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民俗作文(精選49篇)

關於民俗作文(精選4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民俗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民俗作文(精選49篇)

民俗作文 篇1

朝鮮族,不管是建築、服飾、飲食都非常具有特色。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吧。

朝鮮族的多數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裏用木地板隔成單間,各個屋之間有門道相連通。屋內設有平地火道,即使在嚴冬,在室內也非常的溫暖。內部設置的都是推拉門,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木製傢俱。屋內沒有牀和桌,吃飯只用小的`茶几,進屋時一定要脫鞋,裏面是沒有椅子的,只有坐墊,進去後都是盤腿而坐在地板上,非常具有傳統特色。

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穿素白衣服,白色象徵純潔﹑善良﹑高尚﹑神聖的意義。婦女穿短衣長裙,這是朝鮮族婦女服裝的一大特點。短衣朝鮮語叫“則高麗”,是一種斜領﹑無扣用帶子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雖然簡潔,但是看起來非常美麗;長裙,朝鮮語叫做“契瑪”腰間有細褶,寬鬆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製而成,色彩鮮豔。朝鮮族婦女現在依然穿這種衣服,保持了他們的傳統特色。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腳腿寬大的長褲。外出時,多穿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穿這衣服,顯得人很直爽豪氣。

朝鮮族的傳統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打糕、冷麪、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切,撒上豆麪並加稀蜜,白糖製成的,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點心。冷麪是在蕎麥麪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麪條,煮熟後用冷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滑順潤喉。讓人回味無窮。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淨,用大缸密封製成。泡菜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可口。泡菜味道的好壞,還能辨出主婦烹調手藝的高低。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吃。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朝鮮族了呢?

民俗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老百姓心中的頭等大節日。中華民族這個具有傳統色彩的民族,過着頭等大日子的傳統習俗可是規規矩矩的、一點也不能少。

貼春聯。貼春聯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春聯上寫着對新一年的祝福。春聯分爲上聯、下聯和橫批,門中還有一個福字。我們通常會將福字貼倒,意爲福到了。這看似簡單的習俗。放鞭炮。我們會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生性異常兇殘,每年冬春之交就會出來傷害人畜。比較聰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個妙計:在院中擺放“年”愛吃的東西,當“年”來時,大家就放鞭炮、敲鑼鼓,是“年”落荒而逃。從此,放鞭炮的習俗也就保存了下來。壓歲錢。這個習俗是小孩們的最愛,這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的.祝願。吃團圓飯。我最愛的還有團圓飯,生在北方長在北方的我最愛吃餃子,而在北方的團圓飯中餃子又必不可少。餃子可以包很多餡,樣子也各異,是最具傳統色彩的家常便飯了。

包餃子是一門學問,別看家中長輩手十分靈巧,包餃子迅速而美觀。其實,餃子的厚薄、餃子餡的多少、煮餃子的時間……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也許少了或沒有做好哪個環節,餃子就沒有那麼美味了。

餃子成爲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餃子有餡,便有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進去,以寄託人們對新一年的期望。餃子這一節日佳餚在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已成爲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想過春節不只是吃餃子之美味,更是享受傳統節日的風俗帶來的歡樂。

民俗作文 篇3

“56個民族一家兄弟,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家喻戶曉的一首經典之作,流露着一個國家,團結、繁榮、昌盛等。

雲南有“彩雲之南”,“金屬王國”,“動物王國”……當然也是少數民族最多,鄉土民風忒別純的地方之一。比如德宏傣族,有景頗族,慄粟族,阿昌族,德昂族…雲南只可會意不可言傳,需要切生去看,去聽,去感悟。應爲雲南風景數不勝數,豐富多彩,就用德宏舉例詮釋雲南角落美。

雲南德宏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孔雀之鄉”,“日光之城”,小小城市,各種民族和諧,快樂,安定的生活。其中傣家人民辛勤勞做,長久以來,走了她們獨特的飲食文化,崇高的信仰。 “金孔雀,展翅開,傣家的竹樓,傣家的小竹帽”…聽這首歌,我總會有身處其景,聽着娓娓動聽的葫蘆絲,看着溫文爾雅的傣家少女竹樓河邊一次次婀娜的舞姿。

傣家,萬人狂歡“潑水節”,真的有非一般的感覺,這個節日有美麗傳說。潑水節向她們潑水,是發表對他人的美好祝福,樣樣好的意思。她們她們在歌在舞,她們民族獨特的舞姿,伴隨聖水,一起狂歡三天。驅走夏日的炎熱,迎來清涼夏日。節日說了,下面說說吃的.。首先呢想到吃的一馬當先的應該是烤乳豬,皮脆肉鮮,在家獨特沾水,風味十足,回味無窮。然而,薩斯這道美味佳餚也是當仁不讓的,她永遠吃不膩,吃了還想吃,爬朗菜,牛犢子果……

一切的美,美在德宏,美在盈江,“三角梅之鄉”,美在勐弄,有原生態風景,有回味無窮的“勐弄山茶”勐弄山歌大賽,也在冉冉……民風民味,非一般感覺,身處其景,民情暖暖。

民俗作文 篇4

瑤族人民饒有風趣的民俗有“掛袋子”。客人到了瑤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隨身帶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掛,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來用餐,都不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這個規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爲你還要去別的地方,吃飯往往落空。

在達山瑤中,去別人家吃飯,主人家會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時,主人家就會把金黃厚實的臘肉爲上品,吃飯時主人會把大塊大塊的臘肉往客人的碗裏夾。

瑤族普遍禁食狗肉,貓肉,蛙肉。凡是生產過的婦女頭幾天是不能吃豬油的'。

到瑤族人家做客,吃飯時桌位也很講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頭幾位,一些瑤族人還會把雞冠給客人,老人給客人敬酒,其實是一種尊貴。

到瑤族還要懂當地的禁忌,否則得不了主人的好感還會引起主人家的反感。不能用腳踏火爐撐架;不能在火爐裏燒有字的紙條;不能在瑤族裏穿白鞋和戴白帽,這樣意味着家裏要出喪事;不能坐門檻上;不能坐主婦燒火坐的凳子椅子;遇人伐木時不能說“吃肉”“死”等詞象徵着不吉利;穿草鞋不能上樓。

瑤族不生產鹽,但同時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是請最公道,至親的人主持的,這叫做“鹽信”,凡是接到“鹽信”者無論多麼重要的事都會丟下,按時赴約。

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瑤族人天性好客會熱情接待你的。

民俗作文 篇5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 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爲什麼呢?原來,這是爲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爲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爲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民俗作文 篇6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爲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纔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爲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莊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莊頭的`種花女。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爲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與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閤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煲湯、舞獅、種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舞牛的……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們去發現它呢!

民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是樅陽縣,這裏是銅陵市偏遠的一個小縣城,但在這裏的文化習俗卻也不少。

在樅陽縣,最有特色的是黃梅戲。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這足以說明它的重要地位。黃梅戲流行於長江中下游的地區,其中我們樅陽算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之一。

在我們這裏,傍晚時分,在廣場經常有老人在廣場上運動,腰間總是帶着小音響,一邊走一邊聽,就好像青年沉浸在音樂裏一樣的回味。也有人在廣場上架起一個幕布投影着給大家放黃梅戲看,沒過多久周圍就有許多老人來看黃梅戲,也有小孩子在周圍玩耍大人們在聚精會神的'看着,偶爾也有路人經過,有興趣的人也就在周圍停下來看一看,有急事的人也聽一聽,然後,又趕路去了。

除了黃梅戲,樅陽的武術,也是名不虛傳的。東鄉武術在安徽很有名氣,過去的樅陽縣周潭鎮,就是東鄉武術的發源地,東鄉武術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拳術套路,二是械術套路。所有的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譜訣,東鄉武術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用品哪怕是毛巾都可以成爲武器,在中國是一門很好的武術。現在這些文化遺產,主要是用於自衛、健身,也用於現代反恐擒拿,武裝偵查,讓這些武術都得到傳承,並使其重放光芒!

除了精彩的武術,在我們這裏,節日的儀式也豐富多彩豐富,很有特色的。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裏過年,吃年夜飯,晚上看聯歡晚會用來守歲;元宵節的時候我們會在家裏吃着元宵;端午節的時候,我們會吃着糉子,鴨蛋,還有豆子,只可是我們老家山裏那邊沒有龍舟,只能在電視上看划龍舟比賽呀!

民俗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了,已經習慣了在早上看新聞的我,早上起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視,今天新聞節目上的互動話題就是"端午",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里過端午時候的事情。

說到端午,其實自己並不怎麼熟悉,而且我總覺得北方對這種節日好象並不象中秋節那樣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較重視一些,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麼說來,這個節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懷舊的'色彩,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中,好象端午是唯一的一個紀念古人的節日?看來,中國人確實是對古人很是尊重,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儘管沒有帶任何的雨具,想想難得在這種天氣裏感受到這麼清涼的空氣,不禁擡頭深呼吸了幾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氣就是最純淨的,手機上早上收到了朋友發來的祝願,也爲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麗,今天一出門就是這種溫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寫過很多關於雨天的文章,很喜歡雨天的感覺,雨水輕輕飄落下來,僅僅打溼了自己的頭髮,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春風的感覺。

今天在一個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畫,雨天中的風景,看到這個時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個安靜的心情,因爲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風景的,雨天中的風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僅要去接受這雨水中的朦朧還要接受這雨水中的泥濘,而這些一旦進退到自己的視線中成爲了風景時,就會忘記所有的泥濘,就好象是端午的糉子一樣,想想,都已經好象聞到了撲面的香味了。

端午的雨水中,祝願每一個人都溫暖。

民俗作文 篇9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裏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衆,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就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就是在農村裏,殺豬後會請村裏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 、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麪裏裹着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裏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着“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爲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爲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就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着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爲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俗作文 篇10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一進五月,大街小巷就已經擺上了賣香包的小攤。五月初三、四的的四中巷就變成“香包街,”放眼望去,整個街道紅紅的一片,似乎映紅了半邊天。走近小攤,大大小小的香包以紅色爲主,又夾雜有綠色的、黃色的、紫色的,灰色的等等;造型更是各異,有十二生肖、五毒、糉子、中國結、草莓、葡萄……;即便同是蛇,形狀也不一樣,有的似彎曲前行,有的擡頭吐芯,有的盤成一團,活靈活現,看起來都讓人害怕!媽媽卻告訴我,端午節帶上香包,再在香包裏填上由百草粉混合而成的香草,不僅可以驅趕蚊蟲,還可以佑護人一年安康。或許真有這樣的作用吧,這條小街上擠滿了前來挑選香包的男女老幼,吆喝聲、討價還價聲、發現喜愛的香包的驚叫聲……,使這條街市在這幾天熱鬧非凡。

奶奶說,端午節是個早節。端午節這天早上,我才起牀,便發現爸爸早已在門窗上插滿了艾草和柳條,據說從此蚊蟲就不敢進屋子了。端午節在吃食上最講究,飯桌上早已擺好了炸的酥黃的油餅,糖棗糯米糕,能醉人的莜麥酒麩子,然而我的最愛卻是糉子。拆開纏在糉子上的`紅白細線,將糉葉一層層剝開,晶瑩的,粘粘的糯米糕就露了出來,有棗的、有豆沙的、有葡萄乾的、有五香肉的,蘸上蜂蜜,輕輕咬下一口,脣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是熱鬧的,也是甜蜜的,對於愛吃愛玩的我來說更是難忘的!

民俗作文 篇11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就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就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這就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民俗作文 篇12

春節是最降重的節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人們便圍着火塘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糉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着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有的地方把大門洞開,一家人聚集在院子裏朝東方拜揖,祝福道:“東方大利,一年萬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這一天,多數地方壯人是不串門的。人們白天吃湯圓,晚餐才吃葷菜,認爲這樣可以消災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這一天一律禁說不吉利的話。禁動剪刀,怕新的一年裏家人巧嘴利舌,吵嘴罵人;不得掃地,怕破財。也不得把東西拿到幹欄外,更不借東西給別人,怕家財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鑼打鼓,怕驚動鬼神,但有些地方則可以敲打一種齊人高的'牛皮大鼓,四周幾十裏清楚可聞。不少地方從初一到初五竈裏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滅,表示子孫綿長,煙火不斷。這天也不得殺生,豬、雞、鴨都必須在年前幾天收拾乾淨,以備祭奠和食用。

壯人沒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見面禮,而是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自己的節日問侯,人們在村裏或路上相見,便互相道賀“恭喜發財。”

從初二起,親朋開始來往拜年。非凡是已經出嫁的女兒。要帶幾斤肉或雞鴨等禮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孃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時機聚會,共敘別情。

按通常觀念,整個正月都屬於節日。故云南文山的壯人要打一月銅鼓,跳一個月舞。另一些則在風景秀麗的河邊、山谷,青年們舉行歌圩或舞獅、打舂堂,聽壯戲,等等。文娛活動五彩繽紛,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民俗作文 篇13

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天,是傳統的小年,是竈神爺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竈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裏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除了這之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還飄着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裏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夥,五個一羣,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着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正月初二,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賀。這天,是不可以說不吉利的話的。

元宵上市,春節最後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綵。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是要吃元宵的。

過了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天氣回,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民俗作文 篇14

假如說從3歲開始記事,8個大年初一讓我懂得了許多“規矩”。

新年早晨起牀,我整理好牀鋪,習慣性地去拿掃帚掃地。可到牆角一看,掃帚不見了,我恍然大悟——大年初一是不能掃地的,否則會把財運掃光。假使非要掃地不可,必須從外頭往裏邊掃,名日把財運“掃進來”。

大概是先天一團一圓飯吃壞了肚子吧,我上完廁所去找健胃消食片。爸爸看見了,不動聲色地對我說:“大年初一是不去醫院不吃藥的,否則一年四季疾病不斷。這兩天你少吃生、冷、硬食物,多吃軟食,每餐吃八分飽,就會好的。”我只好作罷。

要出門走親戚,媽媽拿來一雙新襪讓我換上。塑料線把新襪連得緊緊的.,我扯不斷,去找剪刀,可怎麼也找不到。我問媽媽,媽媽並不回答剪刀在什麼地方,而是麻利地接過襪,用牙齒咬斷了線。這時我纔想起。大年初一是不能動剪刀的,免得口舌之爭。所以每到這一天,奶奶總要把剪刀藏起來,免得我們忘了形而誤拿了它。

嗨,大年初一規矩可真多!什麼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倒水和垃圾,以免把財運倒掉;不曬被絮,免遭瘟神;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給睡覺人拜年,否則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牀上;不借錢,免得“初一借了別人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一流整一正”

大年初一可真是有趣的一天,雖然有禁忌,但是是象徵。這些傳統習俗,莫非是想新年說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討個好彩頭,以圖一整年平安吧!

民俗作文 篇15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裏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衆,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裏,殺豬後會請村裏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麪裏裹着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裏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着“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爲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爲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着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爲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俗作文 篇16

傣族的家庭與婚姻過去帶有明顯的封建色彩,其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爲父母與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裏或盛會場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談情說愛)很盛行。流行召贅上門的習俗。通行土葬,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與尚、佛爺死後,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於寺後。

傣族服裝,男子着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歲時,即請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種動物、花卉、幾何紋圖案或傣文等花紋以爲裝飾。婦女傳統着窄袖短衣與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着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婦女,婚前着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着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爲“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爲主,德宏地區的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的愛吃糯米。喜飲酒與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村寨大多建於平壩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環繞。幹欄式建築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分上下兩層。德宏多數地區傣族住平房,土牆茅頂,呈四合院。

民俗作文 篇17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着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着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着大人們在這一年裏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裏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民俗作文 篇18

當地人稱之爲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會捏製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麪塑製品,以象徵吉祥如意、福壽榮華。在寒食節時,上墳祭祖用的麪塑造型是“蛇盤盤”。據說,吃掉“蛇頭”便能“減毒頭,免災禍”。

農曆七月十五,霍縣境內麪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秸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獅、虎、狐狸等等造型。農曆七月七日“乞巧節”,傳說在這一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麪塑就心靈手巧。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孃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嬰兒滿月,姥姥家制作直徑達尺餘的“囫圇”,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屬相的麪塑。賓客來祝賀,便把“囫圇”切一塊送給來人享用。

絳州麪塑 降州即今日新絳縣。逢年過節,這裏的家家戶戶都要用麪粉捏製出千姿百態的麪塑歡度節日。由於這裏的麪塑注重彩色點染,花色絢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爲“花饃”。花饃造型比較誇張,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爲出色。五寨面魚 晉西北五寨縣的老百姓,有一種捏面魚的習俗。捏面魚就是用麪粉捏成魚的形狀。捏製的面魚經過着色加彩,然後用文火烘乾,便可當工藝品收藏了。面魚可用來贈送親友或外出時作乾糧。除了捏面魚外,還捏製瓜果類,花草類、動物類、禽獸類、人物類等多種類型的製品,也習慣稱之爲面魚兒。

民俗作文 篇19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元夜”意爲元宵的夜晚。元宵可不是指吃的湯圓兒,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元宵節的風俗可多了,今天就由我來爲你介紹一二吧!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小正月,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的風俗可一點都不遜於其他節日: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各種各樣的慶祝方式層出不窮,然而最普通且最重要的應該屬賞花燈了吧!

大街小巷掛滿了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燈籠。有粉紅色的、有金黃的、有碧綠的……五彩斑斕的燈籠匯聚起來,就好像一條彩色的長河,將街巷串聯起來。形狀也是沒有重複的.,動物類的有兔燈、馬燈;水果類的有桃燈、草莓燈……看的人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雖說有如此多的花燈,但最吸引我的卻是那一個個“跑動”的小紅燈籠,小朋友們一人一個小燈籠,蹦蹦跳跳地穿梭於人羣之中。一個個發着光的小燈籠,承載了多少小朋友對元宵節的喜愛和期盼呀!

在一縷一縷的燈穗中,還隱藏着一個又一個的燈謎“333555(打一個成語)”、“風平浪靜(打一個地名)”、“早不說晚不說(打一個字)”……這些謎語可給元宵增添了不少樂趣呢!

風俗瞭解的差不多了,傳說也該瞭解了一下。傳說因爲人們不小心打死了一隻神鳥,天帝便準備一把火燒了人類。人類爲了躲避,便在天帝定下的正月十五時,掛紅燈籠放鞭炮,以此來製造已經被燒的假象。

風俗之元宵節篇就此結束,不知道通過我的講解,你是否對元宵節的風俗多了一些瞭解呢?

民俗作文 篇20

按照河北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早早起來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竈臺打掃乾淨,殺雞宰鴨來祭“竈神”。

臘月二十五日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打掃的一塵不染,乾乾淨淨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戶都忙碌起來,買菜,割肉,準備各種各樣的年貨。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吶!家家戶戶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是春節的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大人們要給孩子們壓歲錢。從初一到十五,人們都不許講不吉利的`話。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頭,三個一夥,五個一羣的湊在一起,下象棋,聊天等,熱鬧極了。

正月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牀,開門掃地,打掃成堆的鞭炮紙。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了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有張燈結綵、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了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着新的一年快樂吉祥。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學生們也要開學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民俗作文 篇21

大年初一就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和新年禮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一睜開眼,就往枕頭下面摸,哇!我摸到了兩個紅包。原來就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打開一看,啊,裏面有這麼多壓歲錢呀!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永遠幸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吃完早飯,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們來到了大伯伯大媽媽家,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說話,而我就和大媽媽在一起看看電視,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媽媽起身走進書房裏去了,我正感到納悶。不一會兒,大媽媽出來了,原來大媽媽是去拿送給我的新年禮物和壓歲錢了呢!我打開禮物一看,原來就是一隻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長着一頭柔美的秀髮,身穿一件潔白的粉色紗裙,真的是漂亮極了!我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大媽媽。”……

離開了大伯伯大媽媽家,我又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當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嘍!

有了這麼多的壓歲錢,今年我又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元宵燈會義賣”活動,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壓歲錢爲學校裏生病的同學獻上一份愛心。

民俗作文 篇22

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如:蒙古族的蒙古包、傣家的竹樓、苗族的銀飾。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幾個民族的`服飾吧!

先來說說苗族的銀飾吧!銀飾作爲一種文化現象在歷史上曾被許多民族青睞,成爲多元文化交流的載體之一。在這一載體中,融合有來自南方少數民族的"耳檔",起源於北方少數民族的“跳脫”,以及從古代飾物中沿襲而來的“步搖”、“五兵佩”和中國傳統的龍、鳳、鱗紋樣等等。

然後來說說白族的服飾吧!白族服飾也許與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關,不論男女服飾,在壩區或山區,都盛行以白色爲尊貴,並且能根據不同性別、年齡、身體和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製作出精美、鮮豔的外裝。一眼望去便給人們美觀大方、條線分明、線條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給人過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最後再來說說壯族的服飾吧!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豔麗著稱。還有風格別緻的“蠟染”也爲人們而稱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彩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斕。

這就是今天要給你介紹的民族特色,怎麼樣啊?

民俗作文 篇23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爲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曆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着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着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鬍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着。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後生。因爲生母早逝,家裏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後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瞭解了這些情況後,不由對身邊的人感嘆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於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爲他們當地出了兩個天子而自豪,更爲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後輩自豪,爭相敬奉。鑑於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後,兩地便結成了聯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爲爺爺,稱娥皇、女英爲娘娘。羊獬人稱舜爲姑父,稱娥皇、女英爲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於是洪洞後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民俗作文 篇24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團團圓圓。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於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後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於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於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而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亦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着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裏,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而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然後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民俗作文 篇2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情,不一樣的風俗造就了,來自不一樣的節日風俗,今天我就帶大家領略一下苗族風土人情。

苗族主要是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等交接地帶。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到來的貴客,苗族的習慣先是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的時候,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是不吃,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的`熱情。

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客人要到塞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等高樓,宴會上以雞、鴨佳餚,以心,肝爲貴,要先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衆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

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有家裏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者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坐的老人。

苗族人確實尊老愛幼,真情實意,熱情好客,非常注重禮儀。

花,是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圍成的一朵花,不同民族的風俗,不一樣的色彩。

民俗作文 篇26

在我的家鄉——常德,有着十分獨特的民風民俗。

在我的家鄉有着一種獨特的美食——魚糕。每逢佳節,大家總會拿出魚糕來品嚐。它在家鄉人民的眼中有着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一種象徵。

家鄉還有一個與衆不同的特色,就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村民們都會齊聚在一起,開一個小型的“跳蚤市場”,大家可以隨意採購別人的農產品。整個集市活動要開展近十天左右,在此期間,大家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希望來年的時候能有個好收成。

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大家也都沒有在幹農活了,全村人都會用這樣獨特的方式來慶祝今年有了個好收成。

一年又一年,家鄉變了模樣,但在遊子們的心中,“家鄉”的情是永遠也不會變的。

一年四季,四時八節,都有約定俗成的風氣。別的不多說,先來重點說說春節的風俗吧。

除夕之夜,燃放鞭炮、吃團圓飯,同各地一樣,但又有講究。一是給家中的豬、牛、羊圈和雞籠鴨塒貼張紅紙,點根蠟燭;給房前屋後的桃、李、梅、桔等果樹和鬆、竹等也貼張紅紙,祈求來年六畜興旺、果實豐收、林木茂盛。二是要先祭拜祖宗。在祖宗的牌位前點燃香燭,擺上貢飯貢酒和三鮮(指鮮魚、鮮肉、鮮雞,當然都是蒸熟的,而且是熱氣騰騰的)。從家中最年長的開始,依次按輩分給祖宗跪拜。接着纔是全家上桌吃團圓飯。飯後,一家老小圍爐烤火守歲。小孩向長輩辭年,長輩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給小孩發壓歲錢。

民俗作文 篇27

中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每一個地區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風俗。提到風俗,我想起了我們的首都—北京。逛廟會、熬臘八粥已經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還想知道嗎?那就讓我來帶領大家去觀賞這一有趣的風俗。

在每年的農曆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的'三大節日,尤其是春節最爲隆重熱鬧。在衆多大小節日中,流傳着豐富多樣的民俗風情。如農曆臘月三十晚,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準掃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餘”。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逛廟會。正月十九,爲白雲道教祖師邱處機逝世紀念日的“燕九節”接着是清明節的掃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糉子,劃龍船,以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要祭神、上墳、放荷花燈、船燈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喜愛當晚賞月、吃月餅、又有團圓節之稱。

這一些民風民俗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即添加了節日濃郁的歡樂氣氛,又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民風民俗是多麼好玩呀!~讓我們繼續去探索、去發現這一個有趣的民俗世界。

民俗作文 篇28

山東民俗表現出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是傳統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其中,曲阜、鄒城爲孔孟故里,孔孟家族習俗不僅影響當地,還遠及國內外;泰安有五嶽之首的泰山,泰山既是歷代皇帝封禪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山東腹地的家族習俗與民間信仰對周邊地區的民俗傳承有典型意義,可以作爲山東民俗的代表。

東部沿海地區以漁業習俗和外出經商的'民俗最爲突出,漁業習俗又以日照、榮成、蓬萊、長島等地最具典型性。魯東南地區具有山地特徵的古代文化發祥較早,保留着較多的傳統民俗事象。並且沂蒙山區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風佳俗,新中國建立後,這些良風佳俗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爲沂蒙精神。魯西南、魯西北地區爲黃河沖積平原,民俗事象與古老的黃河緊密相連,獨具特色。其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繡)等,都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方言。山東方言統屬“北方方言”,分爲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三個大類。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地同屬冀魯官話,在山東省內屬於比較易懂的方言。魯南、魯西南包括菏澤、濟寧、棗莊、臨沂等地同屬中原官話,方言比較難懂。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同屬膠遼官話,又稱膠東方言,最爲難懂。各地方言又因地域、文化、生活習慣等原因,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

民俗作文 篇29

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豪華,那麼漂亮,但是一但到過年,那是多麼令人難以忘記!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每當快要到過年的時候,人們會把家裏裏裏外外打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打掃完以後,人們就會去天虹,大超市裏賣各種各樣的年貨,比如糖,水果等,這一去就會大包小包地提回來。

你知不知道人們爲什麼要在過年的時候在自家門上貼上對聯和放鞭炮嗎?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從前在一個山谷裏有一個黑漆漆的山洞裏,山洞裏住着一隻叫做“年"的怪獸。在這個山谷下面有一個小村莊,這個年到了過年的最後一天的.時候,就會下山來害人,這村莊裏的人就會把門關得緊緊的。可是,年依然有辦法進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東西,村民沒有一點辦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裏過年。有一年,村民們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對村民們說:“這怪獸最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了。”村民們聽了後,就把紅色的對聯貼在了門上,把鞭炮放在了門前,怪獸一來,就會看見紅色的東西和“砰砰砰”的響聲,嚇得直往山裏跑。就這樣,過年放鞭炮和貼對的習俗就持續到現在。

我家鄉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做上一頓豐盛的飯——年夜飯。家家戶戶忙東忙西的,燒了一桌子的菜,有雞,魚等。讓人看了一定會口水流不停。吃完後,媽媽會給我一件很帥氣的衣服,大人會給我們壓歲錢,裏面的錢還不少哦!

過年還真是令人難忘啊!

民俗作文 篇30

我們的五十六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習慣,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民族習慣。

我國某些少數民族還有忌食的習俗,如遊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魚類;穆斯林忌食豬肉等,我們要尊重他們的習俗。

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佔大多數,他們雖然都以糧食作物爲主食,但飲食習慣不盡相同。北方的朝鮮族、回族,新疆的維吾爾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區以及北方平原地區的民族主食品種繁多,五穀雜糧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間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歡用竹筒做飯,做出的飯帶有新竹的.清香;流動性較大的遊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麥等做成炒麪;廣西山區的瑤、侗等族愛吃用油炒後泡開的茶葉加鹽煮成濃湯,然後沖泡炒大米花和炒黃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數民族將麪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饢(波斯語“麪包”之意)作爲日常主食;他們還特別喜歡吃“帕羅”,這是一種用羊油、羊肉、蔥頭、胡蘿蔔、葡萄乾等做的甜米飯,用於捏團抓食,通常被人們稱爲“抓飯”,此外,新疆維吾爾族的烤羊肉串、朝鮮族的冷麪和回族的炸饊子,也都各具特色。這些少數民族現在在生活中已經很少見到了,所以,我們在大街上很少看見過少數民族的風味小吃。

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更好地生存下去!

民俗作文 篇31

春節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祝這歡樂而又漂亮的春節呢?

臘月二十四是大家公認的掃房日,掃房日就是打掃我們的房間,這一天大家都在辛苦的整理房間。

臘月三十一日是一個非常好的日子,那天是除夕,除夕是春節的前一天,大家都在貼春聯、掛燈籠。到了夜裏,小孩子們在外面放鞭炮,而大大家有的`和小孩子們一起玩,有的在家看春節晚會。大家還要吃團圓飯,團圓飯裏有餃子,餃子裏面包着硬幣,吃到硬幣的人,整整一年都有福氣,不會出事。

到了正月初一,大家都去拜年,小孩子們只要叫一聲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就會有人給他們發紅包。到了下午,就沒事幹了,就可以出去逛超市,玩。唉,對了,拜年還要送餃子,雖然我們家也送,可是至今我都不知道送餃子有什麼含義。

到了正月初六,家家戶戶都開始營業了。很少有大人在家裏,而小孩子們大部分會聚在一起玩遊戲。

到了元旦那天,大家都跑到街上去看龍燈,街上非常熱鬧。街上有耍龍燈的、有敲鼓的、還有打鑼的。不管幹什麼的都有,而在買東西的人家,都會在店門口放上一掛鞭炮,讓耍龍燈的去他們家門口耍,還給他們買糖、買菸,爲的就是讓生意更紅火些。

正月十九慢慢到了,大家該上班的上班,該幹什麼的幹什麼;小孩子們都去上學,慢慢就恢復到原來寧靜的樣子。

民俗作文 篇32

香噴噴的糉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着風而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榮幸地來到新會司前大範親眼目睹一次久違的賽龍舟。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於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塘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江面上迴盪,震耳欲聾。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糉子呢?我們新會司前的糉子是所有糉子之中體積最大、用料最豐富、做法最講究的。鹹糉內餡有鹹肉、蛋黃、燒雞、燒鴨、叉燒、栗子、香菇等;甜餡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慄蓉、棗泥等;更有廣東鹼水棕、竹葉糉等。

然而這一天還得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佩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擡頭的時候,古人爲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製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爲其中含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

民俗作文 篇33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爲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竈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竈神。人們認爲竈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裏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竈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竈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曆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過了十二點就是大了一歲。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民俗作文 篇34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時節,況且今年的中秋與國慶在同一個假期,更增了不少喜慶的氣氛。不禁零星憶起舊長沙的一些關於月餅的`舊事來。

長沙南食坊製作月餅,其實在開春之後就已動手作準備。在那個帶有濃厚的農業味的社會裏,生產的節奏總不會太快。南食坊先要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對月餅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儲備。諸如果料中的五仁:瓜仁、麻仁、橄仁要去殼,桃仁、花生仁去殼之後還要去皮;及至中秋要來前的一段時節,新鮮豬油要煎好,火腿、瘦肉條要切成丁,還有豆沙、蓮蓉、棗泥都是要煮好或炒制好的。從農曆七月起,在暑熱漸退之時,月餅在長沙就上市了,且眼見着一天比一天生意紅火,一直做到八月十五月圓千里共嬋娟的時分。節後的月餅如同今日一樣是“秋扇見捐,無人問津”在上個世紀30年代前,長沙還只有“油月”、“麻月”、“薄酥月”三種應市,以九如齋的“蘇式”和三吉齋的“紹式”最爲有名。月餅花色,也只有“麻仁”、“水晶”、“五仁”、“乾菜”、“火腿”等簡單幾種。

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中期,粵菜館南國酒家在長沙開業,廣式月餅纔在長沙大顯身手,因其皮薄餡多,用料獨特,尤以“蓮蓉蛋黃”等品種,滋潤爽口,頗受長沙食客的青睞,外來的“廣月”自此與“油月”在長沙月餅市場中秋色平分。

過中秋長沙除吃月餅之外,還興吃菱角與藕,賞月時也佐以綠豆糕和薄荷餅。

民俗作文 篇35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遊。在旅遊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遊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銀項圈,而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爲每個瑤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長就爲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爲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爲解下來。那麼,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姑娘幾歲,應該問:“你家酸魚淹多久”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說“你幾歲?”她理也不理你。原來,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一定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夥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爲,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說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說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馬上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夥子看上誰家姑娘呢?他就會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姑娘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姑娘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

同學們,你們說瑤族的風俗有趣嗎?

民俗作文 篇36

除夕夜那天,媽媽早早地把包餃子的原料準備好了,只等新年的鐘聲敲響包餃子吃。

到了九點三十分左右,我們全家人湊在一起包餃子。包着,包着,只見媽媽把兩枚洗過的錢幣分別遞給我和爸爸,自我留了一枚,讓我和爸爸包在餃子裏。我好奇地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媽媽笑呵呵地說:“誰吃到帶有錢幣的餃子,誰就會福氣多多……”

在歡聲笑語中,我們一家人一會兒工夫就把餃子包完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已經準備好的.佳餚美味端上了餐桌,緊隨其後,熱氣騰騰的“福氣水餃”也擺上了餐桌。我忙着讓媽媽給我倒些調料蘸餃子吃,可媽媽給我倒的調料裏竟沒有消毒殺菌的“蒜泥”,我又問媽媽:“平時吃餃子調料裏總少不了蒜,今日怎樣沒放蒜泥呢?”媽媽有些不耐煩了,生氣地說:“大過年的,算什麼算?小孩子家怎樣這麼多事呢?我見媽媽有些不高興了便沒再追問,只好悶頭去吃餃子了。

我夾了一個餃子放在碗裏,細心翼翼地咬開餃子,沒想到,第一個帶硬幣的餃子就被我給“擊中”,我大聲喊道:“爸爸、媽媽,我吃到錢幣了,我是最有福氣的人了……”爸爸、媽媽看我那高興勁兒,相繼也吃到了帶有錢幣的餃子。

我自言自語地說:“這都是託我的福啊!”我也真心期望我們一家新年歡樂幸福,學習、工作新年新氣象!

民俗作文 篇37

我的家鄉在鄭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裏大多都是漢族人,那麼漢族的民風民俗是什麼呢?

首先,漢族人的衣着是多樣化的。男生大多以灰色羽絨服、黑色運動褲爲主,而女生的服裝可就不同了,有穿白色羽絨服的,有穿藏藍色衝鋒衣的,還有穿紅棉襖的。大街上行走着“五彩繽紛”的人。

漢族的食品也是口味各異的。主食一般爲米飯、麪條和饅頭,而配菜嘛,是數不清的':梅菜扣肉、紅燒肉、酸菜魚、醬香排骨、炒花菜等等。還有牛排、漢堡包、披薩、意大利麪之類的既可以做主食又可以當配菜的食物。辣椒在漢族人民的餐桌上也是司空見慣的,但吃辣的人大多都聚集在湖南、四川、重慶等地區。胡辣湯和燴麪是鄭州的特產,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嘗一嘗哦!

說起文化來,漢族可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呢!漢族又名華夏族,是炎黃二帝的子孫後代。語言爲漢語,使用漢字書寫。姓氏多爲單姓,有少量複姓。

漢族的傳統節日——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忙着打掃,還有幾戶人家已經貼上了倒“福”和對聯。在春節那一天,人們會點燃花炮,火光照亮整個夜空。大年初一,街上熱鬧極了,到處都是去拜年的人。走到人羣中,原來老人們正在開茶話會呀!仔細聽,發現他們正在討論昨天的年夜飯。看到這一幅幅場景,我的心頭涌過一陣暖流。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漢族有了更多的瞭解了?如果你也是漢族人,那就一起創造美好生活吧!

民俗作文 篇38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爲甜蜜;線面,意爲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雲霄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民俗作文 篇39

象腳鼓敲起來了,嘎光舞跳起來了,葫蘆絲吹起來了……祥和的氣氛籠罩着景谷縣第二小學,師生們歡聲笑語充滿校園。“承傣族文化,秀七彩童年”的傣族文化周開始了!

我是一名漢族孩子,從沒有真正體驗過這樣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傣族活動。傣族服飾設計、傣文學習、傣家泥塑、傣族傳統竹編工藝、傣味小吃……各種活動琳琅滿目,讓我大開眼界。我參加了傣族服飾設計興趣班,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製作過程吧:一、選布料,根據你的喜好選一塊布料;二、剪裁,在布料上面畫出衣服各部分的形狀,沿着畫跡將衣服各部分形狀剪下來。注意剪時一定要沉着冷靜,若一不小心剪歪了就全功盡棄了;三、縫衣服,選與衣服布料一致或相似的線按結構把各塊布料縫起來;四、鑲花邊、繡花紋。用不同的絲線縫上花邊,繡上精美的圖案。大功告成,一件如星星般閃亮,像月亮般淡雅的.傣族服飾“出世”了,我命名它爲“繁星雅月”。

“傣味小吃”更是景谷一絕。“手抓飯”――在簸箕上鋪好洗淨的芭蕉葉,在葉片上擺上各種各樣的豐富美食,大家在圍在一起,用手抓着吃。看似粗魯,實則包含着一種特殊的味道。“傣味燒烤”――又麻又辣又香,未見其形,先聞其香。一想到它我就忍俊不禁,口水欲流。“撒撇米線”更是獨特,它的主要調料是牛胃,吃了準讓你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閉幕式上,一排排傣味小吃整齊地擺在操場兩側,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陳列在展覽館裏。活動接近尾聲,傣韻傳揚永遠!

民俗作文 篇40

泉州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個習俗就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而《泉州習俗》把這一顆顆珍珠串成一條珍珠項鍊,供人們觀看。《泉州習俗》主要講泉州的習俗、節日、遊藝與工藝等習俗。

除夕在泉州不叫除夕,而叫“年兜”,具體日子是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有祭祀祖先、張貼春聯、吃團圓飯、分壓歲錢、“跳火盆”|辭年守歲等主要習俗。而祭祀祖先是“年兜”的重要節日。

“年兜”中午桌上要堆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鉢盛大米(象徵衣食豐足),上面在擱碗糕(象徵興旺發達)、紅橘(象徵吉祥如意)、紅雞蛋、紅米丸、紅棗(象徵團圓美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徵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徵年年有餘),供桌前還要在置放一個火爐(象徵家運享通、紅火)。祭祀祖先就完成了。

吃完團圓飯,男生要“跳火盆”,女生則要收拾桌面,洗刷鍋竈碗筷。接着,長輩晚輩壓歲錢(有的是春節早上發),亦稱“分年”。諸事完畢後還要守歲,俗謂守歲的`父母或長輩可以延長益壽,故又稱“坐壽”。

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節日,比如“清明節”、“七夕節”、“冬至節”等節日,但有的泉州節日我們都遺忘了,如“浴佛節的重要節日。

《泉州習俗》使我瞭解了我們泉州這裏特有的節日,使我明白了許多風俗習慣和工藝名俗,讓我更加明白這個美麗的泉州。

民俗作文 篇41

我的家鄉在鄭州,在那裏,有許多過春節的習俗。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我的家鄉,臘月二十三是祭竈節,也是小年。從今日開始,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聽媽媽說,這一天,大家都要拜見竈王,還要吃麻糖,這日的麻糖特別難買。

臘月二十四日是“掃房日”,大家都要徹徹底底打掃房子。媽媽還教了我一首過年的歌謠:“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饅頭;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把酒打;二十九,洗頭手;大年三十,包餃子,福字、對聯貼上門。”

過年貼春聯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每逢過年我都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春聯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喜慶和吉祥,意爲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我們還在門上倒貼一個方方正正的大“?”字,表示“福到臨門”。

在我的家鄉,重頭戲就數放鞭炮了。每到大年三十晚飯前,還有大年初一凌晨我們都會放鞭炮。使我最開心的是大年初一凌晨的那一響。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家都爭先恐後放響新年第一炮。每當倒計時開始的時候,我們就一個人看着電視給放炮的人數着倒計時,一個人用一根長棍子挑着炮,一個人拿着打火機,等着那千鈞一髮的一刻。“5、4、3、2、1”。頓時,全社區雷炮齊鳴、爆竹聲聲,熱鬧的不得了。

在我的家鄉,還有很多習俗:餃子裏包上錢,看誰來年發財,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串親戚等等。過年好熱鬧啊!

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呢?

民俗作文 篇42

一年裏,有許多節日要過,比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等,可是在我的家鄉,卻有一個特殊的節日——枸杞節。

枸杞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藥果,我的家鄉就是世界聞名的枸杞之鄉,據說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這裏盛產的紅枸杞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枸杞節也是因此而來。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枸杞採摘的旺季,鮮紅的枸杞掛滿了枝頭,田野裏散發着枸杞花果的怡人清香,這時你來到田間地頭,到處可以聽到杞農們的歡聲笑語。紅紅火火的枸杞節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這盛大的節日。

首先是有一個隆重的開幕式,有精彩的文藝演出,絢麗的焰火表演等。然後,從遠方來參加節日的客人們可以到枸杞園裏去體驗採摘果實的快樂,去親口品嚐那鮮美的'枸杞果,去欣賞那枸杞園的美麗風光。當然不止這些,由於枸杞的藥用價值很大,所以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的枸杞產品,比如吃的:枸杞乾果、鮮果、枸杞糖、枸杞糕等;喝的:枸杞芽茶、枸杞果酒、枸杞咖啡、枸杞牛奶等,琳琅滿目的枸杞商品會讓你目不暇接,饞涎欲滴,一個枸杞商城,會讓你轉上大半天!火辣辣的天氣,火辣辣的節日!

怎麼樣?暑假的時候,歡迎您也來到我的家鄉,來參加盛大的枸杞節,來品嚐我們的美味的枸杞果吧!

民俗作文 篇43

我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我愛廣西,愛廣西的山、廣西的水。

廣西有許多處山水城市,有桂林、陽朔、北海、賀州……最能代表這個特點的便是全國聞名、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桂林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便形成了其天然的各種溶洞、清澈見底、水平如鏡的灕江、貌似大象的象鼻山。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峯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各種天然奇觀盡聚桂林,象鼻山,就是桂林的象徵,它因山形酷似一頭大象。她神奇壯觀、形象兼備,鼻腳之間的水月洞就如同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的奇景,瀟瀟灑灑。

桂林的山水也是獨一無二的。人們常說“人間仙境、夢幻灕江。這話一點也不錯。看第一眼灕江,只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清澈而平靜。山的倒影再倒映下來,美得無與倫比。灕江是美的,它不會被任何天氣影響以至醜陋—晴天,青峯倒影;陰天,漫山雲霧;雨天,漣漪圈圈。

我愛廣西的景色,也愛廣西的食物。

廣西有三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絲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以爽滑而聞名,桂林米粉入口香,爽滑,細嫩,容易入味;柳州螺絲粉與南寧老友粉都是以辣聞名,辣讓食客更有胃口,爲食客增加了食慾。

我們廣西人,熱情好客,有客人來,他們會唱起山歌,跳起山舞;他們又會拿出最好的食物與客人分享,還會搞一些活動讓客人增添樂趣。

民俗作文 篇44

踏入苗家門坎,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掛在屋樑上的各種糧食,它們是苗家人的驕傲,是五穀豐登的象徵。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稱作“每人靠”,意思是每個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門口掛着的牛角是用於驅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來敬酒的工具。在苗家衆多的迎賓禮儀中,最隆重、最具風格的莫過於敬牛角酒。傳說到苗家做客時,只要摸摸牛角就會給你帶來好運,同時還得踩踩堂屋中間的木板,這塊木板稱“平安橋”,能讓人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裏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爲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時,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客人到家門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着歌開門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來了客人要殺雞宰鴨,由家長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將雞心或鴨心敬給客人。按苗家風俗,客人不能馬上一個人吃完,須與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無私。

民俗作文 篇45

拜裏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俗在新年,我家鄉陸豐,有不一樣的風俗。

在我的家鄉準備新年,每個家庭都買幾十年吃,準備吃,喝,穿,使用,在新年顯示萬象更新天氣。

第十二個陰曆月二十八開始清理,每個人都太忙了。會把垃圾,灰塵走,把食物買到桌子,讓客人和他們的家人吃飯。在這一天,逐漸地客人來到一個客人,無論是由下一個家庭親戚的牆隔開,無論是由朋友分開,都會來客人。

除夕真的很忙,每個家庭都能抓到食物,充滿海鮮,葡萄酒和肉的味道。男人和女人都穿着新衣服,門貼在紅色對聯。除夕夜全夜燈,鞭炮聲晝夜不休息今晚,在廣場上會播放潮流劇,會有很多人觀看。不僅如此,會有人在廣場上賭魚和蝦蟹,有時候甚至孩子們都要十五歲去賭博,因爲新年快樂。在這一刻,大多數商店已經關閉,因爲他們必須看戲劇。第一個月的第一天不同於除夕。這一天,成年人在家看看電視,只有孩子偶爾去朋友玩。

蘭州到臨,有一個高潮,很多人都紛紛涌向他們家庭的新年,孩子們不堪重負,他的嘴裏一直說着新年快樂等話,然後收到一封紅包,將有一個獅子舞在下午進入一個家庭,獅子代表吉祥,意味着祝福,我們很高興進入自己的家。

眨眼的眼睛,新年將要通過。在過去17年的`第一個月,新年的家鄉甚至過去了。學生應該去上學,成年人去照常工作。雖然新年過去了,但孩子們會釋放鞭炮,還有散客,來客人,我們不願意過去的新年。

民俗作文 篇46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划龍舟、中秋賞月、立夏拼蛋……我最喜歡的就是立夏拼蛋了。

立夏那天,我邀請我的小夥伴來我家拼蛋。開始拼蛋了,媽媽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個蛋,說:“誰的蛋活到最後,誰就是蛋王!”首先,我與姚沛宇拼,我們倆蛋頭對蛋頭,誰也不讓誰,相互拼了起來。我們剛拼了不久,就聽見了“咔嚓”的聲音,有一個蛋碎了!我一驚,連忙察看自己的蛋,謝天謝地,我的蛋沒碎。原來是姚沛宇一不小心把空的那頭與我的尖的那頭碰撞了!我們見了,一直笑個不停。他咬咬牙說:“再來!”這次,我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可他的力氣沒我大,所以他被我戰勝了!剩下肖瑜萱了,別看她是女孩子,可是不好對付的。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天衣無縫的好計劃。我先用空的那頭與她拼,不一會兒就碎了,我暗自想:這下你完了,你的尖頭已經受到了損傷,呆會兒我用完好無損好的.尖頭與你鬥,蛋王非我莫屬了!於是,我用力一擦蛋頭,又猛地一吹,給我的蛋增加力量。開始拼了,她的蛋受到了損傷,加上她力氣沒我大,所以被我輕而易舉地戰勝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媽媽大聲地宣佈:“比賽結束,孫亦澤是蛋王!現在大家開始吃蛋。”我們吃着蛋,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拼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用智慧才能取勝!

民俗作文 篇47

我們中國有很多有趣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因爲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所以我喜歡這個節日。

節日那天,我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鄉下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節,我們買了一盒月餅,月餅的種類還真多呀!有紅豆味、綠豆味、蛋黃白蓮蓉、五仁味、水果味等等,饞得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媽媽說到晚上邊賞月邊吃月餅會更有情調。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晚上給盼來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旁邊品嚐月餅邊賞月,哇!今天晚上的.月亮可真圓啊!美麗而皎潔的月亮就像一個很大的玉盤。看到月亮想起了嫦娥奔月的傳說,我便要求奶奶給我講一講嫦娥奔月的傳說。奶奶說:“因爲在很久很久以前,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得到一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於是他把仙丹交給嫦娥,然後一個壞人知道了,他就去搶嫦娥的仙丹,他追着嫦娥死死不放,眼看就要追上,嫦娥不得不吞下仙丹,馬上,她便身輕如燕,飄出窗口,直上雲宵。因爲思念后羿,他就留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下來。”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還有一個這麼悽美的傳說,看着天空高掛的月亮,彷彿真的看到了裏面的嫦娥仙子。

月亮是圓圓的,象徵着團圓,月餅也是圓圓的,也象徵着團圓,這個中秋節讓我們一家人聚在了一起,一起品品月餅賞月,一起說說笑笑,我覺得我們真幸福。我喜歡中秋節!

民俗作文 篇48

這是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雲南省的省會昆明玩,一到昆明,聽說建了一個民族村彙集了雲南26個少數民族在這裏。

來到民族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頭那幾顆千年的大樹,它們高大挺拔,吸引了很多遊客。進入民族村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民族建築、五顏六色的'鮮花、綠油油的草地。猶如走進了仙境,使人心曠神怡“實是欲界之仙都”啊!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白族村,這裏有一個寨門,上面寫着“白族村”三個大字,進了村,那琳琅滿目的紀念品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一個也不肯放過,每個我都細心的觀察。

離開白族村,遠遠的就望見了傣族村內的風情塔。銀色的塔尖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着奪目的光彩,風送引領的清脆聲動聽悅耳。我們快步上前,看見碧波上的風情橋,還有一幢幢美麗的小竹樓,瞧!在風情塔下,中外遊客,跟着傣族人歡度着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你灑我,我灑你,衣服溼透了也沒關係,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觀看了很多村寨,已經是下午5點了,我們大飽眼福,可是肚子有些餓了,隨着人流,我們來到民族餐廳,品嚐了具有傣家風味:竹筒飯。雖然味道不算很合我胃口,卻散發着清香,我吃了不少。

該走了,這時我卻回想起那一座座村寨,我真不想走,可還是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雲南民族村。

民俗作文 篇49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更是一個文明古國。她那無比燦爛的中華文化更是綿延了五千年之久,遼闊的疆域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

而我的家鄉,素有“江北小蘇州”之稱的濟寧,也有很多風俗習慣。

每當過年時,人們都會穿上新衣、新鞋,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北京的舅舅一家也會趕回來過年。終於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只有這一天是這麼的.與衆不同,平時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如今空空蕩蕩,家像一塊吸鐵石把人們吸附在它的身邊,千里萬里遙遠的兒女們都要趕回家過年,人們都在爲團聚忙活着,有的剁肉餡、有的擀皮子、有的包餃子,而爺爺在準備給佛祖與祖先供品,即是祭奠也是能多討吉利。我還會在餃子皮中包上糖,傳說誰吃到,他這一年都會甜甜蜜蜜,幸福快樂!而姥姥如果發現自己碗裏有糖餃子總會悄悄夾到孩子們的碗裏鼓勵你多吃,而誰吃到就會興奮的叫起來,大家也爲他高興。

吃完餃子,全家人都會坐到沙發上看電視,每年的春晚成爲全中國最關注的節目。接近12點了,新春來臨了,噼裏啪啦的鞭炮響了起來,預示着新的一年裏紅紅火火。

俗話說,正月十五前都是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傳統是看花燈、吃元宵。如今又增加一項新的項目——放許願燈,特別是今年中國的元宵節和西方的情人節是同一天,公園裏滿是放燈的人,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升起了一盞盞燈,像滿天的星斗那麼壯觀,映亮了整個夜空。

民俗民風,就是我們生長的血脈,是我們心裏抹不去的最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