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寫傳統作文

寫傳統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89K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寫傳統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傳統作文

寫傳統作文1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週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臺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爲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爲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國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着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國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國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裏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國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寫傳統作文2

秦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蒐集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然後於是我想了今年元宵節的舞龍。今年元宵節我和媽媽看舞龍,我看見那望不到尾的布龍,就像一條無尾龍。好不容易看完布龍,我想回家了,但是又“飛”來了荷花龍。荷花龍把我的腳給勾住了,不讓我走,我只好有看着他們舞龍。荷花龍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繩子,這條“繩子”是由許多人拿着假荷花構成的,。之後來了一條板凳龍。這條板凳龍是很多人舉着板凳從我們眼前“飛”過,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然後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他們相敬相愛,他們住在荷花村。這年荷花懷孕了,過了是十來月,孩子卻沒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個男駭。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他好喜歡,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長着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人看見了,就喊着:“你生了個龍種。”過了很長時光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作了數十丈的長龍,飛上天空。自此以後,每逢乾旱,小龍就來散雲播雨。百姓爲了它,就採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製作成一條花龍。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

分,爲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搞笑,你也能夠查一查,你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有多麼豐富多彩。

寫傳統作文3

今天是春節,我非常高興。因爲今天晚上又可以放好看的焰火了,更讓人高興的是我們可以欣賞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呢,還有能讓人期盼着的一晚上都睡不着覺的錢餃子在等着我呢。說到這你一定會非常奇怪吧,錢餃子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這餃子可是我家三十那天吃的一份特殊的餃子,因爲那餃子裏不僅有餃子餡,還放了硬幣、糖塊、花生、大棗等吉祥的東西,聽大人們說這些東西都是讓家人在新的一年更有成就的象徵,我早就盼着這一天早點到來了。

這一天,把大家都忙壞了,做年夜飯、包餃子,我也跟着家裏人一起忙活着,幫大人們撥蒜呀,遞個碗筷呀。家裏人都說我長大了,我想我是家裏的一名成員,也該爲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嘛。終於到了放鞭炮的時候了,聽着那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我高興的在一旁也放了很多煙花,之後就趕緊跑回來,因爲還有一件更讓我着急的事情呢,那就是吃錢餃子呀。我回來的時候,餃子已經出鍋了,大家回來後都爭着夾餃子吃,因爲吃年三十的餃子可是太有樂趣了,每吃出一樣東西了都把大家樂壞了,我們都爭着搶着吃了比平常多了很多的餃子,個個撐的肚子溜園。這個節日過的太有意思了。

過年不是最重要的,高興纔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高興,過年也就沒有意思了。在這裏我祝我們全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也祝自己學習進步。

寫傳統作文4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有很多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日要舉行祭竈儀式,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了,大家要大掃除、貼窗畫、貼對聯,把家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要殺豬殺羊,準備年食。在除夕那天,大家要放鞭炮,放煙花來把“夕”趕走。因爲“夕”是一種怪物,專門吃人,所以大家要把“年”請來,把“夕”趕走。所以纔有了過年。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壓歲包,祝願孩子們來年平平安安。

除夕那天,我到嘉興奶奶家過年,那裏家家門口掛燈籠,戶戶放煙花。奶奶家的倉庫裏掛滿了豬肉、羊肉、雞、鴨,叔叔正在準備豐盛的晚餐。我還有一首詩呢!

煙花四濺映滿天,

家家戶戶貼門福。

殺豬殺羊拜財神,

發錢吃飯祝平安。

大年初一,我又去了河坊街,河坊街上到處張燈結綵,人山人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熱鬧極了。

在海外的華人也很注重過春節。我在吉隆坡看到商場裏掛滿了火紅火紅的燈籠,龍騰虎躍,漂亮極了。連177個國家的巴迪熊也來到這兒感受春節的氣氛。年初四,商店要請舞龍隊舞龍開市,這說明春節對華人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我太喜歡過春節了!

寫傳統作文5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舞獅子、風箏、中國織繡……但我喜歡的卻是其中的陶瓷。

陶瓷能夠分好幾種,如日用陶瓷、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等等。然後我透過網上了解了一些陶瓷的製作過程,此刻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練土

將泥土中的空氣擠壓出來。泥土中的氣泡會令作品在燒製時爆裂,前功盡棄。

二、成形

用手捏或拉坯等各種方法,做出心目中的形狀。

三、泥坯裝飾

如果你要爲你的作品進行上泥釉、化妝土、剔花等裝飾程序,就要在泥坯呈皮革干時進行。

四、風乾

完成的作品在架上自然風乾。一般一星期左右能夠完全乾燥。

五、素燒

將作品先進行900度左右的素燒。

六、上釉

素燒後就能夠爲作品上釉。

七、釉燒

將作品進行最後一個步驟——釉燒。一般在1100--1260度左右。

還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南宋官窯博物館玩。然後南宋官窯博物館不僅僅讓我明白了許多關於陶瓷的知識,看到許多古代出土的陶瓷品,還讓我親身體驗了一下陶瓷製作過程中的其中一項,那就是——成形。首先,走來了一位叔叔,他的手上拿着一塊乾巴巴的泥巴,然後那位叔叔走到了我的身邊,教了我一些讓泥巴成形的玩法和方法。可看看容易,做做難啊!叔叔手裏的泥巴可乖了,但一到我手裏就不聽話了,我讓它寬,它窄,但當我讓它窄時,它卻又寬,然後真不明白泥巴的心裏是怎樣想的。

中國傳統文化數也數不清,每一種傳統文化都有着許多許多的屬於它的故事呢!

寫傳統作文6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有很多民族習俗,家家戶戶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還有穿新衣,吃餃子,大人還要給我年錢。在這些習俗中,我最喜歡的是裝年錢的小紅包了。拿着小紅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門,我就聽見小朋友們的歡呼聲,原來他們在樓下的小廣場正進行煙花比賽呢!只聽“??”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這美麗的煙花,心想:“我的煙花一定比他們的煙花好看好多倍”。於是,我趕緊去買菸花,拿着自已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之後向着天空發射,只聽“啪”的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當我擡頭望着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見“啪”的一聲就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不過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春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爲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去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裏太平了。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0xx年的春節快到了,我盼望着到來!

寫傳統作文7

中國!一個偉大的國度,擁有浩瀚的疆土,幾千年以來,孕育了多少才識過人的軍事家,才華橫溢的詩人,目光長遠的君王,天馬行空的藝術家,他們,在自己祖國的領土上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蹟!

例如:“萬里長城”,“兵馬俑”,“莫高窟”,《離騷》,《史記》……而創造這些奇蹟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熔鑄的敢於創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偉壯觀的建築上傳遞,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裏行間中流溢,還有的在蒼勁如龍的筆墨裏婉轉……這些豐富的文化遺蹟在飄蕩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來,這,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獨一無二的財富!

如今,在我的腦海裏,卻清晰地記得在小時候參加的一次遊行,在那次的遊行中,有一種叫做“飄色”的絕妙藝術無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中國的文化,第一次體會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濃厚氣息,每每回憶起這次的經歷,心中總不由得涌起一種炎黃子孫的歸屬感與自豪感。

“飄色“又名”擡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爲一身的民間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區民間春節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傳承至今的中原"擡閣"被譽爲"華夏一奇",被外國人認爲是”中國隱蔽的文化“在中華民俗和中國民間藝術領域影響甚廣。

“飄色”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僅能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的感受,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來源於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自信與驕傲,這種文化遺產難道不讓人重視與珍惜嗎?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卻在現代科技的衝擊下淡忘了往日輝煌的文化成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於現在文化以及科技創新的事業中,忠心與歷史文化的人卻是越來越少,對此,我不禁感到了一絲緊張。作爲一位中國人,我們難道不應該去深入瞭解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嗎?難道就不應該傳承這幾千年下來的寶貴文化嗎?我們絕不能讓如此衆多珍奇的文化遺產泯然於滔滔的歷史長河中!爲此,我對於傳統文化進入校園考場表示贊成,因爲這樣便能人爲地督促我們學好語文,更好地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寫傳統作文8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品陶瓷,民族藝術戲曲,國畫,端午賽龍船,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瑰寶,是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厚的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穿綵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圓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它作對似的,葫蘆裏的燈油全流到了地上,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尖尖的舌頭貪婪的舔着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歡!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剪紙體現出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也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剪紙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寫傳統作文9

中國是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無數個發明在中國誕生,剪紙便是文化藝術瑰寶之一。我看見一幅幅五彩繽紛 、形象生動的剪紙,情不自禁的展開白色的翅膀,飛向了想象的王國。 從前有個小男孩叫羅卡,他從小喪父喪母,只好在地主家當小童工。地主對他十分刻薄,每天讓他從早到晚爲地主的幾頭駱駝洗澡,還要他拉駱駝在草地上吃草,整天伺候那幾頭駱駝,只要有一點沒做好,就不讓他吃飯。 來自:作文大全 有一天,羅卡照例帶駱駝去喝水是遇到了一位仙女,那個仙女看到他衣服又破又爛,而且看起來幾天沒吃飯了,便變成一位老婆婆去探察他的生活情況和他的心靈善不善良。

老婆婆走到羅卡面前,說:“孩子,能給我一點水喝嗎 我太渴了! ” 羅卡晃晃自己的水壺,還有最後一點點水了。羅卡把水遞給老婆婆,說:“ 婆婆,您喝水吧!”老婆婆又說:“孩子,我的肚子好餓啊,有沒有東西吃呢 ”羅卡摸摸自己的口袋,只有最後半塊餅了,羅卡把餅遞給老婆婆說:“婆婆,您吃吧!”

就這樣,經過多次的試探,仙女發現這個小孩十分善良可愛。老婆婆又問:“孩子,如果你有很多的錢,你會做什麼 ”羅卡想了想,說:“我要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仙女非常高興,給了羅卡很多錢,從此羅卡過上了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仍然很善良,幫助了很多的人! 中國的剪紙藝術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啊!

寫傳統作文10

隨着迴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爲天等等,中國自古就不缺這樣的句子。中華飲食文化,一枝獨秀,曾博得食在中國的美譽。孫中山先生說過: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唯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爲文化各國所不及。可見,這種文化已滲到中國人的骨子裏去了。

吃對我們的文化心理結構有深刻影響,存在於潛意識之中。這點從我們的日常語言和詞彙構成都可以看出。如見面打招呼是:你吃過飯沒有?罵人是你這個飯桶!讚揚什麼東西則說:膾炙人口,得意滿足是吃香的喝辣的,無趣之事形容爲味同嚼辣,生活艱辛是酸甜苦辣。

飲食文化在中國具有如下特殊的功用。一是社交功用。二是親和功用。三是宣傳功用。四是養生功用。

不少遊客把品嚐異地風俗飲食作爲重要的旅遊動機,飲食往往可以成爲一個地方文化的窗口。中國飲食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和特點。第一、風味多樣。第二、四季有別。第三、講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第五、食醫結合。可以說,每一種傳統美食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20xx年元旦前夕,浪花朵朵班開展了美食節活動,這一活動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好評。每一個家庭在準備美食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溫暖幸福的故事發生。

寫傳統作文1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的元宵節,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舞龍燈表演。

老家舞龍燈的風俗很講究,正月十五龍燈上廟。上午,村裏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要開光啦!家家戶戶端着貢品去拜龍王。下午,龍燈要上廟了,全體男女老少早早來到廟前的廣場等候,連寺廟二樓的走廊都擠滿了人,大家興奮地等着。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裏想着:我終於可以目睹龍燈是什麼樣子了。

龍燈來了!人們歡呼起來。遠遠看去,一條紅色的龍緩緩的向寺廟游來。近了,啊!好威風!當時我差點把它當成了真的龍。再近一些,我終於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龍頭,張着大大的嘴巴,叼着一顆大大的龍珠,下巴飄着長長的龍鬚,兩顆眼球像兩隻燈籠,頭頂上長着威風凜凜的龍角;龍頭後面是光亮鮮紅的龍身,龍身背上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龍鱗,身子最後是它高高揚起的尾巴。

整個龍燈由十幾個舞龍人舉着。只聽引龍鈴一響,龍頭就動起來了,龍對着廟門點了三下頭,然後跟着引龍鈴左右晃動起來,這時龍身也扭動起來,最終舞成了一串旋轉着的圓環。舞龍人的吶喊聲、觀衆的歡呼聲、小孩子的嬉鬧聲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龍身越舞越快,廟門前的煙也越來越濃,這條龍好像真的在騰雲駕霧。這樣的高潮一波接着一波,看龍燈的人久久不肯離去。

老家的龍燈真有趣,有機會我也想去耍一耍龍燈。

寫傳統作文12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週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臺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爲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2017年中國傳統文化作文作文。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爲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着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裏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寫傳統作文13

有了源頭活水,纔有江河的澎湃;有了文化根基,纔有民族的繁榮。面對世代相傳承載華夏文明的傳統節日和新潮時尚名目繁多的進口節日,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哪裏纔是我們的根,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把根留住,只爲那骨子裏流淌的龍的血液,只爲那共有的黑頭髮、黃皮膚。

傳統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形式,其受重視的程度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主流文化形態。一位哲人曾說:“一個民族的節日,便是這個民族最壯美的歷史。”可以說,中國的每個節日都講述了一個意味雋永的故事,或是彰顯着金戈鐵馬爲國盡忠的豪氣,或是訴說着柔腸百轉海枯石爛的情話……它能讓親朋相聚,共話巴山夜雨,自是一種氛圍,一種情調;亦能聊抒思念之情,慨嘆盈虛無常,自是一種寄託,一種交流。它能思接千載,折射古文明的光輝;亦可傳承禮教,提升現代人的修爲。可以說,傳統節日已成爲凝聚億萬人心的中國結。

然而時下洋節一天天地在中國大地上紅火起來。從一開始的圖個新鮮,看個熱鬧,到後來的大張旗鼓,風起雲涌,大有取代傳統節日之勢。掃地紅塵飛,才著工夫便起障;開窗日月進,能通靈竅自生明。並非要對這些舶來品一律說不,只想讓國人明白何爲本,何爲末,可別忘記了名姓,拜錯了祖宗。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無奈,亦是一種幸福;留住那“金風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話;留住那“清明時節雨紛紛”,便是一種寄託;留住那流觴曲水的高雅,實乃別樣逍遙。

寫傳統作文14

1.明確主題

首先,要讓孩子明確這是一個寫什麼的作文,傳統節日我們有很多,春節、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臘八節等,要選出一個自己最熟悉的,能夠展開來寫的節日。比如,一個在祖國最南端生活的學生,他對臘八節就沒有什麼印象,讓他來寫臘八節就很困難,所以,一定選取孩子熟悉的那個。

2.蒐集素材

我們以中秋節爲例,蒐集相關素材包括,中秋節的來歷,相關的神話傳說,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還有與中秋相關的詩句,比如李白的《靜夜思》裏的“擡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水調歌頭》裏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要了解中秋的寓意,象徵着團圓美好、對親人的思念等。

3.段落要明確

300字的作文,建議寫成4段,開頭、結尾各1段,中間可以用2段。不建議中間主體部分只用1段,因爲這樣會顯得很臃腫。

萬事開頭難,寫作文也是如此。小朋友可以採取比較簡潔的開門見山式,比如: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重慶節等,我最喜歡的是中秋節。或者類似這樣的開頭: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中秋節,因爲它象徵着團圓與美好。

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結尾段如何寫,甚至認爲結尾段可以不寫。結尾是一定要寫的,而且要和開頭做到首尾照應。可以用一句話來簡單結束: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節!好期待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或者可以用想象的語句來結束,比如: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之夜,睡夢中,我夢見自己飛上了廣寒宮,來到了嫦娥仙女的身邊,和玉兔一起玩耍呢。

4.主體段不能記流水賬

很多小朋友主體段就會寫成流水賬,喜歡寫先做了什麼,然後又做了什麼,最後又做了什麼。主體段千萬不要寫成這樣子,可以選擇一兩件事重點來寫,其他的事就可以一筆帶過,甚至不寫。比如可以重點寫吃月餅這個環節,重點寫與遠方親人表達思念之情。

最後,還想說一點,好的作文可以從模仿開始,類似的主題作文,孩子寫上2篇,就可以信手拈來了。

感謝您的閱讀和點贊,更多幹貨信息請關注海淀雞娃媽。

寫傳統作文15

珠算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上次參觀完珠算博物館後,老師佈置給我們一個任務製作算盤。

算盤,算盤怎麼做啊?一想起商店貨架上那各種各樣、巧奪天工的算盤,我就犯了難。終於,在一個小時的苦思冥想後,有了主意。

我拿出了以前在商店裏買的算盤,量出了它的檔和樑的長度,以及框的大小,就準備動工了。我首先從家裏翻找出已經沉睡了好久的鋼絲準備把它平均分成8份。我卯足了全身的勁想想要把鋼絲一分爲二,可那看似能輕易掰斷的鋼絲不但毫髮無傷,反而我那稚嫩的小手加的生疼。這時,坐在旁邊的爺爺笑了起來。我看着他幸災樂禍的樣子不禁生氣了。爺爺看見了我那崛起的小嘴,說:來,我給你個祕密武器。說着,他從抽屜裏拿出了一個恰似剪刀似的東西鉗子。他將鋼絲拿起,輕輕一剪,頓時那堅不可摧的鋼絲勇士瞬間就好似變成柔情似水的小姑娘,一下子就斷了。我照着爺爺的樣子,一會兒就把檔做好了。

接着,我又拿出一段沒用的木頭,用它來做樑。首先,我將木頭鋸成了三段,但是木頭不直,這可怎麼辦?我靈機一動,一想起前在書上看到過熱量可以使東西變軟。於是,我拿來電吹風,向一箇中心點吹了許久,果然,木頭變軟了,我用力掰了掰,剛纔還彎曲的木頭轉眼間就變直了,樑就做好了。

接着,我又用超級黏土做了珠子,最後將他們組裝在了一起,一個算盤就完成了。

雖然算盤沒有那麼精緻,但卻非常有意思,珠算文化博大精深,作爲祖國下一代的我們一定要把珠算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