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無言之美作文

無言之美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K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無言之美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無言之美作文

無言之美作文 篇1

青山無言,可它卻以它那一身翠綠新展示它那龐勃生機;溪水無言,可它卻以那小河流水般的音符組成一首充滿歡樂的美妙樂曲;明月無言,可它卻以它那清冷的一縷縷幽光照亮大地繪成一副深夜月光圖;大地無言,可它卻以它那深埋於腹的營養滋養大地……

我們真應該脫下沉重的一切,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我不像其他人一樣,到過許多地方,欣賞了許多美景,我甚至從沒出過湖北省,但我同樣感到了大地的奇妙與無以言表的美。

由於生長在沙市的關係,我很少能近距離的接近天然的景物,周圍的都是高樓,只有每年回到老家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天然、純淨的美!有時候真相問:“親愛的‘綠’自然啊!你在和我捉迷藏嗎?你躲到哪裏去了?我一定會找到你的!”於是,我開始了這個捉迷藏的小遊戲……呀!終於讓我找到你了!

“天街小雨潤如舒,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就是我找到的自然……一望無際的田野與平原。春天,大地無言地脫下了那一層厚的純白的飄渺的雪紗衣,戴上了花妹妹爲它親手編織的花環,穿上了草弟弟帶走的綠紗裙。形成了一幅“絕色佳人圖”。有人忙着在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放飛那一個個色彩斑斕的紙鳶;有人忙着在綠油油的田地裏種下一顆顆勤勞的種等着來年的豐收;有人提着花籃在草地上摘下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夏天,有人搖着小船飄渺在湖中享受這酷熱中的片刻清涼;有人看到了那一株株“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忍不住偷偷摘下一朵高興的放入了花瓶,有人脫下衣服,跳入河水濺起無數火花在河中像魚兒般的游來游去……秋天,有人站在那岸邊尋找看那“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的伊人;有人站在那湘江岸上望着江水向北流去,紅葉鋪落山頭;有人在田野裏滿嘴笑容的收穫着它的勞動成果……冬天,有人用那雪白的雪堆着雪人,打着雪仗,做着雪房;有人站在雪地裏觀賞着美景不禁詩興大發“牆角數枝梅,臨寒獨自開”;有人拿着畫板,用他那獨特的眼睛,有魔力的手繪出一副獨特的冬景圖……

大地無言、山水無言、四季無言,有時你不如也放下一切投入自然的懷抱,好好的欣賞一次大自然的無言之美……

無言之美作文 篇2

無言源於孔子,孔子一天對子貢說:“予欲無言。”子貢接着問他:“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思想的魂魄裏泛透着文字無言的意蘊,構迎一場琉璃域。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過:“文學,就是無言之美的美術。”一場文字的浩劫裏,悠弋的古典奉養,彷彿在有月色的柳蔭下漫聽琴曲,彷彿在山咽翠林裏看到一泓清泉,猶如在品讀一首情詩時觸動到心的一瞬間,不敢再往下讀。漫動的情感是那柔弱的水,能溶於一切的細膩裏,文字飄於水上,脈脈的纏綿,悠悠的盪漾。

一日三秋,暗香浮動,指尖的梁祝,竹絲的漢宮古曲,落韻的漁舟唱晚,撕碎的十面埋伏,還有那一滴不肯滑落的眼淚,才知道古色的音樂裏也是一種無名的體貼,在古典的文字上我與莫名的古曲建立了今世前緣,只有聆聽那文字裏所泛起的旋律,慢慢的解離着節奏,最終物化了一切有情感的東西。想起了布萊克的一首詩,“她象風一樣,不做聲不做氣的吹着”,對,美就象一陣風颳着,不可言喻。

一枚千年的古淚不肯滴落,詮釋着一份執着的性靈,一場撕心裂肺的感情,盼望着文字來繼續。文字的飄渺,是一種執着,在文字裏漫遊,就是一份陶冶的情景,那優美的漢字無意的銜接起來可以是一曲音樂,可以是一段感情,也可以是那千年不變的歷史痕跡,文字的魅力在於它可以一個高的銜接起來而達到無言之美的藝術。

濃郁的飄着感觸的文字具有無窮的力量,它是你的眼淚,也是你的心,文字的感染的國度是無限的,無止境的,它沒有沉淪於歷史,也沒有毀滅於戰爭,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有時候讀到一段文字,你胡心坎消逝,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妙,會感受到一種愛的人性的呼喚。

無言的特色是文字的縷縷飄着的清香,那瀰漫的就是一股浩然的美妙的氣息,無言之美就是一種文字的最好描述了。

無言之美作文 篇3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還在於心與物的溝通與創造。大凡愛讀書、多留意、善感悟的人,常常會領略到生活中許多的“無言之美”。

如:“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中的花美;“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中的草美;“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中的樹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數峯清苦,商略黃昏雨”中的山美。“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中的水美;“疏影斜橫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的風景美。

我國著名學者、美學家、教育家朱光潛曾以這樣的語言來闡述無言之美的魅力。他說道:“言有盡而意無窮。無窮之意達之以有盡之言,所以有許多意,盡在不言中。美,不是隻美在已表現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現而含蓄無窮的一大部分,這就是所謂無言之美。

無言之美是靜謐的,是從藝術作品的空白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是藝術家才能的體現。雕刻以靜體傳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所謂怒目,就是流露;所謂低眉,就是含蓄。凡看低頭閉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別深刻。藝術家常用表面上的“無”,寫出骨子裏的“有”。馬遠的名畫《寒江獨釣》裏用船的晃動,讓人們體會出紙上沒有畫出的水波、水紋、水光。齊白石一幅題爲“蛙聲十里出泉水”的畫,畫面上一條山泉水奔流而出,水中一羣小蝌蚪在嬉遊,連一隻青蛙也沒有畫,但人們從畫中似乎能聽出十里喧騰的蛙鳴。

無言之美是深沉的,是要用心去感應和品味的'。文學作品常有所謂味外之旨,弦外之音。比如,《論語》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陶潛的《時運》:“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都沒有說出詩人的情緒,但是一種淒涼惜別之情自然流露於言語之外。陳子昂的《幽州臺懷古》:“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幽幽,獨愴然而涕下!”雖然說明了詩人的情感,但所說出來的多麼簡單,所含蓄的又是多麼深遠。有時一個細節,一個飄動的眼神,常勝過千言萬語。《荷花澱》中水生的妻子聽到丈夫要去參軍,“手指震動了一下子,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允了一下。”手指的震動寫出了她內心震動之強烈,一句話弄得她散了神,嫺熟的編葦技巧也不頂事了。

無言之美,可以是無言有態的,可以是以景結情,甚至是可以無言無態的。“落花人獨立,無語燕雙飛”,用雙棲的燕子襯出了落花之下人兒的孤單。“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友人遠行了,自己惆悵地望着江水,久久不肯離開,寫出了惜別之情,情完全融在景中了。大家熟知的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中有一個片段:

媽媽吃驚地望着我,“怎麼?你......”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媽媽。

這裏趙蒙生是默默無對,一切化爲省略號,可以說是無言無態,因爲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以後,覺得有許多事情要對媽媽講。他要把自己領悟到的道理“母愛是神聖的,也是自私的”告訴媽媽,但一時又排不成序列,覺得無從講起。

無言之美是含蓄的,可以應用到戀愛、婚姻、人際交往中。若即若離,才能引人入勝。欲說還休的嬌羞樣子,更能引起男性的喜歡;夫妻之間,啥事留一些不說,反而給對方一個想象的空間,能製造出一些情調來;遇到突發事件,冷靜思考,不衝動傷人,倒能以靜制動,順利扭轉局面;批評人時,不忘了先提個醒,給對方一個省悟的機會,這樣既給人家面子,又讓人家感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隱藏情感會更強烈地激起情感。”康德也認爲:“世界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在物爲刺激;在心爲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其實無言之美中的“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有着巨大包孕的藝術空間,需要我們去發掘、感悟和思考。

無言之美作文 篇4

“無言之美”可以有三種境界:一是不要說,言外有意;二是說不盡,言不達意;三是說不出,無言表意。當我們面對自然之美、社會之美、藝術之美時,都會身臨無言之美的這三種境界,不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或是“此中有真味,欲辯已忘言”。

但最令人回味的還是說不出的無言之美,而社會之美中的人性美恰恰帶有這種意味。在大師們的筆下,我們就時常能遇到這樣的人性之美而說不出。

《摩訶摩耶》是印度文學家泰戈爾享有盛名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深受封建種性婚姻制度和慘無人道殉葬制度迫害的少女摩訶摩耶與相愛青年羅省波的不幸遭遇。從殉葬焚火中逃離出來的`摩訶摩耶告訴愛人,若要相守終生,條件是不能摘去蓋在她臉上的面紗。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羅省波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揭開了她的面紗,驚愕中的摩訶摩耶奪門而出,從此再也沒有回來。故事驚魂動魄的悲劇結果並未讓人墜入痛楚,而是面對傷感的人性之美掩卷長思,難以言表。摩訶摩耶無法割捨對羅看波的一片情愛,又不能接受以傷殘的面目面對生活,她要羅省波立下的誓言顯然是有違人性的,悲劇的結局早已釀就,大背景的缺陷以致找不出對生命個體指責的理由。能說摩訶摩耶的不近情理嗎?可她已用死來換取對愛的忠貞。能說羅省波有失誠信嗎?難道要他以扭曲人性來作代價。可以想像,他們無法相愛的生活賦予了他們美麗的相愛。

同樣美得讓人說不出的還有英國文學家高爾斯華綏的《蘋果樹》和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這是兩篇在立意上十分近似的小說,主人翁都是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假期到鄉間度假,遇到了純情美麗的少女,在那麼美好的自然環境中,定然要喚起愛的情意,而未經世事的善良姑娘對有文化青年的尊敬和渴慕,自然要萌發愛的嚮往,但這樣充滿人性之美的初戀因爲太純,無法成爲現實的生活終將夭折,成爲人生回首時最感懷的一幕。一邊是純然的境遇,一邊是名利的現實,也許人們希望擁有所有,但現實世界的饋贈總是部分地給予,而且往往還成本不匪。難道純然境遇的美好只能是童話世界的逗留?難道名利現實的追逐定然要逃離愛琴海?人性的美好和人性的失陷總是並存在青春年華。

還有奧地利文學家茨威格那部惟一的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將同情截然相反的兩種命運擺放在人性之上,讓悲劇的美堵住了言語的必要。那位在邊塞當少尉的青年霍夫米勒,出於憐憫之心,在晚宴上邀請主人的女兒艾迪特跳舞,竟然不知道她是一位下肢殘疾的姑娘。爲了彌補,他打開了自閉、孤獨少女的芳心,卻又沒有勇氣面對,結果一錯再錯,讓可憐的艾迪特從陽臺上跳下身亡。人本善良的青年何以知道同情是把雙刃的刀,溫情地投入竟然會飛濺起帶血的花,兩個焦灼的心靈將人性演繹得如此因痛苦而美麗着,還能說什麼呢?

朱光潛在《無言之美》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人性之美是在缺陷中才真正顯現,而缺陷與美好的兩難境地,使言語變得蒼白和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