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精選32篇)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精選3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精選32篇)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

國慶節那天,媽媽說要帶我遊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着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着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着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着,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遊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着水花,鳴着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着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遊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祕的大佛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着大佛,心裏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遊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了,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巖山聯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着青石臺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着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祕的大佛揭開了神祕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着,兩隻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爲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又該爲後人留下什麼呢?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成都,山江河畔,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匯流之處。

開元初年的盛唐時期,妖魔鬼怪興風作浪,有一個叫海通的和尚爲了保佑人們不再受難,決定遊遍大江南北,籌錢建造大佛。後來他化緣的消息被盜賊知道了,就都來搶錢,而海通和尚只留下了八個字—自目可剜,佛財難得!誓死也不讓出建造大佛的錢財。他挖出了自己的雙眼,盜賊見了大驚失色,狼狽而逃。之後,海通和尚去世了,人們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幫他繼續建造大佛,歷時約九十年才完成。而我們也是慕名而來,親眼目睹了那座經歷千年不衰的彌勒佛—樂山大佛。

那天,陰雨連綿,我們順着石階而上,石壁中擺放着許多佛像,濃濃的佛家氣氛。終於,遠遠地看見一個大佛坐在高高的山凹裏,位於山上凌雲寺的側面,大佛高71米,雙眼凝視着江水。江上有遊船停泊,船上的遊客駐足觀賞,驚歎不已。近距離觀望,大佛看上去很是莊嚴威聳,兩手自然地平張,長長的手指十分整齊,栩栩如生,端莊地放在雙膝上,身旁有綠樹成蔭,水霧瀰漫,彷彿置身在仙境中!

大佛的嘴脣微微上揚,好像微笑着,眼神淡淡的,眉毛如月牙般彎彎的,看一眼彷彿就能使你平心淨氣。他的頭髮最爲獨特,爲1021個螺髻,這是佛教中菩薩的象徵,每一個都井然有序地排着,只不過因年代久遠,有些已經掉色或殘缺不全了。我發現大佛臉上有長長的黑色印跡,整個鼻子也是黑色的',像是流淚了一樣。原來是這兒經常有雨雪,因潮溼滋生了苔蘚。想當年沒有機械設備等人工智能,就靠能工巧匠和一雙雙血肉之手,能造出今日看來都歎爲觀止的樂山大佛,實屬不易!現在,我們要沿着“九曲棧道”往下參觀大佛了。

“九曲棧道”是沿着大佛右側的石壁蜿蜒而下的臺階,也是爲了當時人們近距離瞻仰大佛而建的,我們順着擁擠的人流而下,來到了大佛的腳下,他正襟危坐,與周圍的山頂齊平,顯得更加氣勢磅礴。今天的江水已十分平靜,而過去卻是波濤洶涌,常有船毀人亡的悲劇發生,難道是大佛顯靈了?大佛應該就是一個恪盡職守的衛士,關注着三江一帶,保衛着老百姓們!

雖然樂山大佛已失去了他當初華麗的面貌,沒有了金燦燦的袈裟,沒有了完好無損的容貌,但我們依然不會忘記幾千年前海通和尚爲了建造大佛所付出的畢生心血和他堅韌不拔的意志!

這次登上樂山,走進大自然,不僅讓我見識了樂山大佛的磅礴氣勢,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更令人領悟到了他的精神所在。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3

在舉國歡慶的日子裏,在祖國媽媽68歲華誕之際,我終於見到了全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匯流之處,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如來坐佛。

當遊船橫渡青衣江時,只見江水十分洶涌、湍急,波濤漫天卷地般捲來,似乎隨時都會吞沒我們的船隻。

在大佛對岸的小島上遠觀,只見大佛的.臉龐若隱若現,卻能看的出它的巨大:一些停泊在大佛腳下的遊船跟螞蟻差不多大小,人羣只能看作密密麻麻的彩虹小斑點了。

隨着遊船緩緩經過大佛腳下,佛像清晰可見:彎彎的、又細又長的、月牙兒似的雙眼平視前方,望着樂山城,似乎在爲人民祈福;眉中心有一顆紅色的痣,擁有立體感的大鼻子讓大佛看上去有了生命的氣息;深紅的、嘴角微微上翹的大嘴棱角分明、格外誇張。大佛端坐着,兩隻手搭在併攏的膝蓋上;它雙腿筆直,兩足踏地。無論風和日麗、江水如鏡,還是雷雨交加、波瀾翻滾,大佛依然心平氣和地面對眼前的一切。

遊船停滯不前,我也忘卻了身邊的一切,靜靜地仰望着眼前這位慈祥和藹的老爺爺,聽他訴說上千年的故事。

我爲之驚歎,1000多年前,一個沒有任何大型工具的年代、歷時90年,居然能夠造出如此偉大的作品,竟這般的栩栩如生,真乃神來之筆啊!樂山大佛真是凝結了古代人民的雙手之巧與智慧。

樂山大佛,在我的記憶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祝願天下太平,大佛永世穩坐在江邊,用它博大的胸懷容納世間萬物生靈。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4

我早就聽說樂山大佛了,但是眼見爲實。這一天,我實現了夢想,去樂山參觀樂山大佛。我們先爬了一條山路纔到達樂山大佛棧道,呵呵!雖然現在才早上九點,但是棧道並不冷清,排着長長的隊,像是排了很長的隊。我們落後了,只能耐心等待.十分鐘,二十分鐘,一小時.等了這麼久,我們似乎一點也沒有前進,大家都在耐心等待。爲什麼這條棧道有這麼大的魔力吸引我們這些遊客?原來大佛就在山腳下,走333步吉祥棧道才能看到。想必這些遊客千里迢迢趕來就是爲了親眼看看佛祖的風采。

爬到山腳時,已經是上午11點了。不顧爬兩個小時棧道的疲勞,大家急忙跑到佛腳下拍照。看到的時候樂山大佛真是名不虛傳,腳趾頭差不多三米(自己估計的)。導遊告訴我們,樂山大佛身高71米,坐高59米左右,肩寬28米,腳背可以停放兩輛車。

在山腳下呆了一會兒,我們沿着另一條棧道爬上了山。山上有許多寺廟。導遊告訴我們,去寺廟拜佛的時候,不要踩門檻,因爲門檻象徵着佛的肩膀,這也是一個啓示:人生之路不易,有難。就這樣,邊走邊聊,我們很快來到了一座寺廟,裏面有三尊雕像。導遊告訴我們,這座廟裏有三個建造樂山大佛的英雄,其中最著名的是當時紮根在凌雲山的'和尚海通,看到三河(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河流匯聚在山腳下,決堤,舟系至今常被掀翻。所以他立下大願,要在每一塊岩石上造彌勒佛,爲了依仗無量法力,爲了向世人表明他造樂山大佛的決心,他把眼睛挖了下來。

海通代表的爲人民謀福祉的英雄確實很多。還有古老的佛教文明和文化,流傳至今。回去的路上,我還是想看看你——樂山大佛!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5

在暑假期間,我們一家人去了四川遊玩,第一個景點當然是去世界聞名的樂山大佛了。

一走進樂山大佛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層巒疊翠的山峯,蒼翠欲滴的樹木,五顏六色的花朵,清新的涼風迎面撲來,頓時讓人心曠神怡。走在彎彎的山路上,小路兩旁是一棵棵高大的樹木,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挺立在路旁,好像在歡迎人們的到來。路上的中外遊客人山人海,大家都開心地排着隊有序的觀光。走在半山腰,我們看見了一條寬闊的岷江,江水流得可急了,像在唱着歡快的歌曲。再往上走,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佛像,這就是著名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就是一座大山雕刻成的,有說是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尊大佛一共刻了90多年,歷經了三代的'石匠們,真是壯觀極了!站在大佛的頭部往下看去,走在大佛腳下的人們就像一隻只小螞蟻。大佛高71米,鼻長5.4米,如今大佛身上長滿綠色的青苔,大佛背山靠水,已經在這裏打坐1100多年了。大佛臉上神態慈祥,無論人們從哪個方向望,大佛的眼睛都好像在親切地看着你,真是令人驚歎!

你看,樂山大佛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令人震撼吧!這就是我熟悉的一處奇觀----樂山大佛!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6

我先去看巨型臥佛,然後去看燃燈佛,最後看樂山大佛。

我走到了一座橋上,看到對面的半山腰有一座巨型臥佛。聽說這個臥佛是過去打造的,藏在山裏很久了,然後被洪水衝出來的,難怪那麼逼真。

在連心山,遠遠地就能看見高高的臺階上,矗立着一尊大佛。我又上了170級臺階,纔來到了燃燈佛的旁邊。你知道爲什麼要走170級臺階,才能找到燃燈佛呢?燃燈佛經歷了170個磨難才成爲佛,所以要爬170級臺階才能找到燃燈佛。

最後我來到凌雲寺,看到了著名的樂山大佛。它的頭髮像一個個的大花捲,整齊的排列在頭上。他的眼睛細細的長長的,看起來既和善又神祕,炯炯有神。然後我去棧道排隊,從佛的頭頂走到佛的腳下。棧道緊貼着石壁,是Z字型的走向,高70多米。我看見棧道邊的`石崖上雕刻着許多小佛,都被風化了,真可惜。我們在走棧道的時候,發現越往下走棧道越窄。我在上面的時候能走4個人,可是到了下面就只能通過一個人了。到了佛的腳下,擡頭望去我看見那個佛坐在山邊,與山一樣高,好高大啊!好威嚴啊!真的是“佛如山,山如佛。”我和爸爸媽媽照了一張與佛的合影,留作紀念。

佛面對的是青衣江和岷江,匯合處兩江一清一濁,在江裏形成了一條細細的長長的、很明顯的跟山分界線,順着江水延伸到了好遠好遠……好神奇的自然現象呀!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7

今年暑假的第四天,我和媽媽來到樂山,想親眼目睹樂山大佛的丰姿。

上午,我們乘着遊船參觀樂山大佛。遊船行使在岷江上,我正細細欣賞着兩岸的美景,只聽導遊阿姨說:“廈門的朋友請上樓!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樂山大佛的正面。”

我上樓一看,眼前出現了一尊大佛,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啊!好大的一尊佛呀!”導遊阿姨繪聲繪色地向遊客介紹:“以前樂山大佛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最大的佛是在美國,由於他們不熱愛佛祖就把它給毀了,於是,樂山大佛就成了世界最大的佛了……樂山大佛曆史悠久,在加上風化,它的.‘臉’都變黑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樂山大佛是洗過‘臉’的”。

我站在船舷,仔細觀察這尊巍峨雄偉的大佛,只覺得遠處,站在它腳背上的人們顯得那麼渺小,就像一隻只螞蟻爬行在大佛上。從導遊阿姨的口中,我還知道它建於公元七百十三年,從它腳底流過的三條河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當時三江匯合在這裏,水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更猛,往往使過往船隻觸壁粉粹。凌雲寺名僧海通法師見此情景非常不安,他想借助神力滅殺隱患,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他立即募集人力、物力、財力,遠及江淮流域,歷時九十年終於大功告成。”

望着這尊通高七十一米,耳長六點七二米,鼻長五點三三米,肩寬二十四米,腳背寬九米,長十一米,可圍坐百人以上的世界最大的佛,我真佩服以前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當時沒有挖土機、剷車等現代化工具的情況下竟然建成了這尊世界大佛,它真不愧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8

早上好,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我叫無極,我是你的導遊。你可以叫我“小許”。希望能和大家好好相處,謝謝!

現在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的所在地。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和吐痰,做一個文明禮貌的遊客。朋友玩的時候,我一路跟你解釋。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匯處,與樂山市隔江相望。這是一個威嚴、魔法和美麗並存的地方。樂山大佛曾被現代詩人譽爲“山是佛,佛是山”。看,遠遠望去,大佛從鬱鬱蔥蔥的高大樹木間的地面升起,莊嚴地矗立着。真是氣勢啊!

走進去,佛給人一種威嚴感。你看到了嗎?大佛腿彎,腿平放在膝蓋上,頭微低,眯成一條縫的眼睛充滿威嚴,似乎在注視着我們所有人!人會感覺到內心的顫抖嗎?沒關係。樂山大佛是彌勒佛。據說彌勒佛能給我們帶來光明和幸福。據記載,彌勒在唐代受到崇拜。佛經上說,彌勒佛出生時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下令編造了一個《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轉世。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人們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登上了王位。由於武則天的大力倡導,雕刻彌勒之風風靡全國。樂山大佛的建造距離武則天的時代只有20多年,所以海通在建造樂山大佛的時候,自然選擇了彌勒佛,彌勒佛是一種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符合鎮江佛平抑洪水的.要求。

大家都在看!大佛的眉毛是黑色的嗎?跟用黑色顏料染的一樣,眉間有一個紅色的美人斑。好看嗎?大佛的鼻子又大又直。她的嘴角似乎掛着一絲微笑。佛的腳出奇的大,幾十個人一隻腳就能站起來。不信!

好的。現在大家都可以自由活動了!只在佛這裏,絕不越過欄杆!不要擁擠,不要分開!30分鐘後,在這裏集合!你聽清楚了嗎?

“集合,集合!我們要繼續接下來的戲!”

嗯,樂山大佛也很美!我們來看看離大佛不遠的鑲嵌着士兵的石牆。

哇!朋友們!這裏真的很美很神奇!快看!鬱鬱蔥蔥的樹木覆蓋着凹凸不平的石牆。遠遠望去,生機勃勃的綠色可以和無暇的翡翠相提並論。巖壁凹陷處有一個站立的士兵。仔細一看,他雙手叉腰,眼神兇狠,完美模仿了古代的軍人。多麼美麗神奇的景象!

親愛的朋友們,轉眼間,一天過去了。今天很高興見到你,非常感謝你對我工作的支持。我希望你有機會參觀樂山,但別忘了我——小許!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9

在外婆家,媽媽決定帶我去一次樂山大佛,那裏有一個大佛像,比全世界任何一個佛像都要大。激動與興奮使我晚上睡不着覺。

第二天早上,我們便出發了。剛剛到達目的地,我三步並作兩步的跳下車,疾步跑向大門口,我看見一個木牌上清楚刻簡介二字,後面寫到;樂山大佛是三江交匯之處,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當我們興高采烈的帶着門票給驗票員時,聽說現在是長潮的大好時機,便像打了雞血一樣,“飛到了觀景臺”上。三江匯合之處揚起了一朵一朵的浪花,“啪啪”的打在一起,而且後來江水越來越洶涌,江邊上可憐的小石子兒也被打掉了許多。三條江扭“打”在一起,活像三個調皮的小孩爲了某一樣玩具打架一樣。

再往上面走,就是大佛身像之處了。有一條通道可以直接到大腳底處。在通道頂端可以看到大佛頭像;它慈愛的目光總是盯着一個點不動;它的耳垂是那麼長,足足有一個客廳那麼大!在通道中間可以看見大佛的身子平,它的身子整整有一座山那麼大;在通到快要結束的`時候可以看見大佛的腳背,腳背足足可以放四張桌子,大佛的腳趾上都可以坐四至五個人。

忽然,我在一旁的石壁上發現了各式各樣的石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品茶、還有的在認真讀書。石壁上還刻着如來佛祖、南海觀音、鎮元大仙等等各各鼎鼎有名的神仙。

在山下,我正在膜拜佛祖,希望我能在新學期裏天天向上、學習進步、每次考試一百分。

在走出大門以前,大佛的樣子讓我回味無窮。樂山大佛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0

你去過樂山大佛嗎?這個國慶假期裏,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四川省樂山市看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高七十四米,一個耳朵就有十多米,是一座山雕刻成的。令我驚訝的是,大佛閉過三次眼、流過三次淚。大佛是石頭雕刻的,怎麼會閉眼呢?聽人說,四川以前經常出現災害,死了很多人,由於沒有地方埋,所以就只能扔進河裏,大佛不忍看滿河的屍體這樣悲傷的場景,閉着眼睛哭了。最後人們花了巨大的一筆錢,才讓大佛再次睜眼。你看,大佛臉上還有淚痕呢。在遊玩過程中,導遊開玩笑說,樂山大佛的腳是世界上最臭的`,幾百年都沒有洗過!我發現,樂山大佛的左右,分別都有一座小佛。這兩個小佛是做什麼的呢?我盯着他們看了半天,想啊想啊……,最後覺得可能是保護大佛的。

這次去看大佛,我知道了大佛雖然是一塊石頭,但是很有感情,如果沒有感情,怎麼會閉眼流淚呢?但是我又想,大佛是石頭雕刻的,怎麼會閉眼流淚?可能這只是一種想象,其實是人們自己心裏悲傷,所以看大佛也是悲傷的。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1

勞動節的前一天,媽媽說要帶我去參觀世界上最大的佛像,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着好奇心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有多大?

早上,我爸開車,我媽,我姐和我坐在車裏,面對着日出,穿越繁華的城市,來到成亞高速。郊區的空氣格外清新,道路兩旁的鄉村、村落、野花、樹林都被我們的笑語和笑聲掃過,汽車載着我們去樂山大佛。

“我們到了,我們到了!”我媽歡呼,我激動得哭了。一下車就到了樂山碼頭,坐船看臥佛和河上的大佛。這是我第一次上船!我當時很激動,也很害怕,但畢竟激動戰勝了恐懼。我小心翼翼地來到了船的頂端。原來船上有很多遊客。這時,船開走了,河水濺起水花,汽笛向着佛祖吹來。這時爸爸拿出相機,對着美麗的山水拍了一下。導遊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它最初是在唐玄宗開元初年出土的。當時閩江、大渡河、青衣江匯聚於此,佛像高71米。水在凌雲山腳下直流,勢不可擋。汛期水更猛,過往船隻經常撞牆。這時,神祕的佛陀出現在我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尊佛和凌雲山一樣高。多宏偉啊!我擡頭盯着佛祖,心裏很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隨着遊輪漸漸遠去,一尊巨大的睡佛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出現了。栩栩如生的佛頭、佛身、佛腳由吳優山、靈雲山、東延山形成,氣勢恢宏,栩栩如生,堪稱一絕的自然奇觀。船靠岸後,我們決定靠近樂山大佛。

當我們來到山腳時,我們沿着青石臺階參觀了一些景點,但我最想看的是大佛。隨着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腳下。這時的我更年輕了,像只小螞蟻。我爬啊爬。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了佛祖的小腳趾頭上。父親一直給我拍照,生怕錯過最難忘的時刻。神祕的佛陀揭開了它神祕的面紗。整個佛面朝河坐着,兩隻手放在膝蓋上,細長的眼睛,嚴肅的表情。他旁邊有許多小佛像。四周青山綠水,佛祖更加壯觀。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黑了,我的心情此刻已經平靜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古代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應該給後人留下什麼呢?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2

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著名的遺產樂山大佛。它位於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雲山棲霞峯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說,始鑿於唐開元元年,歷時90餘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衆。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餘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髮,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棧道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遊客發現它所處的凌雲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臥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遊客們,現在我們順着又窄又高的棧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遊人像不像小不點?好了,大家跟我來,現在我們到了大佛的腳下。我們擡頭仰望,大佛簡直頂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擺着的照片爲什麼遊人能摸着他的鼻子、臉、耳墜?哦,大家明白嗎?其實,選個好角度,就可以構造出來了!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3

去年五一節,我、爸爸、媽媽和姐姐去看著名的樂山大佛.

我們吃過午飯,就看見很多人往一個方向跑去,我們也跟着跑去.原來那裏是在排隊去看樂山大佛.今天的遊客好多啊!人們都自覺地排着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長龍似的隊伍,每個人都想早點看見雄偉的'大佛,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着大佛的方向.我伸長了脖子,掂起腳尖,沒辦法人太矮,仍然看不見.只有耐心等待了.

我們像蝸牛樣緩緩前進,巴不得長一雙翅膀飛到大佛面前.四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狹窄而陡峭的棧道,人們忍不住駐足細細觀賞.有的拿出相機給它拍照,留個紀念.只聽見導遊介紹:"這大佛高71米,耳朵寬7米,它腳踏三江.真是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來到大佛跟前,我看見大佛端坐着,兩隻手放在膝蓋上,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着江面.

樂山大佛真雄偉啊!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4

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雕像。

大佛嘴長到你想象不到,33米!它的頭是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很長,甚至5。六米!它的耳朵真朗朗上口,7米長!光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多。它的腳很寬,一隻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全身大概有兵馬俑一號坑那麼大。

佛陀是由唐朝的一位僧侶海通法師建立的,目的`是減少洪水,造福人民。佛祖始於公元713年的唐玄宗初年,公元803年的德宗貞元十九年。根據傳說,海通法師不知疲倦地籌集資金後,一些官員強迫他要錢。法師寧願被剜也不屈服,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造佛的錢。

樂山大佛不僅宣誓宏偉,而且風景如畫。

佛前是岷江,微風吹過,讓人神清氣爽。閩江的水真的很綠,綠得像碧玉;岷江的水真的很安靜。它像鏡子一樣安靜,反映了所有茂密的森林。陽光照射在水面上,水面依然平靜不動。太陽映在佛身上,佛就像穿着一件閃閃發光的袈裟。細看佛祖,只見佛祖低下頭,神情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着遠方,彷彿乞求上帝保佑好人一生。

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爲“山是佛,佛是山”,形象地概括了樂山大佛的雄偉特點。

特別奇特的是,俯視大佛時,就像臥佛一樣。遊客放眼閩江對岸,只能看到大佛姿態鮮明。仰天長眠,它的壯麗是世界必須的!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5

今年暑假,我媽媽帶我去了那裏。

四川樂山,參觀了著名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有兩條路,一條山路,一條水路。我們選擇了爬山。我想看樂山大佛很久了,就趕緊爬到山頂。可能是太辛苦了,爬到半山腰,累得背疼。向後爬的人一個接一個追上了我,最後我媽追上了我。她一邊爬一邊鼓勵我:“加油!不然你一爬山我們就又下來了。”我還是慢吞吞的,我媽就拉着我的手把我拽上來。當我到達山頂時,我累得坐在地上。突然,有人喊道:“快看,樂山大佛頭!”我們朝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我們面前的懸崖上立着一塊巨石。那是一個巨大的佛頭。我們走進去,看到它的眼睛很大,嘴巴很大。大耳垂真的很嚇人很壯觀!當我們從山頂往下看時,山下的人就像螞蟻,汽車就像甲蟲,遠處的'河流就像纏繞在土地上的皮帶。我看了介紹:某朝代,樂山工匠第一代準備挖大佛。他工作到老死,兒子繼續工作,兒子死了,孫子工作,兒孫一代代挖下去。最後,他完成了這部傑作,在歷史上揚名立萬。

參觀完這座山,我們爬下山頂的梯子去看佛陀。佛陀太高了,看不見它的頭。佛跟和太和殿柱子一樣長,可以容納一百人,腳趾甲可以容納十人。半身披長袍,半光着膀子,穿着一條破舊的褲子。它被山和水切割,山是大佛。多麼壯麗!還沒在這裏玩夠,我們就爬上梯子,在山上買了些紀念品。

我很忙,但是時間不早了,天也快黑了,不得不忍痛離開樂山大佛。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6

今年暑假,我遊覽了聞名世界的樂山大佛。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就踏上了遊輪。伴隨着一陣陣汽笛聲,我已經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了大佛那圓圓的頭頂了。近了,近了,更近了。啊!大佛是多麼的大呀!瞧,那大腳板上站滿了人,多麼有趣啊!它雙手按膝,穩坐山腰,背靠着凌雲山,面臨着濤濤的江水。大佛腳下正是大渡河、岷江和青衣江三江匯合之處。

船在烏尤寺碼頭停了下來。我一下了船,就迫不及待地向烏尤寺跑去。走過一個個大殿,來到聽濤軒,耳畔響起了岷江的陣陣濤聲。繼續前行,便到了大佛的腳下。啊!這哪裏是一座佛,簡直是一座山啊!怪不得古代詩人有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座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的最大的石刻彌勒坐像,有71米高,要想在大佛腳下看大佛的頭頂,實在太難了,我仰得脖子都酸了。

正午時分,我很高興地爬上了大佛那大大的腳趾頭,一下子躺下來。哇!這個大腳趾比我的牀還大,躺在上面彷彿馬上就能進入夢鄉。隨後,我又沿着“九曲棧道”來到了山頂。大佛離我更近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就在我的跟前“咔嚓”一聲,我和這龐然大佛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天漸漸地暗下來,夕陽的餘暉灑滿了大佛全身,彷彿是折射出的.萬道金光。離開大佛,驅車經過樂山大橋時,大橋上那一串串明亮的街燈倒映在江水之中,煞是好看。第二天一早,在凌雲山對岸的迎賓樓賓館,我打開窗戶眼便看到了巨大無比的大佛,真美啊!我在心裏不由暗暗念道:“大佛,我還會來看你的!”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7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去四川樂山看大佛。

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崖壁上,又名凌雲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爲減緩水勢,普渡衆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死後,他的弟子接手修築,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被詩人譽爲“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看大佛要走九曲棧道,我們走到了棧道前的一塊空地上,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排隊排了一圈又一圈,終於到我們了。我們來到九曲棧道,那棧道,真窄啊!窄的只能容下一個人。那棧道真彎啊!彎的頭都要繞暈了。終於走到了山腳下,我擡頭一望,那大佛真高啊!聽導遊說,它高71米,足足有24層樓那麼高,就連一隻耳朵就有7米多長呢!

樂山大佛真不愧是全世界最大的石刻大佛,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神聖的藝術精品啊!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8

啊!四川的樂山大佛是一個多麼神奇、令人嚮往的地方。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勇往直前。

沿山路上去,一個個陡峭的臺階出現在我眼前。辛苦的太陽在天空中散發自己的光彩。我和遊客們才爬了一點兒,頭上的汗就不由自主地揮發出來。我想:加油!繼續爬上去,這次我一定要見到大佛的“廬山真面目”。過了不一會兒,哎,累熱交加的壞境下,我早已氣喘如牛了。一瓶瓶礦泉水空空如也。但一想到馬上就要見到佛像,我的身體就充滿了力量。

時近中午,我終於爬到了山上。可是,山上只有一些餐飲和小吃部,並沒有看見它。我的心裏不免有點失望。於是,我向導遊打聽,原來大佛在岷江邊啊!要去岸邊,必須從懸崖邊上的樓梯走下去。這樣啊!我立馬走向樓梯,迫不及待地跑下去。走到下面,眼前的情景不禁讓我十分愜意。岷江上,滔滔不絕的'江水奔騰不息,一陣江風吹在我身上,使我感受到秋高氣爽。

一擡頭,只見高72米的大佛矗立在江邊。它眼睛微閉,神態安詳,只見它手臂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坐在石頭上,感覺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凝望遠方。讓我們這羣遊客肅然起敬。第一次見到它,心裏十分的開心,彷彿中了一百萬大獎。

我下面在情不自禁的爲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力量給震撼到了。這次的旅行,真是不虛此行呀!回家的路上我不時浮現出大佛的形象,這是多麼的雄偉、壯觀啊!

這座大佛不僅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偉大的佛教的傳承,使我們心中生畏。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19

樂山大佛是家喻戶曉的旅遊景區,名聲遠揚海外,許多中外遊客慕名而來觀賞大佛。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也慕名而來,觀賞着難得一見的奇景。

我們先在一處懸崖邊的觀景臺,觀賞了三江匯流的壯觀景象,眺望遠方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條江水流湍急的向前衝,浪頭一層比一層高,即使在海拔150—160米高的樂山上,也可以聽到嘩嘩的水聲,三江最終匯流成一條寬闊的長江,涌向南方逐漸消失在了天的盡頭,也許很快就能流淌到達南京。我們繼續往前走,穿過一座寺廟最終到達了樂山山頂,看到了傳說中的大佛。

早就聽說樂山大佛的傳言:“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一座佛”。果然大佛的高度和一座山差不多,甚至比一座山還要高一些。那髮髻到現在還是一個一個的,像一個個珠子一樣,上面的`螺旋的條紋卻依舊清晰存在。佛像的臉上畫有黃色彩繪,額頭上有一個紅點,眉毛畫有黑色彩繪,微微往上擡,眼睛微閉。鼻子很高,嘴脣紅潤,又微微往上擡,顯得十分慈祥。兩邊耳朵很大,耳朵裏有五六道條紋。整個頭是個國字臉,手擔到腿上,有些都開始風化了,但還是可以看到指甲,腳也一樣可以看到腳指甲,但大多數都已風化了。我們從山上的盤山道下來就要好長時間,而雕刻一尊比山都要高得佛,就是以現代工藝都要很長時間,而古人只用最簡陋的工具,還要保證比例都一致的情況下,幾乎只靠雙手完成了這項奇蹟的工程。

看完樂山大佛後我真覺得這尊佛像是老祖先智慧的結晶,也是世界的一大奇蹟!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0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裏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樂山大佛。

寒假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到達了樂山碼頭,坐輪船觀賞樂山大佛。船開了,江上泛起了層層微波,一陣陣寒風迎面撲來,凍得我們直打哆嗦,但是我們依舊興致勃勃,聽導遊講解:原來樂山大佛有71米高,光是頭就有15米高,耳朵長7米。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跟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

船到岸了,我們迫不及待來到了大佛的腳下,我感覺我特別渺小,好像一隻螞蟻,因爲它的`腳背就能坐一百人。爸爸不停地讓我和大佛合影,樂山大佛把兩隻手放在膝蓋上,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許多小佛像,在青山環繞下更壯觀,他就這樣面對着滔滔江水,經受着風吹雨打,一坐就是一千多年,我不僅感嘆古代人們的勞動和智慧,修建出了雄偉壯觀的大佛。

天漸漸暗下來,夕陽的餘暉,灑滿了整座大佛,彷彿反射出萬道金光。江面波光粼粼,大佛倒映其中,氣勢磅礴,令人歎爲觀止。

我爲家鄉的樂山大佛感到驕傲和自豪。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1

薄紗似的晨霧,剛從樂山身邊散去。遠處,紫黛色的天宇露出了一大片紅色——太陽要升起來啦!

輪船行駛在江面上,天空越來越亮,太陽也不知何時升起的,當我們來到大佛面前,大佛已沐浴着陽光迎接我們啦!

佛,高大、雄偉!在他面前,我渺小得像只螞蟻。佛的頭髮似麻花兒一般,高高地攏起,盤在頭頂上,看上去十分別致。雙目虛微着,但卻炯炯有神,慈愛可親地注視着來來往往的人。據說所有“拜見”大佛的人,都會得到他的保佑。

鼻子呢,高高地挺着,圓圓的臉豐滿、生動,顯得那樣端莊!那樣和藹!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大大的耳垂了吧!大人們都說,耳垂越大,福氣也會越大,想必,這佛的'福氣一定特大!說真的,如果不是在船上,我會一口氣跑到大佛腳上,去跳一跳,爬到大佛手指甲蓋上,去坐一坐,甚至站在大佛的肩上,踮起腳摸一摸那福氣滿滿的耳垂……

婆婆走了過來,扶着我的肩,輕輕地說:“瑤瑤,你想知道大佛的傳說麼?”“什麼!大佛也有傳說?”我愣愣地看着大佛,聽着婆婆的講述:五十多年前,在那個鬧饑荒的年代裏,餓死的人一個接一個,大佛爲此竟流下了晶瑩的淚水。災難過後,大佛的頭頂上又出現了神聖的佛光……多麼善良的大佛啊!

我滿懷敬意,再次凝視着沉浸在日光下的大佛……

船繞了個彎兒,畫了一條優美的曲線,往回開了。我心裏滿滿的都是不捨:再見了,壯觀而又神聖的樂山大佛!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2

7月23日,我和媽媽來到了四川成都的另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進入景區大門,我們沿着青石臺階拾級而上,看着路邊石壁間已風化的石刻雕像彷彿在向人們訴說歷史的滄桑。相傳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他不辭辛苦化來鉅款,整整花了10年時間,後來又爲了保護鉅款自毀雙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樂山大佛。

我們沿着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棧道往下走,完整的大佛終於展現在我的眼前。大佛兩手放在膝蓋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注視着江水,守望着對岸的居民。樂山大佛真的好壯觀啊!它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僅其一雙腳背就可圍坐數百人!當我和媽媽走到它腳邊的時候,顯得我們十分的渺小。大佛依山面水,氣勢磅礴。難怪樂山的`人們都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導遊還告訴我們說:“大佛的身體與兩邊石壁上面有許多的圓孔,這些獨特的設計是工匠們爲了保護大佛不受雨水的侵蝕而巧妙設計的排水設施,隱而不現。在大佛的髮髻與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溝,所以千年來一直保持了大佛的原貌。”真爲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工匠們精湛的技藝點贊!

看完大佛再來到天下聞名的古寺——凌雲寺。踏進大門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們兩眼圓瞪,威武而莊嚴。走過四大天王,寺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們也點蠟燒香,以表誠意。

坐在返回成都的大巴車上,我們仔細回味着樂山大佛,感嘆着它的雄偉壯觀!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3

四川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舉世無雙的一座雕像。

大佛的嘴巴很長,長得讓你想象不到,有33米呢!他的頭高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長得很長,竟然有5.6米!他的耳朵真是招風耳,長整整有7米!單是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要多。他的腳板很寬,一邊腳板就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呢!全身與兵馬俑的一號俑坑差不多大。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建成,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大佛開工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於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後,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法師寧願被刻去雙目,也不願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樂山大佛不僅氣勢雄壯,而且風景如畫。

大佛的正前面是崛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山民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碧玉;崛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鏡子,把一片片鬱鬱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像披着一件閃閃發光的架裝。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額首低眉、若有所思。他的眼睛慈祥地凝視着遠方,好像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爲“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

尤爲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他又像一個臥佛,遊客從崛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4

大佛景區四周綠意盎然,樹枝樹幹上臥着知了,彷彿在迎接來到遊樂山的遊客。蟬叫聲突然變得清脆悅耳,消除了夏天的煩躁。我們開車去旅遊接待中心,沿着濱江路走,很快就到了北門。然而,因爲北門上山的路被堵住了,所以必須繞過東門。反正都是爲了好玩。多走一會兒沒什麼。於是,我們去了東門。

到了東門,一切豁然開朗。有近兩米寬的石階,人來人往。有些人在拍照,有些人在休息。也許他們剛下來。然而,我沒有停下來,向佛陀走去。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山頂。渴望見到佛陀,我一點也不覺得累,但我妹妹累得氣喘吁吁。不能到山頂看佛,要經過凌雲寺。凌雲寺也是一個不錯的景點。媽媽,他們都走累了,就在這裏休息。凌雲寺的`房檐雕刻精美,佛教故事生動,真的很美!不僅門檐上有故事,寺廟牆上也有故事。每個故事都很精彩,我看得津津有味。

參觀完凌雲寺,我們來到了這次旅行的目的地,——大佛景區。剛從凌雲寺出來,到了棧道門口,只看着佛頭。他的耳朵大到可以容納我,耳垂和我兩臂一樣長。他的臉很和藹,嘴角帶着微笑。雖然年紀大了,但仍能表現出不凡的氣質。

從上面往下看,看不到整尊佛,只好走棧道。棧道上擠滿了人。到達山腳需要一個多小時。然而好奇心驅使我去看。我們走在棧道上,每一步都很難移動。在半山腰,已經可以看到一半的佛像了。經過風雨的洗禮,他衣領的褶皺依然清晰可見。他的雙手平放在膝蓋上,身體直立,露出空氣。

但是這個時候我還是看不到佛腳的腳掌,我要下去。越往下,路越危險。棧道越來越窄,石梯範圍越來越寬,一定要扶上欄杆。前面有個大媽連前進都不敢。幸運的是,她的丈夫把她帶到了山腳。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跋涉,我們順利到達了山腳。自下而上往下看,佛的全貌就在眼前。他的大腳,寬達五人,無與倫比。我無法相信這個巨大的工程是如何在沒有起重機、腳手架和電鑽的情況下完成的。我不禁對當時的建築工人肅然起敬。於是,我拿起手機,拍下了無與倫比的雙腳和“建築奇蹟”。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濺水聲中,依依不捨地結束了樂山之行。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5

清晨,我們包車從成都出發,前往樂山,去看哪聞名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

中午,我們到達了樂山大佛的門口,往裏望去人山人海,我們隨着人羣往裏走。在右手邊有一個巨大的佛字,聽導遊姐姐說:“如果把整個佛字完全拍下來,那就會給他帶來好運和福氣”。

我們沿着棧道往上走,棧道左邊的牆上刻着許多小佛像,或許是時間太久了,有很多都被風化了,只能看到一些輪廓。導遊姐姐說,大佛是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籌建,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大佛開工於唐玄宗開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歷時約90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後。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海通法師寧願被剜去雙目,也不願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聽着大佛的故事,我們來到了山頂。隱隱約約地看到佛頭,走過去一看,我們幾乎驚呆了,一座圓形的龐然大物呈現在眼前。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這麼大的佛像,真是不敢想像!

我們沿着陡峭的九曲十彎的棧道臺階而下,我心裏害怕極了,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下走。左手抓着硬梆梆的欄杆,右手觸碰着冰涼的石壁。石壁上遍佈着拇指大小的圓潤的小洞,還有栩栩如生的小佛像。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岷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時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有籃球場那麼大。

“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比我想像的更雄偉,更壯觀,更高大,是一尊讓我久久難忘的佛像。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6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成都旅遊,遊覽了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聯合國遺產專家評價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羅河谷的帝王谷媲美。”我對樂山大佛充滿了好奇。

早上6點我們就起牀了,媽媽說早點去不用排隊買票,我還不相信,不相信會有那麼多人。到了樂山,已經快7點了,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樂山大佛風景區。到了那兒,買票的隊伍已經排得像蜿蜒的長龍,看來還是媽媽有先見之明。經過漫長的等待,票終於到了手,呵呵,可以一睹樂山大佛的真容嘍!

進了景區,向遠處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綿延的羣山,山上覆蓋着大片的綠,有樹還有草,有的山上還坐落着小亭子,爲綠色的青山上點綴了一點紅,顯得格外醒目。隨着人流,我和媽媽繼續往裏走,來到了一個懸崖邊上,沿着崖邊的小路往崖壁上看,看見了一個巨大的坐着的石佛——樂山大佛。我瞪大了雙眼,驚奇地看着這巧奪天工的石像,竟說不出話來。這個石像高71米,刻得栩栩如生。大佛慈祥地看着我,看起來很有靈氣,我在它的面前許下了心願,渴望這個願望能夠實現。除了這尊大佛,在山的'另一面還有一尊臥佛,不過這尊臥佛現在只能看見頭和腳,身子的那一部分被茂密的樹木給遮住了。

幸運的是,這次的導遊是一位佛學知識很淵博的阿姨,她給我們講述了很多佛學知識,其中蘊含了不少人生哲理,讓我們的旅途避免了像一些遊客那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了家啥都不知道”情況的發生。觀賞了樂山大佛,還了解了許多佛學知識,我感到這次旅途很開心。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7

樂山大佛,在美麗的樂山岷江河畔。

進入前山門,沿着不高不低的石階,沿途可以看到許多名人留下的讚美樂山的詞句。另一邊則是滔滔的江水。經過約半小時的路程,就到了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端坐在三江匯合之處。三江是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要下到樂山大佛的腳下,可以從兩邊下去。一邊是九道拐,九個拐是之字形的。每階臺階很陡,就象有90度如果沒有膽量千萬不要從這邊下,因爲太嚇人了。下去的時候,眼睛不要往下瞧,只能看着石梯,一步一步地下。如果往下一瞧,下面江水滔滔,你會嚇得半死。下到樂山大佛腳下,不由得感嘆,真是大高了,太壯觀了。樂山大佛修於唐朝,距今一千多年了。當時這兒經常鬧水災,有一位叫海通的法師,不辭辛苦,修建了樂山大佛。在樂山大佛的頂上,就有海通法師的雕像。樂山大佛身高80米左右,它的腳真大呀,連腳趾頭都可以有幾張桌子那麼大。樂山大佛端坐在江水邊,兩手放在膝蓋上,滿臉慈祥,兩眼眺望着遠方,一坐就是一千多年。不知道這一千年都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樂山大佛肯定最清楚。從另一邊,沿着山邊人工開鑿的.路,就可以一邊探險一樣,一邊欣賞江水上到樂山大佛的頂上。樂山大佛的頂上還有大雄寶殿,裏面有陰森森的佛像。

欣賞完樂山大佛後,走過一斷樹林,可以看到詩碑,及東方佛都。

樂山大佛是歷史留給類的瑰寶,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8

樂山,一個令每個遊覽者驚歎的地方。並不是因爲它的和平寧靜,而是在這裏有一尊堪稱奇蹟的大佛——樂山大佛。今年暑假,我慕名而來,想要看看這尊名揚四海,雄偉壯麗的大佛。

拂曉,我們匆匆吃過早餐,便急切的登上旅遊車,從成都出發前往樂山。

剛進入大門,樂山大佛景區就展現出了不一樣的特色。洶涌澎湃的岷江與大渡河、青衣江彙集於此,從樂山城邊奔騰而過。湍急的江水好似一羣難以馴服的野馬,憤怒地衝向岸邊的岩石,在上面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後,調轉龍頭,捲入這浩浩蕩蕩的江水中去。千百年來,不知多少人被喜怒無常的岷江吞噬。於是人們修築大佛,祈求平安。

拾級踏上佈滿青苔的石板路,看着路邊石壁間或而現的石雕,給人帶來了歷史的渾厚與滄桑,我的思緒已穿越時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嘉州大地(樂山古名爲嘉州)。那時,岷江水更加洶涌,沒有人敢靠江而居。每當到暴雨季節,江水猛漲,河堤崩塌,給兩岸居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在凌雲寺有一位僧人叫海通法師,他把這些災禍看在眼裏,記在心頭。海通決定修佛消災。但是,小小的嘉州哪裏有這麼多錢呢?於是,海通雲遊四方,歷經風風雨雨,終於籌集到修建巨佛的善資,歷經八十一年,三代人的堅守,終於在凌雲山上,岷江岸邊建成了通高七十一米的彌勒佛巨像。

從此樂山大佛安詳地坐在江邊,撫慰蒼生,保佑人間不再受洪水的侵擾。

時間一步步推移,我已來到凌雲山頂,樂山大佛已就在眼前,我的思緒又被拉回了現實。啊,好大的一尊巨佛呀!就連站在山頂往下望,也瞧不見大佛的腳趾頭。他慈眉善目地坐在江邊,數千年的風吹雨打也不能使他龐大的身軀有絲毫動搖;原本漂亮的袈裟雖然已佈滿青苔,但也不能阻止他鎮守岷江的決心。這就是樂山大佛,一位慈祥的守衛者,莊嚴地履行着自己地職責。

我們沿着古老的凌雲棧道拾級而下,右邊的岩石上佈滿了被大自然侵蝕的石刻,它們模糊不清的輪廓,在向人們無言地訴說歲月的無情。而樂山大佛不一樣,他經受住了時光老人的魔法,最終修成正果,仍安然無恙地坐在江邊。我不禁感嘆大佛堅強的毅力,我們做人做事,爲何不學習大佛的堅守與執着呢?

轉瞬間,我們已來到大佛腳下,他的腳前有個香臺,前來燒香拜佛求平安的人絡繹不絕。從下往上看,大佛變得更加宏偉了,但是,他的神情由慈祥轉變成了嚴肅。如果說從上往下看的大佛是位性格溫厚的老人的話,那現在的大佛就是一位威猛嚴厲的將軍。他的眼睛注視着前方,身體渾然不動,警惕地觀察着岷江的變化情況,不讓它再禍害人間。這就是樂山大佛,一位嚴格的訓練家,每天鞭策着岷江,使它改惡從善。

岷江現在似乎順從了起來,正拍手歡迎遊客的到來。滔滔岷江,正向我們講述着樂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29

早就聽說樂山大佛是世界第一,是中國的一大亮點。這一次,我終於可以享受這一奇觀帶來的喜悅了。

一進門,我們就對路邊的石像產生了興趣。不知道什麼靈氣碰了石像。它像真實的生物一樣生動。尤其是深端。龍潭裏的龍自由翻騰,山上的白虎自由覓食,多奇妙啊。我們上了山頂,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佛頭。我們過去看的時候,幾乎驚呆了。一個圓圓的怪物出現了,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五官。很難想象這麼大的佛頭!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到了通往佛腳的又窄又陡的棧道上,我們不禁渾身顫抖,彷彿在尋找一個不下去的理由。但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只好硬着頭皮慢慢往下走。但是,隨着我越來越大膽,我時不時低頭看看佛祖。我好像有法力。我得到了灑脫,放開了手,一邊享受着三江源的慢流,一邊有節奏的'走下樓梯。不知不覺就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從下往上看着佛像,我低聲說了句;“我的天,這是真的嗎?”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尊高71米,寬28米的佛像像建築一樣坐在中間,沒有絲毫動搖。彌勒對着遊客微笑。更讓人驚訝的數據:頭部10米寬,1021節,耳朵7米長,鼻子5.6米長,眼睛3.3米長,手指8.3米長,腳背8.5米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好像我的眼睛欺騙了我。看了資料,好像很小。然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不得不承認,他們只能驚歎於這尊大佛

我們又要走“長征路”,但是和棧道比起來,上去很簡單。憑着毅力,我們又爬到了山頂,繞着山路離開了這個世界大奇觀。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30

手指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風和水變成了波浪。在中國,有無數的名勝古蹟,比如圓明園和故宮.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樂山大佛,因爲當我站在佛像面前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好渺小。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南岷江東岸的凌雲寺旁,這裏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頻繁交匯的地方。大佛是彌勒佛的坐像,高71米。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摩崖石刻雕像。大佛出土於唐代開元元年的713年,完成於貞元803年,歷時約90年。懸崖上有許多石龕雕像,佛像兩側有遠足小徑,大多數是盛唐時期的作品。

我看着這尊佛像,看到了當時人們造佛的場景。許多技藝高超的工匠聚集在一起雕刻佛像,普通人前來幫助。有的燒茶,有的送飯,凌雲巖人來人往,錘聲如雷,岩石如雨。人們一手拿着切肉刀,一點一點地雕琢。生活在岩石下深潭的水怪,每天都被岩石上的岩石嚇到。眼看巢穴就要被填滿了,它涌起成千上萬的巨浪,想把工人從岩石上滾到水裏淹死。泥瓦匠們看到水怪洶涌而來,就把石頭上的`石頭撿起來砸。岩石像冰雹。不一會兒,水怪就被埋在岩石裏了。從此大佛巖下,風平浪靜,大佛的模樣一天天地顯露出來。人們每天每晚都在造佛,有時曬得大汗淋漓,有時累得氣喘吁吁。就這樣,一代又一代,九十年後,大佛終於建成了。

相傳初唐時,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匯的凌雲山腳下,水深快,經常會吞沒船隻,傷人。凌雲寺海通僧見三江水勢如此猖狂,必有水怪。在岩石上雕刻佛像,借用菩薩法力,一定能制服水怪。於是就請了兩個有名的石匠商量佛像的雕刻,然後去化緣。誰知道,回來後,愛財的官員威脅老和尚。如果他們不給錢,就挖出他的眼睛。老和尚挖出眼睛保護修佛的錢。這位官員嚇壞了,撤退了,結果他身後有一座懸崖,他摔死了。目光又飛回老和尚的眼中,沒有人敢向老和尚勒索錢財。九十年後,佛祖終於完成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這尊大佛,心情澎湃。古人可以在90年內完成這座大佛,這並不容易。正是古人的智慧、汗水和努力,才能培育出這樣的大佛。此時此刻,我爲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代而自豪。

一切都在繼續,凌雲阻擋不了樂山大佛的誕生,雪山上的雄鷹如果搖動鋼鐵的翅膀,就捍衛了中國“三江並流”的和平,捍衛了祖國神聖的尊嚴。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3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四川遊玩樂山大佛。

我走進公園的大門,五彩繽紛的花展現在我的眼前,有菊花、映山紅、玫瑰……種類數不勝數。一路迎着花朵的香味走向了樂山大佛。

到了樂山大佛前,我首先看到了大佛靜坐在那裏,其次看到了高大的大佛身軀。大佛可能有10個籃球場那麼大,相當於半個山,耳朵有2個人高。大佛面目慈祥,遠遠的祝福着這裏的人民生活安康。

我坐着船來到湖的中央。太陽照着湖面氧氣的波紋像一串串金燦燦的項鍊。這裏的水真綠,綠的.像一塊無瑕的翡翠!這裏的水真靜,靜的讓你感覺不到船在前進!站在船上看大佛,他好像是浮在水面上的,遠遠看去像是一副連綿不斷的畫面。

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影着這樣的山。

江山如畫,真是“舟在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如同仙境一般的旅遊聖地讓人流連忘返。

遊樂山大佛小學作文 32

暑假裏,我們一家來到了四川省的樂山來觀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坐落於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匯處。大佛身高七十一米,於唐代開元年間(713年)開鑿,竣工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整整九十年。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千年名剎——凌雲寺。它是那麼的金碧輝煌,寺宇軒昂。它鳥瞰一切:俯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它雄踞凌雲:就日峯、丹霞峯、望雲峯、祝融峯、兌悅峯、棲鸞峯、集鳳峯、靈寶峯、擁翠峯九峯。凌雲寺的旁邊就是天下聞名的樂山大佛。寺外滾滾而來的三江水匯流,是如此的氣勢磅礡!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在《嘉定舟中》寫到:“凌雲西岸古嘉州,江水潺諼抱郭流。”

來到九曲棧道,一尊巨大的彌勒佛像映入眼簾。樂山大佛的'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頭高14.7米有七層樓那麼高;頭寬10米,如同四節火車廂;髮髻一共1051個。一雙耳朵長6.7米,能同時進出兩個人。嘴巴和眼長3.3米,像一艘小型漁船。肩寬24米,可讓幾十人排排坐。手指頭長8.3米,幾輛卡車開過去沒問題。腳背寬9米,腳面坐上幾百人都不覺得擁擠。怪不得有人說:“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錯。在大佛兩側崖壁上,還刻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九曲棧道上還有成百上千的小形石刻佛,彙集成龐大的石刻藝術羣。

大佛身體裏還有一套設計巧妙的排水系統呢。在大佛頭部的18層螺髻之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都有一條細細的排水溝。兩個耳背後有洞穴左右連接;胸部背側兩端也有一個小洞,但沒有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形成了科學的排水和隔溼系統,防止了雨水對大佛的侵蝕,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護作用。

看着這高入雲霄的大佛,我腦海中產生了一個疑問:“是誰建造了這尊大佛呢?”媽媽告訴我,是一名法號海通的禪師爲了鎮住水災,而籌資鉅款,以彌勒佛爲原型開始了浩大的工程。經過海通禪師、西川節度章仇兼瓊和韋皋用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花費幾億萬錢和十萬人力建造了這尊世界第一大佛。而且聽說原來還有一棟17層用來保護大佛的大像閣。

我坐在返回的大巴車上,仔細回味着樂山大佛,感嘆着古人的智慧。我愛樂山大佛,更愛我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