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粒粒皆辛苦作文12篇

粒粒皆辛苦作文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粒粒皆辛苦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粒粒皆辛苦作文12篇

粒粒皆辛苦作文1

咬了一口就被扔掉的饅頭、吃掉餡後丟棄的包子、整碗整碗被倒掉的粥、被拋棄的蛋黃……我們飯堂的泔水桶經常都是滿滿的,同學們每天浪費的糧食着實令人心驚,更令人心痛!

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古語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從古至今,糧食問題一直是我國所擔憂的問題。在古代,因爲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低,加上水災、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農民的糧食收成很少,許多人因爲沒有飯吃而被餓死。我們能吃飽飯也就是袁隆平爺爺發明雜交水稻之後的事情,到現在僅僅40年。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的人正飢一頓飽一頓。

"爲什麼要愛惜糧食呢?”有人這樣問,"這樣不是小題大做嗎?全國糧食那麼多。”我給大家算一筆賬吧!假如一個人一天浪費一個包子,那麼一個月浪費30個包子。一年就浪費了365個包子,我國14億人每年會浪費5100億個包子。以每人每天吃10個包子算,浪費的糧食足以養活1。4億人一年時間!現在,還有人認爲節約糧食是小題大做嗎?

其實,我國生產的糧食每年都不夠用,很多需要外國進口,這就浪費了很多資金。據統計,今年一月至十月。中國共進口糧食7250萬噸。但是我們浪費掉的`糧食,竟達到了3500萬噸!哪怕1斤糧食只要1元錢,也浪費掉了7000億元!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而我們如果多省下一點糧食,把省下來的錢用來修建學校,幫助貧困地區的小朋友讀書該多好啊!

更何況,目前世界上還有8億多人處於飢餓之中,如果我們省下糧食給那些處於飢餓中的小朋友,世界就有很多人免於飢餓。所以我們更應該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此外,農民伯伯種地並不容易。不僅需要十分辛苦的播種、施肥、除蟲、收割,還需要金錢去購買化肥、農藥才得以收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這首詩飽含的艱辛呢?

浪費糧食,雖然看似丟掉的不多,實際上卻是扔掉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明白了道理,卻仍然不珍惜糧食的人,他往往也不會珍惜一切,最後也只能成爲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珍惜糧食吧!

粒粒皆辛苦作文2

現代的孩子生活上基本比較寬裕,生活大大咧咧的,不愁吃也不愁穿的。所以“節約”這個詞對他們而言也就比較陌生,校園內的浪費現象司空見慣。針對校園內的浪費現象,我們幾個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組成了社會調查小組。

11月23日,我與胡笑涵、聶欣怡、張威明四個人來到食堂進行拍攝。食堂內人非常多,顯得很擁擠。我們首先拍了一下同學們吃飯的情況。同學們十分浪費,一張桌子上有一堆只吃了一點的東西堆在那兒,醒目極了。我想:“既然你吃不下那麼多,那你就不要買那麼多了嘛!”接着,我們到食堂外的筒邊拍攝同學扔掉食物時的情景。我們發現有很多人看到我們在拍攝就不扔了,但還有很多人依然將未吃完的食品扔下去。有些食品只吃了幾口,那鏡頭可真叫人心痛!還有筒裏的食物堆得滿滿的,使人趕到憐惜!在拍攝過程中,我發現浪費糧食的人中,女生比男生佔的比例要多。這是爲什麼呢?我想是因爲女生有一種害怕的心理吧!她們覺得若將食物全部吃光就會顯得很猛,很能吃。這完全是要面子。中午,我們又來到食堂拍攝,在拍攝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食堂外的兩個大筒中,各有大半筒的剩菜剩飯,其中剩飯佔得較多。我想,每一頓飯要浪費兩筒剩下的飯菜,那一個月、一年要浪費多少糧食啊?要是將這個驚人的數字算出來,那一定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11月24日,我們又採訪了汪老師和朱校長,從他們口中得知,我們學校現在的浪費現象十分普遍,尤其是糧食。另外,我們在零食、紙、學習用品等方面的浪費也很大。其中有一個班在國慶七天長假中,一個班級的電扇足足扇了7天!

那麼,要怎樣採取良好的`措施呢?對於這一問題,朱校長說,可以通過開展班會活動、國旗下講話、演講比賽來對同學們進行節約的教育。其次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使同學們認識到節約的重要性,在勞動中讓同學明白錢與糧食的來之不易,使他們真正做到節約。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看起來節約彷彿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實質上它的威力可不小!

通過這一次社會調查活動,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使我們注意到了平時被我們大家所忽略的浪費現象。相信通過這一次活動,我們一定能真正懂得節約,做到節約!節約糧食,就是熱愛農民,熱愛土地,尊重勞動人民的最好表現!

粒粒皆辛苦作文3

當我回想起來時,一陣甜蜜涌向心頭。那不僅僅是我第一次收麥谷,還是第一次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的意境......那年正午,我坐在樹蔭下,一邊吃着雪糕,一邊喝着汽水,要有多愜意就有多愜意。這時,我看見一大堆人,一人拿着一個鐮刀,在那收割水稻。頓時,我眼睛放光,心想:哇,割水稻看起來很好玩!我待會兒也要去玩玩!說着,我把雪糕一咬,汽水一喝,剩下扔了出去,我撒開腿,往稻田裏跑。來到了稻田只見一片金黃色的海洋一根根稻子向我點頭哈腰田野中處處洋溢着豐收的歡聲笑語.割稻子需要用鐮刀因爲我力氣小割稻子不夠用,只好選擇割草的鐮刀。

我拿起鐮刀,開始割,看到奶奶那嫺熟的動作眨眼間割了許多稻子.我的嘴一下張大。心想:像我們這樣經常生活城裏的孩子這樣,都不知道什麼叫做“苦”,只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才能體會到什麼叫“苦”,正在我感慨往千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奶奶已經割了一多半的稻穀。我迅速戴上手套抓起了一根根金燦燦的稻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割.一番努力過後擡頭一看勝利朝着奶奶在招手.他們談笑風生不慌不忙地朝終點走去.我也在埋頭苦幹熱得滿頭大汗真是辛苦.

然後,我們把收好的.稻穀捆起來,用扁擔挑起來,往家走,奶奶看到我這樣走,不禁笑起來,“奶奶,你笑什麼笑啊”我一臉疑問,“明毅啊,如果按你這樣走,走到明年也搬不完。”“那我該怎麼辦?”’“喏,該這麼做”奶奶說着,給我演示一遍,暗想:唉,看來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啊。就這樣,我和奶奶挑着稻穀往家走......

奶奶先把打稻機放好,再用接線板接通電源。一切準備就緒,只要拿起割下的稻子往上面一放,來回翻滾就可以打稻了。我把稻穀給媽媽,媽媽把整束穀子往自己面前的圓形滾筒上舉着腳下用踏板使勁踩圓形滾筒就會轉動滾筒上的鐵絲凸起會把穀子從稻草上打下來。之後,媽媽叫我把空谷殼掃乾淨。掃乾淨之後,媽媽又把穀子均勻撒好,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媽媽叫我去收穀子,媽媽還告訴我,每天都要晾曬穀子,一個星期後,就可以收穀子了,然後送去加工坊加工就成了是大米。沒想到,我們食用的大米居然有如此多的步驟,我頓時茅塞頓開

經過了這一次的勞動,我進一步明白了珍惜糧食的意義,沒有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就沒有我們可以吃飽肚子的糧食。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作文4

說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勤儉節約,不管是誰,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我們都要自覺的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從小學一年級我們就學習了李紳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偉大的祖國就是要我們從小養成不浪費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的傳統美德。

說到這裏我非常的慚愧,我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和我的表妹在一起過暑假。我們當時住在我的家裏。爸爸媽媽都出去工作了,只有我和表妹在家裏。我們兩個在一起看電視,表妹是一個所謂的追星族,她有非常喜歡的偶像。電視突然插播廣告的時候正好是表妹的偶像代言的,我看到之後說了一句,這個東西非常難吃的,這個明星太缺德了吧,這都代言。沒想到我剛剛說完這句話,我的表妹蹭的一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對着我就說,你知道什麼呀,這可是我的'偶像呀,你不準說我偶像的壞話。我嚇了一跳,這傢伙,我剛剛說了這一句她就火了,於是我玩兒心上來了,想着逗逗她,於是繼續說道,本來就是嘛,你吃過的嘛,又不好吃。他還要代言這不是找着捱罵嗎?於是我的表妹更惱火了,她舉起手就往我身上拍了過來,一邊來一邊說,我讓你說,我讓你說。我一邊閃躲着一邊逗着她說,我就要說,我偏要說,你來打我呀。表妹見我閃躲着打不到我,於是她拿起桌子上的花生米一把就往身上拽過來,扔了我一身,我也毫不示弱的拿起瓜子扔起她來,就這樣,你扔我,我扔你,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部分東西,最後所有的零食,花生米了,瓜子了,大棗,杏仁,還有幾個切成塊的蘋果,全都扔到了地上,扔了一地,我們兩個扔的都累了,默契的都停了下來。坐到沙發上看着這房間裏真是滿地狼藉,慘不忍睹。我們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地上的東西都沒有說話。爸媽回來的時候我們兩個人正在收拾,看着這些東西爸媽問我們怎麼回事,我和表妹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爸媽。爸爸對我們說,你們怎麼能拿這些食物,吃的來扔着玩兒呢?你們不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了嗎?你們知道現在我們中國仍然有很多小朋友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嗎?我和表妹互相看了對方一眼,我們對爸爸說,我們知道錯了,不會有下一次了。我們看看還有沒有能吃的,我們洗洗吃了。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因爲一句話就浪費了這麼多的東西。

我們一定要從小事上養成這種節約,節儉的好習慣,不能只做一個說大話的先生。

粒粒皆辛苦作文5

以前吃飯時經常剩飯,媽媽總教訓我說:“粒粒皆辛苦。”我心裏暗自覺得媽媽不但小氣,還囉嗦。直到上次去大姨家幫助收割黃豆,我才體會到媽媽的心情。

國慶節時,大姨家的黃豆成熟了,我和媽媽去幫忙。剛下車,就看到大姨家門前院內都曬滿了豆粒。我興奮地踩在豆粒上,一滑一歪地到了院子裏。哥哥、姐姐也放假從學校回來了,一家人正忙得熱火朝天。看到哥哥輕鬆地用翻曬糧食的工具,我的手也癢癢了。哥哥把工具遞給我。大家笑着圍觀,我得露一手給他們看看。可是,這工具到我手中後太不聽使喚了,豆粒總被推在一起,大姨在一邊直喊“這樣不照”。

試了幾次都不成功,我泄氣了,掃興地上了樓。

下午,我們分了工,媽媽和大姨去割黃豆,其餘的人在家曬收豆粒。她們帶了一車黃豆秧回到家,我們剛好把豆粒全移到走廊裏。

我們全身都是灰,累得坐在地上,一動也不想動。

吃過晚飯,大家帶着疲憊洗漱完畢,已將近11點。我的眼皮直打架,撲到牀上沉沉睡去。迷糊中,大家都起牀了,一問,才凌晨3點。姐姐說要去割黃豆,我也湊起熱鬧來。

緊張準備,迅速出發。到了目的地,天還很黑,只能看到大家模糊的身影。他們摸索着,鐮刀割黃豆的聲音很清脆。到處是露水,還有蟲子,我不敢坐下來,只好緊緊跟着他們。這次,我後悔當了“小跟班”。

天終於慢慢亮了,我看到身後擺放着無數大堆小堆的`黃豆秧,他們的衣服和頭髮都被汗水和露水弄溼了。

“昨天看到很多收割機,怎麼不知道用它收割呢?”我抱怨說。大姨父笑了:“天老是下雨,地窪,機器到這裏就開不動了。這裏的黃豆熟透了,白天氣溫高時收,豆莢會裂開。”大姨父說,旁邊一塊地的主人怕豆粒落在地裏,是幾天前赤着腳趟水收的。

我一看,果然那邊地裏有很多深深的腳印。赤着腳收割,那些張牙舞爪的豆茬們不會扎破腳嗎?唉,我不願想那麼多了,我又累又餓,垂頭喪氣地等他們帶我回家。

接下來的幾天,還是這些事:收割、晾曬,大家起早貪黑,吃不好,睡不好,擔心天會下雨淋了黃豆,再累也不敢歇一歇。

國慶節快結束時,曬黑了不少的我們,帶着全身疼痛回家了。媽媽說,我們才做幾天都受不了,農民們卻要一年到頭辛苦勞動。是啊,這幾天的勞動,讓我記住了遙遠的鄉村裏那些可敬的黝黑的面孔。

如今,我吃飯不再挑三揀四,“光盤”已經成了習慣。

粒粒皆辛苦作文6

每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爲了使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出人頭地,爸爸媽媽們總是想盡各種辦法,讓我們不斷地獲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爲我們以後的生活做準備。我的爸爸媽媽也不例外,不過,與其它家長不同的是,我的父母並沒有給我報這樣那樣的輔導班,而是讓我學種地。

剛開媽種地時,我覺得很新鮮,十分興奮地在媽媽的指導下,拿着小鋤頭,一點一點地刨起地來。地刨好,我將媽媽買的種子輕輕地灑在地上,然後又用土輕輕地蓋在上面,生怕把種子弄痛了。把種子埋進土裏後,媽媽讓我用腳在土上踩踩,把土踩實。而我卻不肯,因爲我認爲用手隨便按一下,種子就會受到損傷,更何況是用腳踩呢?那種子不得被踩的稀巴爛了?最後,還是在媽媽耐心解釋和鼓勵下,我才閉着眼睛邁出了第一步,臉上一股即將要犯下滔天大罪一樣的神情。我把一條腿放在埋種子的土上,然後慢慢地移動重心,突然,傳來“咔嚓”一聲,一定是可愛又可憐的.小種子被我給踩啐了,想到這裏,我急忙把土翻開。種子還在那兒安安靜靜地躺着,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我那忐忑不安的小心臟可以暫時安心了。

播種完後,我回到家接了一大桶水,準備掂到樓下澆地。我剛掂起桶就感覺桶很沉。我以前可沒掂過這麼重的東西。嗨,我這命乍這麼苦呀。一咬牙,一使勁,我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可不料沒把握好力度,一下子把桶掉在了地上,濺到外邊不少水,就這樣我一步三搖晃,水花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不停的往外跳。等我到達菜園時,我桶裏的水已所剩無幾了。第二天,我把大桶換成了小桶,走上了我的“艱難的澆灌之旅”。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我種的菜也該收穫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小區需要更換管道所以……我那辛苦了一個月的勞動成果被工人叔叔無情連根拔起,又埋在了被挖開的土裏……

儘管沒能吃到我親手種的有機蔬菜,但是在這短短的一個月的農耕生活中,我真正明白了糧食的來之易。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節約糧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吧!

粒粒皆辛苦作文7

我的媽媽是個美麗的白衣天使,平時她並不常讀詩詞,卻總愛念叨一句“粒粒皆辛苦”,害得我很小的時候一直以爲自己還有個很辛苦的姐姐叫“麗麗”。

小時候,我每次吃飯都跟“種飯”似的,飯碗附近總會“長”出許多飯粒,每次媽媽都一邊幫我撿飯粒,一邊唸叨着“粒粒皆辛苦”。每次我吃剩下的碗底,她也總幫我收拾得乾乾淨淨。 媽媽非常愛美。總是口口聲聲說自己要減肥,結果就算行動了也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爲“粒粒皆辛苦”就是她減肥路上的攔路虎。

有一次,媽媽帶着我和幾個小夥伴去吃麪條。她和往常一樣沒有點自己的那一份。可是我和小夥伴們這次戰鬥力太弱了,每人都只吃了不到半碗就飽了,吃飽就跑出去玩了。等我們回到飯桌前,發現媽媽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們剩下的麪條。我好奇地問:“你怎麼能吃那麼多啊?”

“粒粒皆辛苦啊!”媽媽一邊吃着麪條,一邊頭也不擡地回答。

大約過了20多分鐘,媽媽挺着圓溜溜的'肚子,摸了摸我的頭:“吃得太撐了!以後可不能眼大肚皮小了,要記住粒粒皆辛苦。”聽了媽媽的話,我和小夥伴們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最誇張的是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一家剛開的自助餐廳嚐鮮。餐廳裏每道菜都那麼誘人,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完全忘了媽媽平日的教導。我跑遍了餐廳的每個角落,把餐檯上的美味全都搜尋了出來,堆了滿滿一盤。

一開始我還狼吞虎嚥,可是我取的食物實在太多了,還沒來得及嘗完所有種類就飽了。媽媽因爲要減肥,所以先指揮爸爸努力吃。爲了讓爸爸能多吃掉一些,媽媽竟然不讓爸爸喝任何茶水飲料。爸爸無奈,只有開足馬力,吃掉了好多。可還是剩下不少,媽媽便不顧之前的淑女形象,說了句“粒粒皆辛苦”後,便大快朵頤。看來她的減肥計劃又一次泡湯了。最後爸爸媽媽也都吃不動了,媽媽一抹嘴,大手一揮,招來附近的服務員,說:“服務員,幫我打包帶走!”這時,服務員愣了一下,尷尬地說:“不好意思,我們這裏是自助餐廳。”

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如果有一天考試,考到“誰知盤中餐”的下一句是什麼,我想我閉起眼睛答都不會錯了。

粒粒皆辛苦作文8

大家還記得《憫農》這首詩嗎?當然,我記得,我牢牢地記得。

那是二年級時發生的事,那天我正好學《憫農》這首詩。中午回家後早已飢腸轆轆的我,抓起桌上的麪包就啃,吃了一口才發現裏面居然有我最討厭吃的葡萄乾,便大聲地說:“這麪包一點兒也不好吃,我不吃了!”並隨手扔在了桌上。在一旁的爺爺默不作聲的拿起桌上我吃剩的麪包吃了起來。咦!爺爺從來都不吃麪包的呀,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疑惑不解!爺爺看着我,意味深長地說:“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你知道這背後凝聚了多少人的辛苦勞作呀!”

吃完晚飯後,我被一則新聞報道吸引了: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統計,全球每天有1.8萬兒童餓死,有8.5億人處於飢餓或營養不良狀態……我震驚了,回想起中午的'行徑,眼前彷彿看到了那些捱餓的人,彷彿看到了他們那一雙雙飢渴的眼睛,對於自己不久前的鋪張浪費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夜裏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便嚷着要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不大會講故事,便給我講述了自己以前那艱苦的歲月。“每天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地平線上,我們兄妹幾個就要下田幹活掙工分,一人一把鋤的鋤地,翻了這塊地要翻那塊地,累到中午,纔可以坐到田墾上休息,午餐就是從家裏出來時帶的一些幹窩窩頭就着醃蘿蔔……奶奶咳了咳又繼續說:”有一次,弟妹幾個餓得慌,身爲老大的我偷偷從缸裏翻出一些黃豆炒給弟弟們解饞,還沒送到嘴上,我媽媽看見自家煙囪冒煙,便匆匆從田裏趕回,二話不說,將我按在地上,先是打,然後不解恨地拖起我一隻腳往門外趕,頭在地上被蹭出了血,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我爸心疼我,和我媽打起架來,我媽哭着說,是家裏僅有的一點留着做種的豆子呀……“講到這裏,我心疼得哭了,奶奶渾濁的眼裏也流出了眼淚,奶奶告訴我,不怨婆太太,只怪當時的生活太窮太苦了!

從那以後,我知道了糧食是多麼的寶貴,每一粒米,每一克麪粉都來之不易。如今每當我捧着雪白的香噴噴的米飯裏都會乖乖全部吃完,爺爺奶奶看了,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此我想呼籲大家:爲了世界每天不再有飢餓,不再有兒童餓死,讓我們從不浪費糧食開始,重新做回一個節儉的中國人,讓“糧”心永駐!

粒粒皆辛苦作文9

當我回想起來時,一陣甜蜜涌向心頭。那不僅僅是我第一次收麥谷,還是第一次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的意境。那年正午,我坐在樹蔭下,一邊吃着雪糕,一邊喝着汽水,要有多愜意就有多愜意。這時,我看見一大堆人,一人拿着一個鐮刀,在那收割水稻。頓時,我眼睛放光,心想:哇,割水稻看起來很好玩!我待會兒也要去玩玩!說着,我把雪糕一咬,汽水一喝,剩下扔了出去,我撒開腿,往稻田裏跑。來到了稻田只見一片金黃色的海洋一根根稻子向我點頭哈腰田野中處處洋溢着豐收的歡聲笑語。割稻子需要用鐮刀因爲我力氣小割稻子不夠用,只好選擇割草的鐮刀。

我拿起鐮刀,開始割,看到奶奶那嫺熟的動作眨眼間割了許多稻子。我的嘴一下張大。心想:像我們這樣經常生活城裏的孩子這樣,都不知道什麼叫做“苦”,只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才能體會到什麼叫“苦”,正在我感慨往千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奶奶已經割了一多半的稻穀。我迅速戴上手套抓起了一根根金燦燦的稻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割。一番努力過後擡頭一看勝利朝着奶奶在招手。他們談笑風生不慌不忙地朝終點走去。我也在埋頭苦幹熱得滿頭大汗真是辛苦。

然後,我們把收好的稻穀捆起來,用扁擔挑起來,往家走,奶奶看到我這樣走,不禁笑起來,“奶奶,你笑什麼笑啊”我一臉疑問,“明毅啊,如果按你這樣走,走到明年也搬不完。”“那我該怎麼辦?”’“喏,該這麼做”奶奶說着,給我演示一遍,暗想:唉,看來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啊。就這樣,我和奶奶挑着稻穀往家走。

奶奶先把打稻機放好,再用接線板接通電源。一切準備就緒,只要拿起割下的稻子往上面一放,來回翻滾就可以打稻了。我把稻穀給媽媽,媽媽把整束穀子往自己面前的圓形滾筒上舉着腳下用踏板使勁踩圓形滾筒就會轉動滾筒上的`鐵絲凸起會把穀子從稻草上打下來。之後,媽媽叫我把空谷殼掃乾淨。掃乾淨之後,媽媽又把穀子均勻撒好,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媽媽叫我去收穀子,媽媽還告訴我,每天都要晾曬穀子,一個星期後,就可以收穀子了,然後送去加工坊加工就成了是大米。沒想到,我們食用的大米居然有如此多的步驟,我頓時茅塞頓開

經過了這一次的勞動,我進一步明白了珍惜糧食的意義,沒有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就沒有我們可以吃飽肚子的糧食。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作文10

暑假剛開始的時候,回鄉下住過一段時間。碧水藍天,微風拂面,好不愜意。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車水馬龍,也暫時地把考試作業拋到一邊。清晨醒來,會去逗逗鳥或是跟爺爺去做做晨練;午飯後,或小憩,或捧一本書靜坐窗前細細品讀。誰說這個炎熱的夏日就只能與空調爲伴,着一把蒲扇,輕鬆搖晃,驅趕蚊蟲,驅散炎熱。透過它彷彿能夠看到上一輩生活的痕跡,不是更有生活的情調嗎?喜歡午睡後站在大樹下看爺爺他們邊下象棋邊訴說人生;喜歡高舉竹竿去樹叢粘知了,不在乎結果,卻享受過程;也喜歡跟鄰家小夥伴嬉笑瘋鬧,做着最簡單的遊戲,感受着最平凡的快樂。

平淡的生活總能帶給人簡單純淨的記憶,但說起最印象深刻的,還是那次跟叔叔家一起去種秋白菜的故事。那天天氣並不算涼爽,趕上天氣乾旱,剛下過小雨,正是種秋白菜的好時機。聽到叔叔他們談論,我毅然堅持要一起去,原本抱着去玩的心態,卻是讓我收穫頗豐。

叔叔家的哥哥比我大四歲,成績優異,沉默少言。原本上了高中,學習壓力增大,可他還是每次假期會去幫家裏幹活,並且從不抱怨。我學着哥哥的樣子,一粒粒把種子撒到對應的.坑裏,想象着它長成小白菜的模樣,心裏頓時燃起自豪感。可是到底是沒怎麼做過農活,纔沒幹一會兒就已經累到不行,因爲一直彎着腰,一站起來就有種腰痠背痛腿抽筋的感覺,可是又太要面子,不想被他們笑話,看着哥哥熟練的樣子,我也不甘心放棄,於是咬牙繼續堅持着。然後每過一會,站起來捶打一下腰背緩解痠痛,哥哥看我這個樣子,不禁笑了,讓我先去前面休息。我坐在那裏,看着他們忙碌且熟練的進行着,太陽越發的毒,每個人臉上都留着汗珠,卻還是小心翼翼的對待着每一粒種子,每一個步驟。是啊,對農民來說,這些種子不都是他們最珍貴的財富嗎。

不一會兒,哥哥也過來了。我慚愧的低下頭,剛剛自己執意要來,現在卻在這裏偷懶,哥哥並沒有嘲笑我,反倒說熟能生巧,還告訴我,“對於農民來說,播種、收割就是他們的工作。一粒種子從發芽到長大再到成熟的一次輪迴,也正是他們心血的又一次付出,周而復始,春夏秋冬。”我突然想起《鋤禾》裏的句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叔叔爲了生活,在田裏辛勤勞作,我們應該珍惜糧食,才能不辜負他們的汗水。

粒粒皆辛苦作文11

我以前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幾乎每次吃飯都要剩飯。這大概和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有關係,因爲我剛會自己吃飯的時候,有時吃不下,爺爺奶奶就會說,吃不下算了,把剩菜剩飯給豬狗和雞鴨吃好了。時間一長,這個壞習慣就形成了。

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楊家牌樓吃麪,服務員阿姨給我和爸爸端上來了兩大碗熱氣騰騰的豬肝麪,但是我只吃了兩三口面和一片豬肝就對爸爸說吃飽了,爸爸拿我沒辦法,只好叫服務員阿姨給倒了。還有一次,我在飯店吃飯,服務員阿姨給我盛了只有手掌那麼大的一碗飯,我吃了小半碗就跑到飯店外面去玩了,爸爸對其他的叔叔阿姨說我有個壞習慣,就是經常剩飯。那些叔叔阿姨都說我這個壞習慣不好,以後一定要把它改掉,我聽了他們的話,還向他們做了個鬼臉不理他們。又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塊麪包,我只咬了幾口就對媽媽說不要吃了,並且把麪包扔進了垃圾筒裏,媽媽非常生氣地把我拉到一邊說:“你一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你知道糧食是怎麼來的嗎?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是用一滴滴汗水換來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裏感到有點內疚。

其實,在上幼兒園前,爸爸媽媽就常教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只把它當兒歌一樣唱,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從上幼兒園起,每次吃飯老師就教我們不要剩飯,不要浪費,一定要把碗裏的飯吃完,可是我卻很難做到。後來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每次給我盛飯時先少盛一點,等我吃完還要的.時候再盛一點,這樣剩飯就少了,情況好了很多。

上學後每天在學校吃午飯,爸爸媽媽經常囑咐我,飯要吃飽,但也不能浪費,要注意節約。後來我當了午間管理員,在要求別的同學節約之前,首先自己做到不浪費,同時也慢慢理解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前幾天我在看報紙的時候,看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連一碗飯都還吃不上,有的一家三口共吃一碗飯呢,多麼可憐啊!

現在我漸漸明白了:節約糧食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我一定要節約每一粒糧食!

粒粒皆辛苦作文1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暖花開,是誰,在播種田地?是農民伯伯。烈日炎炎,是誰,在彎腰鋤苗?是農民伯伯。碩果累累,是誰,在耐心收割?是農民伯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農民伯伯的辛勤耕耘,因爲有他們,我們才從一棵不起眼的小樹長成了能庇廕的大樹;從牙牙學語的孩子長成了一名中學生。“粒粒皆辛苦”,這是對農民伯伯辛勤工作的高度肯定。

滾燙的太陽照着大地,農民伯伯在農田裏,灑下了辛勞的汗水。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他們收穫了他們耕作一年的成果,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現在,我們卻讓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汗水付之東流。

據統計,每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糧食被浪費,年浪費量達13億噸,相當於全球穀物產量的二分之一。這麼驚人的數字,都是由於我們不愛惜糧食,浪費糧食造成的'。在貧困山區的人們,每天都面臨吃不飽的問題,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每天一日三餐能吃上飽飯,如果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節約一粒糧食,那麼他們的心願將在不久實現。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道理,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呢?又有多少人可以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呢?如果每個人都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掉的糧食還會那麼多嗎?所以,從現在開始,把節約糧食當成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愛惜糧食,不能辜負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要記住,10月16日是“世界愛糧日”。

還記得那則公益廣告嗎?“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我的行動,也是,我的習慣。今天,讓我們重新找回,對糧食的敬意;今天,讓我們接力,成爲‘光盤’一族;今天,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是的,正如廣告中所說的,節約,是公益,是美德,是智慧,也應該是行動和習慣。讓我們一起堅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

‘光盤’行動,我們都在努力;“浪費糧食”,終將與我們告別。我們今天的節約,就是在爲我們的子孫後代的生存做努力。“愛糧節糧”,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