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與相伴的日子作文3篇

與相伴的日子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與相伴的日子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相伴的日子作文3篇

與相伴的日子作文 篇1

在我的一生中,似乎從小就與書籍這種東西有了不解之緣,從幼兒到少年,從天真到成熟,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如今的才疏學淺,書與我一同經歷了一個個春夏秋冬,是我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位夥伴。

或許我早忘了書是什麼時候出現在了我的生命之中,但它帶給我感動與歡樂,反思與感傷,是我一生中永不逝去的記憶。

相信大多數人。一開始讀的都是童話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它們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快樂與天真,還有對生活,對生命的思考。

當了解了那些童話與寓言的這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時,便表示着我們已邁入成熟的年紀。在繁忙學業之中的空閒時光裏,《傅雷家書》,《鋼鐵是怎樣煉成》,《蘇菲的世界》便時常在我們的手上出現在漫長的學習之路上,我們會按《傅雷家書》來嚴格要求自己,我們會像保爾一樣,在困境之中永不退縮,永不低頭,盡全力去打破困境,去找尋自己存在於世的意義,成爲一個讓所有人都爲之驕傲的人。就算身軀再殘破不堪,也要努力向前。從艾伯特老師那裏,我們從雅典出發,學到了從古至今的哲學知識,瞭解到了我們存在於世的意義,世界的真諦,使我受益匪淺。

與摯友相伴的日子,我們互勵互助,共同成長。在於父母相伴的日子,我們承歡膝下,享受親情。在於愛相伴的日子,我們學會關心,懂得感恩,而在於書籍相伴的日子中,我們博覽古今,通曉世事。

與我而言,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書中鮮活的人物形象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我時常會自己一個人思考,學習。與書相伴。其樂無窮。

與相伴的日子作文 篇2

我讀書,我幸福。這種幸福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是個書迷,竟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我愛上了讀書,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只要是好書,我都會去讀。儘管有時看過之後懵懵懂懂,但我仍樂此不疲,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一本書,在這本書裏,我認識了“只恐雙溪舴艨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才女李清照;認識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孝子孟郊;認識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大文豪魯迅……平淡的日子裏,與他們談話和交流,使我頓感幸福溢滿心田。

我讀書,我幸福。高興的時候,聽着《陽春白雪》和蘇軾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悲傷的時候把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詞句吟誦,留下淚的印痕;下雨的時候,依窗而坐,捧讀琦君的《下雨,真好》,讓靈動的文字敲擊我的心扉。夜晚,手捧一杯熱茶,心隨三毛穿越撒哈拉沙漠,拜讀席慕蓉的《鄉愁》,與羅曼·羅蘭交流《名人傳》……

我讀書,我幸福。在讀書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一位詩仙——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是詩人的無奈與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這位“醉後敢將天子傲”的千古詩才和傲骨;面對世間險惡,官場的濁污橫流,李白選擇行樂迴避,但他並沒有丟棄那“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情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更沒有放棄過對“長風萬里破風浪,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追求。也許這些就是這位“謫仙人”能詩能賦傳千古的重要原因吧。

花季的我,漫步於書之殿堂,遨遊於書之海洋,體味生活,品讀好書,箇中滋味,怎一個“樂”字了得!讀書,真是一種幸福的享受!

與書相伴的日子,我是個幸福無比的女孩。

與相伴的日子作文 篇3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即是當行本色也。”

她出生於官宦人家,父親進士出身,在朝爲官,母親是名門出身的大家閨秀。出自書香門第的她,從小就受到了文藝學術的薰陶,又自幼聰慧,勤奮好學、一身才華,鑄就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半世煙雨,半世落花》這本易安詞中,道盡了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歡愉,含苞時的單純美好,惹人駐足、惹人愛慕。又有徹骨的悲涼,成熟的滄桑,惹人慨嘆,惹人心疼。如花豆蔻的年紀,卻承受了太多她不該承受的。千年的風吹雨打,更是沉澱了她的才華,(成)就了李易安。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少女活潑有感的玲瓏心,令她提筆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詞,此時的李易安肆意歡笑,盪舟湖心,藉着酒意,竟不知船自漂何處,不經意打擾了一灘鷗鷺。多麼靈動的畫面,多麼瀟灑的易安,那時的她,年芳十六,不諳世事。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不諳世事的少女的心事,毫無意外地顯露出來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蕩着鞦韆的易安,安靜美好,慵懶地整理衣袖,院子裏的花香縈繞着她,擦拭着雙手,驚鴻一瞥,少女便春心動萌,想見卻又害羞的(得)只得藏在樹後,把青梅嗅。

我繼續追尋着易安的腳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易安,是你嗎?你在思念遠方的他嗎?這時的易安退去了少女的青澀,挽着夫人髮髻,待字閨中。可眉頭卻緊皺着,有着說不盡的愁與思。花都飄落了,水也流出了,可思念與惆悵依舊還在,再不復少女的靈動。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易安,是你,你又憂愁傷感了,竟比黃花還纖細,見不到一絲光亮,也得不到一絲溫暖的你還好嗎?是夢啊,去年黃花簇擁。是夢啊,醒來便驚覺只是一場夢,又徒添幾分傷感。

“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深秋的夜晚,獨有易安一人,刺骨的寒冷,讓她有些招架不住。熬吧!道不盡的人間滄桑,竟讓易安心生恐慌。於是,這個深秋夜晚,徹夜難眠。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這時的易安,已經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身上不再散發淒涼孤寂的氣息,心胸亦變得坦然,國破家亡,歲月刁難,雖她雖哭泣,卻無後退。她坦然地接受花開花落,韶華歸逝,連梅也與易安一般倔強孤傲,迎風站立。易安知道,她雖無家,卻還有詩詞與梅花做伴,她還有一身才華,一身孤傲。

“半世煙雨,半世落花”這八字,可謂是道盡了易安的一生。才華橫溢卻又孤傲堅強的她,不由讓我心生敬佩。詩詞路上,有易安相伴,真好!