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1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2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後,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着。突然,觀衆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衆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衆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爲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

中國的民俗文化猶如天空中閃爍的明星,綻放着璀璨的光芒。我的家鄉——一個古老的小鎮,也散放着獨有的.民俗氣息。

“五月初五端午節,糉子飄香龍舟鬧”,剛剛過去不就的端午給人留下了極爲深刻印象。

今年和以往不同,由於參與的龍舟隊較多,所以連續三天舉行龍舟競賽。許多外地的遊客都聞訊而來,遊客的車都堵了幾公里,一時間,原本寧靜祥和的小鎮突然鬧騰起來。一羣人圍在一個小攤前,原來是在體驗包糉子。我也鑽了進去,只見一個老婆婆在教大家包糉子,她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滿臉的笑容使皺紋顯得更深,她正用那粗糙的雙手嫺熟地包着,遊客們也饒有興趣地學着。儘管包出的糉子千奇百怪,但每個人的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包好的糉子在陽光下閃着綠油油的光。雖然還沒煮熟,但空氣中卻彷彿瀰漫着陣陣的清香。

隨着鼓聲我來到清水江邊,只見河裏的船隻整齊的羅列着,船上的隊員個個蓄勢待發,岸上人山人海。遠遠的聽到一聲槍響,頓時,隊員整齊的吆喝聲,岸邊的助威的吶喊聲,響徹雲霄。賽手們拼勁全力地撥着船槳,在水面劃出朵朵浪花,人們的也看得樂開了花。輸了的船隊也是滿臉的笑容,在這種節日裏,輸贏並不重要。

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龍舟賽,因爲它們傳遞着我們心中的愛。作爲家鄉的兒女,我們在傳承傳統風俗的同時,也應給它注入新的能量,要讓這些民俗文化真正做到源遠流長。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讓我想起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它廣泛流行於漢、壯、布依等民族地區。

據說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曾經有位詩人,名叫屈原。當自己的祖國被佔領時,他無比絕望,於這年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楚國人民十分悲痛,用種。種方式來追思他。我們吃糉子、賽龍舟,據說都是爲了懷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說起吃糉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習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糉子的傳統形狀爲三角形,也有長方形的。一般根據其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在糉子裏撒上白糖,吃起來味道好極了。

除此之外,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當屬賽龍舟。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從那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龍舟賽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蛟蝦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記得小時候,媽媽用具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聽說這叫長命縷,也許戴着便能“長命百歲”吧。不過,現在這個習俗已不常見了。另外,在一些較爲傳統的家庭中,還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我猜這些東西和辟邪有關。

總之,端午節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浴蘭節等。

在每年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插上艾葉,包糉子,有些地方還會舉行划龍舟比賽。

相傳端午節是因出國大夫屈原多次向楚王提議要加強兵力,以防敵人偷襲,楚王聽煩了,下了屈原的職位,貶黜楚國。不久敵人來犯。眼看楚國即將滅亡,屈原寫下一首《懷沙》後,便抱着石頭投江自盡了。沿江的百姓紛紛渡船大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小魚小蝦蠶食他的身體。統治者爲樹立愛國標籤將端午節定位紀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四口來到外婆家。我們和外婆一起拔艾葉插在門口,滿屋子都有艾葉的香味,下午外婆準備了糉葉,糯米,紅豆,蜜棗。外婆說:“我們來包糉子。”我和媽媽跟着外婆學得有模有樣,很快我們包完了,數了數一共68個。外婆就下鍋煮糉子,一個小時後糉子煮好了,外婆撈了一掛糉子,放在桌子上讓我們吃。我還沒吃就聞到糉葉的香味。我一邊吃糉子一邊打開電視機,今天的節目有賽龍舟:湖面很寬,每條龍舟上有13個人,12個人划槳,一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喲!一二,快快!”幾條龍舟你追我趕的像終點駛去.....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五彩線......怎麼樣?咱們中國的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一邊哼着兒歌一邊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中糉子的來歷就是爲了紀念這位偉人的。

在我們的家鄉,到了過端午節的這一天,即5月5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鴨蛋,雞蛋和鴨蛋放在鍋裏和糉子一塊煮!經過放了糉葉的水一煮,雞蛋和鴨蛋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有一股特別的'糉葉清香!在吃早飯時,這些蛋、糉子,都要擺上飯桌,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小壺酒,奶奶還特意在酒里加了一點雄黃,她說這是爲了避邪!這不能不說也是咱家鄉的一種特色呢!

吃糉子容易包糉子難,看着大人們包糉子的熟練動作,我真是羨慕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等糉子熟的過程了,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出鍋時,滿屋子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放在碗裏,輕輕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晶瑩,透亮、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窮,我差點一口連筷子都咬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老人們都說這樣是爲了驅病避邪。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太美好了,我永遠也忘不了!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7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着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糉香在節日裏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糉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糉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糉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着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糉子的,那芭蕉葉包裹着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糉葉,生怕是破壞了糉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糉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爲,這香囊裏有着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糉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糉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糉子也都是超市裏的各色糉糉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糉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糉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纔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8

伴着糉香,又來到了我最喜歡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插艾草,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滿心想精忠報國卻被奸臣所害,就投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這一天,天空灰濛濛的,而我們一家的心情恰好相反,輕如棉的風浮過我的臉頰,舒服極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騎着車子去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還炸了糖包和菜角,一定很好吃。可是在半路中,因前天下雨形成一條條泥路,坑坑窪窪的,使我們的車子很難再往前騎,無奈之下,只好把車子停在正好路過的同學家裏,單身前進!我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艱難地向前走着,鞋上沾滿了泥巴。終於,在重重困難下到了奶奶家,實在把我們給累壞了,我一屁股癱在奶奶家的牀上,打開了電視,畫面上正放映着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賽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我頓時倦意全散,拍手叫好,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場面真是如此壯觀!

這時候,奶奶輕輕地走過來,手裏給我拿着糉子,糖包和菜角,讓我趁熱吃。我就一邊吃着美味的食物,一邊看着賽龍舟壯觀的畫面,真是兩全其美!家鄉的端午節和外地的習俗一樣,過得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