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通用23篇)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通用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9K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通用23篇)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腳步一天天的近了。我也越來越激動了,隨着日曆一天天翻過去,轉眼就到了我最盼望的日子——大年29了。

早晨一起牀,看着日曆上的鮮紅的大年29,就高興地大叫道:“耶!過新年嘍,耶!過新年嘍!”這個時候外婆走了過來笑着問我:“張稚宜,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年俗活動嗎?”我想都沒想就報出了一大串:“有包餃子、拜年、守歲、放爆竹煙花、貼春聯、看春晚、吃年夜飯。”“嗯,今天啊外婆就請你幫我包一回蛋餃,好不好?”外婆又對我說。“啊,蛋餃?我不會包啊。”“不會可以學嘛,我來教你。”外婆對我說。“好吧。”我無奈地說。

我跟着外婆去廚房,洗了洗手,打了十個雞蛋,把事先準備好的肉餡拿出來,又拿出了一個專門包蛋餃的勺子,還有一個舀蛋液的小勺。外婆開始給我示範:只見她用小勺舀了一勺蛋液,倒進了專門包蛋餃的勺子裏,沿着勺子邊轉一圈,在火上一烤一張蛋皮就做好了。然後,用筷子夾一點事先準備好的肉餡放進去,再把蛋皮拉過來,這樣一個蛋餃就做好了。我也按照這方法做了一個,真漂亮,像一個金元寶似的。外婆還誇我心靈手巧呢。

包完了蛋餃,下面就應該貼春聯了,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年俗。我拿起膠帶、春聯和一個“福”字跟爸爸去貼春聯。我們把春聯展開,拿起膠帶一貼,好了。我讀了讀:“北海雲生龍對舞丹山日上鳳雙飛”,橫批是“龍年吉祥”。我們又把“福”字用膠帶貼了上去,春聯貼好了,哈,還真漂亮。

到了晚上,一家人團圓吃年夜飯、看春晚了,這是我們中國人春節期間最高興的時刻。外婆端上了好多美味的菜。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一邊看春晚節目,一邊品嚐着美味的年夜飯。“叮叮”我的手機響了,我打開一看,原來是新年祝福的短信。我給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讀了讀:“新春佳節到,向你問個好;身體倍健康,心情特別好;好運天天交,口味頓頓妙;家裏出黃金,牆上長鈔票。”“哈哈哈!”我們全家都被這條短信笑到了。我也用這條短信轉發給了別人,今年,我也加入短信祝福這個大行列裏了。

一會兒,講着講着,外面不斷傳來放爆竹和煙花的聲音,我想:我得快點吃,吃完了就能放煙花爆竹了。

我們大家都吃完了,碗也洗好後,爸爸搬起一大堆煙花爆竹到樓下。爸爸拿起了一個煙花,接着,拿打火機點着了煙花引線。緊接着,“嘭!”的一聲巨響,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綻放出了一朵美麗的煙花,點點菸花成十多條串珠般的花枝,圓弧狀地朝下落。哇!我驚叫道:“好美!好美!”接着,又放了許多別的煙花爆竹,美不勝收。

啊,今年過年我學會了包蛋餃,還貼了春聯,又加入到了短信祝福這個大行列裏,而且也品嚐了外婆做的年夜飯,並且又放了煙花爆竹,這些都是年俗活動。同學們,你們的年俗活動呢?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2

每個地方都有年俗,我家鄉的年俗也很有趣哦!大掃除,年夜飯,守歲,貼對聯,放鞭炮,發利是。

我最喜歡的年俗是收壓歲錢,相信每個小朋友都喜歡這個節目吧,嘿嘿。每到過年,晚輩給長輩拜年,祝福長輩身體健康,長輩們就會給我發紅包。我將每年收到的紅包攢下來,存到銀行,到現在已經比較可觀了。

過年時我們都會放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音,宣告了新年的到來。“爆聲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買很多鞭炮,焰火,在晚上放,特別好玩。

吃團年飯。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聚會。不管平時工作/居住隔有多遠,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和親人聚在一起享受這快樂難得的團聚。

貼對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對聯。“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還記得去年春節我家門上貼的對聯呢:

上聯:閤家歡樂迎富貴

下聯:滿門平安好運來

橫批:萬事如意

這就是我家鄉過年的風俗,怎麼樣,豐富多彩吧!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3

寒假的生活五彩斑斕,春節的風俗代代相傳。今天我們先鋒小隊出發去尋找城市裏的年俗,感受年味兒。

吳山廣場上處處可見高高掛着的燈籠在微風中左右搖擺,時刻準備着迎新年,公園門口花叢中的三隻山羊不知何時,脖子上都戴上了大紅花,那仰首挺胸的樣子神氣十足,寓意着三陽開泰福運到。旁邊門口的草叢中兩個大陶瓷娃娃頂着“阿福頭”身穿火紅的衣裳,手拿細杆子挑着一大串鞭炮,好像就等着你去點火,真是喜氣洋洋。小隊員們個個都準備了節目,在廣場上玩開了,猜字謎、歇後語、俗語、古詩······玩得不亦樂乎,盡情地感受節日的氣氛。

往前走來到了河坊街,街上許多店門口都掛上了“年味兒”的彩旗,各種美食看了不禁讓人流口水,甜甜的糖葫蘆,香香的餈粑······琳琅滿目的商品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從河坊街頭往上走,我們來到了杭州博物館“第二課堂”,館裏的叔叔阿姨爲我們準備了許多年俗活動:新春送福,剪窗花等。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圍着大圓桌認真地聽老師講解,“立體”春字如何折,怎樣剪,梅花窗花又是要怎麼折,怎麼剪,大家齊動手,認真仔細地做着。當我們把“立體”春字一個個立在桌上的時候,隊員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悅和興奮。課堂上歡聲笑語,成了我們的樂園

這次的尋找年俗活動不僅使我們瞭解了傳統春節,也讓我們體會了濃郁的年味兒和美好的生活。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4

不同地域的人們在請財神的儀式和時間上差異很大,就我家鄉來講,請財神儀式是在年除夕晚飯後進行,而且通常以單個家庭爲單位,鮮見有整個家族一起請的。

除夕的晚飯千篇一律,都是吃餃子。餃子下肚之後,家裏的男人們就要去請財神了。冬日天短,晚飯之後已是黑燈瞎火,所以請財神儀式常常是摸黑進行。

儀式並不複雜,只需帶上些紙錢和鞭炮,來到家門外的大路上,朝着財神所在的方位焚燒掉燃放掉即可,當然,跪下磕個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念上句“請財神到我家過年”之類的話語。至於說到財神的方位,我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它爲什麼每年都要發生變化,我想這大概跟它所對應的星宿有關係吧。財神的方位可以從祭竈時貼在竈臺上方的那張竈王像上查到,看清楚後,就可以直接朝着那個方向去迎接了。

財神請到後,就回到家中供奉財神的屋子,在財神掛像前點上香火。財神前焚香與別處有所不同,其它地方都燒三炷,而這裏卻是五炷,我小時候聽說,五炷香象徵着“五路財神”。

財神在民間信仰中有文武之分。文財神多指比干和范蠡,武財神多指關羽和趙公明。我們鄉下大多供奉趙公元帥趙公明,這是我從觀察神像中得知的,因爲在他的畫像周圍還有四個人物,我想這應該就是《封神演義》中說到的由他統領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位神仙了。他們五人合在一處,也正好吻合了我小時候聽來的“五路財神”之說。

值得一提的是,財神是隻請不送的。有些做買賣的農戶家裏常年都供奉着財神,一年當中的大小節日都會燒香祭拜一下。那麼財神既然常駐家中,爲何還要年年去請呢?我始終沒有找到答案。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5

“哇!好漂亮!”“怎麼做成的呀?快告訴我吧!”“好厲害呀!”………這一陣陣的驚呼聲來自港龍大酒店的美食苑裏。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邢週報”小記者們參加體會餐桌上的年俗活動呀!

1月31日下午2:30,我們準時來到了港龍大酒店的門口和其它小記者會合。老師帶着我們走進了酒店。走進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兩排整齊的操作檯,上面擺着擀麪杖、案板等工具,還有一盆神祕的菜品。不一會,我們繫着花圍裙、載着小帽子、臉上還掛了個口罩,個個儼然就是個小廚師,我們以迫不及待的速度,站在各自的操作檯前,等待着活動的開始!

第一個要做的是“棗饅頭”。首先,抓一團和好的面,再把面揉成一個長條,從兩頭開始,一個向上卷,一個向下卷。接着,就要用筷子把他們夾成“蝴蝶”一樣的形狀,這個動作很簡單,在麪糰中間的部分使勁一夾就OK了。最後,把4個大紅棗,分別放在蝴蝶的翅膀上,入鍋。

第二個做的是“壽桃”。準備的材料有面團、豆沙餡。先把麪糰揉成一個圓餅,這過程需要用擀麪杖哦,然後把揉成球的豆沙餡放到圓餅裏,把豆沙餡包起來,用梳子的把按出來個印,小小壽桃就完成了。

第三個做的是“豆沙包”。這個可難了,當我看着放了餡的圓餅時發愁了,平時吃的包子都有好多漂亮的褶,可我卻不知道該如何捏,最後在老師的指點和在幫助下,我還是完成了。

在等待作品出鍋的過程中,廚師長還教我們拌了涼菜,就是操作檯上的神祕菜品:雞絲、黃瓜、青椒等加入各樣的調料,攪拌均勻後,嘗一口,真的是好吃!都說二十九蒸饅頭,今天看到這麼多花樣的饅頭,親自做了簡單的幾種花樣饅頭,才真正體會到了花樣的年俗。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6

伴隨着過春節的步伐愈來愈近,天津市的老百姓也愈來愈繁忙了,她們四處購置年貨禮盒,忙得樂此不疲!

在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那一天,除開吃臘八粥外,天津市的家家戶戶還需要做此外一件事——泡“臘八醋”。我的長輩把一顆顆蒜頭泡進醋裏,封住口,直到除夕夜夜裏吃糉子的情況下再開啓。那時,一顆顆乳白色的蒜頭就變成了一顆顆碧綠碧綠的“臘八蒜”了,像一塊塊翡翠玉翠綠欲滴。而醃菜罈子裏的醋便是“臘八醋”,除開怪味,還辣辣的哦,蘸水餃超美味!

臘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夜前一天,大家杭州市都是會貼對聯呀,福字對聯呀,天津市除開這種,還需要貼一種十分與衆不同的物品——吊錢兒。吊錢兒是一種豎的正方形的鮮紅色剪紙畫,貼在窗子外邊,風一颳走出來,喻意錢掉下去,大福財!吊錢兒有許多的圖案設計:“福”“連年有餘”“四季平安”“闔家歡樂”“招財納福”······十分精美,有一些上邊還鑲好了金邊,那麼就更強看過!那一天,大家一直全家人一起行動。長輩會要調好麪糊,順帶說一下,她們可環境保護了,麪糊是用小麥麪粉調出去的,能吃哦,並且奶奶說清理十分便捷。祖父總指揮長,哪一個窗子貼哪一個由祖父分派,姥姥刷麪糊,母親傳送,爸爸和我承擔貼。低的窗子,非常容易往上爬的地區我貼,我夠不到的那麼就得父親上咯!等家中的每一個窗子都貼好了之後,大家每一個人的手都被吊錢兒的鮮紅色染出紅通通了,好玩兒無比!這時候,看一下窗前,正對面樓的每窗子都掛上吊錢兒,一片歡歡喜喜的覺得,確實很好看!

天津市的這種過年的習俗和杭州市比,是否十分的與衆不同而好玩兒呢?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7

“噼裏啪啦。”隨着窗外的鞭炮響起,這個不眠之夜開始了。

巨大的響起,就像一個大力士,不,比大力士還要大。霎時,大地震動,一幢幢高樓也不由得一顫;這時,美麗的花式煙花衝向了天空,在天空中變爲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旋轉煙火也不甘示弱像一個個火箭劃破天空,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

街上的小朋友每人都手拿着嘀嘀筋,大一點的放一些大地紅呀。最引人注目的這樣一個像葫蘆一樣的花子,只見一點燃它,它噴出火花,一會變一個顏色,就像一棵聖誕樹。

街旁的商店也拿出花子來,那一個個“降落傘”像一個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小雨點,又像“小人國裏出來觀光跳傘的。"砰砰"雙響炮也迫不及待地跑出來,"竄地鼠"非一般的竄來竄去,"大地紅"也飛快的轉了起來。

看了這麼多自我也該玩玩了,子,雙響炮不敢說,大地紅嘛,還能夠。我一手拿香,一手拿着大地紅,用香接近炮焾,香一觸着大地紅,大地紅炮焾冒出火星,我趕緊扔出去,剛一觸地,它飛快的轉起來,好看極了。咦?我突然想起還有一盒電光棒呢。電光棒被點燃後射出一個個像小星星一樣的火星,照亮了整個樓道。突然,"啾"的一聲把我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先這樣爸爸在放騎火,這時,平時一向膽小的媽媽站了出來,她手持煙花棒,一手高高地舉着,像傳遞聖火樣貌,“譁”由媽媽親手放出的第一個煙花飛向了天空。

“噼裏啪啦”隨着第二陣鞭炮聲響起,這個令人難忘又開心的不眠之夜結束了。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8

春節這樣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這天,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一樣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向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着,因爲我經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十分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去,並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一大早,爺爺就起牀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明白爺爺要做什麼,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裏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乾淨。一個多小時過後,哇,我感覺房間真的乾淨了很多,明亮得像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爲第二天也就這樣臘月二十三這天這樣送竈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竈神迴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原先這樣這樣啊,原先我們的幸福生活這樣竈神一向在默默工作着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着準備年飯,廚房裏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爸爸和大姑父帶着我和哥哥一齊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

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期望、嶄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時光,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我喜愛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9

我覺得聰慧的你一定是猜了,而且猜的非常非常精確,終究這一節日大家每一年都是會過,而且過得非常非常莊重。

美麗的家鄉坐落於河套平原張掖市,大家這兒的年俗也跟絕大多數地域不一樣,終究:十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嘛。現在我就簡易的介紹一下美麗的家鄉張掖市的年俗。

大家這兒的新春佳節是以臘月初八,臘八節,喝臘八粥逐漸的,一直到一直到正月十九新春佳節算得上圓滿落幕了,實際上已過正月十五,農夫就逐漸在田裏辛勤勞動幹活兒了。

美麗的家鄉過春節還有一個最爲關鍵的風俗習慣便是炸一種叫油果子的吃的,實際上他跟大家平常自己家買的貨,蒸的饅頭沒有什麼兩種,全是用面做的,僅僅在樣子上與萌萌噠不同尋常,在味兒上由於攝取了芝麻油雞蛋和牛奶,而且收益的量許多,因此吃起來美味可口。

大家這兒還有一個較爲知名的節日,你猜猜是啥,嘿嘿,即使你猜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來,它便是元宵佳節,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大家要愛逛城市裏各式各樣的彩燈,城市裏彩燈十分的好看,看的大家應接不暇,當然也有最重要的便是吃湯圓,湯糰是用一種口味黏牙的面做的,等同於便是用紅薯粉條做的面,就跟做餃子一樣把餡包進口感黏牙的面裏,餡有五仁、白芝麻,紅豆沙、生雞蛋、及其各式各樣的'食物做餡,這就是我們這兒元宵佳節的與衆不同過法。

還有一個較爲好玩兒的風俗習慣,便是守歲,傳說故事只需在大年三十除夕夜這一天,老人的子女爲老人守歲新春佳節的吉祥物設計(年),便會給老人提升幾十年乃至二十幾年的使用壽命,因此守歲,由此而來

聽我簡易的一詳細介紹,是不是你尤其要來歷史時間古都張掖市過春節呢?

你的故鄉有哪些年俗?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0

眨眼又要過年了,一想起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把“年”說成怪獸,就會忍不住笑出聲來。傳說這怪獸,每次都選擇除夕之夜,吞噬牲畜,傷人性命。後來,人們到山上躲避時,一名老者自稱能趕走“年”。又一個除夕時,人們依照老人密授,在門上張貼紅紙,屋內火光明亮,院子裏鞭炮“噼啪”作響,老人更是一身紅衣現身,年見狀落荒而逃……此後,每到過年,便形成了家家貼春聯、放鞭炮、守歲等習俗。

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三十,空氣裏飄着墨香,人們登上梯子,張貼着紅紅的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宋代改桃木爲紙張,而每次張貼春聯必將舊年對聯清除,有除舊佈新,福運連連之意。春聯多用紅色紙,有吉祥、驅邪之意。

爆竹聲中一歲除

爆竹,是在火藥發明後,以多層紙密卷火藥,接以引線,引燃後使之爆炸發聲,也稱“爆仗”。

爆竹多用於節日和喜慶之時,尤其是春節。我國民間有“開門爆竹”的說法,也就是說,新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和春聯一樣,放爆竹也包含辭舊迎新的含義,還有除晦氣的意思在裏面。

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俗話說“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守歲,是農曆除夕一夜不睡,熬夜迎接新年的來到,俗稱“熬年”。守歲時,全家圍爐而坐,促膝談心,享受着難得的溫馨。當然很多人也會加上春節聯歡晚會這道“文化大餐”,靜候新年鐘聲的敲響。守歲,有對舊時光的依依不捨,也有對美好時光的一份憧憬。

祝福所有人新春大吉,闔家幸福!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1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爲年三十,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貼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春聯的特點是工整、對偶、簡潔、精巧。

貼窗花

剪紙——窗花,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開門爆竹,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祭祖

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

掛燈籠

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2

家鄉的春節是熱鬧的。

有拜年,有守歲,有放鞭炮。很多地方興除夕包餃子,我們這兒也有,而且我們這兒的除夕餃子宴更爲好玩兒。

包餃子要等到晚上纔開始。差不多6點鐘的時候,街上的燈都亮起來了,各家各戶都忙起來了。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着和麪,媽媽準備餃子餡和煮餃子的鍋,我在旁邊看來看去,也想去幫忙。

媽媽先把紅白相間的肉餡,翠綠的小蔥,各種各樣的佐料,一起倒入盆裏,讓所有的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又洗了幾枚硬幣放在桌子上,說一會兒要包在餃子裏。如果過年吃到了帶着硬幣的餃子,一年都會一帆風順。

媽媽拿起一張又白又薄的餃子皮,在餃子皮中間放上一勺肉餡,又放上一枚小糖果,再把餃子皮完全對摺起來,有外到內捏好,放在盤子上,猶如一條條小銀魚。我也迫不及待地包起來,可這肉餡和糖果不聽話,總要探出腦袋,餃子包得不成樣,我生氣地把糖果扔在地上。媽媽看見了,說:“啊!你不能這樣做。要把糖果包在餃子裏,吃在心裏!”

我又重新包起來,這次包得有模有樣,我把邊捏得如紙一樣薄,才放到盤子中。爸爸看了看,笑着說:“這次包得不錯嘛,總算把甜甜蜜蜜包在餃子裏了!”這引來一陣笑聲。

包完餃子後,媽媽開始煮餃子!一個個餃子翻着跟頭滾下了鍋,就像一個個白色的元寶在翻騰,香氣也隨之撲面而來。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有種說不出的喜悅。我想:這餃子裏裝的不光是餡,還承載着我們的幸福和甜蜜。

熱鬧的春節就這樣過去了。不過,餃子香噴噴的味道卻一直在我心裏縈繞,好久才散去。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3

我們中國有許多重要的節日,例如:中秋節,端午節,父親節,重陽節,春節等,而我今天要寫的文章正好和春節密切相關,你猜猜是什麼?我想聰明的你一定是猜了,並且猜的非常非常準確,畢竟這個節日我們每年都會過,並且過得非常非常隆重。

我的家鄉位於河西走廊張掖,我們這裏的年俗也跟大部分地區不同,畢竟: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嘛。我現在就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張掖的年俗。

我們這裏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臘八節,喝臘八粥開始的,一直到一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算是圓滿結束了,其實已過正月十五,農民伯伯就開始在地裏勞作幹活了。

我的家鄉過年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炸一種叫油果子的吃的,其實他跟我們平時自己家買的貨,蒸的饃饃沒什麼兩樣,都是用面做的,只是在形狀上與萌萌與衆不同,在味道上因爲攝入了香油雞蛋和牛奶,並且收入的量很多,所以吃起來色香味俱全。

我們這裏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節日,你猜猜是什麼,哈哈,就算你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來,它就是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要去逛城市裏各種各樣的花燈,城市裏花燈非常的漂亮,看的人們目不暇接,當然了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吃湯圓,湯圓是用一種口感黏牙的面做的,相當於就是用粉條做的面,就跟包餃子一樣把餡包進口感黏牙的面裏,餡有五仁、芝麻,豆沙、雞蛋、以及各種各樣的食材做餡,這就是我們這裏元宵節的獨特過法。

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習俗,就是守歲,傳說只要在大年三十大年夜這天,老人的兒女爲老人守歲春節的吉祥物(年),就會給老人增加幾十年甚至二十幾年的壽命,所以守歲,由此而來

聽我簡單的一介紹,你是不是特別想來歷史古城張掖過年呢?

你的家鄉有什麼年俗?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4

噼啪聲將我從睡夢中驚起,不等我睜開眼,睡在我身邊的小妹就好像舞獅藝人一般,頂着被子刷地站起來,似乎早有預謀。她大喊着:“過年了,過年了……”。爲本就充滿過年氣氛的家,又增添了一份色彩!我被她感染了,將枕頭一推,以示我歡心情。這一推,竟推出兩個鼓鼓囊囊的大紅包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紅包,把錢掏出來,數了數,哇!足足有600元。

數了紅票子,媽媽又給我拿了一雙紅襪子。我剛想問媽媽爲什麼要穿紅襪子,媽媽似乎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今年你過本命年,穿上紅襪子辟邪!”“哪有那麼懸乎?”“你穿上就是了。”我突然發現,襪子的底部有一個黃色的小人兒,在他旁邊寫着“踩小人”,這個我懂,是把小人踩在腳下,不讓他傷害你。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到了傍晚,大家一家穿上新衣去往姥爺家。剛到姥爺家就看見有好幾輛車停在家門口。估計都是串門的。媽媽家姊妹四個,壓歲錢自然少不了。

大人們在包餃子,孩子們想幫忙,卻被大人攔下,原因是:大家太鬧騰,雖說是包餃子,只怕到最後把自己當成餡包成餃子了。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等待着餃子上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大家這羣孩子都站起身來。眼睛尋找着鼓鼓的餃子。因爲那種鼓鼓的餃子裏可能有錢。我精心挑選了一個,一咬,覺得裏面有一個硬梆梆的東西,用紙撿出來,是一個亮閃閃的一角硬幣,雖只有一角,但也是一個好的寓意。

吃了年夜飯,成了大家小孩兒最興奮的時刻。說幾句吉言,就能換來兩三百塊錢,真值!

……

在現代化的時代,電子產品、網絡替代了大家生活中的許多,但是,大家祖國的傳統風俗在大家心中永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5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大家將迎來2018年。大家這裏的年俗有包餛飩、做糰子、年夜飯貼春聯等等。

你看,一早外婆和奶奶就在廚房中準備包糰子和包餛飩的材料,餡料有蘿蔔絲肉和豆沙餡、青菜肉餡的。終於大家開始包餛飩了,大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青菜肉餡,把餡放在皮子中間,皮子再對摺一個再繞一下,用手指沾些水在皮子上,把上面的兩個角粘在一起,這樣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餛飩很快包好了。中午的時候,大家就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餛飩,下了一大鍋大家齊分享,我盛了一大碗,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哇,真是美味極了!

接下來,大家開始包糰子了,青團是綠苣頭和糯米粉製作而成的,裏面是豆沙餡的,這是我最喜歡的。而白團子則是用青菜肉餡和蘿蔔絲肉餡包的。下午糰子開始上鍋蒸了,它們一個個被放進蒸鍋裏,經過二十分鐘的蒸制,變成了表皮亮晶晶的美味,出鍋後,我又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個青團,哇,好燙!

再說一下吃年夜飯貼春聯吧,大年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大家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起了香噴噴的飯菜,大家在餐桌上舉杯分享。吃完年夜飯,開始貼春聯了,大家先把去年的撕掉,然後用雙面膠把新的貼在門上,這時感覺門面就煥然一新了。

吃完飯大家還能再放放煙花和炮竹,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空綻放,照亮了整個天空,整個城中籠罩在這快樂的氛圍之中,最後欣賞春節聯歡晚會。

最後希望你快快長大,天天開心。希望明年你可以回來過年,這樣大家就可以一起玩耍了。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6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每到春節這天,有許多習俗都很有趣,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貼春聯、“福”字和剪紙。

臘月廿五,我早早的來到社區,那兒人多的是,我的好夥伴也都來到,有三位書法家正在爲大家創作春聯。他們的字寫的棒,對聯的內容對仗工整。一位和藹的老爺爺送給我一幅“高居寶地財興旺,福照家門富生輝”的草書對聯。喜慶的紅紙點上耀眼的金粉,襯上遒勁奔放的字體,整幅對聯顯得十分美觀。有的朋友還拿到了“春歸大地人間暖,福降神州喜臨門”的經典對聯,鄰居貼出了“一帆風順吉星到,萬事如意福臨門”,大家都喜氣洋洋。

貼春聯也很有講究。大年三十是貼春聯的日子,先前拿到的春聯得等到這一天中午才能貼在門外。貼春聯時春聯的高度要與門楣齊平,不能貼得歪歪扭扭。我和外婆學着電視上的方法,先將春聯卷在紙筒上,再把它貼在門邊的白牆上,接着像鋪紅地毯似的往下一放,最後撕開尾段的雙面膠,自然地貼上收尾。這樣做可以使春聯貼的筆直且平整。

貼“福”字時最好倒過來貼。爲什麼呢?因爲“倒”與“到”諧音,“福倒了”的含義就成了“福到了”,這不是很喜慶嗎?

今年是龍年,也是我的本命年,爸爸送給我了條龍的剪紙。這條龍火紅火紅的,正在雲層中騰飛,栩栩如生,我可喜歡這條龍了,把它小心翼翼的貼在我的房門上。

春聯和福字以及剪紙不僅有美好的寓意,紅紙還能驅趕年獸,倒“福”字的故事也十分好玩。每個春節,家家戶戶放鞭炮,貼春聯,喜氣洋洋的,多麼有意義啊!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7

爸爸說:祈福是我們老家的一種年俗,現在很少有人做了。能知道這種儀式的人可能只有七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了。

在那個年代,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都做這種儀式,而且是偷偷地做,小孩子是不能說話的。那時候我還很小,看着大人們做那種事,總覺得那是迷信,因爲學校的老師總對我們講,世界上沒有什麼神,也沒有什麼鬼,那種祈求上天的做法就是徹頭徹尾的迷信活動。

儘管如此,我還是好奇,心想大人們爲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小孩子總是盼望着過年,因爲過年有鞭炮放,有肉,有白麪蒸饃可以吃。但是這隻能等到大年初一大人們做過祈福的儀式之後才吃到神享用過的東西。

初一的早上,確切的說是五更,有的家甚至起的比這還要早。他們認爲那家起的最早,神就可以先享用到這家供奉的食品,神就會把福賜予這家。

起牀的時候是不能說話的,誰先醒,覺得到了做祈福的時辰了,就用胳膊碰一下其它人。其它人都心領神會,點上燈,陸續窸窸窣窣的穿上衣服。

一家的男主人把貢品擺在院子裏的桌子上。一般人家都要準備四個碗,碗裏放上白麪饅頭,果品,煮好的方塊肉,然後點上三柱香。女主人把煮好的餃子盛到碗裏,男主人端着一碗餃子走到院子的中央,仰望蒼天,向蒼天禱告,祈求在新的一年裏,上天能帶給家裏好運。然後恭恭敬敬的把餃子放在貢桌上,再跪在地上磕三個頭,站起來三個作揖,然後點燃鞭炮。

我們一家人都坐在屋裏等着,待三柱香燃燒完畢,大人們才能把院子裏貢桌上的食品端到屋子裏,我們纔可以吃煮好的餃子和神享用過的東西。

隨着老年人的陸續離世,這種古老的年俗已經很少被年輕人所接受。祈福這種儀式將成爲古老的過去,消失在一代人的記憶裏。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8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春節真快樂!還讓我們知道了春節的習俗。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19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的春節不一樣,你知道嗎?

農曆初三,我們一家人準備去蘭溪公園玩,一聽到說要去蘭溪,原本興高采烈的我一下子就提不起興趣了,十分生氣的說:“我不去那兒,環境真差,不但讓我摔了一跤,還把我最美的裙子給燒壞了,不去不去!”我的頭像撥浪鼓一樣直搖。“那兒的風景已經不一樣了。”媽媽說。“真的嗎?”“千真萬確,”舅媽確認道。就這樣我帶着各種疑惑與顧慮出發了。

快到蘭溪了,從遠處便聞到了花香,岸邊樹枝茂密,鳥兒成羣!走近一看路上也整潔乾淨了,也沒有垃圾了,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回憶着以前的場景,溪水都是烏黑的,裏面沒有可愛的小魚,空氣中還充滿着一股煙花的火藥味。路邊上,堆滿了垃圾,到處都是用完了的煙花棒,而且這還給環衛工人帶來了十分大的麻煩。記得我四歲時來這兒也是隨手亂丟東西,現在想起來還真是不好意思呢!還有一回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使我摔了個“狗啃泥”,更令我傷心的是,有一個人一邊玩煙花一邊跑,那煙花的火苗就這樣濺到的我的紗裙上,那可是我的新衣服啊,這個事可讓我痛心了好久,當時我就發誓絕不再來蘭溪。

而現在這兒人們都沒有隨便亂丟垃圾,沒有賣煙花爆竹的小攤了,也沒有聽到因爲幾根菸花跟老闆討價還價的聲音,也沒有像以前那麼吵鬧。路旁的花兒在微笑,路上的人們在微笑,小溪裏的魚兒也在微笑,整個公園都充滿着歡快,前來玩的人也越來越多。

煙花雖然是喜慶的象徵,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危害,爲了健康,我們要遠離煙花不放煙花,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20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的春節不一樣,你知道嗎?

農曆初三,我們一家人準備去蘭溪公園玩,一聽到說要去蘭溪,原本興高采烈的我一下子就提不起興趣了,十分生氣的說:“我不去那兒,環境真差,不但讓我摔了一跤,還把我最美的裙子給燒壞了,不去不去!”我的頭像撥浪鼓一樣直搖。“那兒的風景已經不一樣了。”媽媽說。“真的嗎?”“千真萬確,”舅媽確認道。就這樣我帶着各種疑惑與顧慮出發了。

快到蘭溪了,從遠處便聞到了花香,岸邊樹枝茂密,鳥兒成羣!走近一看路上也整潔乾淨了,也沒有垃圾了,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回憶着以前的場景,溪水都是烏黑的,裏面沒有可愛的小魚,空氣中還充滿着一股煙花的火藥味。路邊上,堆滿了垃圾,到處都是用完了的煙花棒,而且這還給環衛工人帶來了十分大的麻煩。記得我四歲時來這兒也是隨手亂丟東西,現在想起來還真是不好意思呢!還有一回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使我摔了個“狗啃泥”,更令我傷心的是,有一個人一邊玩煙花一邊跑,那煙花的火苗就這樣濺到的我的紗裙上,那可是我的新衣服啊,這個事可讓我痛心了好久,當時我就發誓絕不再來蘭溪。

而現在這兒人們都沒有隨便亂丟垃圾,沒有賣煙花爆竹的小攤了,也沒有聽到因爲幾根菸花跟老闆討價還價的聲音,也沒有像以前那麼吵鬧。路旁的花兒在微笑,路上的人們在微笑,小溪裏的魚兒也在微笑,整個公園都充滿着歡快,前來玩的人也越來越多。

煙花雖然是喜慶的象徵,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危害,爲了健康,我們要遠離煙花不放煙花,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21

隨着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天津的百姓也越來越忙碌了,他們到處採購年貨,忙得不亦樂乎!

在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那一天,除了吃臘八粥外,天津的每家每戶還要做另外一件事——泡“臘八醋”。我的爺爺奶奶把一顆顆大蒜泡進醋裏,封好口,等到除夕晚上吃餃子的時候再打開。那時候,一顆顆白色的大蒜就變成了一顆顆碧綠碧綠的“臘八蒜”了,像一塊塊翡翠翠綠欲滴。而罈子裏的醋就是“臘八醋”,除了酸味,還很辣哦,蘸餃子超好吃!

臘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前一天,我們杭州都會貼對聯呀,福字呀,天津除了這些,還要貼一種非常獨特的東西——吊錢兒。吊錢兒是一種豎的長方形的紅色剪紙,貼在窗戶外面,風一吹掉下來,寓意錢掉下來,大發財源!吊錢兒有許許多多的圖案:“福”“連年有餘”“四季平安”“閤家歡樂”“招財進寶”······非常精緻,有些上面還鑲上了金邊,那就更好看了!那天,我們總是全家一起行動。爺爺奶奶會先調好漿糊,順便說一下,他們可環保了,漿糊是用麪粉調出來的,能吃哦,而且奶奶說清洗非常方便。爺爺總指揮,哪個窗戶貼哪個由爺爺分配,奶奶刷漿糊,媽媽傳遞,我和爸爸負責貼。低的窗戶,容易爬上去的地方我貼,我夠不到的那就得爸爸上咯!等家裏的每個窗戶都貼完了以後,我們每個人的手都被吊錢兒的紅色染得紅彤彤了,好玩極了!這時,看看窗外,對面樓的每窗戶都掛上了吊錢兒,一片喜氣洋洋的感覺,真的很好看!

天津的這些過年的習俗和杭州比,是不是非常的獨特而好玩呢?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22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潮汕,那裏有着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爲熱鬧。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

除夕前幾天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年貨: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服;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是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家家戶戶還要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真熱鬧。除夕下午我們都得邀請他們一起來「辭歲」,歡度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吃完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農家水缸要貯滿水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除夕夜要守歲,守候新春來臨,等待新年鐘聲敲響後,才能睡。

農曆正月初一日稱爲元日,爲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柑,桔,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之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牀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才能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

年俗文化的主題作文 篇23

俗語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後,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爲,它們都寓意着好兆頭。

除夕這天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製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製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

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複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後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製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製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後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於我手上沾滿了麪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後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後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製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