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得與失作文

關於得與失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得與失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得與失作文

關於得與失作文1

時間飛逝,一年又一年的時間過去,我們的青春已經不再。所有的開心、快樂都已變成回憶,變成我們心中那最美好的記憶,現如今,只能留下回憶,在燈火闌珊的時候,映着燈火,回憶青春。

轉眼間已經到了而立之年,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而立之年的我似乎還沒有真正的長大,還沒有真正的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和能力。

小時候,經常討厭爸爸媽媽的.管教,總想有自己的做事風格,可是,他們不這麼認爲。覺得我是小孩子,沒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對事情沒有準確的判斷。所以小時候的事情總是由父母掌握着,讓去東,就不能上西,叫去北便不能往南,所有的事情好像都是由父母的規劃走的,完全是他們的人生規劃。

漸漸地長大了,自己也有了獨立的思想,自己也開始出來一個人打拼,生活,耳邊再也沒有了父母的叨叨,再也沒有了父母的建議跟指導方向。唯一的就是,當我回家的時候,問道爸爸媽媽一些事情的意見時,爸媽總會說:“你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吧!”,這時候,我多麼在想聽一句爸媽的嘮叨啊,多麼想在爸媽的懷抱下依偎。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已經變了,時間回不來,以後的路還要自己走,爸媽能給你的沒有多少東西了。

懷念年輕的時候,擁有的東西,可是現在長大了,失去的卻永遠回不來啦。

珍惜,懷念!

關於得與失作文2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明智的人在得中考慮到了失,在失時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間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看待事情要多方面、多角度。

有一次,我剛從學校小跑到公交車站,恰逢公交車停下,我上了車,坐在一個位置上,只覺得昏昏欲睡,剛想眯眼小睡一會兒,一聲再見把我嚇了一跳。擡頭一看,原來是一個人送她的母親上車。這位母親是個老年人頭髮灰白,臉上有幾絲皺紋,年紀已然不小了,一步一步挪上了車。

我心中頓時一愣:這該不該讓座呢,如果不讓座,我會得到這一路的安逸,卻失去了良心的慰藉;如果讓座,我的良心會好受很多,但這一路我就得站回家了。我心中十分矛盾,不停的.糾結着,在老奶奶準備找個角落靠好的時候,我打破了心中的僵局,站了起來說:老奶奶,您來坐。

老奶奶笑着坐了下來,對我說了聲謝謝,車上的人也爲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我心中樂開了花,在安逸和讚許的得失面前,我選擇了讚揚,放棄了安逸。

還有一次,期末考試前夕,一個朋友邀請我去吃大餐,說有一個地方免費品嚐大蝦,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如果沒複習好,期末考試就考不好,該選擇什麼呢?最終想了很久我還是婉言謝絕了朋友的邀請。期末考試考了一個好成績,在成功和美食誘惑的得失面前,我選擇了取得成績,放棄了品嚐美食。

得與失是緊密相連的,在得與失面前,我們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

關於得與失作文3

今天是我們校運會的第二天,也是最後一天了,我們都懷着必勝的心情,要贏得第一名。

而這一天最讓人激動的比賽,莫過於4X100接力賽了。接力賽的順序是從六年級到一年級,我們是女生先比賽的。我們班的四個女生上場了,她們在第二賽道上準備着。只聽到老師“發令”,她們出發了。從一開始她們就落後了,她們沒有追上二。三的同學,意料之中 ——她們輸了。可我們沒有怪她們,因爲其它兩個班的'女生大多都是田徑的,而且我們班是臨時調換過來的,所以我們不會怪他們的。 第二場是我們最大的期望,因爲他們沒有讓我們失望過。我們班的男生是在第一跑道,跑起來是非常有利的。男生和女生得情況剛好相反,從第一棒到第四棒接棒都是第一的,我們滿懷着勝利的喜悅在終點等小X到來。可意外發生了,一向跑步穩定無比的小X掉了接力棒,就是離終點兩米之遠的地方,棒子從他手裏掉了下來。當時不止我們被嚇住了,連小X也嚇怔了,直到小X撿起棒子向終點跑去時,第一已經悄然離我們而去了。我們那時真是十分難過! 過後想一想這件事,雖然我們失去了第一名,但我們懂得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次比賽就好像人生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平平坦坦,它終會有障礙出現的,只要跨越了障礙就能邁向成功的。我們一定會做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關於得與失作文4

清末國學大師俞樾和重臣曾國藩一同到玄武湖賞荷,兩人各自坐着小船下到湖中,兩船並無差異,不過曾國藩一個手下爲了凸顯曾國藩的尊貴,竟然弄了一頂帷帳罩住了小船,免得暴露在烈日陽光下暴曬,不過由於小船帷帳會被高舉的荷葉牽絆,船隻不得不繞着荷花而行。而國學大師俞樾的手下就沒有那麼聰明瞭,他們沒有帷帳,頂着烈日,深入荷花深處,好好欣賞一番,飽嘗了秀色可餐的滋味。現在我們看來,若要對他們賞荷的得與失進行拷問,他們誰得誰失呢?或許古人說得對:有得必有失。

有得,必有失。人世間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得與失的關係。就拿前不久被傳得沸沸揚揚的李某某的案件來說吧,從小便豐衣足食,深受父母寵愛,可以說是溺愛長到了十七歲,要什麼有什麼,要什麼給什麼,從來沒有因爲犯錯誤而受到父母的責罵,更不用說是動手了,因此,他不知道什麼叫對與錯,好像是他具有了所有的童年的快樂,但也分不清對與錯,因而導致犯法的結果。而我們呢?輕則被父母嘮嘮叨叨數日,重則身受皮肉之苦,好像是我們失去了童年的歡樂,因而我們知道什麼叫錯誤,什麼叫正確。是非能夠分得清楚。現在看來,從小這些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來說有很大的影響,他李某某因犯法住進監獄,而我們卻享受着備考衝擊拼搏的樂趣。

有失,必有得。正如國學大師俞樾,在賞荷的時候,雖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荷花,盡享碧綠的荷色,盪漾的荷波,近嗅馨馨的荷香。但是,他們因沒有帶帷帳,頂着濃濃烈日的暴曬,失去了陰涼和閒適的心情,吃進了夏日正午的苦頭;而曾國藩卻不同,他們雖然沒有俞樾那樣近距離的享受,失去了飽覽荷藕風光與荷花沁人心脾的`芳香,但他卻享受了陰涼的遮蔽,免去了日曬之苦。近距離欣賞荷花之美,與遠距離享受自然風光,得與失,香與閒,只有自己感覺好,纔是真的好。何必在乎別人怎麼看呢?

得失,不抱怨。用一雙發現的眼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扇窗。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呢?除了人,其餘都是一樣的,不過天堂的吃飯用的勺子足有一米多長。在地獄裏,人人都痛苦不堪,人人都想自己喝到大鍋裏的湯,可是由於勺子太長,永遠也不能通過自己的嘴喝到湯。每個人整天除了抱怨就是廝殺。而同樣一種吃飯的長勺,在天堂裏的人卻是另一番景象:人人都把勺子中的食物送到對方的口中,大家都吃飽喝足,春光滿面,祥和萬分。地獄裏的人誰能想到,贈與,實際上就是回報;風雨見過一定有燦爛的彩虹。當你得到後,千萬別忘了回頭看看,我們又失去了什麼。得與失,可以相互轉化,得失得失,不要抱怨,學會分享。

親愛的朋友,在如今這個充滿誘惑與挑戰的社會,要經常拷問自己:認清該得到什麼,不惜該失去的,做好自己,堅守底線,這是我們能否幸福生活的關鍵。

關於得與失作文5

上午剛放學,正準備回家時,忽然看見教室後面同學們圍成了一個半圓:正在看牆上的一張很吸引人的“告示”。

我的心情頓時緊張起來,如果沒看錯:那熟悉的表格框線,密密麻麻的數據,定時成績單。我大步流星地走到後面,奈何人太多,什麼都看不見,過了幾分鐘,我終於將每科成績都牢記於心了。

語文……非常差,原因大都是前天隨筆總結的,算是發揮失常吧。但“努力是幸運的另一個名字”。反之,也是有道理的'。不努力的結果帶來“發揮失常”,所謂“發揮失常”,還是自己不夠優秀罷了。

數學與估的分數差不多,本來不應該錯的,卻意想不到的出錯了,總成績還是不大理想。天哪,我真的要與115分無緣了嗎?這是我企盼了1年多的分數啊。不過,雖然成績不大好,但還是處於進步的狀態,下一次一定會突破!

英語,談不上好,談不上不好:還不到110,但在年級裏卻排了一個意外的名次,題目難度有所加深。但無論如何,還是沒有達到目標所要求的高度。我還需加把勁。

政史地生,考得都不怎麼樣,有的名次已經排到幾百了。不敢相信這些科目的“單科狀元”能考如此之高,我到現在,政治、歷史兩科都在試運氣呢。

其實,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失分原因:沒有學透。知識再紮實些,這些錯誤都可避免。考試後,經過小失望後,反省後,面對期末吧,期末緊跟着月考的步伐,隨着月考的餘波而來。你準備好了嗎?

關於得與失作文6

我認爲,得與失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共存關係。有得必有失,無失則無得。許許多多的故事,使這個道理愈發明白。

我就曾讀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的手伸進了花瓶裏,可不知爲何,手卻無論如何無法從花瓶中拔出。孩子又急又痛,哭鬧不已,母親無比心疼,無奈之下只得忍痛將這名貴的花瓶打碎。當碎片在地上發出清脆聲響的時候,母親發現,孩子的手緊握着一元硬幣。而正因手握着拳,才無法從花瓶的細口中拿出。

爲了一元錢,毀了一隻身價不菲的花瓶,我們在感嘆孩子的幼稚和無知的同時,也應捫心自問: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經常因小失大呢?

爲了一時的虛榮,不惜花去鉅款購置一件華貴的商品;爲了一時的玩樂,將大把的學習時間浪費卻在所不惜;爲了一時的貪慾,暗中拿走別人的財物,甚至收受賂;爲了一時的泄憤,重創了別人和自己的身心。僅僅爲了一時的小“得”,失去了光陰、誠信甚至起碼的道德。用心靈的天平量一下,孰輕孰重?這,又與爲了一元錢打碎花瓶的.孩童有何不同?

面對得與失,我們首先要保持冷靜與客觀的態度。用道德和公正來衡量一下得失,將會使你看清許多事情的真相。永遠記住:沒有付出,沒有收穫,因此有時,“失”是爲“得”鋪下的堅實路基。用汗水做代價來換取“得”吧,千萬不要被小利矇住了雙眼,將自己的良心出賣!

舍與得,是一種智慧。人的一生,也就是在追尋這種智慧的過程中成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