下面漏了,要不就是米放多了罩不住,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包了一個似糉非糉的糉子。當最後吃着自己的勝利品時,心裏那才叫一個開心。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下去。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情不自禁地朗誦起張耒的《和端午》,因爲今天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每家每戶都一大早起來忙和,而我也早早地被媽媽叫醒了,媽媽把蒿葉紮成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裏面放進糯米、綠豆、葡萄乾,然後右扎一下,左扎一下,一個有着風度的綠戰士就出現在眼前。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了起來,可包出來的糉子,總有一個“將軍肚“。經過媽媽的巧手改扮,小糉子們總算減了肥。

該賽龍舟了,村子裏的大爺們都鼓起幹勁,等龍舟到了,他們便爭先恐後地把龍舟擡下河。要選賽手了,入選的賽手個個身強體壯,欣喜若狂;被淘汰的選手起初垂頭喪氣,但看看瘦弱的自己也頓時釋然了,一刻不閒着地爲賽手們加油、助威……

當然,端午節是絕對少不了喝雄黃酒的。我們村子每一個老少爺們都放開了喝,平時討厭他們喝酒的那些姑娘們,今日也都拿起酒罐子呼呼大喝,就連小孩看着也都嘴饞。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大人們都給自己的孩子講端午節的來歷。故事豐富多彩,有屈原投江、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在我們村裏,最廣爲人知的就是屈原投江了,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不禁又朗誦起這首詩,深感端午節這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魅力。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看見了一些讓我難以忘懷的事。

在端午節的第一天,奶奶早早的就去菜市場買來糉葉,還買了許多糯米、花生、蜜棗,我中午一回到家,就看見奶奶在包糉子,我也想試着做一做,可怎麼也做不好。奶奶耐心的教我,首先先拿出兩片糉葉,捲成一個像小漏斗的形狀,然後裏面放上糯米、花生、蜜棗,把糉葉往下壓,然後再捆上繩子,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認真的學,總算學會了。我開心極了,晚上吃到自己包的糉子,真是又香又甜,我好像感覺到了端午節甜甜的氣氛了。

在端午節的第二天,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買回來了許多線,五彩繽紛的,好像一條彩虹,媽媽拿起線快速的編織起來,不一會兒,媽媽就編織好了一個手繩,媽媽給我戴上,正好,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帶這個五彩手繩呢?”媽媽說:“這是一個傳說,有一條龍,龍鬚上沾着一片屈原的衣服,人們很生氣,他們將惡龍打死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上,以解心頭只恨,而且五彩手繩還可以避邪。”聽完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見聞,我不僅學會了包好吃的糉子,我還學習到了端午節的習俗,我真是開心不已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 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將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將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將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將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將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在這一天當中,我們家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正因爲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所以我比平常晚起一點。當我睜開眼睛時,發現我的腳上手上,都纏滿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可鮮豔了!媽媽告訴我,在端午節帶五彩線,是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當我涮好牙齒,洗好臉,做到座位上的時候,發現桌子上多了三角形的糉子,尖尖頂的鵝蛋。“這些東西是什麼時候擺上桌的呢?”我心裏想着,嘴裏卻說着:“不管了,我的`肚子都餓 的咕咕叫了。”於是我便一頓大吃起來。突然,爸爸問:“水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知道的‘同學’請舉手!”

這可難不倒我,於是我便舉起了手,說:“是因爲春秋時期的屈原,屈原是懷玉的大臣,寫了《天問》、《九歌》……等詩歌。因爲被流放,所以與農曆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後,跳下了泊羅江死了。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糉子、雞蛋扔下江裏。無爲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曆五月初五訂爲端午節,並把吃糉子定爲端午節的習俗。”我剛說完,爸爸就緊接着說:“我們去看賽龍舟吧!別忘了,還有賽龍舟這個習俗呢!”於是我們便去看賽龍舟。

我們一路走去,去的路上,媽媽買了香囊,讓我佩戴在身上,媽媽又買了艾葉、菖蒲。等我們走到那裏,賽龍舟已經結束了,我們便往回走。剛到家裏,我心裏抱怨着,嘴裏卻說“媽媽!我還知道端午節的詩句。”於是我便說起來,“‘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還沒等說完,媽媽就不停地稱讚我真棒,真聰明!

這天真開心,時光非常短暫,真想天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 楚國的大夫,因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百姓,心中悲憤難忍而投汨羅江自盡。人們爲了紀念他,邊把他投江的日子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我們這裏最長見的習俗就是吃糉子。雖然超市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因爲家裏包的糉子非常新鮮,吃起來特別清香。包糉子也是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就會把包糉子的葉子買回來,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準備好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紅棗等。接下來就是包糉子,奶奶每次總是取兩三片糉葉捲成圓錐體形狀,把準備好的原料放入裏面,再用葉子把錐口封住用棉線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寶寶就誕生了。

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一個充滿神奇而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9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了,我記憶中的端午節是很快樂的。早晨起牀,我都會驚奇的發現手上、腳上戴上了漂漂亮亮的五色線,這五色線只有在端午節的時候,媽媽纔會在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給我戴上,那時候我還在夢鄉呢!可想而知我看到手上、腳上突然多了漂亮的五色線,會有多麼的高興。

端午節這天,媽媽還會準備我喜歡吃的糉子,有蜜棗的、八寶的、板栗的、豆沙的……吃着糉子,我還把在幼兒園裏老師講的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講給爸爸媽媽聽。我看到爸爸媽媽吃的津津有味,我講的也津津有味,心裏別提有多美了!我還發現學校裏無論男女,手上、腳上都會和我一樣戴上五色線,有的脖子上也戴着。這時候,我們幾個要好的小女孩就會在一起比一比誰的五色線好看。在我的記憶中,總是認爲媽媽給我做的最漂亮!可是,唯一讓我不明白的是什麼時候纔可以把五色線摘下來。於是我就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說:“五色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每當端午過後的第一個下雨天才可以摘下來,寓意所有的壞運氣都隨着雨水沖走。”聽了媽媽的介紹後,我反而期盼着快點下雨,這樣我就可以讓身上的壞運氣快點兒遠離我。

現在,不用到過端午節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但戴五色線卻只有在端午當天可以戴,所以我依然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0

翻着日曆數啊數,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端午佳節。

端午這天,街道上滿是來來往往的人和奔流不息的汽車,各家店鋪都開始銷售起了糉子,人們也都趕着買糉子、菖蒲,稚嫩的孩童脖子上掛着香袋,在陽光的照耀下,香袋顯得波光鱗鱗……一個個景象令我目不暇接。

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走着看着,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糉子攤,我和媽媽“百裏挑一”買了一些口味各異的糉子,便趕忙地回家了。讒涎欲滴的我早已撲到桌子旁邊。媽媽可真是一個錢多的人,我左數右數,一共有三十個。“買這麼多幹嘛?”我自言自語道。不管那麼多了,我不屑一顧,然後拿起糉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賽龍舟便成了我們家關注的焦點,我們全家聚集在電視機旁,都全神貫注地凝視着屏幕,一個個槳手精神抖擻,一條金龍耀武揚威,在河面上緩緩浮動。一個壯觀的景象映入眼簾。

啊!今天的端午節可真是樂趣無窮。我希望下次的端午節也像這次一樣,充滿朝氣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