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遊隆中作文(精選31篇)

遊隆中作文(精選3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遊隆中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遊隆中作文(精選31篇)

遊隆中作文 1

這個國慶節我去襄陽旅遊了。

襄陽在湖北,我們開車5、6個小時纔到襄陽。我們來到襄陽最有名的景區:隆中。隆中是諸葛亮的故居。剛進大門,穿過一個個小院子,而這一個個小院子就讓我大開眼界,這裏面展示了諸葛亮的歷史和他的一些發明傑作,比如諸葛連弩呀,還有神奇的木牛流馬,聽爸爸說這些東西失傳後,現在人們也沒有複製出來。

出了小院子,就看到前面一個大院子,上面寫着三個字“三顧堂”,我走進去,迎面一間比較大的屋子,屋子裏四個蠟人像幾乎佔滿了整個屋子;第一個假人年齡大概二十多歲坐在堂前主人的位置,第二個假人四十多歲,拜在第一個假人身前;第三個假人立在一旁,他滿臉通紅,頭上還有個月亮形狀的`凸起圖案;第四個假人則從左耳到右耳都是鬍子,滿臉都是不耐煩的神情。不用說大家就猜出這幾個都是誰了吧,諸葛亮、劉備、關羽和張飛,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顧茅廬的景象了。

雖然這次在襄陽只玩了兩天,但這兩天我不僅遊覽了風景而且獲得了不少知識呢。

遊隆中作文 2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到三國名城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景區遊玩。

早晨,我們迎着初升的太陽,乘巴士到達諸葛亮故居,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牌樓,上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在《蜀相》一詩中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經典評價。之後順着林間小道,一路上山,依次看到武侯祠、三顧堂和諸葛草廬,我和媽媽還一起登上了最高的騰龍閣。

武侯祠是後人爲紀念諸葛亮建的祠堂,許多遊客在這裏焚香燒紙,供奉孔明先生。三顧堂是後人爲紀念劉備三顧茅廬在原址上新建的,門外有三匹銅馬,院中站着兩人,一人手捋鬍鬚,是美髯公關羽關雲長,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圓睜,便是張飛張翼德。堂中劉備諸葛亮對坐,正在談論天下大事,這正記錄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的情景。諸葛草廬是幾間非常簡陋的茅草屋,也是青年時期諸葛亮在隆中耕讀學習的地方。騰龍閣建在臥龍崗的最高處,從頂層可以俯瞰古隆中全景。

爸爸告訴我,古隆中是諸葛亮青年時期居住的'遺址。諸葛亮在這裏生活了十年,結交了水鏡先生、龐統、徐庶等良師益友,後因感激劉備三顧之恩,被其誠心所動,出山輔佐,幫劉備燒博望、燃新野、戰赤壁、借荊州、取西川、平巴蜀,成就三分大業。

我非常喜歡三國故事,尤其對博學多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十分欽佩,我也要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遊隆中作文 3

我的家鄉有許多景點,如:唐城習家池、古隆中。其中我最喜歡古隆中。

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是一處有名的景點。去年寒假,爸爸媽媽就帶我去那玩了。去到那,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着杜甫的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小門上鐫刻諸葛亮的'古訓:淡伯明志,寧靜致遠。牌坊上面還雕有山水人物,花鳥蟲魚,既古樸又生動,吸引了許多遊人在此留影。

接着,我們來到老龍洞。關於老龍洞,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一天,龍王在天上玩,無意中看到古隆中的美景,於是就騰雲駕霧來到古隆中游玩。來到後,它在那轉來轉去,忽然發現了一個洞,於是就好奇地鑽了進去,誰知一不小心被卡在裏面出不來了,時間長了,龍王就變成了石像。有人說,諸葛亮是喝了龍王的唾液才變得這麼聰明的。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三顧堂、八卦陣、武候祠、六角井。其中六角井是諸葛亮耕讀隆中時的一口生活用井,也是現在唯一的真跡。游到這,我還聽到了一個故事:諸葛亮離開隆中時,把自己的枕頭留在了井裏,後來打掃井的人發現了這個枕頭。一個貪污的官員聽說這個枕頭睡了能治失眠,於是就將枕頭搶過去佔爲已有,結果睡到第二天早上,眼骨痛得不得了。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夢到諸葛亮對他說:只要把枕頭放回井裏,他的病就能痊癒。於是貪污的官員就命人把枕頭還回去了,他的病也奇蹟般地好了。

古隆中真好玩啊,讓我瞭解到了更多的歷史文化。

遊隆中作文 4

今天上午,剛吃過早飯,爸爸就來大姑家接我,爸爸問鼕鼕哥:“你去不去隆中?”鼕鼕哥說他不去,還得爬山,太累了。我說我去,於是爸爸就接我一起去隆中。隆中就是以前諸葛亮住的地方,媽媽給我講過諸葛亮是三國時候一個知識很多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前就是住在這兒。

一路上,我發現綠綠的麥苗和黃色的'油菜花在咖啡色的土地裏生長着,路邊還有小山,山上有綠色的麥苗,我看到農民伯伯們都在辛勤地種地,我很感動。這景色真很感動。這景色真是太美了,我很喜歡這景色。不一會兒到了隆中,我們就去爬山,那山是一級一級的,是個樓梯山,很好上,一會兒我們就上到了頂層,頂層上有個塔,塔有九層,第一層是賣東西的,我們買了一個冰激靈就上去了,到第九層上我們看到了諸葛亮的像。我聽到那兒的人們說話和我們不一樣,聽起來很奇怪,我問爸爸:“怎麼這兒的人們和我們說話不一樣呀?”爸爸說;“因爲這是外地,是湖北省,我們是河南省,所以說話不下樣。”

下山回來我們又坐了索道,這和索道和河上的索道不一樣,這索道是一個塑料東西在控制着方向,我一點也不害怕,可是我爸爸很害怕,我只想開快一點,可是爸爸不讓我控制速度。坐索道可真美呀!

旅遊可真快樂呀!我以後還要去更多的地方旅遊!

遊隆中作文 5

假日裏,爸爸媽媽帶我去遊玩了襄陽古隆中。

那裏山清水秀,高大的山就像一堵堵牆,保護着這裏的人們。平靜的湖水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遠遠望去,青山倒映在湖面,好似那“白銀盤裏一青螺”。生長在湖邊的杜鵑花,格外火紅、嬌豔。

我們來到諸葛亮的故居,那是一座古老的房子,屋頂上蓋滿漆黑的瓦片,房子外面刷滿潔白的油漆。我走進去,看到裏面有廚房、臥室、大廳等等。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裏邊還有一個“小學堂”。“小學堂”’的`牆上掛着一件蓑衣和一頂斗笠,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場景。學堂裏整齊地擺放着桌子、長板凳,最前面有一個矮矮的臺階,這應該就是諸葛先生講課的講臺。我饒有興趣地坐在板凳上,閉上眼睛,腦海裏浮現出古時候的學生們正搖頭晃腦背古詩的情景。

回來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三顧茅廬》的故事:諸葛亮才華橫溢,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幫忙,諸葛亮見劉備誠心誠意,就答應與他共圖大業。我也被故事中劉備的誠意所打動。

通過這次的旅行,我既欣賞到了美景,又增長了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遊隆中作文 6

我們全家自駕游來到美麗的古隆中。

古隆中是諸葛亮的故居,也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所以我們都非常期待。

走進古隆中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石牌坊,牌坊正中橫幅上寫着“古隆中”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着著名詩人杜甫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中間的字碑上雕刻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跨入刻有“古隆中”的牌坊,我彷彿走進了一千七百年前那兵荒馬亂、戰火橫飛中的世外桃源,幽雅而寧靜,古樸而淒涼。

過了牌坊,順着風景如畫的林邊小路走了30分鐘,我們就來到了三顧堂,一進柵欄門,院內停放着一輛古代馬車,左邊是一個古代打稻穀的機器。三顧堂內陳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牀和碗,據說是諸葛亮曾經用過的東西。三顧堂裏停放着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的雕像,諸葛亮手裏拿着一幅地圖,好像“諸葛亮”正在談論着天下局勢,而“劉備”在旁邊會心地聽着,“張飛“和“關羽”一身武將打扮在一旁保護他們。

出了三顧堂,我們來到諸葛亮的家——諸葛草廬,不知這草廬是怎麼蓋的,竟冬暖夏涼,我們坐在裏面竟然不想走了。

古隆中共有十二景,諸葛草廬、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三顧堂。各個景點都很美,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喜歡就來看一看吧!

遊隆中作文 7

古隆中是諸葛亮的故鄉,是襄陽市最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歷史也很悠久,是許多人遊玩的最佳地方。

古隆中裏有一個老龍洞,傳說有一條神龍看上了古隆中裏的一個山洞,那裏景色優美,食物豐盛就在裏面住了下來。過了很久,小龍漸漸長大了,剛想出來時,身體卻被卡住了,結果過了一年又一年,小龍就變成了一條老龍。也不知又過了多久,老龍就變成了一個石頭,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老龍洞。

老龍洞前有一座木橋,早上老龍洞會從洞口噴出許多的水霧,整個老龍洞披上輕紗,就像玉皇大帝的宮殿一般,當你在橋上行走時,就感覺自己像仙人呂洞賓騰雲過海到蓬萊仙島去參加蟠桃盛會一樣。

中午,太陽高照,我吃完午飯在對面的草亭中看書,正看得津津有味時,突然,有個影子在我書前閃過,我擡頭一看,在我頭頂上發現了一隻黑灰相間的小松鼠,我拿起一個小石頭敲了幾下旁邊的木柱子,小松鼠嚇得抱頭鼠竄。

在古隆中裏還會看見戰國時期諸葛亮曾經住過的'房子,那裏會經常表演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請諸葛亮的場景。我好像穿越時空到了戰國時期一樣。裏面我最喜歡的就是張飛,每次他見不到諸葛亮就會說:“哇呀呀呀呀呀呀!”的,旁邊人都會被逗的哈哈大笑。

古隆中景色優美,歷史悠久,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

遊隆中作文 8

暑假裏,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湖北省的襄樊市遊諸葛亮的出生地——隆中。

這天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睡夢中揺醒了,我睜開蒙朧的雙眼,發現老媽已全副武裝,什麼照相機、遮陽帽、小型登山靴……可謂是一樣也不少啊!我受到了老媽的刺激,便一咕嚕地爬了起來,以0.000000(無數個0)1的速度穿好了衣服,大吼道:“向隆中,進軍。”

在車上顛簸了幾十分鐘,穿過密密的森林,開過窄窄的羊腸小道,在損失了十幾個麪包派和三瓶水的慘重代價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隆中。一下車,便聽見鳥兒的歌聲,大地的咆哮,呼吸到非常新鮮的空氣,放眼望去是一顆棵參天大樹,這些大樹集合起來就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和一位位堅守崗位的士兵。一進入隆中,便看見那兒有一個石門,上面寫了一對對聯“兩朝開濟老臣心,三顧茅廬天下計”。走過石門,我們就來到了八卦陣,我走進去以後就迷了路,走不出去也走不回來,這可把我急壞了,我呆坐在那裏,最後還是工作人員帶我出去的呢!真是太悲慘了。走出八卦陣,我們便把隆中游了個遍,其中最令我喜歡的,就是滑道和三顧堂,如果你很好奇,那就隨着我的視線去看看吧!首先向你們介紹三顧堂。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裏劉備三顧茅蘆請諸葛亮的故事吧!這個三顧堂就是三顧茅蘆的'遺址。走進三顧堂,便看見幾棵高大的桂樹,不由得令人感到心曠神怡。桂樹左邊是諸葛亮睡覺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的寢室)那裏擺放着古代的杯子、桌子、牀,其中最新奇的就是牀了,那牀不知道爲什麼特別寬,可就是不長,好像古人是橫着睡的,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右邊便是洗衣服的地方,那裏擺放着一個木板(磋衣板),旁邊是諸葛亮的妻子,她面顯疲憊,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中間就是正廳(客廳),只見諸葛亮坐在桌子旁,劉備正在鞠躬,而張飛、關羽則在窗簾後面小聲說話。這個場景活靈活現地爲我們展示了當時的情景,真是令人大飽眼福啊!接下來就該說說這個滑道了。我們到達山頂後,買了下坡滑道的票,走到起點時,我發現滑道車和我們玩的四驅車很相似,於是我就好奇的問:“阿姨,爲什麼要把車造得像我們玩的四驅車呢?”“因爲造成這樣速度比較快,更能滿足遊客的要求。”阿姨回答道。“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該上戰場了,我坐在車上一動不動,神情緊張。車子緩緩開動,身旁的參天大樹在我身邊呼呼作響,不一會就到達了山腳。

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啊!真希望時間過慢一點,讓我在看幾眼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遊隆中作文 9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大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古隆中這樣描述。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媽媽帶我來到古隆中,只見羣山環繞,松柏參天,真是太美了。首先映入眼前的是雄偉壯觀的古隆中大門,這大門很獨特,由三個門組成,正中間是個大門,大門上印着三個紅豔豔的大字———古隆中;兩旁各有一個小門,門頭上分別寫着"寧靜致遠","澹泊明志";三個門中間有兩個柱子,上面寫着一幅對聯,上聯是"三顧頻頻天下計",下聯是"兩朝開濟老臣心"。望着這座大門,我不禁感嘆道,原來門也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呀!

我們走進大門,穿過綠蔭小道,來到了"三顧堂",這可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因爲這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地方。只見大門口有一隻烏龜託碑的石像,它的樣子憨態可掬,彷彿在說:"快請進,快請進。"我大步走進三顧堂,"歡迎"我的是諸葛亮的玉石像,我似乎看到了諸葛亮搖頭他的羽毛扇,正和劉務商量國家大事。我興趣盎然地把三顧堂遊了一遍,看的我眼花繚亂,浮想聯翩,好像三顧茅廬的片段就浮現在我眼前。

離開三顧堂,我們來到了古香古色的隆中十大景點之一的六角井,別看它其貌不揚,它可是諸葛亮住在這裏的生活用井。我興致勃勃地走上去仔細觀察,發現井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有鬱鬱蔥蔥的'大樹,有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彷彿看見了諸葛亮正在這裏打水呢!

我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游完古隆中,在回家的路上,這些景色還若隱若現的浮現在我眼前。古隆中啊古隆中!你讓我開闊了眼界,還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歷史知識!

遊隆中作文 10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到三國名城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景區遊玩。

早晨,我們迎着初升的太陽,乘巴士到達諸葛亮故居,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牌樓,上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在《蜀相》一詩中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經典評價。之後順着林間小道,一路上山,依次看到武侯祠、三顧堂和諸葛草廬,我和媽媽還一起登上了最高的騰龍閣。

武侯祠是後人爲紀念諸葛亮建的'祠堂,許多遊客在這裏焚香燒紙,供奉孔明先生。三顧堂是後人爲紀念劉備三顧茅廬在原址上新建的,門外有三匹銅馬,院中站着兩人,一人手捋鬍鬚,是美髯公關羽關雲長,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圓睜,便是張飛張翼德。堂中劉備諸葛亮對坐,正在談論天下大事,這正記錄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的情景。諸葛草廬是幾間非常簡陋的茅草屋,也是青年時期諸葛亮在隆中耕讀學習的地方。騰龍閣建在臥龍崗的最高處,從頂層可以俯瞰古隆中全景。

爸爸告訴我,古隆中是諸葛亮青年時期居住的遺址。諸葛亮在這裏生活了十年,結交了水鏡先生、龐統、徐庶等良師益友,後因感激劉備三顧之恩,被其誠心所動,出山輔佐,幫劉備燒博望、燃新野、戰赤壁、借荊州、取西川、平巴蜀,成就三分大業。

我非常喜歡三國故事,尤其對博學多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十分欽佩,我也要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遊隆中作文 11

請問大家知道諸葛亮的故居在哪裏嗎?對,就是在湖北省襄陽市。也就是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樓的地方。諸葛亮可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回老家過年時,特地去參觀了他的故居。

來到諸葛亮隱居住的深山——古隆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石門,石門的兩邊刻着杜甫的名句“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計老臣心。”只聽說杜甫的偶像是李白,原來他還是“諸葛鐵粉”,真是一個“追星族”,有這麼多偶像啊!不過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對三國時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石門中間還刻了五個紅色大字——三代下一人。我不懂這一句的'意思,出於強烈的好奇心,便跑去向導遊哥哥請教。“這裏面的三代指的是周朝、秦朝、漢朝這三個朝代,下一人就是指第一人,整個句子的意思就是在這三個朝代中最聰明的一個人。”導遊哥哥做了詳細地解釋。從後人的讚歎中,我發現諸葛亮確實太聰明瞭,因爲在這三個朝代,能人特別多,像姜子牙、霍去病、韓信、商鞅等等,諸葛亮居然位居第一,也就是比他們還厲害,我的天,他們可都是神一樣的智者啊!怪不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未來,後知後漢,既懂政治,又是軍事奇才。

離石門不遠,有一片不大的田,這可比我小姑家的菜園大多了,我走在田間的田埂上,眼前彷佛浮現出諸葛亮當年種植的畫面,細細聽着導遊哥哥的講解:“這片田就是當年諸葛亮讓兄弟不要荒廢的田,因爲他想在助劉備成大業後,回來隱居時繼續耕種。可惜他星落五丈原,沒能回來。”聽了這塊田的來歷,這塊田變得神聖起來,當然,我也爲它的主人感到惋惜。

穿過了諸葛亮當年耕種的田野,我的心情越來越激動,馬上就可以見到傳說中的茅廬了。我一邊爬山,一邊想象諸葛茅廬的樣子。

遊隆中作文 12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到襄陽古隆中游玩。早就聽說襄陽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古隆中了,因爲那是諸葛亮的家鄉,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那裏。果然,隆中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們在爬山中看到了綠油油的莊稼,參天的樹木,耳邊傳來叮咚叮咚的'流淌聲。爸爸還帶我摘到了許多稻穀,芝麻和綠豆。也許,當年諸葛亮也在這裏辛勤勞動過呢!

接着,我們來到三顧堂和草廬,媽媽給我講了三顧茅廬的故事。三國時期,劉備聽說諸葛亮謀略過人,想得到他的幫助,平定天下,於是不辭辛苦,三顧茅廬。諸葛亮被他的誠心感動,向劉備講述了“三分天下”的策略。當時諸葛亮才27歲,十分了不起。

一天的遊玩很快要結束了,我們在山下買了一把“諸葛神劍”。媽媽說:“多摸一摸,可以聰明點兒。”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我真想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的故事了!

遊隆中作文 13

在一個春光明媚,春色無邊的日子,我們全校一起遊古隆中。

那裏綠樹成陰,嫩綠的小草發芽了,桃花,梨花開了,鳥兒在空中嘰嘰渣渣的叫着,好像在說:“小朋友你看我們多麼美麗啊!給我照張相吧。

在古隆中我們去了老龍洞,三顧堂,牡丹園,書法展示廳。其中讓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牡丹園。

牡丹花的顏色,形狀都不一樣,紅色的似火球,白色的似玉盤,黃色的似金碗。只見那層次分明的花瓣兒,緩緩張開,如精雕細刻,玲瓏剔透,組成了一位嬌麗,典雅,高貴,純潔的仙女。它的清香佈滿了整個隆中。

你們說牡丹花美嗎?如果你們到隆中千萬不要忘記看牡丹花。

遊隆中作文 14

寒假二月份,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去襄陽古隆中游玩。

經過三個小時,我們乘車到了襄陽古隆中風景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隆中大門,大門又高又寬,大門裏面有一塊巨石,上面刻着“隆中”兩個紅色大字,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三顧堂,這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地。當然如今的茅廬不再是以前的草屋了。三顧堂內陳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牀和碗,據說是諸葛亮曾經用過的東西。想當年,劉備爲了自己的事業,先後三次來到古隆中,前兩次都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來看見孔明先生在睡覺,便沒有打擾他,而是在茅屋外等候了兩個時辰,知道諸葛亮醒來,諸葛亮和劉備相互施禮後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便答應出山相助。

雖然古隆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可我就是對三顧堂情有獨鍾。

最後我們沿着陡峭的階梯,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去,經過一個小時,汗流浹背的我們終於來到了隆中山上的最高峯上的騰龍閣。

站在騰龍閣上向下望去,一座座山連綿起伏,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山峯在腳下,十分壯觀美麗,讓我想起了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下山了,我聽到同行的人說,下山很快,一會就下去了,不用着急,其他人很高興。剛下了一小半,就聽到有人說:“唉,原來上山和下山都這麼難,累死我了!”這讓我想到了楊萬里的《過鬆源晨炊漆公店》的一首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是啊,上山和下山一樣很難啊。

經過艱難的跋涉,我們終於下了山,這次遊玩使我明白了:只有你堅持不懈爬上山頂,才能領略到山頂的美麗景色;而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完全體會不到站在山頂的那一刻的驕傲和自豪!

遊隆中作文 15

最近的隆中一日遊還一幕幕的在眼前回放,途中累着,笑着,抱怨着,但我們都堅持了下來,隆重的風景真是難得一見,有山,水,花,樹。其中還看到了從山上流下來的泉水,清澈見底。

走進隆中,不忍心扔下一片紙屑,碎片,也不敢去驚擾這麼靜謐的美景,建築也都透露着歷史的悠久。諸葛亮的草廬,聽導遊姐姐說:也算是他的一個人的別墅吧。在諸葛亮先生的家裏,我還看到了一把古琴,不是有一句歇後語說,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那就成這把琴爲神琴吧。遊隆中時還有許多賣鵝毛扇的,一個比一個漂亮,記得以前看到過諸葛亮的鵝毛扇——神機莫測。這神琴,這鵝毛扇都突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呀!

遊襄陽,賞隆中,敬諸葛。哪一個沒有突出歷史的悠久,三國時的人物風範,性格特點全都在隆中裏體現了淋漓盡致。記得途中的花海,那可真是千姿百態,各種各樣的花都爭奇鬥豔。同學們也在這裏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又走到了鬱金香的領域。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塊一種顏色,漂亮極了,我真爲那些沒來的同學感到後悔。後悔自己的眼球沒有欣賞到這美麗的景觀。還有在途中看到的一口井,那是在諸葛亮個人別墅前的一口井。聽導遊姐姐說這還有個寓意,前程似錦,然後在那裏留下了自己的`身影——照片。接着又趕往草廬劇場,路上即使累蛋快樂着,到了那裏,真是驚住我的眼球,龐大的建築,眼球不停的轉來轉去,看不過來。走進劇場就像真的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了三國,三面環山。組織的節目也十分精彩,我們的表演更是讚不絕口,走時還依依不捨。

襄陽文明的古域,隆中,諸葛先生的所在地,這一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收穫。遊襄陽,賞隆中,觀美景,知歷史。

遊隆中作文 16

去年10月18日的大清早,我急衝衝地向小桔燈學校跑去,到了學校,老師就帶領我們去了古隆中風景區。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就來到了古隆中。我們興奮地衝向大門,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高大古樸的石牌坊。石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我們異口同聲地叫道:“哇,雙龍戲珠!”牌坊正中橫幅上寫着“古隆中”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着“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中間的字碑上雕刻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此聯出自諸葛亮《誡子書》,意爲恬靜寡慾,志向才能明確;安寧清淨,目標方可遠大,苦學積才,明志致遠。

踏着石頭鋪就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荷花池。荷葉隨風擺動,雖然荷花已開敗了,但還有幾朵粉紅色的睡蓮躺在水面上,有幾隻蜻蜓在上面飛來飛去。水中有許多金魚在嬉戲:有的在吹泡泡;有的在打小浪花;有的在追逐,像一羣淘氣的孩子!荷花池中央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它的頂上有一副顏色鮮豔的畫,四周紅色的石板上也雕刻着精美的圖案,美麗極了。不時的有遊人來到這裏休息,並拍照留下這美好的回憶。

從遠處傳來“嘩啦嘩啦”的流水聲,我們循聲而至,來到了位於古隆中山腳下的老龍洞。老龍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泉水古洞,洞口臥着一條只見首不見尾的栩栩如生的石龍。老師告訴我們這裏有一個傳說,那條石龍原本是一條活龍,它小時候口渴了,看見了這洞裏有水就鑽進去喝。不妙的是它出來時尾巴卻被卡住了,怎麼拽也拽不出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就慢慢變成了老石龍,人們就把這個洞叫“老龍洞”了。老龍洞的泉水幾千年永不枯竭,總在不停地從這條石龍的嘴裏流出。

“諸葛草廬、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三顧堂、小虹古橋、六角井、騰龍閣……”古隆中有太多讓你流連忘返的景點了,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喜歡就來看一看吧!

遊隆中作文 17

4月8日,我們帶着愉快而又興奮的心情,隨着老師乘坐公交車來到古隆中風景名勝區遊玩。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這就是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襄樊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鄉秀色,我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裏隱居十年之久,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裏。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大的石牌坊,上面刻着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右邊是:“淡泊明志。”左邊是:“寧靜致遠。”這是諸葛亮先生的題詞。

再往前走,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風荷伴月亭與荷花池,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荷花還沒開,如果是盛夏,嬌豔的`荷花開滿河塘,那是一件多麼令人嚮往的事呀!後面是躬耕田,這裏原是諸葛亮田間做活種地的地方。

隨後,老師帶領我們來到有名的劉關張三次拜訪諸葛亮的三顧堂裏,堂內前廳三間,後堂五間,後堂陳列諸葛亮的几案,下榻,中堂掛三顧茅廬的古畫,遠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的題詞:“三棵古泊,栓馬樹,古樸雅緻,魚水三分合,風雲四海生。”的回顧。

沿三顧堂後拾級而上,約百餘米處有一既高且平的場地,在這塊平地上有一組結構緊湊的古建築——諸葛亮的故居草廬,這個地方高深幽靜,羣山環抱,松濤常鳴,後面是伏龍山,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草廬之中”“諮臣以世之事”指的就是此室。

來到老龍洞,又名伏龍山,洞內松柏交翠,山水相映,爲諸葛亮彈琴作樂處,傳說洞內住着老龍,泉水是老龍的唾液,非常甘甜,喝了使人聰慧,諸葛亮就是喝了這裏的水才變聰明的。

我們還去了騰龍閣,因爲在山上,我們爬了好久才上了去,從山上往下眺望,羣山此起彼伏,如仙境一般,可美了。

從山上下來,我們來到了牡丹園,這裏牡丹盛開旺盛,蝴蝶飛飛,蜜蜂嗡嗡。各種品種的牡丹爭起鬥豔,非常嫵媚,在陽光的照射下,扭動着纖細的腰枝。

此外我們還遊覽了許多景點,美的令人讚歎,現代詩人郭沫若先生亦揮豪抒情,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更有吟懷:“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蹟永清幽。”是啊,這裏古蹟衆多,文豪雲集,文化沉澱豐富,我爲我美麗的家鄉而自豪!

遊隆中作文 18

這次五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奶奶去了襄樊的古隆中。

聽媽媽說,這古隆中非常有名,每天都有許多中外遊客前去觀賞。古隆中位於山區,因此樓梯非常陡峭,而且據說劉備,張飛,關羽還拜見了諸葛亮,希望諸葛亮效力於蜀國的故事呢!”聽完這段話,真令我悲喜交加,喜的是可以看見諸葛亮的`住處,悲的是樓梯陡峭,萬一摔下來怎麼辦?

經過一路奔波,我們終於來到了“山”的腳下,擡頭望去,真是直入雲霄啊!我們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摔了下去。儘管周圍景色秀麗,可是我們卻沒心思欣賞,一心只顧着上山。

走到半山腰,我們累得快不行了,氣喘吁吁的,可是,爲了看到諸葛亮的住處及石像,我們也就顧不上休息了,急忙前行。

終於到達山頂,我們累得“癱倒”在地上。

休息片刻後,我們跟隨着導遊前去觀賞諸葛亮的住處。這時,導遊向我們介紹道:現在的古隆中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爲主體的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裏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澈;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聳翠,山亙綿,旗山旋峙。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半月溪、老龍洞、樑父巖、抱膝石。1949年以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諸葛亮。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爲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聽完這番仔細的講解後,我還摸了摸諸葛亮的石像,希望自己能變得聰明些。

臨走前,真然人有些依依不捨。這是心裏不禁一番感慨:啊!美麗的古隆中啊!你的歷史價值,怎麼會令世人所忘記呢?

遊隆中作文 19

古隆中是諸葛亮的故鄉,是襄陽市最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歷史也很悠久,是許多人遊玩的最佳地方。

古隆中裏有一個老龍洞,傳說有一條神龍看上了古隆中裏的一個山洞,那裏景色優美,食物豐盛就在裏面住了下來。過了很久,小龍漸漸長大了,剛想出來時,身體卻被卡住了,結果過了一年又一年,小龍就變成了一條老龍。也不知又過了多久,老龍就變成了一個石頭,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老龍洞。

老龍洞前有一座木橋,早上老龍洞會從洞口噴出許多的水霧,整個老龍洞披上輕紗,就像玉皇大帝的宮殿一般,當你在橋上行走時,就感覺自己像仙人呂洞賓騰雲過海到蓬萊仙島去參加蟠桃盛會一樣。

中午,太陽高照,我吃完午飯在對面的草亭中看書,正看得津津有味時,突然,有個影子在我書前閃過,我擡頭一看,在我頭頂上發現了一隻黑灰相間的小松鼠,我拿起一個小石頭敲了幾下旁邊的.木柱子,小松鼠嚇得抱頭鼠竄。

在古隆中裏還會看見戰國時期諸葛亮曾經住過的房子,那裏會經常表演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請諸葛亮的場景。我好像穿越時空到了戰國時期一樣。裏面我最喜歡的就是張飛,每次他見不到諸葛亮就會說:“哇呀呀呀呀呀呀!”的,旁邊人都會被逗的哈哈大笑。

古隆中景色優美,歷史悠久,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

遊隆中作文 20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古隆中,尋找英雄的足跡,那裏有他們留下的赫赫戰功。

我們先來到了隆中書院,隆中書院的牆上畫着劉關張三人去請鼎鼎大名的諸葛亮的壁畫!一幅畫中,劉關張三人在門外叩門求見,孔明的童兒開門告訴他們現在還不能會客;一幅畫中,劉備劉玄德和諸葛亮諸葛孔明正在暢談天下。

又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關羽和張飛的銅像站在庭院裏,他們倆就像兩座鎮山鐵塔一般,屹立在庭院中。關羽的胸前飄着五柳長髯,他的'徵袍被風吹起,好像在烈烈作響。那張飛虎目圓睜,好威武啊!我們進到茅廬中,發現劉備和諸葛亮正在暢談天下,小童也在旁邊聽着呢!

然後,我們來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如果你站在電子屏幕前面,屏幕就會刷臉,你長得像三國中的哪個英雄,在屏幕上就會顯示出來。我站在屏幕前,屏幕上顯示我是蔡文姬。我沒怎麼樣,但媽媽卻特別高興!媽媽說:“呀!這是大才女呢!”。爸爸也刷了一下,他被刷成了董“卓”。媽媽大叫了一聲:“你怎麼變成董卓了!”我們湊近一看,不是董卓,是董允!幸虧爸爸不像大壞蛋董卓啊!爸爸又把傘當成槍,很勇猛地舞來舞去,我都感覺他都要戳中我了。屏幕照着他刷了一下,哇!這個屏幕好貼心呀!爸爸居然成爲了天下第一武將—呂布!不過,這次他變成了董卓的義子!媽媽也刷了一下,她被刷成了大喬,樂得她都要瘋了!

我們走着走着,在一片竹海之中,一個古老的草屋闖入視線。咦?這裏又會有什麼東西呢?原來是被稱爲“阿醜”的黃月英正在織布呢!另一邊房間裏放着聰明至極的孔明,他面前的竹簡、絹書堆得跟小山一樣高,看來他還想變得再聰明一些。那時候,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諸葛孔明。當時,黃承彥說自己的女兒長得有點醜。其實,黃月英長得一點也不醜,他只是一種謙讓的說法,看看諸葛孔明是否是重貌輕才之人。

時間精靈把時間都帶走了,我們戀戀不捨地望着古隆中,我彷彿看到了諸葛亮正輕搖羽扇跟我們告別。

遊隆中作文 21

蔚藍的天空飄着朵朵白雲,太陽溫暖地照在大地上,樹木已經顯現出濃濃的綠意,花兒含苞欲放脹紅了臉,小草從雨後鬆軟的泥土裏鑽出了小腦袋……在這春光明媚、山花爛漫的時節,自然是外出春遊、踏青賞景的最好時機。

位於襄樊市西南十三公里的古隆中風景區,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看點之一。古隆中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早年隱居的地方。作爲一名襄樊人,小時候雖到古隆中游覽過幾次,但對於古隆中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卻少有印象。聽說學校要組織春遊古隆中,我和同學們一樣,激動不已。

盼望着,盼望着,春遊的'日子終於到來了。

連綿的春雨如期地停了下來,風和日麗,天公作美,同學們格外高興。一大早便帶着早已準備好的物品來到學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踏上了去古隆中的交通車。交通車快速行駛在寬暢的馬路上,兩旁的高樓大廈漸漸地稀少了,同學們像放飛的小鳥,唱啊、笑啊、鬧啊,好不熱鬧。很快就到了古隆中風景區。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鐫刻在高高的石門上的“古隆中”三個大字。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三顧堂。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站在三顧堂前,聽着講解,我似乎看見求賢如渴的劉備正在與諸葛亮商議着建國立業大計,文韜武略的諸葛亮被劉備三次恭請的真誠所打動,正講述着自己的興漢藍圖“隆中對” ……

離開三顧堂,隨後我們又遊覽了茅廬、六角井、老龍洞等景點。

聽老師講,隆中從明代起就形成了“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樑父巖、抱膝石”隆中十景。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未能一一遊覽,甚是遺憾。

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古木參天,曲徑通幽,自然風光怡人;再加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諸葛亮隱居躬耕歷史,被人們寓於“臥龍寶地”的美稱。

古隆中,讓我們流連忘返!我期待着再遊古隆中!

遊隆中作文 22

今天的天空格外藍,陽光特別燦爛,我也很激動,因爲爸爸媽媽今天要帶我去遊古隆中。

上午我們來到古隆中,剛進門就看見石牌坊上刻着“古隆中”三個字。兩邊刻着杜甫寫的兩首詩:“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還有諸葛亮的古訓:“淡泊明志”和“寧靜致遠”,上面還刻着小花紋呢!

我們順路走到了老龍洞,老龍洞裏的水清澈見底。傳說古代有一條龍王在天上玩,突然看見古隆中的風景優美,龍王就駕着筋斗雲來到了古隆中。他發現古隆中有一個洞,他想去洞裏面看一看,就好奇地鑽了進去,不小心卡在裏面出不來了,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 年,老龍王就變成石像了。有人說,諸葛亮喝了老龍王的唾液,所以變得很聰明。

再沿路走,我們就來到了三顧堂,三顧堂外面圍着柵欄,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古代的馬車,我特別想去坐一 坐,可媽媽說那是古物,不能坐。馬車的左邊是古代的收稻穀的機器。走進三顧堂,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的`桌子和椅子,據說是諸葛亮用過的。

爬上隆中的山頂,我們到了騰龍閣。騰龍閣共有九層,第一層是供遊客吃飯的地方;第3、5、7、9層則是看風景的地方;第2、4、6、8層是介紹諸葛亮生平和生活的。站在最高層往下看,可以看到山下的人像螞蟻一樣小,一座房子像手掌那麼大,馬路上的汽車只有螞蟻那麼大,真有趣!

今天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三顧堂,直到回到了家裏,我還在想,要是能再去一次就更好了!

遊隆中作文 23

諸葛亮出山的地方真是大!

古隆中是諸葛亮出山的地方,也是一個景區。進到景區,首先會出現幾輛大巴,上了車,你會看見各種各樣的花,它們圍成圈,蹦跳着,朝大巴招手,有幾簇淘氣的花兒,混進小草裏,偷偷的往前跑着,但馬上被大巴反超,氣的藏了起來。

到了車站就看到了諸葛亮的雕塑,帶着官帽,手拿羽扇,臉上露着笑容,慈和的看着遊客,在往裏走就到了石牌坊。石牌坊上刻着古隆中,顯出獨特的氣勢。走過石牌坊,就會看到一條清澈透底的小溪,小溪裏遊着小魚,它們還跳舞呢!躍過小溪,一股清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眼前一花,隆中書院就出現了,裏面講了諸葛亮的生平和諸葛亮在出山前幹過的.事情。

離開隆中書院就來到了諸葛亮的草廬,沒想到草廬就是塊牌子。原來,明朝一位王爺看草廬不順眼就把草廬推了,沒到兩年身亡,後來還被別人盜墓了,我真的很無語!

還有好多美景,真的是說不盡,希望你也來遊賞。

遊隆中作文 24

上星期天,我、媽媽和豆豆弟弟一塊遊覽了古隆中。古隆中因諸葛亮而聞名天下。

走進古隆中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石牌坊,牌坊的旁邊是綠玉似地池水,微風吹過,微波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隨後是荷花池,荷葉長滿了荷花池,唯獨一支荷花亭亭玉立地站在初秋的涼爽中,似乎在驕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還開着。”荷花邊還有兩朵睡蓮被綠葉簇擁着,那睡蓮開的那麼單純潔白,像剛剛睡醒的古典美女,散發着陣陣清香,使遊客陶醉在這片美景中。觀賞完荷花池,我們來到躬耕田,聽說諸葛亮曾經在這兒耕過田,現在裏面開着各種各樣的花,一串紅、黃菊花……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花朵,空氣中流淌着陣陣幽香。最美的要數色彩斑斕的`蝴蝶了,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尤其是那些黑蝴蝶,有的翅膀上是綠點,有的是黃點,有的是紫點,一閃一閃的,真漂亮。接着,我們遊覽了諸葛草廬、三顧堂……最後我們終於氣喘吁吁地攀上了騰龍閣,站在騰龍閣上,古隆中的美景盡收眼底。山下的小路像一條條飄動的白絲帶,遠處的山峯若隱若現在薄薄的青霧中。

我們陶醉在古隆中的初秋的美景中,流連忘返。

遊隆中作文 25

春天,我和同學去襄樊古龍中春遊。車子帶着我們穿過繁華的市區,穿過開着金色油菜花的郊區,最後到達古龍中景區廣場。學生們興奮地大喊:“我們到了!”車子繼續往隆中深處駛去。

你看到的是道路兩旁成蔭的樹木,散發出迷人的松香,讓人神清氣爽。我貪婪地吸了一口充滿明媚陽光的綠色空氣,感受到了孔明在“我們看着環繞你們村莊的綠樹和外圍羣山的淡藍色”的環境中隱居的悠閒心情。

一進古龍中景區大門,就會看到“古龍中”石牌坊,是隆中的象徵。建於清朝光緒十九年。它有雕刻的橫樑和彩繪的建築,雕刻的`線條,浮雕,並融化成一個熔爐。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幾乎栩栩如生。後來老師帶我們去了老龍洞。途中經過荷塘,青蛙呱呱叫個不停,彷彿在說隆中歡迎你。在荷塘邊,一朵火紅的大鬱金香張開了笑臉,努力爭取成功。在古老的龍洞裏,一條石龍躺在水裏。被譽爲“臥龍”的諸葛亮喝了老龍洞的水後變得這麼聰明瞭嗎?

我們看到了古龍中十大景點之一的小紅橋。傳說劉備第一次去見孔明先生是在他參觀小屋的時候。劉備在小紅橋上看到一個騎驢的人,以爲是孔明先生,就上前向他行禮。然而那人卻面帶微笑,一聲不吭地走了,騎着驢,一臉愕然地摔在小紅橋上。後來,我才知道這個人就是諸葛亮的岳父——黃。

我們又來到了三谷堂。這裏是大聖劉備下士打理山寨的地方。當然現在的草堂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我一進大門,院子裏就停着一輛古馬車,左邊是一臺古米機。三姑堂裏有古桌椅牀碗,據說是諸葛亮用過的。當時劉備爲了自己的事業,三次來到古龍中。前兩次沒見諸葛亮,第三次來看他睡覺也沒打擾孔明先生。而是在小屋外等了兩個小時,知道諸葛亮醒了,諸葛亮和劉備互贈禮物後對劉備的誠意印象深刻,答應幫他一把。

古龍中其他風景雖然美,但我就是對三谷堂情有獨鍾。

遊隆中作文 26

春天來了,百花齊放,樹木發芽了。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谷城小桔燈作文培訓班組織我們到古隆中去春遊。

走進古隆中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的中間寫着三個紅色的大字“古隆中”,兩旁的石柱和橫樑上分別寫着杜甫的詩句,“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和諸葛亮的名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牌坊上面還雕有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即古樸又生動,吸引了許多遊人在此留影。

再往裏走,春天的古隆中,顯得十分美麗。道路兩旁矗立着一排排鬱鬱蔥蔥的樹木,擺放着一盆盆豔麗的鮮花,有藍色的蝴蝶蘭,橙黃色的小雛菊,粉紅色的杜絹花等。特別是鬱金香花園,更是讓古隆中變得生機盎然。花園裏開着一朵朵小酒杯似的鬱金香,那嬌豔的花色彩繽紛,有的紅裏帶黃、有的粉紅色的花瓣上鑲了一圈白色的花邊、還有的紫裏發黑,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讓許多遊客都陶醉了。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半山腰的“三顧堂”,走進三顧堂,門的正前方就是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的雕像,諸葛亮手裏拿着一幅地圖,好像“諸葛亮”正在談論着天下局勢,而“劉備”在旁邊會心地聽着,“張飛”和“關羽”一身武將打扮在一旁保護他們。雅緻的院子裏還有幾棵樹,有一棵樹上開許多像繡球一樣的.淺綠色的小花,因此得名爲繡球。還有一棵一百多歲的“怕癢樹”,你只要用手輕輕的摸一下它的皮,它全身的樹枝就會微微顫動,真有趣。

出了“三顧堂”我們要向山頂進軍,男生們爭着要拿班旗,奮勇向前衝,而我們女生有些體力不支了速度要慢半拍,老遠就看見旗子被男生插上了山頂,最後我們終於到了山頂的騰龍閣。全體同學們在山頂休息了一會兒就下山了,沿途的風景也非常美麗。

古隆中真美啊!下次我還要來遊玩!

遊隆中作文 27

位於襄樊市西南十三公里的古隆中風景區,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看點之一。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鐫刻在高高的石門上的“古隆中”三個大字。

漫步草地之上,彷彿沐浴在大自然的靈感之中,是多麼愜意啊:蔚藍的'天空飄着朵朵白雲,太陽溫暖地照在大地上,樹木已經顯現出淡淡的綠意,花兒含苞欲放脹紅了臉,小草從雨後鬆軟的泥土裏鑽出了小腦袋。綠色款款映入眼簾,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着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着我們的目光……

站在高山之上,所有的煩惱被甩得一乾二淨。滿眼的綠色讓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到來。披着溫暖的春風,傾聽潺潺的流水,萌生在這裏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走着走着,就到了三顧堂。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站在三顧堂前,聽着講解,我似乎看見求賢如渴的劉備正在與諸葛亮商議着建國立業大計,文韜武略的諸葛亮被劉備三次恭請的真誠所打動,正講述着自己的興漢藍圖“隆中對”……

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古木參天,曲徑通幽,自然風光怡人;再加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諸葛亮隱居躬耕歷史,被人們寓於“臥龍寶地”的美稱。

我愛你,美麗的古隆中!

遊隆中作文 28

歲月流逝,歷史翻過了一頁又一頁。時光暗淡了血腥的廝殺,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往昔的繁華,赫赫的國威,轉成幻空。殘陽如血,野草萋萎,舊時的燕子在尋常百姓家飛來又飛去。手把書卷,回眸歷史,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向我們走來,一個個歷史的片段彷彿重演,令我們思考,讓我們感懷。

古隆中很小,小到如同故鄉相望相守的一片山丘;古隆中很大,大到歷經千百年後,依然牽引着無數仰慕者的目光。

在一派煙雨迷濛中,我穿行於先賢遺留下的這片再平常不過的山丘間,雖然無法將人傑地靈、鍾靈毓秀這類讚歎留給這片山丘,但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中國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先生曾在此度過了十載春秋。這也許正好印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言。

古隆中的三顧堂、草廬亭、小虹橋、武侯祠、野雲庵、石牌坊均系後人所建,真正算得上遺蹟的,就是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樑父巖與觀星臺等幾處了。

尋訪歷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麼幾處真跡就足以勾起人們的思念與聯想。三顧茅廬的佳話,《隆中對》的大氣磅礴,對時局鞭辟入裏的條分縷析,不需實物的承載,也將流傳千古。

十年風華,對於正值青春年少的諸葛亮來說,在此躬耕,在此交友,在此吟誦《樑父》,在此觀星賞月,在此韜光養晦,在此積累無邊的智慧,不能不說是千古絕唱。

一位心懷社稷,而又腳踏實地的先賢,在未出茅廬之時,積累得太多,躬行得太多。他在隆中二十畝田地上耕作,他取六角井水洗濯與止渴,他端坐在抱膝石上仰天長嘯,他在棋盤石前與忘年交黃承彥對弈,他在觀星臺細察日月星辰的細微變化。所有這些,都爲他日後在風雲際會中,運籌帷幄、呼風喚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立於煙雨迷濛的古隆中,周圍似乎瀰漫着令常人難以識透的智慧之光。流連於古隆中,似乎讓人領略到了渴求智慧、積累智慧、施展智慧的真諦。

車出隆中兩三裏,便到了臥龍鎮。漫步臥龍鎮街頭,思緒無拘無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的智慧與風流。如今的臥龍,兩條省道與荊襄高速穿鎮而過,毗鄰的漢江,舟楫通暢,一派東連西接四通八達的氣象。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隆中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的後代們,追求智慧,渴望改變現狀的熱情與努力。正在招商開發的木牛山風景區、臥龍溶洞羣、回龍湖風景區、鶴子川觀光農業開發帶,無不滲透着現代人的精明與才智。

離開臥龍時,仍是“騰雨似涌煙,密雨如散絲”,一派迷濛。煙雨中,蘊含着幾多智慧;煙雨中,蘊含着幾多感悟。我猜想,在這片看似尋常的土地上,一定會誕生更多新時代的大智慧,更多屬於21世紀的新的風流。

遊隆中作文 29

在密林深山裏,古隆中時隱時現。我乘興而去,不知能不能乘興而歸。古隆中的大門前:我們買了票便走了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隆中的一個牌坊,左右兩邊的“寧靜至遠”、“澹泊明志”表現了諸葛亮雖然隱居山林,但卻胸懷大志的心,中間兩副對聯“兩朝開濟老臣心、三顧頻頻天下計”又表現了諸葛亮的才學,通過牌坊往後看,小虹橋時有時無,好像在向人們展示着它身上的年輪,我們過去撫摩着它,好像看見了當時的事情:劉備和關羽、張飛冒着嚴寒,來到了諸葛亮的茅屋,想請諸葛亮給他做軍師,諸葛亮不想去,便閉而不見,直到第三次被劉備感動了纔出來相見,而且還給劉備講解了當時天下的.局勢,劉備聽了大喜過望……我爲諸葛亮和劉備感到高興。

再往上走,一間紀念館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走過幾級階梯,眼前就是諸葛亮的銅象,只見諸葛亮手拿羽毛扇,正風度翩翩地站在那兒,我們繞過銅象,向後走去。後面:左邊六文官,個個彬彬有禮;左邊六武將,人人虎膽熊威。我們順着路往前走就到了這裏的最後一個殿。

一進門,最搶眼的地方就是大殿上方“天下奇才”這一塊匾了,這一塊匾是讚揚諸葛亮的智慧的,中間供奉着諸葛亮,左右兩邊是他的兒子和侄兒,他們兩個人都戰死在沙場上,可以說是英年早逝,我們離開大殿,又來到了銅鼓臺。

銅鼓臺裏的鼓是諸葛亮作戰使用的,這個鼓是空心的,正面是鼓,可是一倒過來,它便是煮飯用的鍋。鐘鳴鼎食也許就是這樣得來的。

出了銅鼓臺,我們又來到了三義殿,三義殿裏,劉、關、張三人以不同的姿態展示着。劉備在中間坐着,一臉威武,頗有大哥風範。關羽左腳向前邁,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右邊張飛瞪着一雙大眼火暴脾氣一覽無餘,門口青龍堰月刀寬闊大氣。出來後,我們又朝着下一個景點出發了。

下一個景點是諸葛亮的家——草廬。不知這草廬是怎麼蓋的,竟冬暖夏涼,我們窩在裏面竟然不想走,我們在這裏見識了木流牛馬,又看見了諸葛亮迎娶他夫人的牛車,還用了一下諸葛亮夫人鑿米的東西用起來毫不費力,應該是用了槓桿原理。在出隆中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一副巨大的“陰陽八卦圖”是表達了諸葛亮的那種戰法思想,我們走過八卦圖,出了門,便乘興地回家了。

遊隆中作文 30

古隆中是襄樊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它不僅風景優美,還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裏是三國時期的臥龍——諸葛亮出山前隱居的地方。懷着對諸葛老先生的敬仰,我們準備前往古隆中去探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氣息。

我們班乘着車,一路上說說笑笑,心情十分舒暢。到了古隆中,一進門,牌坊上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對聯印入眼簾,我似乎看見諸葛亮正伏在案桌上,爲兩代君主殫精竭慮,鞠躬盡粹,死而後已。

沿着林蔭大路向前走去,一路上綠樹成陰,鳥語花香,讓人十分愜意。我看見昔日的“躬耕田”已被種上豔麗芬芳的鬱金香,一朵朵鬱金香散發着陣陣香氣,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啊,茅廬!”幾個眼疾手快的男生大聲叫起來。我們聽了,快步向茅廬走去。茅廬的屋頂是草,下面是木頭,簡樸乾淨,院裏還擺着古人用的車、桶、井等等。讓人好象回到了三國時期,目睹着諸葛孔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場景呢!

看完茅廬,大家依依不捨地繼續向前走,一座古代庭院似的建築浮現於眼前,只見大門上赫然刻着“三顧堂”三個字,三顧堂裏記載着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歷史。走進三顧堂,大堂中間立着劉備、諸葛亮的塑像,看二人神態,彷彿正在商討天下大計,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再向前走,一陣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我們到了牡丹園。牡丹是花中之王,人步行於牡丹花叢中,被花香埋沒,香味淡雅,十分迷人。我彷彿被這花香包圍,鼻子裏充滿了牡丹散發的幽香。

隆中之遊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希望開展更多與此類似的活動。

遊隆中作文 31

春暖花開的時節,我和同學們一起到襄樊古隆中春遊。汽車載着我們穿越車水馬龍的市區,穿越盛開着金黃色油菜花的郊區,終於到了古隆中風景區廣場。同學們興奮地叫起來,嘰嘰喳喳地說:“到了到了!”汽車繼續向隆中深處前行。

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綠樹成陰的樹木,散發出一股迷人的.松木香,使人神輕氣爽。我貪婪地深吸了一口充滿燦爛陽光的綠色空氣,感受一下孔明隱居在“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環境中的悠然心情。

一進古隆中風景區的大門,就看到“古隆中”石牌坊,這是隆中的標誌,清朝光緒十九年所建,上面雕樑畫棟、線雕、浮雕、縷空熔一爐,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簡直是栩栩如生。隨後,老師有帶我們去老龍洞,途中,我們經過了蓮花池,裏面的蛙“呱呱”叫個不停,好象在說隆中歡迎你們。蓮花池邊,一大片火紅的鬱金香張開了笑臉,爭氣鬥豔。到了老龍洞,老龍洞裏,一條石龍臥在水中,被人稱讚爲“臥龍”的諸葛亮是不是喝了老龍洞的水變得那麼聰明呢?

我們看到了古隆中十大景點之一的小虹橋。傳說劉備三顧茅廬時,第一次去找孔明先生,劉備看見小虹橋上有一個人騎着毛驢,以爲是孔明先生,便上前施禮,誰知此人滿臉笑容,一聲不吭,騎着毛驢揚長而去,把滿臉愕然的劉備扔在了小虹橋上。後來,才得知此人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

我們又來到了三顧堂,這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地。當然如今的茅廬不再是以前的草屋了!一進柵欄門,院內停放着一輛古代馬車,左邊是一個古代打稻穀的機器。三顧堂內陳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牀和碗,據說是諸葛亮曾經用過的東西。想當年,劉備爲了自己的事業,先後三次來到古隆中,前兩次都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來看見孔明先生在睡覺,便沒有打擾他,而是在茅屋外等候了兩個時辰,知道諸葛亮醒來,諸葛亮和劉備相互施禮後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便答應出山相助。

雖然古隆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可我就是對三顧堂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