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7篇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7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陣陣兒歌聲傳入耳中,又到端午節了。

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就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

端午節的習俗可多了。端午節那天,孩子們的脖頸、手腕或者足上繫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稱長命縷。各家要插“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我們家在端午節是這樣過的:一大早,我、爺爺和弟弟一起去採艾葉,插在門上,然後媽媽幫我和弟弟洗了一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還用雄黃酒在我和弟弟頭上寫了一個王字,再在手上和腳上繫上五色絲線。中午,爸爸請來很多親戚來包糉子。包好放在鍋裏,再在鍋裏放上一些雞蛋一起煮。到了晚上糉子煮熟了,親戚們就在一起吃糉子,喝酒,大家熱熱鬧鬧、開開心心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糉香四溢。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茶雞蛋,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端午節熱鬧非凡,有着獨特的民俗。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的來歷: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包棕子、吃棕子啦。媽媽提前一天就把糯米和包糉子的葦葉泡在了盆子裏,做好了包棕子的準備。

端午節一大早,一家人開始包糉子了。我看着媽媽那嫺熟的動作心裏癢癢的。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一片棕葉,將它裹成圓錐體,放入糯米和紅棗,再把多出來的棕葉折過來,蓋住米粒。但這些米粒就像故意跟我過不去似的,不聽話地從縫隙裏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棕葉把他們裹住。爲了不讓糯米粒漏出來,一片棕葉不夠再來一片。結果我包的糉子就像個“大肚子將軍”,渾身纏了好多條線,彷彿被五花大綁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連平時裏嚴肅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攏嘴。

要煮棕子了!媽媽先在鍋裏倒上水,然後將棕子一個個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上午。煮好後,一掀開鍋蓋,糯米的香味兒就充滿了整個屋子。

吃棕子了!我解開棕子身上的線,打開青青的棕葉就看到了白白的糯米。一口咬下去,黏黏的、甜甜的,不僅甜在嘴裏,還甜到了心裏!一家人在開心地品嚐着棕子,只有我那“大肚子將軍”躺在鍋裏無從問津,最後只好由我親自“消滅”了。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問了爸爸後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伴着糉香,又來到了我最喜歡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插艾草,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滿心想精忠報國卻被奸臣所害,就投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這一天,天空灰濛濛的,而我們一家的心情恰好相反,輕如棉的風浮過我的臉頰,舒服極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騎着車子去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還炸了糖包和菜角,一定很好吃。可是在半路中,因前天下雨形成一條條泥路,坑坑窪窪的,使我們的車子很難再往前騎,無奈之下,只好把車子停在正好路過的同學家裏,單身前進!我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艱難地向前走着,鞋上沾滿了泥巴。終於,在重重困難下到了奶奶家,實在把我們給累壞了,我一屁股癱在奶奶家的牀上,打開了電視,畫面上正放映着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賽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我頓時倦意全散,拍手叫好,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場面真是如此壯觀!

這時候,奶奶輕輕地走過來,手裏給我拿着糉子,糖包和菜角,讓我趁熱吃。我就一邊吃着美味的食物,一邊看着賽龍舟壯觀的畫面,真是兩全其美!家鄉的端午節和外地的習俗一樣,過得紅紅火火!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此時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此時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端午節到了,每到到我接我們都有一個習俗,那要是家家都要吃糉子。糉子和美味,也分爲很多種不同類型的糉子。糉子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有肉餡的,也有糖和豆子餡的,但無論是什麼餡的糉子,都很美味,都有自己家的獨有的風味。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人都要過端午節。

在端午節,除了吃糉子以外,我們還可以划龍舟,划龍舟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娛樂項目。記得上一年過端午節的時候,一早上,我們便將糉子作爲早餐來吃。中午的時候,我們便一起去逛街,端午節很熱鬧,在大街小巷裏,都會看到許許多多賣糉子的人們,可不亦樂乎。

到了下午,我們便去了划龍舟比賽的地區,那裏有許許多多強壯的青年參加比賽,還有不少的人圍觀,看着那些人,我的興趣頓時也起來了。我拉着媽媽的手,便擠進了人羣,只見參賽的人換上了一套比賽服,他們露出那強壯無比的肌肉,拿起划槳,準備就緒。

在龍舟的最末尾,還有一個打鼓的人,只在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們圍觀的人們頓時驚叫起來,非常大聲,我們看着他們激情澎湃,看着他們不斷的划水,青年們就是那麼強壯有力,我們應該像他們那麼煥發青春的鬥志。

端午節就是那麼有趣,不僅僅有好吃的糉子吃,還有好看的划龍舟比賽看。端午節,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開心,有的人會做糉子慶祝端午節,我們則是觀賞划龍舟。端午節真是一個活力滿滿的節日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又到一年端午時,當然少不了端午的一些傳統習俗。這次,我將帶領大家重溫端午節。

上午一起來,奶奶就叫我一起去包糉子,端午節少了糉子怎麼行呢?我帶着極大的興趣跑到廚房。這時,奶奶正在包糉子,我看着她先把糉子葉捲成圓錐狀,把糯米和紅棗放進去,把多出來的糉葉成螺旋狀卷好,最後一點點地捲起來對摺,最後用繩子捆住,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了。我看奶奶包糉子這麼簡單,我也忍不住試一下了。第一步還挺順利的,到裝餡的時候,我裝了一點點,正當我準備下一步時,奶奶頓時叫住了,說:“糉子餡要裝得溢出來,要不然糉子包好後餡在糉子裏就顯得一點點,就不好看了。”我照着奶奶說的話做,果然,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出爐了,放到鍋裏蒸一個,味道棒極了。原來包糉子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啊!

中午吃完糉子,和媽媽一起去買艾草,聽說艾草掛在門前能驅蚊、辟邪,於是我和媽媽一起買艾草。一路上都是賣艾草的,可是大都賣完了,找了半天,才發現僅有一家在賣。買回家,把艾草掛在門口,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晚上,又一次聚餐,大人們喝雄黃酒,喝雄黃酒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說了這麼多習俗,我們來了解下端午節的來歷吧!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一直到現在,人們都在過端午節,吃糉子,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這個短暫而有意義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屈原沒死,他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