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糖畫作文

糖畫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糖畫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糖畫作文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糖畫作文

糖畫作文 1

歲歲年年,流光不老。

——題記

風過處,急紅入眼。斑駁的陽光灑落,於高高縮起的髮髻上,恍惚間瞥見些許銀絲。

巷中住着一位賣糖畫的老人,她已年過花甲,卻一直堅持做糖畫。

自幼,我便愛吃糖,也總愛跑到老人身邊。每天都有許多人在排隊,孩子們稚氣的笑聲充斥着小巷。老人將糖遞與我,笑盈滿眸。

桃花香氣襲人,糖香瀰漫。

也曾細細觀察過老人的手法,只見她手握一把圓勺,舀起糖漿,微高地半傾着勺,細細的.金絲溢出,勾勒出了歲月如水,陽光自屋檐滑落,跌落於眼眸中,化作點點星光,閃爍。

桃花朵朵,搖碎遍地餘暉。重回老巷。回首間,眸光瀲灩。

又望見那抹金黃,可小巷人煙稀少,灼灼桃花仍在枝頭開得爛漫,可它早已不是當初的那抹嫣紅,卻始終守着這一片天地。

我走到冷清的攤子旁,發現老奶奶身旁還站着一個年輕人,我問:“老奶奶,怎麼都沒人了,我記得以前人挺多的!”老奶奶擠出了一絲笑意,“嗯……現在大家都不在意糖畫了,有人來,也只是圖新鮮感罷了—”她輕輕地嘆了口氣,“但,我會一直做下去的。還好,還有人願意學習,把手藝傳承下去。”那個年輕人也堅定地說:“我會傳承下去的。”我明白,年輕人是糖畫學徒。

時光穿梭,流年變幻,糖畫攤前只剩下年輕人一個人還在堅守,傳承着糖畫這門手藝。

風過,爛漫的桃花轉眼零落,終於成爲書本上的硃砂手批。

時光飛逝,物是人非,風亦感傷,人亦彷徨。

一花落,一花開。我憧憬明年會有更繁華的景象。這是生命輪迴中的傳承,那一抹嫣紅,流轉於世間,歲月漫長,固有新生事物,可舊事與舊物卻始終被新鮮血液傳承下去,縱使落花狼藉,仍要堅持自己的熱愛,奔赴更遠的山海。

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難以有人留心於這巴山蜀水的古韻之美,可正是有像老奶奶這樣的手藝人,即使成爲過眼的繁華,仍要把傳統手藝傳承下去。

將暮未暮,糖香繞樑。

糖畫作文 2

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媽媽來到了步行街。剛走到街口,突然看見了一個賣糖畫的伯伯。媽媽驚訝地說:“這個快失傳了,很少見到有人賣呢。我還是小時候買過。”

我好奇地走上前去,伯伯正在爲別人畫鳳凰。他是在一塊像石板一樣的白板上畫的。伯伯全神貫注地拿着勺子,就像握着一支畫筆,只見他胸有成竹,一會兒扭轉,一會兒繞圈,時不時還停頓一下。糖稀緩緩地流動,像線條一樣,勺子往哪兒去它就往哪兒走,真聽話。鳳凰成形後,伯伯用鏟子上的小尖頭在腦袋上面輕輕一點,鳳凰的眼睛就出來了。它的眼睛似乎在對我們一眨一眨呢,慢慢凝固在棍子上的鳳凰像要展翅高飛一樣。

我吵着要買,媽媽讓我去選圖案。我選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請伯伯爲我畫起來。

首先伯伯把熬好的金色糖稀用勺子攪了攪,再舀一點兒到勺子裏,便開始熟練地畫起來。伯伯帶動着手腕根本沒停過,落在白板上的`糖稀很均勻,每一個地方都一樣多,真厲害,我看得瞪口呆。兔子輪廓好了以後,又加了一勺糖稀裝飾細節,很快一隻兔子就趴在白板上了。可是怎麼粘在小棒上呢?原來是先用一個鏟子,把兔子平平地鏟鬆,小木棒放在中間,再在小棒上灑一點兒糖稀,等它們凝固在一起就能輕鬆拿起來了。大功告成!伯伯遞給我的時候笑着說:“下次你們可以自己畫哦!只要會畫簡筆畫就行!”我真想親手試一試。 拿到糖後我愛不釋手,這麼栩栩如生的小兔子,我都不忍心吃它了。

翻來覆去的欣賞完,我伸出舌頭舔了一口,真甜呀!我邊吃邊想:下次,我再“吃”個什麼"動物“呢?我要不要回家也試試用糖作畫。哈哈,真令人期待。

糖畫作文 3

烈日炎炎的中午,太陽像一個巨大的火球,在天空輾過。大街上的人寥寥無幾,偶爾有一個人走過,都是匆匆的,彷彿多待一會,就會被燒着似的。

畫糖畫的老奶奶緩緩地推着糖畫車走上街,停在一棵大樹下。她笑容滿面,臉上的'皺紋似乎又加深了一些。老奶奶身穿綠色上衣,衣服上繡着一朵荷花;下身穿了一條碎花棉綢褲。車上的大喇叭大聲地吆喝着:“賣糖畫,好吃的糖畫哩!”大街上回響着喇叭的聲音。孩子們帶上錢跑到了她的身邊,七嘴八舌的叫着:“我要一個,我要一個!”老奶奶慈祥的笑了:“五……五……五塊……五塊錢可……以轉一……次。”老奶奶有點結巴,但絲毫不影響孩子們對她的喜愛。

糖畫車上有一個轉盤,刻着十二生肖。孩子們都希望可以轉到“龍”,因爲“龍”最大,只要有哪個孩子轉到,準會歡呼雀躍。如果有哪個小孩轉到了小老鼠,他(她)就會用乞求的眼光看着老奶奶,可憐巴巴地說:“可以讓我轉一次嗎?”老奶奶怎忍心拒絕:“可……可以呀。”

老奶奶手起手落,琥珀色的糖液如流水般從勺子上流瀉下來。她有時把勺子擡得很高,勾勒輪廓;有時用勺子小心翼翼地點着,描繪細節。糖畫有些地方粗如手指,有些地方細如絲線。不一會兒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在她手底出現。那條龍眼如銅鈴,張牙舞爪,身上的鱗片圓潤清晰,那兩根長長的鬍鬚讓它更有氣勢。

天上的白雲停住了腳步,花壇裏小花小草也擡起了頭,大樹也彎下了腰,一起觀看最後一步。老奶奶左手拿一根木棍摁在糖面上,右手拿勺子輕輕按壓木棍,鏟子飛快地從糖底鏟過,一張糖畫就從板子上揭起來了。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拿着糖畫一邊舔一邊走回家了。

直到最後,老奶奶會用剩下的糖作一些小小的,圓圓的糖片送給沒買到糖畫的孩子,車旁一片歡聲笑語。

她,走遠了,但喇叭的聲音依然迴響在大街上:“賣糖畫,好吃的糖畫哩……”

糖畫作文 4

時光清淺,歲月嫣然。成長的道路中,有許多讓人快樂的事,它伴着我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每時每刻,快樂都會悄悄的出現,帶來讓人美滋滋的甜味。

走過那熟悉的道路,轉動記憶的齒輪,一幅幅畫面彷彿出現在眼前,帶來一段甜美的記憶。

仍記得,五歲那年,我和母親在公園的小道上散步。幼小的我牽着媽媽的手,邊走邊和媽媽聊着有趣的'事。不一會兒,我的目光便2被一個賣糖畫的小攤吸引住了。小攤的前面圍了許多人,以前從未品嚐過糖畫滋味的我,在好奇心促使下,飛快地向前跑去,媽媽也隨之追了上來。那是我第一次看見糖畫的樣子,小攤的旁邊有一個架子,上面插滿了用糖漿畫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我便轉過身來央求媽媽能買一個給我。

雖然,媽媽一向不許我多吃糖。可面對我的渴求的目光,媽媽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同意給我買一個“小雞糖畫”。我看着糖畫師傅拿起身旁裝着糖漿的盆子,舀出一些糖漿倒進模具裏。金黃的糖漿順着勺子流淌下來,散發出誘人的香甜味。看着師傅一個又一個的動作,我的心裏更加期待了!

終於,糖畫完成了。我接過師傅手裏的糖畫,仔細地端詳着,彷彿是在看一件珍惜的藝術品。糖畫散發出的絲絲甜香刺激着我的味蕾。我終於忍不住了,輕輕咬下一小塊,細細地品味着。一股甜味流入口中,浸滿我的心田,心中洋溢着無窮無盡的快樂。

金燦燦的糖畫伴隨着甜香的滋味,讓初次認識糖畫的我瞬時被吸引住了,讓我深陷其中,涌出的快樂永遠留存在我的記憶中。回味着那一次經歷,我的口中仍是陣陣誘人的香甜。這段甜蜜的記憶帶給我至今難忘的快樂。

糖畫作文 5

這位糖畫師傅是專幹糖畫這一行的。要是你在轉盤上轉了一條龍,那他就在半分鐘之內,用紅糖漿畫好一條“龍”,這條“龍”在他的“筆”下畫得惟妙惟肖,假如那條龍有一個地方沒畫好,或者畫龍超出了半分鐘,就白給不要錢。

這是傳說,人信也不會全信。行外的沒見過的說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說不信。

那是一天,我來到濱江路玩。剛路過“碰碰車”就看到了一羣人圍着一個地方,我很是好奇,也去過去瞧瞧。

“哇!畫得太好了!”有一個人說。“這位師傅,我要買一個。”我說道。“那你就轉一下轉盤吧。”糖畫師傅說。我走向轉盤,心想:佛祖一定保佑我啊!讓我轉到一隻大一點的動物吧!我閉上了眼睛,手摸索着轉盤的指針,從左往右一推。過了一會兒,我睜開眼一看,“哇!佛祖顯靈呼!”我竟然真的轉到了一條龍!我激動萬分的我,大搖大擺的走向糖畫師傅。糖畫師傅微笑地對我說:“小史弟,你運氣真好。”我得意洋洋地點了點頭。只見糖師傅右手拿勺,在他右邊的`鍋裏舀了一勺紅糖漿,就開始在石板上畫龍。剛開始,糧畫師傅拿勺的手旋在石板上面的空中。此刻,彷彿時空停止不動,只有糖畫師傅的手飛快地動着。似乎糖畫師傅的腦海裏已有巨龍的身影。只見糖畫師傅讓勺傾斜,一絲紅糖漿。第一絲紅糖漿滴落在石板上時,他的手就像風一樣很快的畫好了兩條平行的弧線,在這時,比電影裏的慢鏡頭還帥,這速度,比風還快。在短短的十秒鐘裏,糖畫師傅就畫好了龍的輪廓,接下來的十秒鐘,他用極快的速度畫了一條龍。看着他精湛的技術,很快地在石板上有力的畫起來。我被他出神入化的技術怔住了。過了一會兒,他停住了,又拿起一根木棒在龍頭前端點了一個眼,真是畫龍點睛啊!“畫好了,給你。”我驚呆了,還不到半分鐘,就畫好了,而且畫得惟妙惟肖,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條龍還像要飛走了一樣,簡直就是生龍活虎。

從那天起,別人不相信的,我信了。

糖畫作文 6

以糖稀爲筆,以石板爲紙,勾勾點點圈圈畫畫,不一會兒便畫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聽多了,便想去拜訪下那位糖畫高手了。

那天,伴着春風,沿着桐江溪畔,我來到了糖畫人所處的攤位。他的外貌普通,留着一個寸頭,小眼大嘴,配上那雙銳利的眼睛,組成人們口中的”糖畫高手“。長相這麼大衆,會是大家口中的”糖畫高手“嗎?

我對糖畫人的.質疑在看了他的作畫過程後,慢慢打消了。你瞧,他要開始做了。他先挖了一勺糖稀,勺子稍稍向一邊傾斜,糖稀就從勺邊掛下金燦燦的一根細線,熱的糖稀金線落到一面光滑的板子上,很快就開始凝結了,隨着糖畫藝人的手在空中移動,悠然划來,悠然劃去,悠然停止,一分鐘後,石板上就出現了蝴蝶輪廓了。蝴蝶的翅膀部分特別難畫,但這也難不倒糖畫老人,我不由得感慨到”山外青山樓外樓″這位談話老人不知用了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才練出這麼好的手法。蝴蝶的翅膀似待化的薄冰,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翅膀上的花紋美的令人眼花繚亂,那形態各異的花紋遠看如一件金黃色的璃製品,近瞧這“蝴蝶”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因爲糖畫老人做的太好了,所以我也買了一個。前面依舊是那麼高超,可是!當他開始鏟時我發現了不對勁,那蝴蝶的翅膀出現了一道裂痕,那神聖的形象轟然倒塌,原來也不過如此,全都是假的。可當鏟完時,我再細細瞧時才發現,翅膀一如既往的完整,那不是裂縫,只是一根糖絲。不是吧,我瞬間驚掉了下巴,來往的路人哪個不拍手叫好,哪個不爲糖畫老人豎起大拇指錢,哪個不爲他點贊。

再看老人身旁的圓形稻草圈上,插滿了各種各樣的作品:憨態可掬的迷你豬,機靈頑皮的孫猴子,大肚翩翩的豬八戒……每個作品都那麼完美,那麼吸引人。周圍的觀衆,哪個人的眼神裏不盛着欣賞?哪個人不拍手叫好?

我看着手中的糖畫蝴蝶,細細細細欣賞着,真捨不得吃呀!

糖畫作文 7

一塊大理石板,一把勺子、一把鏟子,只要有這些簡單的工具,一位“魔法師”老爺爺就會把濃稠的糖漿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奇妙世界。

小區的林爺爺曾經就是這樣的“魔法師”,人送雅號“糖畫林”。這種神奇的工藝就是糖畫,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他還賣糖畫。只見他用小圓勺舀起銅桶中的糖稀,像魔法師在揮舞魔法棒,又像書法家在寫字,或提、或頓、或放、或收,速度飛快,一氣呵成。隨着縷縷糖絲的飄灑,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形象便呈現在衆人面前。尤其是威風凜凜的游龍和絢麗多姿的綵鳳,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再趁熱粘上一根竹籤,便大功告成了,嘴饞的我直流口水。可惜“糖畫林”後來沒生意了,我也吃不到糖畫了。

我不解地問:“您爲什麼不再做了?”

林爺爺摸摸我的腦袋,無奈地說:“糖畫,只能糊人,不能養家。太熱太冷不能做,颳風下雨不能做。”林爺爺教了不少徒弟,但是因爲各種原因,沒有一個堅持下來的,之前的學徒們也都紛紛轉行。他常常唉聲嘆氣:“糖畫要沒嘍!”“糖畫林”林爺爺又開始賣糖畫了。這可是小區的頭條新聞。大家都奇怪。林爺爺得意地說:“糖畫有出路了。國家都提倡‘工匠精神’呢,我這種傳統手工藝,國家可是大力扶持的。”

重新開張的“糖畫林”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除了傳統的生肖圖案糖畫,他還開發出了祝福語糖畫、名字糖畫等新招數。

林爺爺業餘時間還免費到學校教孩子們製作糖畫,經常到風景區、廣場等人多的地方做糖畫,還讓兒子拍了視頻傳在了網上,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傳統工藝。我要爲這個時代點贊!是這個時代讓糖畫重獲了新生!像糖畫這樣的傳統手工藝都是民間藝人數千年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它們中很多瀕臨消失,是這個偉大的時代保存了更多的傳統的神奇“魔法”,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屬於中國的“魔法師”!

糖畫作文 8

在我的學校旁邊,有一條小巷,那條小巷每天人來人往顯得格外熱鬧,無論我什麼時候文路過這條小巷時,總會看到在這條喧鬧的小巷手中有一位糖畫師傅在安安靜靜地做着糖畫。

他經常穿着一件灰色的運動衣,圍着一件圍裙,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總是帶着一對套袖,雲手上還總是會沾着糖漿。他的身邊總會圍着一羣孩子,邊看邊議論着糖畫。因爲我每天都會手走過這條小巷,聞着焦糖的香味,總是忍不住要買上一個,心滿意足地舔上兩口,再哼着小位歌快樂地回家。

有一次,我考試失利心情十分不好,路過請叔叔攤前時,正好看見糖畫師傅在做糖畫,看着旁邊沒人,我便好奇前看他行雲流水的在鍋求上作畫。只見他先拿出他放糖漿的瓶子,再畫了了一個大大的圓,再在大圓裏面套小圓,一眨眼的工夫,一個可愛的小腦袋便出現了。“咦,那不是哆啦A夢的.腦袋嗎?難道這個叔叔還知道哆啦A夢?”我不禁在心中疑惑,還沒反應過來,只見權叔又換了一個細口瓶子,三下五除二的將哆啦A夢的胖身子畫了出來,乘着我還在眨眼的功夫,這個哆啦A夢已經被叔叔拿鋼工手裏,“唯! 這也太厲害了吧。這叔叔有但漫不經心,出來的糖畫卻如此通真,我忍不住地發出慨嘆:“叔叔, 你怎麼這麼厲害啊!這也太好看了吧!我能試試嗎?”叔叔答應了。我暗自高興,結果當我上手後才發現,我連這勺子都拿不動,畫都畫不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畫了個圓圈。真沒想到這看似簡單的動作,還這麼有難度啊。

叔叔看到我窘迫的樣子,用他的大手摸摸我的腦袋,對我說:“孩子,這沒什麼,任何事情只要你多練習肯定會做好的。”是啊,任何事情只要勤於練習,用心去做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學習不也是如此嗎?我頓時豁然開朗,謝過叔叔後開心地往家走去。

每次路過小巷,叔叔的攤前依然喧鬧,而叔叔仍然在專心作畫,好像這喧鬧不存在一樣,而我也總會去攤前買上一個糖畫。

糖畫作文 9

人們都說上得天堂下得蘇杭。不僅僅是因爲那兒的景色很美小吃也是非常出名的,您別說就在我的故鄉,溫州當地也有許許多多的特色小吃。麪粉小人,溫州鴨舌,矮人鬆糕,永嘉麥餅,常人餛燉。等等等等。這麼多的小吃。我最喜歡的。還要數那好吃又好玩的糖化了。如果說。水墨畫是我們中國的國畫,那麼糖化就是我們溫州的代表畫。

我太外公也做過糖化。聽我媽媽說他就是當年的高鼻子。來讓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我們溫州具有特色的`糖畫。也許你們會認爲糖畫就是用糖來畫畫。可是想的簡單做起來難。你首先要從家裏拿出兩袋白色的糖塊。把一顆顆細小的白糖塊,可一些爲數不多的紅糖最後再加上一些少許的怡糖拿出,放在一般的鐵鍋的中間。點上火。把那平平圓圓的鍋蓋放在上面。不過有一點千萬要注意。絕對不可以用太猛烈的火,否者一個不小心就會把糖燒的一又黑又臭。那樣的話就一點兒也不美觀了。開火熬製,五分鐘打開觀察一次。等看到這些小小的糖塊變成了金色的,並且已經有了柔韌性的狀態。就可以把它們用容器盛上來了。

起了鍋,我們就可以拿來一些工具。進行糖畫的製作。首先要確認主題,大多數爲十二生肖動畫人物和一些牲畜爲主,用勺子盛起來。在光滑的石板上左右揮動。一張張有趣又好吃的糖畫就這樣誕生了。爸爸媽媽小時候還有一大樂趣。就是有一些廢銅鋁鐵拿去換糖畫。賣糖畫的那些人還會在自己身邊放一個大轉盤,上面寫着十二生肖。你給他一毛錢他會讓你轉一次那個轉盤,轉到什麼是什麼。最終吃到的糖化還是非常美味的。這就是我喜歡的糖畫。也是溫州老居民留在那個時代無限的憧憬與回憶。

糖畫作文 10

糖畫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小吃,不僅味美,而且製作過程也頗爲巧妙,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小吃。

以勺爲筆,以糖爲墨,再加上一塊白搪瓷板,一口小鍋,一根竹棒,便是一個最爲簡單的糖畫鋪子了,也有的糖畫鋪子會加上一個彩繪各種圖樣的轉盤。一個小鏟子等。麥芽糖都是現熬的,爲的.是保證糖畫的熱度。其中是絕對沒有雜質的,否則糖會很稀,根本沒法畫。

至於畫的內容,是不固定的,既可以指定,也可以聽天由命,輕輕轉動轉盤,看指針知道什麼圖樣,就畫什麼。價錢從15至20不定。算是物美價廉,甚至可以說是大賺一筆。因爲糖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小吃,能品嚐到這樣的傳統美食,可不是大賺了一筆嗎?

每一個糖畫鋪子,不管大小,周圍總是聚了許多人。買的人卻不多,只是想看糖畫藝人的“妙筆生花”。就拿一個龍的圖樣來說吧:糖畫藝人先舀小半勺糖,在白搪瓷板上輕敲兩下,開始作畫。先畫兩條曲線,作爲龍身;再移到後方添幾叢毛髮,成了龍尾,手一提一轉,用剩餘的糖加了四個龍爪,眯着眼瞧瞧,又舀起小半勺,描繪龍頭,簡直是栩栩如生。我正思考着剩下的糖該何去何從,糖畫藝人又把勺子移到龍尾,給龍上了色,讓它不只是個空軀。到最後,還瀟灑地加了兩根龍鬚。這便是一條龍了。我也曾買過其他花樣吃過,但因過甜而浪費了。

不光是平面,糖畫還有立體的呢!那天我在江畔時看見一個糖畫鋪子,便情不自禁的擠進去看,這糖畫可不同往日的。那糖畫可奇了怪,只有個空心圓,我正奇怪呢,那糖畫藝人卻又畫了個實心圓,還在邊緣加厚了許多。我又看看其他人,別人也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就在衆人驚詫的時候,那糖畫藝人用手小心地提起實心圓,糖也跟着被提起來了,形成一層糖膜,略微有些透明。原來是一個花籃啊!糖畫藝人給它加了一個柄,用竹籤挑了起來。一個栩栩如生的花籃就誕生了。周圍的人發出一陣讚歎聲。

看着糖畫藝人嫺熟的技能,品着美味的糖畫,憶着那精緻的圖樣,回味……

糖畫作文 11

我們國家不僅有光輝燦爛的文化,還有豐富多彩、技藝精湛的民間藝術,如:陶泥、剪紙、風箏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糖畫。

去年暑假我去了廣州的嶺南印象園遊玩。那裏的小街上有一個賣糖畫的店,我懷着好奇的心走了進去。走近一看,這是用紅糖和麥芽糖熬成的糖汁做的糖畫。我選了一隻鳳凰,讓老闆做。他開始先用一個勺子從熬好的糖汁裏盛了一勺糖液,黏黏的,再把勺子放在一個盤子上空,右手在空中揮舞着。起初一隻眼睛畫出來了,像在盯着我一樣。後來上半身畫完了,我不禁“哇”了一聲,旁邊的圍觀羣衆也在那邊拍手叫好。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一秒鐘也沒離開過。他心靈手巧,做的鳳凰活靈活現,不信你瞧瞧,原本做了半個身子的鳳凰,在他又畫了幾下後,現在已經成了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了,它正拍打着它那美麗的翅膀,在天空中飛翔。

他做好後,用小竹片在糖畫上一按,就將這飛翔的鳳凰給了我。我驚奇地端詳着這隻鳳凰,嚥了咽口水,想:哈哈,你會飛,想逃跑嗎?看我等會就把你吃了。可鳳凰都還沒碰到嘴,我就有點捨不得了,如果我把它吃了,這隻鳳凰就不漂亮了,但又不可能不吃。於是,我絞盡腦汁,終於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先拍張照,做個留念,再吃掉,不就好了嗎?於是我張開口把這隻鳳凰慢慢地含進了嘴裏,一股清甜的.味道,泌入了我的心脾,真好吃呀!

我扭頭一看,有一位姐姐要了一隻雞的樣子,那位“馬良”又開始揮動了他的“神筆”。緊接着,又一隻雞出來了。我再次被這種技術征服。

吃完這個糖畫,看完這個精美的藝術品,我情不自禁讚歎:“這個做糖畫的工人,你真厲害呀!”

糖畫作文 12

糖畫,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以糖爲材料,以勺子爲畫筆,以糖稀爲墨,只一會兒工夫,各種生動的圖案造型就在藝人的手中活靈活現。一個木製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塊經過磨製的大理石板,右邊有一塊圓形木盤,木盤上畫着各種樣品圖案,還有一支可以旋轉的竹箭。這就是製作糖畫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園裏遊玩的時候都會看到不少糖畫攤,而每個攤前一定會被嘴饞的孩子圍得水泄不通。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轉着圓盤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轉到自己的生肖。製作糖畫的老人也被孩子們的淘氣勁兒逗得樂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個男孩子歡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從羊頭畫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嫺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揮動。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籤,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將竹籤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來,遞給了那個男孩。

我也被如此熱鬧的.場面吸引了,拽着媽媽來到攤邊,用食指將那個圓盤上的竹箭頭一撥,圓盤轉了起來。圓盤轉動速度漸漸變慢,停——“哦!是龍!”老人將燒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畫出了龍身體的動態。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轉睛地盯着緩緩向下流動的糖稀,“那是兩隻角,哦,龍頭、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讚歎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揮灑自如,在龍的身上留下了龍鱗。老人一氣呵成,“龍”竟如此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長們的目光,也獲得了陣陣讚歎聲。我一把接過我的糖畫,抿了抿,真甜!媽媽說:“糖畫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門藝術,最早源於明代,清代就變得更爲流行,還有一首詩記錄了當時的糖畫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寶筵排列勢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畫,看着各種各樣的造型,我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傳統手工藝——糖畫!

糖畫作文 13

一次,放學回家,學校大門的側面擠滿了學生,我非常好奇,也想去看個究竟。好不容易擠進人羣裏,一看,原來就是個老頭兒在畫糖畫,這值得我這麼去擠嗎?還搞得交通堵塞。這個老頭的行爲使我很反感,但是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那是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我的肚子有點餓,估計是因爲中午沒吃飽吧。想買塊糖充一下飢,正好看見那個老頭兒又在校門旁畫糖畫,和往常一樣,他的周圍有很多人圍觀。我從人縫中插了過去,他正用勺子在大理石上熟練地畫着,而且桌面上插着許多畫好的糖畫,有鯉魚,有小鳥,有飛奔的駿馬,有漂亮的花籃……每一幅畫都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的精湛技藝真令人讚歎。

“小朋友,你想要什麼?”老爺爺和藹可親地問道。

我愣了一下說:“我的錢不夠,我能不能先拿一根,不夠的'錢明天再送給你,行嗎?”沒想到,老爺爺居然同意了。

我高興地拿着糖畫——十二生肖中的猴子,左看看,右看看,就是捨不得吃,不一會兒,糖畫化了,全掉在了地上。我呆呆地望着地上的那幅畫,心想,多麼美的糖畫,一口沒吃就化了,真可惜!這時候,老爺爺看見了,他笑眯眯地又遞了一隻猴子,說:“拿着,這根不收錢。”我接過糖畫,心裏好感激他,這位爺爺真好。

第二天放學,我還錢的時候順便問了老人一句:“爺爺,還有其他人欠你的錢嗎?”他的回答讓我發呆,“有啊,有很多,可我現在老了,記不清是誰了。”“爺爺,你真好。”

經過這件事後,我覺得老頭兒不僅糖畫畫得好,人品也好。怪不得,他畫糖畫時,總有那麼多大人小孩圍觀。

糖畫作文 14

我們國家有着各式各樣的傳統文化,其中我特別鍾愛糖畫。相傳糖畫是由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發明的。他把糖畫帶進了皇宮,得到了皇上的讚許。晚年爲了紀念皇上的恩遇,收了幾個徒弟傳授此技,這個技藝便從此流傳下來。

我想親眼看看糖畫的製作過程,爸爸媽媽就帶我來到河坊街。一走進河坊街,就看見一個小攤邊擠滿了人,我擠進人羣才發現,這裏原來是在做糖畫。

只見,做糖畫的叔叔用小火把鍋子裏的糖燒到溶化,然後再趁熱打鐵地將糖漿用勺子在一塊光滑的石板上作畫。叔叔拿着勺子的手一會上,一會下,一會輕,一會重,勺子裏的糖漿慢慢地往石板上滴,不一會就形成了一個長着觸角和鬍鬚的頭,緊接着他又飛快地在頭的'後面畫出了兩條弧線,兩條弧線越靠越近,最後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身子,然後在身子後面畫出了一個像火焰一樣的尾巴,再在身子中間畫上一條條細線,最後在身子下面畫上四隻像雞爪一樣的爪子。就這樣來來回回晃動了幾下後,一幅糖畫就畫好了。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張牙舞爪的飛龍,這隻龍被叔叔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好像是一條真的龍正虎視眈眈地注視着我們。接着,他趁糖還沒硬,就從身旁的一個抽屜裏拿出一根木棍,黏在糖畫上,這一幅糖畫就大工告成了。看着這條龍,我都眼饞了,好想咬上一口。於是我趕緊讓媽媽給我買一個。買到了糖畫,一口咬下去“啊!真甜!”

糖畫又有趣又好吃,它的味道讓我念念不忘。但現在會做糖畫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真希望這個傳統文化能一直延續下去。

糖畫作文 15

街的角落裏,豎起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子,那裏有一個不起眼兒的吹糖人的小販。

走近攤子,發現吹糖人的小販正在忙碌着。只見他拿出一小塊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澱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細度時,他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一根細管,他又立即用嘴巴鼓氣,給糖稀造型。不一會兒,他的手中就憑空出現了一隻小老鼠。只見那隻老鼠豎着兩隻又大又圓的耳朵,兩隻小眼睛似乎在眨,手中拿着一個似乎是偷來的“葡萄”,尾巴蜷曲着在身後伸着,這讓房頂上的貓也跳了下來,以爲那是真的老鼠。再看吹糖人的小販,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籤穿過老鼠的身子,把竹籤插在了旁邊用稻草圍起的稈子上。再看那稈上,插滿了他的作品,有兔子,有龍,有猴子,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一道明麗的陽光照在它們的身上,不,應該是透過它們,照亮了吹糖人的小販的臉。他有一把年紀了。

皺紋如同樹根一般盤虯在他的臉上,花白的.鬍子、花白的頭髮與他那黝黑的臉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令我驚訝的是,他每吹完一個糖人時,都會默默地坐在那裏,端詳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孩子一樣天真的笑容,競在他那張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來——真實生動地浮現出來,使這個不起眼兒的小攤子變得甜蜜可愛起來,令人感到溫暖。也許,每天都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同樣的糖人被他做出來,在我們看來,這個行當對他來說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他並不只把這個當成走街串巷的手藝活兒,而是沉醉其中,欣賞着那些形態各異、惹人喜愛的糖人,總是露出燦爛的滿足的笑容……

後來的日子,我再也沒有看見他。但是每當走過那個街角,我都會想起那些可愛的小糖人和老人臉上孩子般天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